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5884U -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 Google Patents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5884U
CN207215884U CN201721260138.0U CN201721260138U CN207215884U CN 207215884 U CN207215884 U CN 207215884U CN 201721260138 U CN201721260138 U CN 201721260138U CN 207215884 U CN207215884 U CN 207215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round
round casing
semi
current transformer
residua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01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资
郑国灵
李月松
张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BOJ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yuan An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yuan And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yuan An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01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5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5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5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半圆磁环和下半圆磁环;上半圆磁环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下半圆磁环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还包括固定片、上固定柱、下固定柱、上固定螺丝和下固定螺丝;还包括卡扣装置。优点为:能够简单快速的打开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在被测线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被测线路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再简单快速的关闭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成环形,从而使剩余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因此,实现了不断开被测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

Description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剩余电流互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是新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的正在运行的电气设备也需要添加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一般都需要配置剩余电流互感器。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为空心式的环形互感器,安装时,需要首先将被测线路断电,然后,使被测线路的三相四线一次回路全部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来检测一次回路中电流的矢量和。
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存在以下不足:
传统方案中,一般在线路敷设前将剩余电流互感器穿入被检测线路中,对于一些改造项目来说,需要将被检测线路断电,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再把被检测线路断开,将剩余电流互感器穿入到被检测线路中,然后再把线路连接好,安装过程极其烦琐耗时,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所述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所述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
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所述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下固定柱(18);所述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所述上固定柱(13)和所述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所述下固定柱(18)中,再使用所述上固定螺丝(10)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上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使用所述下固定螺丝(19)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下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进而通过所述固定片(11),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连接固定;
还包括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之间的扣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本体(14)以及卡钩(20);所述卡扣本体(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侧面;所述卡扣本体(14)的另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钩(2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所述卡钩(20)的另一端钩入到对应的卡环中。
优选的,还包括输出线(15);所述输出线(15)的一端与所述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连接,所述输出线(15)的另一端延伸到外部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简单快速的打开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从而打开了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在被测线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被测线路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再简单快速的关闭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成环形,从而使剩余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因此,实现了不断开被测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通过铁箍,可紧固上半圆磁环和下半圆磁环,使两个磁环可以更好的接触。
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上固定柱13;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下固定柱18;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上固定柱13和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上固定柱13;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下固定柱18中,再使用上固定螺丝10穿过固定片11的上部而拧入到上半圆壳体中;使用下固定螺丝19穿过固定片11的下部而拧入到上半圆壳体中,进而通过固定片11,实现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连接固定;
还包括卡扣装置;卡扣装置设置于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实现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之间的扣合连接。
具体的,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本体14以及卡钩20;卡扣本体14的一端设置于上半圆壳体的侧面;卡扣本体14的另一端设置有卡环;卡钩20的一端设置于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卡钩20的另一端钩入到对应的卡环中。
还包括输出线15;输出线15的一端与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连接,输出线15的另一端延伸到外部环境中。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方法为:
首先打开卡扣,使卡钩脱离卡扣本体;然后,拧开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卸下固定片;然后,打开上半圆壳体,此时,上半圆壳体的左侧与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分离,上半圆壳体的右侧与下半圆壳体的右侧仍然连在一起;然后,将被测线路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
然后,关闭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再安装固定片,使固定片穿过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再拧紧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使互感器可以整齐的对接。最后,将卡钩钩挂到卡扣本体上。互感器通过输出线15向外传输数据。
本实用新型根据快速、安装简易的原则设计,可以在不断开被测电缆或母排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简单快速的打开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从而打开了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在被测线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被测线路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再简单快速的关闭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成环形,从而使剩余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因此,实现了不断开被测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所述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所述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
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所述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下固定柱(18);所述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所述上固定柱(13)和所述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所述下固定柱(18)中,再使用所述上固定螺丝(10)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上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使用所述下固定螺丝(19)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下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进而通过所述固定片(11),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连接固定;
还包括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之间的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本体(14)以及卡钩(20);所述卡扣本体(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侧面;所述卡扣本体(14)的另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钩(2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所述卡钩(20)的另一端钩入到对应的卡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线(15);所述输出线(15)的一端与所述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连接,所述输出线(15)的另一端延伸到外部环境中。
CN201721260138.0U 2017-09-28 2017-09-28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Active CN207215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0138.0U CN207215884U (zh) 2017-09-28 2017-09-28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0138.0U CN207215884U (zh) 2017-09-28 2017-09-28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5884U true CN207215884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9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0138.0U Active CN207215884U (zh) 2017-09-28 2017-09-28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58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649A (zh) * 2019-01-23 2019-04-19 柏宜照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防呆装配的剩余电流互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649A (zh) * 2019-01-23 2019-04-19 柏宜照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防呆装配的剩余电流互感器
CN109655649B (zh) * 2019-01-23 2023-12-01 柏宜照明(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防呆装配的剩余电流互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15884U (zh)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CN206180825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07036299U (zh) 开关柜温度报警装置及系统
CN204741337U (zh) 电力逆变电源
CN205790851U (zh) 一种电流回路短接线
CN201788236U (zh) 一种滑触供电小车的专用检测装置
CN209282023U (zh) 一种开口式电流互感器
CN208014935U (zh) 一种小车式接地线装置
CN208156127U (zh) 一种对产品导通的功能测试仪
CN209389768U (zh) 简易型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
CN209471165U (zh) 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CN201837707U (zh) 中置柜断路器试验装置
CN209676135U (zh) 便携式交直流逆变装置
CN2091840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变压器
CN207067384U (zh) 一种电能表检测装置
CN206411149U (zh) 一种变电站手车式开关试验用引接线
CN206271997U (zh) 一种电脑电源插头的连接线
CN207082425U (zh) 一种便于高处安装的风力发电用变压器
CN208656648U (zh) 一种防水、防尘电源适配器
CN206349216U (zh) 翻转式电流互感器安装板
CN206947133U (zh) 一种mtd交流干式变压器
CN204884846U (zh) 一种钳形零序电流互感器
CN216209405U (zh) 一种新型窃电检测仪
CN205862985U (zh) 一种互感器连接结构
CN215991547U (zh) 一种变电站模拟带负荷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2

Address after: 250032 Lunengkang Bridge Development Center, No. 18 Weijiazhuang Second Ring North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No. 2 D-206

Patentee after: JINAN BOJING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100 Beijing Tongzhou District Juxiang Third Street 7 Courtyard 1 Building 2 Floor 1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eiyuan anda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