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8508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8508U
CN207198508U CN201721233050.XU CN201721233050U CN207198508U CN 207198508 U CN207198508 U CN 207198508U CN 201721233050 U CN201721233050 U CN 201721233050U CN 207198508 U CN207198508 U CN 207198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battery
lcd
electronic equipment
optic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30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郭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cou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30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8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8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8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LCD模组和壳体;LCD模组位于光学盖板和壳体之间;光学盖板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光学盖板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LCD模组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的面积;光学盖板用于放大LCD面板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尽可能大的基础上,节约了LCD模组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能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消除了显示区域的四周的黑边,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正面的最外部一般为玻璃盖板,玻璃盖板和手机壳体相互配合形成放置手机内部结构的空间,玻璃盖板的下方即为LCD模组,LCD模组用于显示手机的各种界面的图像。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显示区域的面积尽可能的大,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LCD模组中LCD面板和玻璃盖板的面积均较大,面积较大的LCD面板对应的手机能耗较大,缩短了手机电池的续航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面积较大的LCD面板造成的手机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LCD模组和壳体;所述LCD模组位于所述光学盖板和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一面面向所述LCD模组;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所述LCD模组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光学盖板的面积;
所述光学盖板用于放大所述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所述图像布满所述光学盖板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盖板的面积与所述LCD面板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N,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盖板为凸透镜,所述LCD面板与所述光学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光学盖板的焦距。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盖板为平凸透镜,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一面为曲面,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二面为平面,所述LCD面板与所述光学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曲面侧的焦距。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盖板为双凸透镜。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盖板的材质为玻璃或者透明塑料。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和辅助印刷电路板;
所述LCD模组和所述辅助印刷电路板均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连接;
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LCD模组的上方,所述辅助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LCD模组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均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LCD模组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均位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和所述辅助印刷电路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均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均设置在所述LCD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之间具有空隙。
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盖板的上缘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上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本申请中的LCD模组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的面积,光学盖板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在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尽可能大的基础上,节约了LCD模组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能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消除了显示区域的四周的黑边,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
11-光学盖板;
12-LCD模组;
13-壳体;
14-主印刷电路板;
15-辅助印刷电路板;
16-第一电池;
17-第二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11、LCD模组12和壳体13;LCD模组12位于光学盖板11和壳体13之间。
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
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
本实施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11、LCD模组12和壳体13;LCD模组12位于光学盖板11和壳体13之间。
其中,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也就是说,光学盖板11和LCD模组相邻,在电子设备平放在桌面时,LCD模组位于光学盖板11的下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设计光学盖板的光学特性的方便,LCD模组12可位于光学盖板11的正下方,即过光学盖板的中心的第一轴线与或过LCD模组的中心第二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轴线为与光学盖板11所在的平面垂直的轴线,第二轴线为与LCD模组12所在的平面垂直的轴线。
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即LCD面板所成的图像被放大后的面积和光学盖板11的面积相等。
具体地,可选的,光学盖板的面积11与LCD面板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N,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也就是说光学盖板11的面积在LCD面板的面积的2倍及以上。
当然,光学盖板的面积11与LCD面板的面积之比也可以处于大于1小于2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LCD面板的面积与光学盖板11的面积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光学盖板11的光学性质决定,也就是根据光学盖板11可以将LCD面板所成的像的放大倍数决定。
比如,光学盖板11可以将LCD面板所成的像的放大2.5倍,则光学盖板11的面积可为LCD面板的面积的2.5倍,光学盖板11可以将LCD面板所成的像的放大1.5倍,则光学盖板11的面积可为LCD面板的面积的1.5倍。
也就是说,当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对应的光线投射到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上之后,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对应的光线经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的调整后,光学盖板11可使得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对应的光线从整个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射出,进入用户的眼睛,从而使得用户可看到布满光学盖板11的表面的图像,即实现了光学盖板11对LCD面板所成的图像的放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越小,则消耗的电量就越小,电子设备的能耗就越小,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就越长;但是考虑到显示的画面的清晰度,LCD模组12的面积也不能无限制的小,需综合考虑画面的清晰度和能耗。
本实施例的“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在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尽可能大的基础上,一是节约了LCD模组12的制造成本,二是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能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
进一步地,由于现有技术中制备工艺的问题,在LCD模组中LCD面板的面积和玻璃盖板的面积相差无几时,电子设备显示界面时,显示区域的四周具有黑边,使得显示区域的面积的增大受限,且影响了电子设备显示界面时的外观,且由于黑边的存在,无法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而本实施例中采用光学盖板放大LCD模组所成的图像,LCD模组所成的图像可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克服了在电子设备显示界面时,显示区域的四周具有黑边的技术问题,进而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即无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是否为全面屏,显示区域的四周都没有黑边,增大了显示区域的面积,美化了电子设备显示界面时的外观,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若要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可使得光学盖板11的上缘与电子设备的上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LCD模组和壳体;LCD模组位于光学盖板和壳体之间。光学盖板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光学盖板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LCD模组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的面积;光学盖板用于放大LCD面板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的表面。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尽可能大的基础上,一是节约了LCD模组的制造成本,二是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能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三是消除了显示区域的四周的黑边,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
下面采用具体的实施例对上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盖板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光学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11、LCD模组12和壳体13;LCD模组12位于光学盖板11和壳体13之间。
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
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11的表面;
其中,光学盖板11为凸透镜,光学盖板11与LCD模组中LCD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光学盖板11的焦距。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光学盖板11为凸透镜。
光学盖板11与LCD模组12中LCD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光学盖板11的焦距,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像经过光学盖板11放大后成正立的图像。
可选地,光学盖板11为双凸透镜,即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为曲面。
双凸透镜两侧的曲率和焦距均相同。光学盖板11为双凸透镜,可以使得电子设备正面具有一定的弧度的面,满足电子设备的个性化设计。电子设备的正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面向用户的面。
可选地,光学盖板11为平凸透镜,光学盖板11第一面为曲面,第二面为平面。
光学盖板11为平凸透镜,可使得电子设备的正面为光滑平整的面,电子设备的外观美观大方。
其中,平凸透镜两侧的焦距不一致,曲面需要朝向LCD模组12,此时,LCD模组12中LCD面板与光学盖板11之间的距离小于曲面侧的焦距。
可选地,光学盖板11为凹凸透镜,光学盖板11第一面为曲面,第二面为曲面,第一面的曲率大于第二面的曲率。
其中,凹凸透镜两侧的焦距不一致,两侧的曲率也不一致,曲率大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此时,LCD模组12中LCD面板与光学盖板11之间的距离小于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对应的焦距。
可选地,光学盖板11的材质可为玻璃。
光学盖板11的材质为玻璃时,光学盖板11不易变形,且光滑度很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比较好。
可选地,光学盖板11的材质可为透明塑料,比如
光学盖板11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时,材料成本较低,且光学盖板11易加工成形,加工成本也较低。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光学盖板采用凸透镜,光学盖板与LCD模组中LCD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光学盖板的焦距,实现了将LCD面板所成的图像放大的目的,在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尽可能大的基础上,一是节约了LCD模组的制造成本,二是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能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续航时间,三是消除了显示区域的四周的黑边,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全面屏。
为了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在上一实施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11、LCD模组12和壳体13;LCD模组12位于光学盖板11和壳体13之间。
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
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11的表面;
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
LCD模组12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均与主印刷电路板14连接;
主印刷电路板14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上方,辅助印刷电路板15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下方。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主印刷电路板14是指电子设备的主板。
由于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因此,在原有放置LCD模组12平面空间内就有了空闲的空间,在该空闲的空间内即可以设置其它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两个印刷电路板: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
LCD模组12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均与主印刷电路板14连接,主印刷电路板14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上方,辅助印刷电路板15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下方,即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设置在上述的空闲空间中。优选为:主印刷电路板14设置在LCD模组12的正上方,辅助印刷电路板15设置在LCD模组12的正下方。即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可以和LCD模组12设置在同一平面空间上,节省了电子设备在厚度方向的空间,因此,可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也可设置在LCD模组12与壳体13之间。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主印刷电路板设置在LCD模组的上方,辅助印刷电路板设置在LCD模组的下方,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在上一实施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三。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11、LCD模组12和壳体13;LCD模组12位于光学盖板11和壳体13之间。
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
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11的表面;
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
LCD模组12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均与主印刷电路板14连接;
主印刷电路板14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上方,辅助印刷电路板15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下方;
还包括: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
第一电池16第二电池17均与主印刷电路板14连接;
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分别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两侧,并且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均位于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之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电池设置为两个独立的电池: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可降低每个电池的体积,从而可实现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分别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两侧。
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分别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两侧,并且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均位于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之间,说明了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也位于上一实施例所述的空闲空间内,即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与LCD模组12设置在同一平面空间内。
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与LCD模组12设置在同一平面空间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设置在LCD模组12的后侧(电子设备竖直放置,且正面面对用户时的方向),节省了电子设备在厚度方向的空间,因此,可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与LCD模组12设置在同一平面空间内,说明了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的体积比较小,也就是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的容量比较小。由于LCD模组12比较小,相应的能耗较小,因此,小容量的电池仍然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分别设置在LCD模组的两侧,并且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位于主印刷电路板和辅助印刷电路板之间”,在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同时,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四。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学盖板11、LCD模组12和壳体13;LCD模组12位于光学盖板11和壳体13之间。
光学盖板11的第一面面向LCD模组12;光学盖板11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第一面与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LCD模组12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光学盖板11的面积;
光学盖板11用于放大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LCD面板所成的图像布满光学盖板11的表面;
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14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
LCD模组12和辅助印刷电路板15均与主印刷电路板14连接;
主印刷电路板14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上方,辅助印刷电路板15设置在LCD模组12的下方;
还包括: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
第一电池16第二电池17均与主印刷电路板14连接;
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均17设置在LCD模组12与壳体13之间;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在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之间具有空隙。
具体地,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均设置在LCD模组12与壳体13之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LCD模组12与壳体13之间”指的是,LCD模组12所在的平面与壳体13之间的空间,该空间并不一定是指LCD模组12的正后方,而是LCD模组12所在的平面空间的后方。可选地,当电子设备竖直放置,且正面朝向用户时,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可分别设置在LCD模组12后方区域的两侧。
若LCD模组相对较大,其两侧的空间不足以放置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17时,需要将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均17设置在LCD模组12与壳体13之间。
如上一实施所述,由于LCD模组12相对于现有技术较小,相应的能耗较小,因此,小容量的电池仍然可以满足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需求,所以第一电池16和第二电池均17的体积均可相对于现有技术较小,其余的空间可放置其它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设置在LCD模组与壳体之间”,在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子设备的厚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盖板、LCD模组和壳体;所述LCD模组位于所述光学盖板和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一面面向所述LCD模组;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二面为用户操作所述电子设备时所接触的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为相对的面;
所述LCD模组中LCD面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光学盖板的面积;
所述光学盖板用于放大所述LCD面板所成的图像,以使所述图像布满所述光学盖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的面积与所述LCD面板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N,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为凸透镜,所述LCD面板与所述光学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光学盖板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为平凸透镜,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一面为曲面,所述光学盖板的第二面为平面,所述LCD面板与所述光学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曲面侧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为双凸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的材质为玻璃或者透明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印刷电路板和辅助印刷电路板;
所述LCD模组和所述辅助印刷电路板均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连接;
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LCD模组的上方,所述辅助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LCD模组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均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LCD模组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均位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和所述辅助印刷电路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二电池均与所述主印刷电路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均设置在所述LCD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之间具有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的上缘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上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CN201721233050.XU 2017-09-25 2017-09-25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7198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3050.XU CN207198508U (zh) 2017-09-25 2017-09-25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3050.XU CN207198508U (zh) 2017-09-25 2017-09-25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8508U true CN207198508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6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3050.XU Active CN207198508U (zh) 2017-09-25 2017-09-25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85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410A (zh) * 2020-02-20 2021-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410A (zh) * 2020-02-20 2021-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425B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3167012U (zh) 双屏互动手机
JP2021509961A (ja) Lcd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モバイル端末
EP2658223A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Crack Prevention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CN205193832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装置
US20210029276A1 (en) Camera Bracket, Camera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08111643B (zh) 移动终端
CN102495499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34702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311967B (zh) 电子设备
CN210667571U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842984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198508U (zh) 电子设备
CN107809501A (zh) 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2033339B (zh) 直下式超薄液晶显示装置
CN206638920U (zh) 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08158647U (zh) 显示屏、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401899U (zh) 显示屏、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1834424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0663892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208433999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158644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613184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148475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977489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