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6662U -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6662U
CN207216662U CN201720770680.4U CN201720770680U CN207216662U CN 207216662 U CN207216662 U CN 207216662U CN 201720770680 U CN201720770680 U CN 201720770680U CN 207216662 U CN207216662 U CN 207216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im card
paste
sim
flexible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06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706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6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6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6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包括一张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面设有数个同时与两张SIM卡的引脚相对应的触点,以及至少一个与手机和SIM卡通信的芯片;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面设有与手机SIM卡槽的接触点连接的引脚,其中柔性电路板上的触点、芯片及引脚之间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芯片为具有ISO7816通信协议的芯片。可以将2张SIM卡同时插入到原本只能插入一张SIM卡的手机里,可以通过软件来自动切换SIM卡,以选择那张SIM卡开始工作,从而便捷的实现双卡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技术域,涉及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通过贴片卡在手机与两个SIM卡之间的桥接来实现在一个手机上实现双卡的功能。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通讯工具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的结构、样式、性能更显也日益频繁,人们对移动电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同时接受多个移动运营商的服务,拥有多个手机号码和SIM卡。为便于携带,很多手机都可以同时插入2张SIM卡,可以实现双卡双待的功能。
但是也有很多类型的手机仅有一个SIM卡槽,只支持插入一张SIM卡。而且SIM卡的尺寸越来越小,多数手机都是只支持插入12.3mm×8.8mm的Nano SIM卡。比如像iphone 这样的手机只能插入一张Nano SIM卡。使得持有多个SIM卡的iPhone用户不得不多带几部手机,携带起来不方便。
手机是按照ISO7816的T=0通信规范与SIM卡之间进行通信,人们称这类通信数据为 APDU命令和数据。每个APDU命令由手机端发起,SIM卡回复相应数据或状态码。SIM卡返回给手机的最重要的数据是IMSI和鉴权运算结果,另外还包括STK数据(SIM Tool Kit 的缩写,用户识别应用发展工具)和运营商参数数据。只要这些APDU命令和数据正常传输,手机就认可此SIM卡并能接入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中正常使用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可以将2张SIM卡同时插入到原本只能插入一张SIM卡的手机里,可以通过软件来自动切换SIM卡,以选择那张SIM卡开始工作,从而便捷的实现双卡功能。
为达致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手机与SIM卡的通信原理,只要有一个电子装置或者器件能够与手机按照规范作 APDU通信,手机就会以为这个电子装置就是SIM卡。
贴片卡就是这样的一种电子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
一、贴片卡是在一片长宽跟SIM卡相等的柔性电路板上放上一颗或多颗电子器件。其中一颗电子器件具备处理器的功能,并包括ISO7816的T=0通信的功能。
二、贴片卡先接收手机发过来的APDU命令,并把它传递给一张真正的SIM卡。
三、接着贴片卡又得到了SIM卡的应答数据,然后把应答数据返回给手机。这时手机压根不知道在它和SIM卡之间多了一个贴片卡。
基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包括一张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面设有数个同时与两张SIM卡的引脚相对应的触点,以及至少一个与手机和SIM卡通信的芯片;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面设有与手机SIM卡槽的接触点连接的引脚,其中柔性电路板上的触点、芯片及引脚之间通过线路连接。
其中,所述芯片为具有ISO7816通信协议的芯片,同时芯片还具有处理器的功能,可以根据ISO7816的T=0通信标准在手机与SIM卡之间进立连接,一个柔性电路板配上一颗具备IS07816的T=0通信功能的芯片形成一个切换电路,并对这个芯片下载合适的程序执行代码,启动手机后,在手机中安装一个应用,通过应用可以切换SIM卡的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侧边设有一从侧边向外凸出的增强部,防止贴片卡与SIM卡一同放入在卡托时产生弯曲或便于将贴片卡与SIM卡从手机卡槽中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SIM卡采用是裁剪后的Nano SIM卡,NanoSIM 卡的大小为贴片卡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的SIM卡设有一缺口,该缺口位于此SIM卡的GND引脚或VPP引脚。所述的芯片位于设置于贴合后SIM卡的缺口处。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触点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配合一个SIM卡,每个单元至少设有五个触点,其中GND触点位于单元的中心,GND触点用以与SIM卡的GND引脚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触点为圆形触点,并且触点向外凸起一起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SIM卡的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贴片卡,所述卡托设有可放置贴片卡和SIM卡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托的卡槽的的上下边设有用以限制贴片卡的挡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贴片卡的带触点与芯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贴片卡的带引脚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Nano SIM卡在裁剪后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Nano SIM卡的裁剪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Nano SIM卡在裁剪后在VPP引脚上作缺口的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裁剪后的Nano卡与贴片卡、卡托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8是实施例二中裁剪后的Nano卡与贴片卡、卡托的组装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清楚完整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施例一是一种双Nano SIM卡的贴片卡,为了能够在一个单Nano SIM卡卡槽的手机同时插入2张Nano SIM卡,方便用户携带。其实现方式如下:
如图1、图2所示,贴片卡包括一张Nana SIM卡尺寸大小的柔性电路板1,柔性电路板的一面设有12个同时与两张Nana SIM卡的引脚相对应的触点2,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面设有与手机SIM卡槽的接触点连接的引脚3,在柔性电路板上加上一颗具备ISO7816的 T=0通信功能的芯片4形成一个切换电路,其中柔性电路板上的触点、芯片及引脚之间通过线路连接,并对这个芯片下载合适的程序执行代码,在启动手机后,在手机中会安装一个应用,通过应用可以切换SIM卡的工作。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一般在0.1mm~0.15mm之间。
如图3、图4所示,现有的Nano SIM卡5大小一般为12.3mm×9mm,包括有6个引脚,分别为VCC、RESET、CLOCK、GND、VPP和I/O,在一个单Nano SIM卡卡槽内在放入两张 Nano SIM卡则必须要对现有的Nano SIM卡进行剪切,本实施例用到的Nano SIM卡都是剪切后的.
剪切方式参照图4所示,将2张Nano SIM卡都裁剪成大致8.8mm×6.1mm的同一种尺寸,这个尺寸大概占有贴片卡的一半面积。同时将裁剪后的卡的GND引脚处裁剪出一个缺口6。Nano SIM卡的GND引脚相邻的VPP引脚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起作用,也可用于剪切一个缺口来避让芯片也可用于剪一个缺口来避让芯片,如图5所示。
根据的实际测算和检验,对Nano SIM卡的上述裁剪尺寸和方式并不会造成SIM卡的损坏,也不会破坏Nano SIM卡的连通性。
柔性电路板1一面的6个引脚分别与手机卡槽上的接触点连接,其6个引脚分别对应 SIM卡的引脚结构方式,其另一面有12个触点与2个Nano SIM卡接触。12个触点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配合一个SIM卡,每个单元具有6个触点,为分别对应Nano SIM卡上引脚面的VCC、RESET、CLOCK、GND、VPP和I/O触点,其中GND触点位于单元的中心,这样,将Nano SIM卡的GND引脚处裁剪一个缺口而不影响其连通。
一个单元靠Nano SIM卡GND引脚的角落为贴片卡的缺角,另一单元靠Nano SIM卡GND 引脚的角落位置为芯片的贴装位置,芯片刚好处于剪切后的Nano SIM卡的缺口,
为保证接触点可以与Nano SIM卡金属面的引脚接触良好,触点会向Nano SIM卡金属面凸起一定的高度,并且在Nano SIM卡与贴片卡贴合时中间不会有电子器件顶着。
为了使贴片卡与Nano SIM卡一同放入在卡托里不容易弯曲,会给它增加一个增强部7,增强部为从侧边向外凸出形成。
按照前述的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在当前流行的只有单一Nano SIM卡卡槽的手机上实现双Nano SIM卡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一种双Nano SIM卡的卡座,包括一个卡托8和一个贴片卡,卡托设有可放置贴片卡和SIM卡的卡槽,卡槽的的上下边设有用以限制贴片卡的挡条9。
将2个裁剪后的SIM卡与贴片卡贴在一起时,就可以一同放入卡托的卡槽内,再一起插入到手机中。裁剪后的其中一张Nano SIM卡的缺口一个刚好避让了贴片卡的缺角,另一张Nano SIM卡的缺口可以避让柔性电路板上的芯片。因为芯片在缺口里,贴片卡的接触点可以与Nano SIM卡接触的非常好。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许多种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张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面设有数个同时与两张SIM卡的引脚相对应的触点,以及至少一个与手机和SIM卡通信的芯片;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面设有与手机SIM卡槽的接触点连接的引脚,其中柔性电路板上的触点、芯片及引脚之间通过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为具有ISO7816通信协议的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侧边设有一从侧边向外凸出的增强部,防止贴片卡与SIM卡一同放入在卡托时产生弯曲或便于将贴片卡与SIM卡从手机卡槽中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M卡采用是裁剪后的Nano SIM卡,Nano SIM卡的大小为贴片卡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M卡设有一缺口,该缺口位于此SIM卡的GND引脚或VPP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位于设置于贴合后SIM卡的缺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触点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配合一个SIM卡,每个单元至少设有五个触点,其中GND触点位于单元的中心,GND触点用以与SIM卡的GND引脚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触点为圆形触点,并且触点向外凸起一起高度。
9.一种双SIM卡的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和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SIM卡的贴片卡,所述卡托设有可放置贴片卡和SIM卡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SIM卡的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的卡槽的的上下边设有用以限制贴片卡的挡条。
CN201720770680.4U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Active CN207216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0680.4U CN207216662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0680.4U CN207216662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6662U true CN207216662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2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0680.4U Active CN207216662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6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4720C (zh) 用于可携式装置的双通用集成电路卡系统
CN106953654B (zh) 通用集成电路卡检测
US20100069118A1 (en) Modular Structure to Expand and Enhanc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Functionality
JP3764753B2 (ja) チップカードの付加的読取り装置を備えた移動無線端末機
EP1457922A3 (en) Smart card that can be configured for debugging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using secondary communication port
EP2280489A1 (en) Contactless adaptor device
CN101025782A (zh) 支持高速接口的icc上的非接触接口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77382A (zh) 音视频集成控制电路及其接入接入点的方法
CN100425091C (zh) 采用stk/utk实现手机双卡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204012075U (zh) 一种数据卡连接器及终端
EA200401047A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ей, хранящейся на плате с чипом, считываемой при помощи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лефона
CN207440818U (zh) 一种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学生卡
CN101719958B (zh) Stk业务处理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1577746A (zh) 一种基于rf-sim卡内置近距离射频通信的协从手机
CN207216662U (zh) 一种双sim卡的贴片卡及卡座
CN101600267B (zh) 一种能够粘贴在移动通信智能卡上的智能贴片卡
CN103093169B (zh)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CN10318883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多模卡应用名称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2110572U (zh) 集成电路贴片以及智能卡
CN106358192B (zh) 双卡双待的手机及其通信方法、通信系统
CN110213795B (zh) 一种双sim卡同时通信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714306A (zh) 基于移动终端类型的非接触通信技术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8616870B (zh) 识别被优先定制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30504U (zh) 一种粘贴在sim卡上带ic卡读写模块的贴片
CN201830456U (zh)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用户识别卡注册、激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