CN207224899U - 笔芯自助注墨器 - Google Patents

笔芯自助注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4899U
CN207224899U CN201720349812.6U CN201720349812U CN207224899U CN 207224899 U CN207224899 U CN 207224899U CN 201720349812 U CN201720349812 U CN 201720349812U CN 207224899 U CN207224899 U CN 207224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storage
storage chamber
pen core
chamber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98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娇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498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4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4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48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及学校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笔芯自助注墨器,包括:驱动腔和多个介质存储腔,所述介质存储腔均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驱动腔能分别同各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入口单独连通,所述驱动腔用于将各介质存储腔内的介质从相应的出口送至笔芯内;所述驱动腔内设推片,所述推片连接有推拉杆;所述驱动腔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进气通道和用于连通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气通道。使用本实用新型往笔芯注射油墨,不仅可以使笔芯能够多次使用,而且可以节约使用者的耗材,从而降低使用者的消费成本;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笔芯自助注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及学校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笔芯自助注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笔芯的墨液无法二次注入,因此笔芯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换句话说,当笔芯管体内的墨水或者油墨用完后,这个空笔芯就要扔掉,环上新的笔芯了。再加上其使用量巨大,一次性碳素笔芯已成为继塑料袋、废旧电池之后的第三类白色污染物。因此,整治碳素笔芯的污染情况已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笔芯无法二次注入油墨、且使用率高,使用后的大量空笔芯会带来大量白色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笔芯自助注墨器,包括:驱动腔和多个介质存储腔,所述介质存储腔均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驱动腔能分别同各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入口单独连通,所述驱动腔用于将各介质存储腔内的介质从相应的出口送至笔芯内;
所述驱动腔内设推片,所述推片连接有推拉杆;所述驱动腔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进气通道和用于连通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气通道。
其中,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按高度依次分布的滑槽以构成内壁滑道,相邻两个所述滑槽相互连通;所述推片上设有伸入所述内壁滑道且能沿所述滑道移动至任一所述滑槽的凸起;所述滑槽的数量与所述介质存储腔的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驱动腔与各所述介质存储腔之间设有可转动的垫片,所述驱动腔通过所述垫片分别同外界、以及各介质存储腔单独连通;所述垫片内设第一丁字通道以分别连通外界、出气通道、以及各介质存储腔的入口,所述第一丁字通道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可切换。
其中,所述第一丁字通道内设有相匹配的核心小球,所述核心小球内设第二丁字通道,所述核心小球连接有转球轴以切换所述第一丁字通道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驱动腔与垫片设置在上筒体,所述介质存储腔设置在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驱动腔下方,所述上筒体的底壁上设有环形滑道,所述环形滑道内开设有与各所述介质存储腔入口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丁字通道连接所述介质存储腔入口的一端能沿所述环形滑道移动。
其中,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通过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下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的底端连接,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口均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底端,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口处均设有可伸缩钢针。
其中,所述下筒体的底端设有可拆卸的针孔帽。
其中,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推拉杆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内设有能沿其轴向滑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穿入所述垫片的第二轴孔。
其中,所述介质存储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介质存储腔分别用于存储:洗涤剂、油墨和密封油。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笔芯自助注墨器,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往笔芯注射油墨,不仅可以使笔芯能够多次使用,而且可以节约使用者的耗材,从而降低使用者的消费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建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笔芯自助注墨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腔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垫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垫片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筒体在底壁处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筒体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伸缩钢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推拉杆;11、推片;111、凸起;13、第一轴孔;2、上筒体;23、底壁;231、环形滑道;232、开口;24、驱动腔;241、内壁滑道;3、下筒体;31、介质存储腔;4、垫片;41、第一丁字通道;42、核心小球;43、第二轴孔;44、转球轴;45、第二丁字通道;46、转轴;6、可伸缩钢针;7、针孔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芯自助注墨器,包括:驱动腔24和多个介质存储腔31,所述介质存储腔31均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驱动腔24能分别同各所述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单独连通,所述驱动腔24用于将各介质存储腔31内的介质从相应的出口送至笔芯内;所述驱动腔24内设推片11,所述推片11连接有推拉杆1;所述驱动腔24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进气通道和用于连通所述介质存储腔31的出气通道。通过推动推拉杆1,可将驱动腔24内的气体经出气通道送至与之连通的介质存储腔31内,将该介质存储腔31内的相应介质从出口送出,从而实现将介质送入空笔芯的目的,比如将油墨直接注入空笔芯;使用本实用新型往笔芯注射油墨,不仅可以使笔芯能够多次使用,而且可以节约使用者的耗材,从而降低使用者的消费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建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笔芯使用过程中的附属品,达到了反复使用一次性工具的目的。
进一步的,如图1、2、6所示,所述驱动腔24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按高度依次分布的滑槽以构成内壁滑道241,相邻两个所述滑槽相互连通;所述推片11上设有伸入所述内壁滑道241且能沿所述滑道移动至任一所述滑槽的凸起111;所述滑槽的数量与所述介质存储腔31的数量相同。推片11向前推动的过程可以被各滑槽分割成多个步骤,每次推送到滑槽底部时,需要将推片11旋转一定角度,使凸起111移动到下一滑槽内,才能继续向前推动推片11;通过设置各滑槽的深度,可以控制每次推送的介质量,从而实现控制各介质推送量的目的;比如清洗笔芯的洗涤剂用量较少,则可将第一段滑槽深度设置浅一点,下一步推送油墨,用量较多,则将下一滑槽设置得深一些;同时也要结合相应介质存储腔31的截面积大小,实现精确控制,防止介质溢出,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驱动腔24与各所述介质存储腔31之间设有可转动的垫片4,所述驱动腔24通过所述垫片4分别同外界、以及各介质存储腔31单独连通;所述垫片4内设第一丁字通道41以分别连通外界、出气通道、以及各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所述第一丁字通道41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可切换。第一丁字通道41其中一个通道始终与外界连通,其余两个通道一个朝向驱动腔24,另一个朝向介质存储腔31,当该第一丁字通道41转至某一介质存储腔31处时,第一丁字通道41的两个通道分别与该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相应的出气通道连通;通过调整该第二丁字通道45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可以实现驱动腔24与介质存储腔31的连通与断开状态的切换。当完成一次注油墨的操作后,驱动腔24的气体被挤出,此时需要向驱动腔24内充气,以便下次注油墨,此时就需要调整第二丁字通道45,使驱动腔24于外界连通,抽回推片11,充气完成。
具体的,图如3、4所示,所述第一丁字通道41内设有相匹配的核心小球42,所述核心小球42内设第二丁字通道45,所述核心小球42连接有转球轴44以切换所述第一丁字通道41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转球轴44与第二丁字通道45的三个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相垂直,而第一丁字通道41的三个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与第二丁字通道45的三个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相平行;旋转转球轴44时,第二丁字通道45与第一丁字通道41之间的连通状态会实现切换,当第一丁字通道41的至少其中两个通道与第二丁字通道45的两个通道同时连通,则第一丁字通道41导通,可以实现驱动腔24与介质存储腔31连通(如图3所示)、驱动腔24与外界连通等状态(核心小球42从图3状态顺时针旋转180°);驱动腔24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为同一通道,与外界连通则作为进气通道,与介质存储腔31连通则作为出气通道。
具体的,如图1、5、7、9所示,所述驱动腔24与垫片4设置在上筒体2,所述介质存储腔31设置在下筒体3,所述上筒体2与下筒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垫片4设置在所述驱动腔24下方,所述上筒体2的底壁23上设有环形滑道231,所述环形滑道231内开设有与各所述介质存储腔31入口相对应的开口232,所述第一丁字通道41连接所述介质存储腔31入口的一端能沿所述环形滑道231移动,垫片4通过第二轴孔43在转轴46上转动。上筒体2与下筒体3可拆卸连接,方便清洗和向介质存储腔31内填充介质,但上筒体2与下筒体3之间应设有周向标记,以保证两者连接后,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与各开口232或出气通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底壁23以及环形滑道231的设置,既有助于保证第一丁字通道41与介质存储腔31入口连接的密封性,又能保证垫片4转动平稳、顺畅,同时可将垫片4限制在上筒体2和底壁23内。
具体的,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推拉杆1上设有把手,所述推拉杆1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一轴孔13,所述第一轴孔13内设有能沿其轴向滑动的转轴46,所述转轴46穿入所述垫片的第二轴孔43。即所述推拉杆1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一轴孔13,所述垫片4与转轴46分离,垫片4可在转轴46上转动。所述转轴46可伸入所述第一轴孔13且能沿所述第一轴孔13的轴向滑动,推拉杆1可在所述转轴46上转动;也就是说,推拉杆1、转轴46、垫片4三者之间只是在轴向上插接,但任意两者之间均可相对转动。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筒体2与所述下筒体3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后,下筒体3的顶端直接顶在上筒体2的底壁23下方,各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与环形滑道231内的开口232一一对应且密封接触,为保证该处的密封性,可在底壁23下方设置密封垫,但应保证密封垫与底壁23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以避免密封垫将开口232堵住。
进一步的,如图1和10所示,所述下筒体3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2的底端连接,所述介质存储腔31的出口均设置在所述下筒体3的底端,所述介质存储腔31的出口处均设有可伸缩钢针6。介质存储腔31的出口即为针孔,可伸缩钢针6连接在该针孔内。即介质存储腔31内的介质被推出后会沿着可伸缩钢针6注入空笔芯内,若将可伸缩钢针6做细一点,可将可伸缩钢针6的前端直接伸至笔芯内部,避免介质泄漏,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下筒体3的底端设有可拆卸的针孔帽7。可伸缩钢针6收起后,将针孔帽7盖上,可以保护可伸缩钢针6,也能避免可伸缩钢针6划伤使用者,保证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1上设有把手。把手可以方便旋转推片11,方便操作。此处的把手也可用设置在推拉杆1侧面的波纹面代替,只要能够实现旋转推拉杆1的目的即可。
优选的,所述介质存储腔3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介质存储腔31分别用于存储:洗涤剂、油墨和密封油。
下面以介质存储腔31的数量为三个为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笔芯自助注墨器的使用方法:
三个介质存储腔31分别盛装:清洗残留密封油的洗涤剂、油墨、密封油墨用的密封油。首先将可伸缩钢针6插在洗涤剂对应的介质存储腔31的针孔上,拉伸可伸缩钢针6并将其前端插入将要注墨的碳素笔芯中。转动垫片4,使第一丁字通道41与该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对准,转动转球轴44使第二丁字通道45的中间通道背向第一丁字通道41的中间通道,驱动腔24与该介质存储腔31连通;向下按推拉杆1至无法推动;过程中,推拉杆1与推片11向下滑动,但转轴46与垫片4不动,转轴46上端沿第一轴孔13向内滑动;此时推片11上的凸起111顶到第一个滑槽的底部无法继续向前移动;至此将驱动腔24内的部分空气注入该介质存储腔31,同时将介质存储腔31中的部分洗涤剂注入笔芯中,然后可将笔芯内的反应物轻甩出,清洗结束。
然后,将另一根可伸缩钢针6连接到装油墨的介质存储腔31的针孔处,将可伸缩钢针6插入笔芯。转动推拉杆1,使推片11上的凸起111滑入下一滑槽。同时再转动垫片4,垫片4转至第一丁字通道41与存储油墨的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对准。此时驱动腔24与存储油墨的介质存储腔31连通,向下按推拉杆1至无法推动,完成油墨的注入操作。
之后,将另一根可伸缩钢针6连接到装密封油的介质存储腔31的针孔处,将可伸缩钢针6插入笔芯。转动推拉杆1,使推片11上的凸起111滑入下一滑槽。再转动垫片4,垫片4转至第一丁字通道41与存储密封油的介质存储腔31的入口对准。此时,驱动腔24与存储密封油的介质存储腔31连通,向下按推拉杆1至无法推动,完成密封油的注入操作,此时整个注油墨操作结束。
最后,将三根可伸缩钢针6收起,戴上针孔帽7。再利用转球轴44转动核心小球42,使第二丁字通道45的中间通道指向出气通道方向,使驱动腔24能与外界空气相通,此时驱动腔24与介质存储腔31不再连通。接着向上拉推拉杆1,同时反向转动推拉杆1和垫片4,经过与前述三步注油墨过程相反的操作,使推拉杆1、推片11、垫片4均回到原处,驱动腔24充满空气,准备下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腔和多个介质存储腔,所述介质存储腔均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驱动腔能分别同各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入口单独连通,所述驱动腔用于将各介质存储腔内的介质从相应的出口送至笔芯内;
所述驱动腔内设推片,所述推片连接有推拉杆;所述驱动腔设有用于引入空气的进气通道和用于连通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按高度依次分布的滑槽以构成内壁滑道,相邻两个所述滑槽相互连通;所述推片上设有伸入所述内壁滑道且能沿所述滑道移动至任一所述滑槽的凸起;所述滑槽的数量与所述介质存储腔的数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与各所述介质存储腔之间设有可转动的垫片,所述驱动腔通过所述垫片分别同外界、以及各介质存储腔单独连通;所述垫片内设第一丁字通道以分别连通外界、出气通道、以及各介质存储腔的入口,所述第一丁字通道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可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丁字通道内设有相匹配的核心小球,所述核心小球内设第二丁字通道,所述核心小球连接有转球轴以切换所述第一丁字通道的三个通道之间的连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与垫片设置在上筒体,所述介质存储腔设置在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驱动腔下方,所述上筒体的底壁上设有环形滑道,所述环形滑道内开设有与各所述介质存储腔入口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丁字通道连接所述介质存储腔入口的一端能沿所述环形滑道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通过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筒体的底端连接,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口均设置在所述下筒体的底端,所述介质存储腔的出口处均设有可伸缩钢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的底端设有可拆卸的针孔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推拉杆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内设有能沿其轴向滑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穿入所述垫片的第二轴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芯自助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存储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介质存储腔分别用于存储:洗涤剂、油墨和密封油。
CN201720349812.6U 2017-04-05 2017-04-05 笔芯自助注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4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9812.6U CN207224899U (zh) 2017-04-05 2017-04-05 笔芯自助注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9812.6U CN207224899U (zh) 2017-04-05 2017-04-05 笔芯自助注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4899U true CN207224899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3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98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4899U (zh) 2017-04-05 2017-04-05 笔芯自助注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4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1203A (zh) 混凝土结构物的注入填充材料的注入方法及其注入器
CN202806021U (zh) 充墨式中性笔
CN107097567A (zh) 一种新型混色笔
CN207224899U (zh) 笔芯自助注墨器
CN204309434U (zh) 一种大容量吸墨式可换笔头的中性笔芯
CN203620816U (zh) 一种按钮切换棍式花洒
CN209111801U (zh) 环流型水钢笔
CN201486513U (zh) 单开旋进式可调堵塞器
CN105620090A (zh) 一种墨水笔
CN208263872U (zh) 一种颜料调色盒
CN203713139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刷胶板的刷胶装置
CN205149315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毛笔
CN101613070B (zh) 开瓶器
CN106364788A (zh) 一种塑料酒桶的进气结构
CN203666241U (zh) 一种多彩硬质画笔
CN202965612U (zh) 防漏水彩笔
CN113148418A (zh) 出液容器
CN208852158U (zh) 注射器
CN208713950U (zh) 一种多功能手动墨斗
CN202368126U (zh) 可更换书写笔芯的笔具
CN203485187U (zh) 注射式墨斗
CN206137503U (zh) 一种带储膏腔的牙刷
CN204393218U (zh) 一种可旋转更换灌肠嘴的灌肠机
CN205849010U (zh) 化妆用便捷眉笔
CN210028621U (zh) 一种新型密闭式针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