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1718U -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1718U
CN207221718U CN201720659495.8U CN201720659495U CN207221718U CN 207221718 U CN207221718 U CN 207221718U CN 201720659495 U CN201720659495 U CN 201720659495U CN 207221718 U CN207221718 U CN 207221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s
automatic valve
inlet
pump
inle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594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胜
胡敬毅
余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URE SCIENC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URE SCIENC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URE SCIENC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URE SCIENC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594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1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1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1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主要包括:A泵,B泵,A泵第一进液口,B泵第一进液口,A泵出液管,B泵出液管,总出液管,连接在总出液管上的酸碱度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与总出液管出液端分别相连的合格溶液排出管和废液排出管,第一自动阀门,第三自动阀门,第九自动阀门,第十自动阀门,以及与A泵、B泵、酸碱度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第一自动阀门、第二自动阀门、第九自动阀门和第十自动阀门均相连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两个泵输送两种不同的溶液,通过流量计进行流速的控制,每个泵的流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结合在线的二次混合,驱动两种溶液的混合均匀,可把高浓度的溶液,配置成为低浓度的溶液。

Description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缓冲液配置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层析与超滤过程中,会用到多种缓冲液,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中,每种溶液的用量都很大。之前是在一批非常大的罐里面进行配制,调整好所需的浓度,然后通过泵或气压输送,供层析系统或超滤设备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采用两个泵输送两种不同的溶液,通过流量计进行流速的控制,每个泵的流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结合在线的二次混合,驱动两种溶液的混合均匀,可把高浓度的溶液,配置成为低浓度的溶液。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包括:
A泵;
B泵;
A泵第一进液口,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A泵的进液端相连;
B泵第一进液口,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B泵的进液端相连;
A泵出液管,其进液端与所述A泵的出液端相连;
B泵出液管,其进液端与所述B泵的出液端相连;
总出液管,其进液端与所述A泵出液管和所述B泵出液管的出液端均相连;
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上的酸碱度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
与所述总出液管出液端分别相连的合格溶液排出管和废液排出管;
第一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A泵第一进液口和所述A泵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
第三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B泵第一进液口和所述B泵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
第九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合格溶液排出管上;
第十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废液排出管上;以及
与所述A泵、B泵、酸碱度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第一自动阀门、第二自动阀门、第九自动阀门和第十自动阀门均相连的控制系统。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还包括:
A泵流量计,其连接在所述A泵出液管上;以及
总流量计,其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上;
所述A泵流量计和总流量计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还包括:
A泵第二进液口,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A泵的进液端相连;
B泵第二进液口,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B泵的进液端相连;
第二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A泵第二进液口和所述A泵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以及
第四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B泵第二进液口和所述B泵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
所述第二自动阀门和第四自动阀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还包括:
第五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A泵和所述A泵流量计之间的所述A泵出液管上;
第六自动阀门,其设置在所述A泵流量计下游侧的所述A泵出液管上;以及
第七自动阀门和第八自动阀门,二者均设置在所述B泵出液管上,并且所述第七自动阀门布置在靠近所述B泵出液端位置,所述第八自动阀门布置在靠近所述总出液管进液端位置;
所述第五自动阀门、第六自动阀门、第七自动阀门和第八自动阀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还包括:
混合器,其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混合器、总流量计、酸碱度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在所述总出液管上依次布置。
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上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也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连接所述所述A泵和所述A泵第一进液口的所述进液管、与连接所述A泵和所述A泵第二进液口的所述进液管,具有与所述A泵进液端直接连接的公共管段;
连接所述所述B泵和所述B泵第一进液口的所述进液管、与连接所述B泵和所述B泵第二进液口的所述进液管,具有与所述B泵进液端直接连接的公共管段。
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或工业电脑。
本申请的优点是:本申请这种配液系统能够实现对缓冲液的高倍稀释,并且工艺稳定;通过该系统进行配液的速度很快,可以实现溶液的即配即用;缓冲液的PH和电导,可以实时在线监测;母液罐的体积可以大大降低,并且罐的数量也可以减少;解决了多种溶液的配置,同时还减少了转移的过程,以及储存等繁琐的步骤;可对配液进行电子化记录,实现整个过程可以追溯,有助于生产过程的监控与GMP的审查。溶液的稀释可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泵,2-B泵,3-A泵第一进液口,4-A泵第二进液口,5-B泵第一进液口,6-B泵第二进液口,7-A泵出液管,8-B泵出液管,9-A泵流量计,10-总出液管,11-压力传感器,12-混合器,13-总流量计,14-酸碱度检测器,15-电导检测器,16-合格溶液排出管,17-废液排出管,18-第一自动阀门,19-第二自动阀门,20-第三自动阀门,21-第四自动阀门,22-第五自动阀门,23-第六自动阀门,24-第七自动阀门,25-第八自动阀门,26-第九自动阀门,27-第十自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
图1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缓冲液配置系统包括:
A泵1;
B泵2;
A泵第一进液口3,其通过进液管与A泵1的进液端相连;
A泵第二进液口4,其通过进液管与A泵1的进液端相连;
B泵第一进液口5,其通过进液管与B泵2的进液端相连;
B泵第二进液口6,其通过进液管与B泵2的进液端相连;
A泵出液管7,其进液端与A泵1的出液端相连;
B泵出液管8,其进液端与B泵2的出液端相连;
A泵流量计9,其连接在A泵出液管7上;
总出液管10,其进液端与A泵出液管7和B泵出液管8的出液端均相连;
依次连接在总出液管10上的压力传感器11、混合器12、总流量计13、酸碱度检测器14和电导检测器15;
合格溶液排出管16,其与总出液管10的出液端相连;
废液排出管17,其也与总出液管10的出液端相连;
第一自动阀门18,其设置在A泵第一进液口3和A泵1之间的进液管上;
第二自动阀门19,其设置在A泵第二进液口4和A泵1之间的进液管上;
第三自动阀门20,其设置在B泵第一进液口5和B泵2之间的进液管上;
第四自动阀门21,其设置在B泵第二进液口6和B泵2之间的进液管上;
第五自动阀门22,其设置在A泵1和A泵流量计9之间的A泵出液管7上;
第六自动阀门23,其设置在A泵流量计9下游侧的A泵出液管7上;
第七自动阀门24和第八自动阀门25,二者均设置在B泵出液管8上,并且第七自动阀门24布置在靠近B泵2出液端位置,第八自动阀门25布置在靠近总出液管10进液端位置;以及
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与上述A泵1、B泵2、A泵流量计9、压力传感器11、混合器12、总流量计13、酸碱度检测器14、电导检测器15、第一自动阀门18、第二自动阀门19、第三自动阀门20、第四自动阀门21、第五自动阀门22、第六自动阀门23、第七自动阀门24、第八自动阀门25、第九自动阀门26和第十自动阀门27均相连。本实施例中,该控制系统为工业电脑,当然其也可以采用PLC等其他形式。
实际应用时,上述A泵第一进液口3、A泵第二进液口4、B泵第一进液口5、B泵第二进液口6分别连接四个装有四种不同浓度或/和不同种类的溶液(或水)的母液罐。使用者根据目标溶液的配比和浓度,通过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上输入配方,配方包含各个组成溶液的比例和流速)来控制各个自动阀门的启闭状态和启闭程度以及A泵和B泵的运行速度,其中,第一自动阀门18和第二自动阀门19择一开启(一个开启另一个关闭),第三自动阀门20和第四自动阀门21择一开启(一个开启另一个关闭)。运行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1实时检测流体压力,A泵流量计9和总流量计13实时检测对应流体的流速,酸碱度检测器14实时检测配制溶液的酸碱度(pH),电导检测器15实时检测电导值,并将检测的流体压力、流体流速、pH和电导值传输至控制系统。当pH及电导值偏离目标范围时,在保持总流速稳定的前提下,反馈各个泵调整流速,使pH及电导值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配液过程中,当酸碱度检测器及电导检测器检测到的酸碱度和电导值在目标范围内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第九自动阀门26打开,第十自动阀门27关闭,使配制的溶液通过合格溶液排出管16的出液口进行收集。当酸碱度检测器及电导检测器检测到的酸碱度和电导值超出目标范围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第九自动阀门26关闭,第十自动阀门27打开,使不合格的配制溶液通过废液排出管17的出液口排出,直至控制系统通过改变各个泵的运行参数而使酸碱度和电导值调整至目标范围内。配制溶液达到需求体积时,系统停止运行,自动配液结束。
为了方便管路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所述A泵1和A泵第一进液口3的进液管、与连接A泵1和A泵第二进液口4的进液管,具有与A泵1进液端直接连接的公共管段。连接B泵2和B泵第一进液口5的进液管、与连接B泵2和B泵第二进液口6的进液管,具有与B泵2进液端直接连接的公共管段。可参照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A泵1和B泵2的进液口并非局限于本实施例的两个,可以是仅设置一个,或者三个、四个等。上述混合器12可强化液体的混合,并非必须部件。A泵流量计9和总流量计13是为了更好的监控液体流速,并非必须部件。压力传感器11是为了监控液体压力,也并非必须部件。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四个自动阀门可对溶液流速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也并非必须部件。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A泵(1);
B泵(2);
A泵第一进液口(3),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A泵(1)的进液端相连;
B泵第一进液口(5),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B泵(2)的进液端相连;
A泵出液管(7),其进液端与所述A泵(1)的出液端相连;
B泵出液管(8),其进液端与所述B泵(2)的出液端相连;
总出液管(10),其进液端与所述A泵出液管(7)和所述B泵出液管(8)的出液端均相连;
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10)上的酸碱度检测器(14)和电导检测器(15);
与所述总出液管(10)出液端分别相连的合格溶液排出管(16)和废液排出管(17);
第一自动阀门(18),其设置在所述A泵第一进液口(3)和所述A泵(1)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
第三自动阀门(20),其设置在所述B泵第一进液口(5)和所述B泵(2)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
第九自动阀门(26),其设置在所述合格溶液排出管(16)上;
第十自动阀门(27),其设置在所述废液排出管(17)上;以及
与所述A泵(1)、B泵(2)、酸碱度检测器(14)、电导检测器(15)、第一自动阀门(18)、第二自动阀门(19)、第九自动阀门(26)和第十自动阀门(27)均相连的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泵流量计(9),其连接在所述A泵出液管(7)上;以及
总流量计(13),其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10)上;
所述A泵流量计(9)和总流量计(13)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泵第二进液口(4),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A泵(1)的进液端相连;
B泵第二进液口(6),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B泵(2)的进液端相连;
第二自动阀门(19),其设置在所述A泵第二进液口(4)和所述A泵(1)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以及
第四自动阀门(21),其设置在所述B泵第二进液口(6)和所述B泵(2)之间的所述进液管上;
所述第二自动阀门(19)和第四自动阀门(21)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自动阀门(22),其设置在所述A泵(1)和所述A泵流量计(9)之间的所述A泵出液管(7)上;
第六自动阀门(23),其设置在所述A泵流量计(9)下游侧的所述A泵出液管(7)上;以及
第七自动阀门(24)和第八自动阀门(25),二者均设置在所述B泵出液管(8)上,并且所述第七自动阀门(24)布置在靠近所述B泵(2)出液端位置,所述第八自动阀门(25)布置在靠近所述总出液管(10)进液端位置;
所述第五自动阀门(22)、第六自动阀门(23)、第七自动阀门(24)和第八自动阀门(25)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混合器(12),其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10)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总出液管(10)上的压力传感器(11),所述压力传感器(11)、混合器(12)、总流量计(13)、酸碱度检测器(14)和电导检测器(15)在所述总出液管(10)上依次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1)也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所述A泵(1)和所述A泵第一进液口(3)的所述进液管、与连接所述A泵(1)和所述A泵第二进液口(4)的所述进液管,具有与所述A泵(1)进液端直接连接的公共管段;
连接所述所述B泵(2)和所述B泵第一进液口(5)的所述进液管、与连接所述B泵(2)和所述B泵第二进液口(6)的所述进液管,具有与所述B泵(2)进液端直接连接的公共管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或工业电脑。
CN201720659495.8U 2017-06-08 2017-06-08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Active CN207221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9495.8U CN207221718U (zh) 2017-06-08 2017-06-08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9495.8U CN207221718U (zh) 2017-06-08 2017-06-08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1718U true CN207221718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38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59495.8U Active CN207221718U (zh) 2017-06-08 2017-06-08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17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6407A (zh) * 2017-06-08 2017-08-29 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6407A (zh) * 2017-06-08 2017-08-29 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3214A (zh) 基于四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CA2553332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aking samples
NO302984B1 (no) Anordning og fremgangsmåte for sammenblanding eller homogenisering av en förste væske og en andre væske eller gass, samt anvendelse derav
CN204556598U (zh) 一种水合物浆沉积模拟实验装置
JPH07333033A (ja) 流体計量装置
CN207221718U (zh)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CN105806767A (zh) 细胞仪的液路系统和细胞仪
CN107096407A (zh) 基于二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WO2010108380A1 (zh) 一种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压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4749336A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仪用正压气压传输装置
CN207689303U (zh) 一种污水动态结垢性质评价装置
CN206793433U (zh) 基于四元泵系统的缓冲液配置系统
US11002644B2 (en) Hybrid product sampling system employing suction and discharge lines
WO2022088268A1 (zh) 2-氯-5-三氟甲基吡啶生产用成品检测取样装置
WO2021041412A1 (en) Chlorinator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7478796A (zh)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CN106474768A (zh) 一种高精度耐腐蚀的自动配液换液装置
CN111174098A (zh) 水质分析仪流路系统及精准定量的方法
RU2382813C1 (ru) Способ дозирования реагент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3469917U (zh) 一种浓溶液稀释装置
CN207123358U (zh) 一种换热设备的查漏气装置
CN203061129U (zh) 基于油气井的固液混配装置
CN207248862U (zh)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CN109594954A (zh) 加药计量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U2009206170B2 (en) Sam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