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8121U -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8121U
CN207198121U CN201721001022.5U CN201721001022U CN207198121U CN 207198121 U CN207198121 U CN 207198121U CN 201721001022 U CN201721001022 U CN 201721001022U CN 207198121 U CN207198121 U CN 207198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mpartment
transparent shell
test device
effect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10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韵涵
张书香
张燕妮
刘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nhan Shando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Ji'na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Ji'nan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ew Ji'na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010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8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8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8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属于抑尘效果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为矩形,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宽、高方向上均设置有刻度;所述透明壳体包括至少两个隔室,所述隔室内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抑尘对象,所述抑尘对象用于放置在所述隔室的中部,所述隔室的上方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所述隔室的一端设置有吹风装置,另一端设置有排气装置和PM2.5检测仪,所述排气装置位于所述隔室的内部上方;所述吹风装置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弧形导风板,所述隔室的中部固定设置有U形导风板。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容易观察结壳厚度、试验效率高。

Description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抑尘效果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污染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许多活动都会产生粉尘,粉尘漂浮在空气中,人们呼吸时吸到的话,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人因此而得到尘肺病。
在工地(矿山、煤场、堆场等地)进行现场试验抑尘剂抑尘效果时,无法精确试验区大小及抑尘剂喷洒后的下渗速度、下渗高度,最终确定抑尘剂对抑尘对象的结壳厚度也需要另配卡尺测量,另外,对喷洒抑尘剂后现场的PM2.5也较难精准测量,整套过程复杂繁琐,无法快捷地测量结壳后的抑尘效果,效率较低。现场试验极其不便,严重阻碍了道路抑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市面上很少有对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测试的装置,不能有效快捷地对抑尘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价,为工地、堆场等地的实际喷洒提供可靠的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容易观察结壳厚度、试验效率高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为矩形,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宽、高方向上均设置有刻度;
所述透明壳体包括至少两个隔室,所述隔室内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抑尘对象,所述抑尘对象用于放置在所述隔室的中部,所述隔室的上方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所述隔室的一端均设置有吹风装置,另一端设置有排气装置和PM2.5检测仪,所述排气装置位于所述隔室的内部上方;
所述吹风装置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弧形导风板,所述隔室的中部固定设置有U形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放置若干挡板形成所述隔室,所述挡板的高度与所述透明壳体的高度一致,所述挡板为透明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室内的吹风装置距离所述抑尘对象的高度为1-3cm;所述抑尘对象设置在所述隔室中部的长度为所述隔室的长度的2/5-4/5。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U形导风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透明密封盖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壳体、挡板和透明密封盖的材质均为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隔室的数量为2-8个。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壳体的长为60-100cm,所述透明壳体的宽为 40-80cm,所述透明壳体的高为3-8cm。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装置为风扇,所述排气装置为排气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宽、高方向的刻度精确至毫米级。
进一步的,所述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并且操作简便,抑尘对象位于隔室的中部,且隔室的一端设置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的下部设置有弧形导风板,可将来自吹风装置的风斜向吹向抑尘对象,同时可降低风量衰减,并且隔室的中部设置有U形导风板,通过弧形导风板的风和通过U形导风板底部的风可以形成风量较大且比较复杂的风,模拟自然界的复杂无常的自然风,隔室为至少两个,可设置对比试验,测试效果更佳;透明壳体可视直观,适合于各工厂、实验室、工地、堆场等有需要的地方进行便捷地抑尘剂喷洒试验,无需进行实地喷洒,试验效率高,通过透明壳体上的刻度可直观观察抑尘剂在各个抑尘对象上的结壳厚度,结合PM2.5检测仪,可判断抑尘剂抑尘效果,更快捷地为工厂、工地、堆场等地的实际喷洒提供可靠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隔室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透明壳体1,透明壳体1为矩形,透明壳体1的长L、宽W、高H方向上均设置有刻度;
透明壳体1包括至少两个隔室2,隔室2内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抑尘对象,抑尘对象用于放置在隔室2的中部,隔室2的上方设置有透明密封盖 3,隔室2的一端设置有吹风装置4,另一端设置有排气装置5和PM2.5 检测仪6,此处的PM2.5检测仪6可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检测,此处不再赘述,排气装置5位于隔室2的内部上方;
吹风装置4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弧形导风板7,隔室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U形导风板8,弧形导风板7和U形导风板8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固定,比如,在其底部均通过固定支架固定等或者其他常规技术均可,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并且操作简便,抑尘对象位于隔室2的中部,且隔室2的一端设置有吹风装4 置,吹风装置4的下部设置有弧形导风板7,可将来自吹风装置4的风斜向吹向抑尘对象,同时可降低风量衰减,并且隔室2的中部设置有U形导风板8,通过弧形导风板7的风和通过U形导风板8底部的风可以形成风量较大且比较复杂的风,模拟自然界的复杂无常的自然风,隔室2为至少两个,可设置对比试验,测试效果更佳;透明壳体1可视直观,适合于各工厂、实验室、工地、堆场等有需要的地方进行便捷地抑尘剂喷洒试验,无需进行实地喷洒,试验效率高,通过透明壳体1上的刻度可直观观察抑尘剂在各个抑尘对象上的结壳厚度,结合PM2.5检测仪6,可判断抑尘剂抑尘效果,更快捷地为工厂、工地、堆场等地的实际喷洒提供可靠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抑尘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捕捉、吸附、团聚粉尘微粒,将其紧锁于网状结构之内,起到湿润、粘接、凝结、吸湿、防尘、防浸蚀和抗冲刷的作用。抑尘剂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尘埃并在物料表面形成结壳形防护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抑尘剂可以为自己配制或是市面上售卖的常用的抑尘剂等。
进一步的,透明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优选设置有卡槽(未示出),卡槽内放置若干挡板9形成隔室2,挡板9的高度与透明壳体1的高度H可以为一致,挡板9为透明挡板。挡板9可拆卸,隔室2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灵活调整,挡板9的高度与透明壳体1的高度H优选一致,这样在每个隔室2加盖后,可保证隔室2之间的扬尘互不影响,提高准确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隔室2内的吹风装置4距离抑尘对象的高度 a优选为1-3cm,可更好的模拟自然风中的斜向下吹的风,调节a的大小,通过弧形导风板7可调节风向,图2中的风向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向的示意;为节省抑尘对象,也方便清洗,抑尘对象设置在隔室2中部的长度 b为隔室2的长度(即透明壳体1的宽度W)的2/5-4/5。
为更好的模拟自然风,U形导风板8的中部设置有通孔8-1,来自吹风装置4的风可少量通过U形导风板8两个侧边上的通孔8-1,然后通过排气装置5排出,增加了风的流动,与自然风更加贴近;为方便操作,透明密封盖3上优选设置有把手10。
优选的,透明壳体1、挡板9和透明密封盖3的材质均可以为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
优选的,隔室2的数量优选为2-8个。多个隔室2内可以放置不同的抑尘对象同时进行测试,也可以放置同一抑尘对象进行对比试验,隔室2 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壳体1的长L优选为60-100cm,透明壳体1 的宽W优选为40-80cm,透明壳体1的高H优选为3-8cm。值得注意的是,透明壳体1的尺寸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吹风装置4为风扇,排气装置5为排气扇,为使用方便,吹风装置4可以为市面售卖的微型风扇;透明壳体1的长、宽、高方向的刻度精确至毫米级,测试更加准确。
另外,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时器。通过计时器,结合结壳厚度和PM2.5检测仪6,可以判断抑尘剂喷洒后的下渗速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壳体,所述透明壳体为矩形,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宽、高方向上均设置有刻度;
所述透明壳体包括至少两个隔室,所述隔室内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抑尘对象,所述抑尘对象用于放置在所述隔室的中部,所述隔室的上方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所述隔室的一端设置有吹风装置,另一端设置有排气装置和PM2.5检测仪,所述排气装置位于所述隔室的内部上方;
所述吹风装置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弧形导风板,所述隔室的中部固定设置有U形导风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放置若干挡板形成所述隔室,所述挡板的高度与所述透明壳体的高度一致,所述挡板为透明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室内的吹风装置距离所述抑尘对象的高度为1-3cm;所述抑尘对象设置在所述隔室中部的长度为所述隔室的长度的2/5-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导风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透明密封盖上设置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挡板和透明密封盖的材质均为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室的数量为2-8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的长为60-100cm,所述透明壳体的宽为40-80cm,所述透明壳体的高为3-8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为风扇,所述排气装置为排气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的长、宽、高方向的刻度精确至毫米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还包括计时器。
CN201721001022.5U 2017-08-11 2017-08-11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Active CN207198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1022.5U CN207198121U (zh) 2017-08-11 2017-08-11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1022.5U CN207198121U (zh) 2017-08-11 2017-08-11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8121U true CN207198121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6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1022.5U Active CN207198121U (zh) 2017-08-11 2017-08-11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81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2693A (zh) * 2018-10-23 2019-02-1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土壤固化抑尘实验平台
CN111122403A (zh) * 2019-12-19 2020-05-08 沈阳风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效果检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2693A (zh) * 2018-10-23 2019-02-15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土壤固化抑尘实验平台
CN111122403A (zh) * 2019-12-19 2020-05-08 沈阳风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煤炭运输抑尘效果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0518U (zh) 一种抑尘剂性能评价装置
Ould-Dada et al. Resuspension of small particles from tree surfaces
CN207198121U (zh) 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CN104502155B (zh) 一种用于收集降雨的密封采样装置
CN205879246U (zh) 一种智能环境监测装置
CN207263712U (zh) 空气质量在线监测仪
Ji et al. A wind tunne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rees on PM2. 5 distribution around buildings
Harr et al. PM2. 5 expo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CN207408275U (zh) 一种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Cleugh Field measurements of windbreak effects on airflow, turbulent exchanges and microclimates
CN204286877U (zh) 一种密封降雨取样装置
Ould-Dada et al. Effect of forest edges on deposition of radioactive aerosols
CN204008394U (zh) 基于β射线的PM2.5检测仪
CN207102161U (zh) 智能pm2.5检测过滤净化器
CN204286876U (zh) 一种设置有实时动态监测组件的降水采集装置
Báthory et al. Preliminary research for low-cost particulate matter sensor network
CN205749503U (zh) 一种农作物种植土壤酸碱度及水分检测装置
CN205538926U (zh) 道路抑尘剂抑尘效果检测实验装置
CN206787617U (zh)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
CN212539543U (zh) 一种气体在线综合检测系统
CN211148156U (zh) 一种家用强制通气式颗粒物检测仪
CN207366283U (zh) 一种工地扬尘采集及检测装置
CN209640041U (zh) 一种阔叶植物叶片降尘连续收集装置
Raynor Effects of a forest on particulate dispersion
CN206177763U (zh) 一种β射线法、激光法相结合的大气颗粒物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1

Address after: No. 988 Shunxing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Jinan New Materials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after: Runhan (Shando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88 Shunxing Road, Jinan New Materials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Patentee before: JINAN FUJ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