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3984U -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3984U
CN207193984U CN201720910319.7U CN201720910319U CN207193984U CN 207193984 U CN207193984 U CN 207193984U CN 201720910319 U CN201720910319 U CN 201720910319U CN 207193984 U CN207193984 U CN 207193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main body
anchor cable
fixture
cab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03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东
郭密文
闫德刚
王晓杰
尹文彪
张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03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3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3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3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锚索组件以及锚固桩,锚索组件包括锚索主体以及固定件,固定件固定于锚索主体,固定件预埋在锚固桩内,锚索主体远离固定件的端部进行锚固。该锚固系统在使用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基坑支护进行锚固,使用的范围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小,锚固的质量高。

Description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楼林立,伴随着高楼的往往是基坑深度越来越大,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锚索作为基坑支护的重要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锚索的使用也存在弊端。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基坑支护进行锚索锚固时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锚索在人工填土层存在拉拔力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由于人工填土层一般为倒运的弃土,土层性质离散性大,欠固结,为锚索提供的摩阻力小;
其二、在基坑周边有临近建筑物时,基坑距离建筑物较近,临近建筑物地基若采用桩基础或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处理过,锚索无法穿过建筑物及其基础,限制了锚索的设计长度,不能够提供足够的锚固力;
其三、锚索设计比较长时,特别是基坑第一道锚索,一般都会穿到临近场地内,若临近场地也要进行开挖施工时,会对基坑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固系统,以改善传统的基坑支护进行锚索锚固时外部环境因素对锚固质量影响较大、锚固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系统,以改善传统的基坑支护进行锚索锚固时外部环境因素对锚固质量影响较大、锚固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固系统,包括锚索组件以及锚固桩,所述锚索组件包括锚索主体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锚索主体,所述固定件预埋在所述锚固桩内,所述锚索主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端部进行锚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钢筋笼。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固定环以及多根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环同轴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固定环通过所述固定杆连接,多根所述固定杆围绕所述固定环的轴线间隔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包括固定管、附着件以及滑动件,所述固定管设置有管腔以及与该管腔相连通的伸缩口,所述伸缩口位于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所述附着件安装在所述伸缩口内,所述滑动件插装在所述管腔内,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管滑动令所述附着件选择性的凸出所述伸缩口或者收回所述伸缩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附着件包括第一转动臂以及第二转动臂,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滑动件铰接,所述附着件与所述固定管铰接,且所述附着件与所述固定管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管滑动过程中使所述第二转动臂选择性的伸出所述伸缩口或者收回所述伸缩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锚索主体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多个连接爪,每个所述连接爪为钩形,多个所述连接爪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锚索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锚索主体的连接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锚索主体的其他部分的外径,所述锚索外套设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沿所述锚索主体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锚索主体;多个所述连接爪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每个所述安装凸起上设置有安装通槽,多个所述连接爪一一对应铰接于多个所述安装凸起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爪包括连接部以及钩部,所述钩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面上,所述钩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包括所述的锚固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固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锚固系统在使用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基坑支护进行锚固,使用的范围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小,锚固的质量高。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锚固系统,包括有锚索组件以及锚固桩,锚固桩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锚索组件包括锚索主体和固定件,锚索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件,锚索主体的另一端穿过基坑支护后进行锚固。在需要锚固的基坑支护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而形成锚固桩的预留孔,将锚索主体的端部伸入到预留孔中,在锚索主体的伸入预留孔中的端部安装固定件,然后在预留孔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结后使得固定件固定在混凝土形成的锚固桩中,然后进行锚索主体的锚固。锚索主体锚固过程中的拉拔力作用在锚固桩上,通过锚固桩承载,锚固桩的位置牢固可靠,不易移动,锚固效果好,能够提供更大的拉拔力。实际施工时,根据需要在设定位置设置锚固桩,锚固桩的位置灵活可靠,整个锚固系统在施工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小,且能够缩短锚索主体的长度,节省材料,提高施工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边坡支护系统包括上述的锚固系统,具有上述锚固系统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索主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凸起与连接爪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爪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杆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转动臂和安装块的示意图。
图标:100-锚索组件;110-锚索主体;111-限位凸台;120-连接座;121-安装凸起;122-安装通槽;130-连接爪;131-连接部;132-钩部;133-环形卡槽;134-容置槽;135-卡环;140-套管;150-固定件;151-固定环;152-固定杆;153-固定管;1531-管腔;1532-伸缩口;154-附着件;1541-第一转动臂;1542-第二转动臂;1543-安装块;155-滑动件;1551-安装杆部;1552-旋拧杆部;1553-滑槽;200-锚固桩;300-基坑支护。
具体实施方式
锚索在人工填土层存在拉拔力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由于人工填土层一般为倒运的弃土,土层性质离散性大,欠固结,为锚索提供的摩阻力小;在基坑周边有临近建筑物时,基坑距离建筑物较近,建筑物地基若采用桩基础或采用复合地基的方法处理过,锚索无法穿过建筑物及其基础,限制了锚索的设计长度,不能够提供足够的锚固力;锚索设计比较长时,特别是基坑第一道锚索,一般都会穿到临近场地内,若临近场地也要进行开挖施工时,会对基坑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通过在需要锚固的位置预先设置好锚固桩200,利用锚固桩200来承载锚索锚固时产生的拉拔力,锚固桩200的施工灵活可靠,节省了锚索长度,节省了材料,且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锚固系统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固系统,包括有锚索组件100以及锚固桩200。
请参阅图1-图6,锚索组件100包括有锚索主体110、连接座120、连接爪130、套管140以及固定件150。
请参阅图2,锚索主体110为杆状,锚索主体110的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锚索主体110的一端为连接端,锚索主体110的连接端处设置有环状的限位凸台111,限位凸台111的垂直于锚索主体11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限位凸台111的外径大于锚索主体110的其他部分的外径。
请参阅图2和图3,连接座120为圆盘状,连接座120具有套接孔以及安装在连接座120的一板面上的多个安装凸起121,套接孔为圆形孔,套接孔的内径不小于锚索主体110的外径,且不大于位于锚索主体110端部的限位凸台111的外径,多个安装凸起121围绕套接孔设置,可选的,安装凸起121设置有四个,四个安装凸起121围绕套接孔的轴线均匀排布,四个安装凸起121位于以套接孔的圆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安装凸起121沿平行于套接孔的轴线方向凸出连接座120的板面,同时,安装凸起121上设置有安装通槽122,安装通槽122为矩形槽,安装通槽122具有两个矩形状的槽侧壁,安装凸起121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同轴设置,两个通孔的一端口分别位于两个槽侧壁上,每个通孔与安装通槽122相连通。
请参阅图2和图4,连接爪130包括杆状的连接部131以及钩状的钩部132,连接部131与钩部132连接。钩部132的一端具有环形卡槽133,环形卡槽13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连接部131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34以及卡环135,容置槽134为圆形槽,卡环135为圆形,钩部132的具有圆形槽的端部插接在容置槽134中且卡环135卡接在环形卡槽133内,卡环135能够限制钩部132从容置槽134中脱落,且连接部131与钩部132为转动连接,连接部131与钩部13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连接部131的轴线。
连接座120通过套接孔套设在锚索主体110的外部,且通过限位凸起限制套接孔从锚索主体110的对应的端部滑出,连接座120能够在锚索主体110外滑动。多个连接爪130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安装凸起121上,连接爪130的连接部131的远离钩部132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凸起121上,连接部131的端部位于安装通槽122中,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安装凸起121,多个连接爪130转动过程中能够以套接孔的圆心为中心相互靠拢或者散开。在实际施工时,连接爪130能够相对于连接座120在两个不同方向上实现转动,便于其调整位置,减小整体结构的应力,施工完成后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不易损坏。
套管140为具有管腔1531的管状结构,用于支撑插接锚索主体110的锚索孔。
请参阅图5,固定件150为钢筋笼结构。固定件150包括多个固定环151以及多根固定杆152,多个固定环151同轴且间隔设置,多个固定环151通过固定杆152连接,多根固定杆152围绕固定环151的轴线间隔排布。可选的,在固定环151围成的区域中设置钢筋网或者钢筋条,增强钢筋笼的结构强度。
请参阅图6和图7,可选的,固定环151为圆环,固定杆152包括固定管153、附着件154以及滑动件155,固定管153设置有管腔1531以及与该管腔1531相连通的伸缩口1532,伸缩口1532位于固定管153的管壁上,附着件154安装在伸缩口1532内,滑动件155插装在管腔1531内,滑动件155相对于固定管153滑动令附着件154选择性的凸出伸缩口1532或者收回伸缩口1532内。可选的,附着件154包括第一转动臂1541以及第二转动臂1542,滑动件155与固定管153滑动连接,第一转动臂1541与滑动件155铰接,且第一转动臂1541在相对于滑动件155转动过程中能够相对于滑动件155滑动,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臂1541沿滑动件155的径向方向滑动。附着件154与固定管153铰接,且附着件154与固定管153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一转动臂1541与第二转动臂1542之间,滑动件155相对于固定管153滑动过程中使第二转动臂1542选择性的伸出伸缩口1532或者收回伸缩口1532内。可选的,固定管153为圆管,固定管153焊接在圆环上,固定管153与圆环的接触位置均采用焊接连接。滑动件155为圆柱形杆,滑动件155包括安装杆部1551以及旋拧杆部1552,安装杆部1551滑动连接于固定管153,第一转动臂1541铰接在安装杆部1551上,同时,在安装杆部1551上与第一转动臂154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1553,滑槽1553的长度方向沿安装杆部的径向方向延伸,可选的,第一转动臂15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块1543,安装块1543的远离第一转动臂1541的一端与滑槽1553配合形成燕尾槽结构或者T形槽结构。旋拧杆部1552与安装杆部1551转动连接且轴向限位连接,即安装杆部1551与旋拧杆部1552能够相对转动且沿固定管153的轴线方向同步滑动。旋拧杆部1552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管153的内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旋拧杆部1552与固定管153螺接,转动旋拧杆部1552时,旋拧杆部1552相对于固定管153滑动带动安装杆部1551相对于固定管153滑动,带动第一转动臂1541转动,进而实现第二转动臂1542伸出或者收回伸缩口1532的动作。
锚固桩200为混凝土或者砂浆浇筑形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锚固系统,能够对基坑支护300进行锚固,将基坑挖好后,在基坑周围布置边坡桩,在边坡桩的对应位置的土层中设置供锚索穿过的锚索孔,然后在锚索孔中插入套管140,套管140起到支撑土层的作用,防止土层坍塌堵塞锚索孔。然后将锚索主体110插入到套管140中,锚索主体110插入后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大致呈5度-10度,锚索主体110的位置大致在地面以下0.5m-3.0m之间。当锚索主体110插入的深度合适后,利用探测设备对锚索主体110进行探测,主要针对锚索主体110的伸入土层的端部进行探测,探测得到锚索主体110的基本位置后,在地面进行标记,为后续施工做准备。确定锚索主体110的位置(套管140)后,进行锚固桩200施工。先在标记位置附近进行挖孔,可以采用人工挖孔或者机械挖孔,可选的,挖圆形孔,与钢筋笼结构相匹配。当孔的深度合适后,且锚索主体110的端部位于孔中,在锚索主体110的位于孔中的端部套设连接座120,连接座120上安装有连接爪130。然后将钢筋笼竖向置于孔中,利用多个连接爪130钩在钢筋笼上,钢筋笼的多根固定杆152竖向设置,每根固定杆152中的固定管153上的伸缩口1532位于钢筋笼的外侧,即沿着钢筋笼的径向方向朝外,钢筋笼位置安装好后,操作每根固定杆152的旋拧杆部1552,转动旋拧杆部1552使得附着件154向下运动,将第二转动臂1542从伸缩口1532中伸出,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将钢筋笼、连接爪130连接为一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钢筋笼通过连接爪130与锚索主体110连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的冲击力作用下,钢筋笼能够发生一定的位移,钢筋笼能够调整其位置,减小连接爪130、钢筋笼和锚索主体110之间的应力,浇筑完成后整体结构牢固可靠,不易开裂,当混凝土凝结后,对锚索主体110进行锚固,锚固效果好,锚固桩200能够提供更大的拉拔力。
由于固定杆152能够调整其形状,在运输和放置过程中,将第二转动臂1542缩回至伸缩口1532内,体积小,节省空间资源。
显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锚固桩200的形状可以按需进行选择,还可以设计为不规则的形状,同样能够提供较大的拉拔力。
边坡支护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锚固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组件以及锚固桩,所述锚索组件包括锚索主体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锚索主体,所述固定件预埋在所述锚固桩内,所述锚索主体远离所述固定件的端部进行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钢筋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固定环以及多根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环同轴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固定环通过所述固定杆连接,多根所述固定杆围绕所述固定环的轴线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固定管、附着件以及滑动件,所述固定管设置有管腔以及与该管腔相连通的伸缩口,所述伸缩口位于所述固定管的管壁上,所述附着件安装在所述伸缩口内,所述滑动件插装在所述管腔内,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管滑动令所述附着件选择性的凸出所述伸缩口或者收回所述伸缩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件包括第一转动臂以及第二转动臂,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固定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滑动件铰接,所述附着件与所述固定管铰接,且所述附着件与所述固定管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臂与所述第二转动臂之间,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管滑动过程中使所述第二转动臂选择性的伸出所述伸缩口或者收回所述伸缩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主体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多个连接爪,每个所述连接爪为钩形,多个所述连接爪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锚索主体的连接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锚索主体的其他部分的外径,所述锚索外套设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沿所述锚索主体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锚索主体;多个所述连接爪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每个所述安装凸起上设置有安装通槽,多个所述连接爪一一对应铰接于多个所述安装凸起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爪包括连接部以及钩部,所述钩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面上,所述钩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
10.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锚固系统。
CN201720910319.7U 2017-07-25 2017-07-25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Active CN207193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319.7U CN207193984U (zh) 2017-07-25 2017-07-25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319.7U CN207193984U (zh) 2017-07-25 2017-07-25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3984U true CN207193984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0319.7U Active CN207193984U (zh) 2017-07-25 2017-07-25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39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0756A (zh) * 2017-07-25 2017-09-22 北京航天地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0756A (zh) * 2017-07-25 2017-09-22 北京航天地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756A (zh)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CN101638891B (zh) 全套管旋进隔离桩施工方法
CN102587368B (zh) 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端承地锚
CN103669346B (zh) 一种袖筏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CN112681341A (zh) 一种建筑施工深基坑防坍塌结构
CN207193984U (zh) 锚固系统以及边坡支护系统
CN210104735U (zh)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深层钻孔埋设套管的旋转式地锚装置
CN205116159U (zh) 一种后注浆配套旋挖钻机干法成孔灌注桩
CN105822333B (zh) 机械联动抗拔锚杆
JP2013155577A (ja) アンカーを併用した杭の施工方法
CN106545018B (zh) 基坑边坡开挖施工工艺以及基坑边坡
CN206581314U (zh) 螺头筋体后张桩基础
CN105625303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
KR101951684B1 (ko) 확장형 현장타설말뚝 시공방법
CN103527849B (zh) 超大口径pe排水管的非开挖施工方法
CN208870044U (zh) 带有地下水平支撑的支护体系
CN204608777U (zh) 用于支护的机械解锁钢索
CN206667239U (zh) 一种膨胀抗拔桩
CN220356365U (zh) 测斜管辅助安装装置
KR101044485B1 (ko) 장심도 케이싱
CN206903692U (zh) 管线固定装置
CN107014350B (zh) 一种沉降监测装置
CN205591216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基坑立柱桩
CN215857749U (zh) 一种用于基坑开挖预支护的水平支撑装置
CN216475159U (zh) 一种适用于岩石地质层的锚杆套筒式电杆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