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0541U -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0541U
CN207190541U CN201720757186.4U CN201720757186U CN207190541U CN 207190541 U CN207190541 U CN 207190541U CN 201720757186 U CN201720757186 U CN 201720757186U CN 207190541 U CN207190541 U CN 207190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artridge
ink
extension
ink tube
interna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71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571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0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0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0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盒及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用于与打印机的供墨针相配合的出墨管,出墨管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延伸部,延伸部沿着出墨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的内径尺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及喷墨打印机,通过将第一密封件设置为延伸部,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使得延伸部具有相对于出墨管径向的移动空间,从而实现了在将墨盒从打印机上移出时,延伸部的内壁仍贴合供墨针的外壁,保证了出墨管与供墨针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取下墨盒需要旋转时而导致密封面积不足的情况,提高了墨盒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喷墨打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数字印刷技术,是将墨滴喷射到各种介质的表面上,将需要的内容再现出来的一种打印方式,其具有打印速度快、操作灵活以及输出的图像和图形质量高等优点。目前,喷墨打印机的应用相当广泛。
而墨盒作为喷墨打印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印机的工作效果影响巨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沿着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安装墨盒,而对于墨盒结构而言,在其前表面设置有出墨口,而在靠近后表面的上端面设置有操作部件;在需要拆下墨盒的时候,一般的拆卸方式为:对墨盒的操作部进行下压,出墨口以供墨针的单边接触部作为旋转部,单边挤压弹性密封件转动,出墨口脱离供墨针,弹性密封件内侧的密封面因与供墨针角度发生变化而使接触密封面减少,因而造成出墨口易滴墨,进而污染打印机和墨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及喷墨打印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拆卸墨盒时,容易造成出墨口滴墨,进而污染打印机和墨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墨盒,包括:用于与打印机的供墨针相配合的出墨管,所述出墨管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出墨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
如上所述的墨盒,在将所述墨盒从打印机上移出时,所述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供墨针的外壁相抵接。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延伸部的内径尺寸与所述供墨针的外径尺寸相同。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出墨管的端部,且与所述出墨管相抵接。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相同。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出墨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径尺寸相同。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出墨管还包括第二密封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端与第一密封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延伸部由弹性材料构成。
如上所述的墨盒,所述连接部由弹性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包括:安装部和上述的墨盒,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及喷墨打印机,通过将第一密封件设置为包括延伸部,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的内径尺寸,使得延伸部有相对于出墨管径向的移动空间,从而实现了在将墨盒从打印机上移出时,延伸部的内壁仍贴合供墨针的外壁,保证了第一密封件与供墨针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取下墨盒需要旋转,导致密封面积不足而漏墨的现象,从而实现了方便对墨盒进行安装与拆卸,并且提高了墨盒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未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墨管被供墨针插入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墨管被供墨针插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压操作部,出墨管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压操作部,出墨管旋转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未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中,
1、墨盒; 101、出墨管;
1011、第一管部; 1012、第二管部;
102、前端部; 103、上端部;
104、操作部; 105、锁定部;
106、第一密封件; 1061、固定部;
1062、延伸部; 1063、连接部;
107、第二密封件; 108、弹性件;
2、安装部; 201、结合部;
202、供墨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未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墨管被供墨针插入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墨管被供墨针插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参考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1,该墨盒1用于安装在打印机的安装部2上,具体的,该墨盒1包括:用于与打印机的供墨针202相配合的出墨管101,出墨管10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6,第一密封件106包括延伸部1062,延伸部1062沿着出墨管10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进一步的,在将墨盒1从打印机上移出时,延伸部1062的内壁可以与供墨针202的外壁相抵接。
一般情况下,墨盒1包括前端部102和上端部103,出墨管101可以设置于墨盒1的前端部102上,在具体设计时,出墨管101可以为长方体结构或者正方体结构等等;第一密封件106设置于出墨管101内,且设置于出墨管101靠近端部的位置,以实现在墨盒1不工作时,封闭出墨管101上的开口(即为出墨口),使得墨盒1中所存储的液体不会流出。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件106可以包括延伸部1062,其中,延伸部1062用于在出墨管101被供墨针202插入时,扩大第一密封件106与供墨针202的接触密封面积,从而避免出墨口滴墨、进而污染打印机和墨盒1的情况,并且,延伸部1062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具体的,延伸部1062沿着远离固定部1061的方向延伸设置,延伸部1062的内径尺寸可以与供墨针202的外径尺寸相同,在出墨管101被供墨针202插入时,有效地实现了延伸部1062的内壁与供墨针202的外壁相抵接,保证了延伸部1062与供墨针202接触的稳定可靠性;具体操作时,在需要将墨盒1从打印机的安装部2上移除的过程中,墨盒1相对于供墨针202进行移动,具体的,墨盒1上的出墨管101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会沿着墨盒1的移出方向进行运动,而由于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并且延伸部1062的内壁与供墨针202的外壁相抵接,使得出墨管101中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不会进行旋转运动,从而避免了第一密封件106与供墨针202的接触面积过小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通过将第一密封件106设置为包括延伸部1062,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使得延伸部1062有相对于出墨管101径向的移动空间,在将墨盒1从打印机上移出时,延伸部1062的内壁仍贴合供墨针202的外壁,使得出墨管101中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不会进行旋转运动,保证了第一密封件106与供墨针202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取下墨盒1需要旋转,导致密封面积不足而漏墨的现象,从而实现了方便对墨盒1进行安装与拆卸,并且也提高了墨盒1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所示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件106还可以包括与延伸部1062相连接的固定部1061,固定部1061设置于出墨管101的端部,且与出墨管101相抵接。其中,固定部1061可以用于将第一密封件106固定在出墨管101的一端;在具体设计时,固定部1061的外径尺寸可以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相同,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固定部1061可以将第一密封件106固定在出墨管1中,这样有效地保证第一密封件106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件106还可以包括连接部1063,固定部1061通过连接部1063与延伸部1062相连接。并且,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可以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相同;或者,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
具体的,第一密封件106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061、连接部1063和延伸部1062,其中,固定部1061、连接部1063以及延伸部1062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固定部1061、连接部1063以及延伸部1062之间也可以通过粘结剂相连接;所构成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剖面结构可以为阶梯结构,也即:固定部1061的外径尺寸大于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大于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另外,在对连接部1063进行设计时,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参考附图1-4,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可以与出墨管101的内径尺寸相同,此时,连接部1063与出墨管101相抵接,该连接部1063对于固定部1061而言,具有一定的辅助固定作用,并且,该连接部1063对于延伸部1062而言,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固定部1061与延伸部1062的密封效果;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为:参考附图7,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出墨口的内径尺寸,此时,连接部1063与延伸部1062相同,在出墨管101的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延伸部1062与供墨针202的稳定接触。
为了进一步保证延伸部1062与供墨针202的接触面积,连接部1063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从而使得连接部1063具有一定的弹性,可被拉伸、压缩,进一步提高了延伸部1062的活动空间与强度,保证了延伸部1062的内壁贴合在供墨针202的外壁上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墨盒1使用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可知,本实施例对于出墨管101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对出墨管101进行设置,较为优选的,出墨管101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部1011和第二管部1012,第一管部101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此时,第一管部1011的外径尺寸与第二管部1012的外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较为优选的,该第一管部1011的外径尺寸与第二管部1012的外径尺寸相同,这样降低了出墨管101的加工制造难度。
其中,第一管部1011和第二管部101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第一管部1011相对于第二管部1012而言,更靠近出墨管101的开口,因此,在将第一密封件106设置在该出墨管101中时,固定部1061的外径尺寸可以与第一管部1011的内径尺寸相同,也即,第一管部1011设置于出墨管101的端部,且与固定部1061相抵接,此时,固定部1061可以将第一密封件106固定于第一管部1011处。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也即,延伸部1062设置于第二管部1012所形成的空腔内。此外,对于连接部1063而言,连接部1063主要用于连接固定部1061与延伸部1062,对于固定部1061有一定的辅助固定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对延伸部106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此时,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与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相同;或者,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也即,连接部1063设置于第二管部1012所形成的空腔内,并且,当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与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相同时,连接部1063与第二管部1012相抵接,如图4所示;当连接部1063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时,连接部1063与第二管部1012之间形成一间隙,使得连接部1063和延伸部1062在出墨管101的径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具体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墨盒1,通过将出墨管101设置为包括第一管部1011和第二管部1012,有效地扩展了出墨管101的设置方式,并且保证了第一密封件106对出墨管101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墨盒1设置的灵活多样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4可知,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墨盒1中出墨管101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出墨管101还可以包括第二密封件107和弹性件108,第二密封件107的一端与第一密封件106相连接,另一端与弹性件108相连接。
其中,第一密封件106与第二密封件107可以通过粘结剂相连接,具体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与第二密封件107相连接;或者,第一密封件106与第二密封件107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与第二密封件107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第一密封件106与第二密封件107的连接,只要能够保证第一密封件106与第二密封件107的稳定连接即可;此外,弹性件108可以为弹簧、弹性片或者阀体等等,当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元件作为弹性件108,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应用时,参考附图1可知,墨盒1可在水平方向(包括方向A和方向B)上插入盒安装部2中和从盒安装部2中移除。更具体地,墨盒1可在插入方向A的方向上插入到安装部2中,而在移除方向B的方向上从安装部2中移除,还包括第三方向C(重力方向)。
参考附图2可知,为墨盒1的原始状态图;该状态下,墨盒1未被使用,第二密封件107被一端的弹性件108进行弹性推压,使得第二密封件107与第一密封件106进行抵接,密封墨盒1的出墨管101的开口,墨盒1中所存储的液体不能流出。
参考附图3可知,为墨盒1的使用状态图;墨盒1沿着安装方向A安装于安装部2中,安装部2的上端部103设置有结合部201,用于在将墨盒1安装于安装部2时,与墨盒1的锁定部105进行配合,锁定墨盒1,限制墨盒1沿着拆卸方向进行移动;并且,在安装部2的前端部102还设置有供墨针202,该供墨针202用于在墨盒1安装于安装部2中时,与出墨管101连接(也即:供墨针202插入到出墨管101中),从而导通供墨通道。具体的,供墨针202的外径尺寸和与延伸部1062的内径尺寸一致,因为,供墨针202与延伸部1062紧贴;随着安装程度的增加,供墨针202抵接第二密封件107的一端部,并且可以推动第二密封件107沿拆卸方向B进行移动,弹性件108被挤压;在该状态下,墨盒1的内部腔室与供墨针202的开口进行连接,墨盒1中所存储的液体沿着出墨管101到达供墨针202,实现墨盒1中液体的供应。
参考附图5和附图6可知,为墨盒1的取下状态图;在该状态下,按压墨盒1的操作部104,墨盒1会向下旋转,旋转的支点为供墨针202与连接部1063的接触部位,由于连接部1063与延伸部1062均可以由弹性材料构成,在重力方向C上方的连接部1063的上部被挤压,连接部1063的下部被拉伸,并且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101/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延伸部1062的内径尺寸与供墨针202的外径尺寸相同,因此,使得墨盒1上的出墨管101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会沿着墨盒1的移出方向进行运动,并且该出墨管101中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不会进行旋转运动,此时,延伸部1062的内径与供墨针202的外径仍然紧贴,进而保证了第一密封件106与供墨针202的接触密封面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墨盒1,在下压墨盒1的后端部的操作部104导致墨盒1转动时,由于第一密封件106的连接部1063是弹性连接部1063,可被拉伸、压缩;延伸部1062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延伸部1062的外径比出墨管101的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小,并且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101/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延伸部1062的内径尺寸与供墨针202的外径尺寸相同,因此,使得墨盒1上的出墨管101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会沿着墨盒1的移出方向进行运动,并且该出墨管101中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不会进行旋转运动,此时,延伸部1062的内壁仍贴合供墨针202的外壁;避免在取下墨盒1的时候出墨口漏墨的现象,提高了墨盒1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包括:安装部2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墨盒1,其中,墨盒1可以安装在安装部2上。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安装上述的墨盒1,有效地保证了喷墨打印机的使用效果,具体的,在下压墨盒1的后端部的操作部104导致墨盒1转动时,由于密封件的连接部1063是弹性连接部1063,可被拉伸、压缩;具体的,在重力方向C上方的连接部1063的上部被挤压,连接部1063的下部被拉伸,并且延伸部106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墨管101/第二管部1012的内径尺寸,延伸部1062的内径尺寸与供墨针202的外径尺寸相同,因此,使得墨盒1上的出墨管101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会沿着墨盒1的移出方向进行运动,并且该出墨管101中的第一密封件106的延伸部1062相对于供墨针202而言不会进行旋转运动,此时,使得密封圈延伸部1062内壁仍贴合供墨针202的外壁;避免在取下墨盒1的时候出墨口漏墨的现象,提高了喷墨打印机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用户的良好体验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墨盒,包括:用于与打印机的供墨针相配合的出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墨管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出墨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墨盒从打印机上移出时,所述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供墨针的外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内径尺寸与所述供墨针的外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出墨管的端部,且与所述出墨管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出墨管的内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内径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相同;或者,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径尺寸。
12.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墨盒,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CN201720757186.4U 2017-06-27 2017-06-27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07190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7186.4U CN207190541U (zh) 2017-06-27 2017-06-27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57186.4U CN207190541U (zh) 2017-06-27 2017-06-27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0541U true CN207190541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7186.4U Active CN207190541U (zh) 2017-06-27 2017-06-27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0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3126B (zh) 具有零插入力列印頭匣之印表機
EP2604434B1 (en) Negative-pressure fill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k cartridge
WO2011075998A1 (zh) 墨水填充装置
CN207190541U (zh) 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CN202357596U (zh) 墨盒
CN102582270B (zh) 一种压力动态补偿装置及压力动态补偿连续供墨系统
CN2850922Y (zh) 喷墨打印机用连续供墨装置
CN101163593B (zh) 在打印装置中使用的喷墨笔
CN206718732U (zh) 一种大容腔打印机墨盒
CN201900800U (zh) 喷墨墨盒用墨水补充装置
CN203832001U (zh) 连供墨盒
CN101070029A (zh) 书写工具
CN206528207U (zh) 一种扫描喷码机
CN107081967B (zh) 防漏墨盒
CN102101389A (zh) 抗振防漏墨盒
CN101172438A (zh) 标记工具
CN218945489U (zh) 一种压电喷射阀点胶供料机构
CN102658725B (zh) 注墨系统及其注墨方法
CN1309022A (zh) 墨盒
CN201026702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4136588U (zh) 一种新型墨盒
CN202805943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N216001878U (zh) 一种打印头以及字车
CN212333031U (zh) 一种袋装油墨灌装嘴
CN207579350U (zh) 一种打印机喷墨填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