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2830U -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2830U
CN207162830U CN201721158246.7U CN201721158246U CN207162830U CN 207162830 U CN207162830 U CN 207162830U CN 201721158246 U CN201721158246 U CN 201721158246U CN 207162830 U CN207162830 U CN 207162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iston
sleeve
cylinder
lo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82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果
于雄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anterburybel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anterburybel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anterburybel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anterburybel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82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2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2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28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包括混风室,混风室的内壁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筒体的外端,每个筒体内活动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筒体水平滑动,每个第一活塞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板的一侧,每个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筒体的内端。本实用新型通过长管、套筒、球形壳、第二活塞、第二凸轮、第二弹簧和对应的筒体、第一活塞、支管、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氧气迅速进入混风室内,从而缩短调节室内氧浓度的时间,使病房内氧气含量快速达标,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氧气对人类的生存必不可少,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含量为21%,如果低于19%人体会因氧气摄入不足导致乏力、头痛、胸闷等缺氧症状,若氧气浓度过高,同样人体会出现氧中毒的现象。现有装置一般依靠氧源的压力推动向室内补充氧气,但由于氧气比空气比重大,容易沉降在室内下方,扩散率低,不能快速提升室内整体空气的氧气浓度,如果病房内病人出现突发状况,氧气浓度提升过于缓慢导致室内氧含量较低,可能会加剧病人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包括混风室,混风室的内壁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筒体的外端,每个筒体内活动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筒体水平滑动,每个第一活塞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板的一侧,每个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筒体的内端,第一连杆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弹簧内穿过,混风室内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第一凸轮,第一凸轮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挡板的内侧接触配合,第一凸轮均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每个筒体的外侧外周固定连接数个支管,支管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筒体内部相通,每个支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混风室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长管和短管的一端,长管和短管分别与对应的筒体内部相通,长管和短管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短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长管的另一端闭合,长管的另一端外周固定连接制氧装置的氧气管,制氧装置位于第二单向阀外侧,长管与制氧装置的氧气管内部相通,长管的外周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套筒位于第二单向阀内侧,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球形壳的底部,球形壳与套筒内部相通且为一体结构,套筒的底面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与长管内部相通,套筒内活动安装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能沿套筒上下滑动,第二活塞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套筒的内壁底面两侧,第二弹簧分别位于通气孔的两侧,第二活塞的顶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二凸轮的偏心处,第二凸轮固定安装在球形壳内,第二凸轮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混风室的另一侧固定安装风机,风机进风口与混风室内部相通,风机的出风口与外界相通。
如上所述的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所述的短管的外端固定安装空气净化器。
如上所述的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所述的长管的一端与混风室内上方的筒体内部相通。
如上所述的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所述的制氧装置的氧气管上固定安装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凸轮的转动,能够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活塞沿对应的筒体往复运动,第一单向阀能够保证筒体内的气体分别沿支管排向混风室,通过支管进入的空气和氧气由于混风室的空间突然扩大,混合气体的压力瞬间减小,气体混合更加均匀。第二凸轮转动能带动第二活塞沿套筒做竖直往复运动,由于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和套筒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二活塞向上运动时速度较慢,避免套筒吸入氧气过快,制氧装置制得的氧气通过氧气管进入长管内,第二活塞向上运动能够将氧气吸入套筒内,当第二活塞向下运动,套筒内的氧气重新进入长管内,第二单向阀能够避免氧气回流,第一活塞向内侧运动将氧气和空气分别吸入对应的筒体内,第一活塞向外侧运动将氧气和空气分别通过支管排向混风室,氧气和空气在混风室内混合均匀后通过风机排向病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病房内空气新鲜富氧,能够有效保证病房内的氧气浓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长管、套筒、球形壳、第二活塞、第二凸轮、第二弹簧和对应的筒体、第一活塞、支管、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氧气迅速进入混风室内,从而缩短调节室内氧浓度的时间,使病房内氧气含量快速达标,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混风室 2筒体 3第一活塞 4第一连杆 5挡板 6第一弹簧 7第一凸轮8支管 9第一单向阀 10长管 11短管 12第二单向阀 13制氧装置 14套筒 15球形壳 16通气孔 17第二活塞 18第二弹簧 19第二连杆 20第二凸轮 21风机 22空气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如图所示, 包括混风室1,混风室1的内壁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筒体2的外端,每个筒体2内活动安装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3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筒体2水平滑动,每个第一活塞3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的一端,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板5的一侧,每个挡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的一端,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筒体2的内端,第一连杆4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弹簧6内穿过,混风室1内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第一凸轮7,第一凸轮7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挡板5的内侧接触配合,第一凸轮7均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每个筒体2的外侧外周固定连接数个支管8,支管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筒体2内部相通,每个支管8上设有第一单向阀9,混风室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长管10和短管11的一端,长管10和短管11分别与对应的筒体2内部相通,长管10和短管11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12,短管11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长管10的另一端闭合,长管10的另一端外周固定连接制氧装置13的氧气管,制氧装置13位于第二单向阀12外侧,长管10与制氧装置13的氧气管内部相通,长管10的外周固定连接套筒14的下端,套筒14位于第二单向阀12内侧,套筒14的上端固定连接球形壳15的底部,球形壳15与套筒14内部相通且为一体结构,套筒14的底面开设通气孔16,通气孔16与长管10内部相通,套筒14内活动安装第二活塞17,第二活塞17能沿套筒14上下滑动,第二活塞17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8的一端,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套筒14的内壁底面两侧,第二弹簧18分别位于通气孔16的两侧,第二活塞17的顶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杆19的下端,第二连杆19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二凸轮20的偏心处,第二凸轮20固定安装在球形壳15内,第二凸轮20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混风室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风机21,风机21进风口与混风室1内部相通,风机21的出风口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凸轮7的转动,能够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活塞3沿对应的筒体2往复运动,第一单向阀9能够保证筒体2内的气体分别沿支管8排向混风室1,通过支管8进入的空气和氧气由于混风室1的空间突然扩大,混合气体的压力瞬间减小,气体混合更加均匀。第二凸轮20转动能带动第二活塞17沿套筒14做竖直往复运动,由于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7和套筒14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二活塞17向上运动时速度较慢,避免套筒14吸入氧气过快,制氧装置13制得的氧气通过氧气管进入长管10内,第二活塞17向上运动能够将氧气吸入套筒14内,当第二活塞17向下运动,套筒14内的氧气重新进入长管10内,第二单向阀12能够避免氧气回流,第一活塞3向内侧运动将氧气和空气分别吸入对应的筒体2内,第一活塞3向外侧运动将氧气和空气分别通过支管8排向混风室1,氧气和空气在混风室1内混合均匀后通过风机21排向病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病房内空气新鲜富氧,能够有效保证病房内的氧气浓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长管10、套筒14、球形壳15、第二活塞17、第二凸轮20、第二弹簧18和对应的筒体2、第一活塞3、支管8、第一单向阀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氧气迅速进入混风室1内,从而缩短调节室内氧浓度的时间,使病房内氧气含量快速达标,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短管11的外端固定安装空气净化器22。该结构能够对进入混风室1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有利于病房内病人的身体健康。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长管10的一端与混风室1内上方的筒体2内部相通。氧气比空气比重大,氧气出口位于上方有利于氧气和空气的充分混合。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制氧装置13的氧气管上固定安装压力表。该结构能够便于医生或护士实时观测氧气压力,以便于调节氧气压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风室(1),混风室(1)的内壁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筒体(2)的外端,每个筒体(2)内活动安装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3)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筒体(2)水平滑动,每个第一活塞(3)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的一端,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板(5)的一侧,每个挡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的一端,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筒体(2)的内端,第一连杆(4)分别从对应的第一弹簧(6)内穿过,混风室(1)内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第一凸轮(7),第一凸轮(7)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挡板(5)的内侧接触配合,第一凸轮(7)均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每个筒体(2)的外侧外周固定连接数个支管(8),支管(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筒体(2)内部相通,每个支管(8)上设有第一单向阀(9),混风室(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长管(10)和短管(11)的一端,长管(10)和短管(11)分别与对应的筒体(2)内部相通,长管(10)和短管(11)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12),短管(11)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长管(10)的另一端闭合,长管(10)的另一端外周固定连接制氧装置(13)的氧气管,制氧装置(13)位于第二单向阀(12)外侧,长管(10)与制氧装置(13)的氧气管内部相通,长管(10)的外周固定连接套筒(14)的下端,套筒(14)位于第二单向阀(12)内侧,套筒(14)的上端固定连接球形壳(15)的底部,球形壳(15)与套筒(14)内部相通且为一体结构,套筒(14)的底面开设通气孔(16),通气孔(16)与长管(10)内部相通,套筒(14)内活动安装第二活塞(17),第二活塞(17)能沿套筒(14)上下滑动,第二活塞(17)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8)的一端,第二弹簧(1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套筒(14)的内壁底面两侧,第二弹簧(18)分别位于通气孔(16)的两侧,第二活塞(17)的顶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杆(19)的下端,第二连杆(19)的上端铰接连接第二凸轮(20)的偏心处,第二凸轮(20)固定安装在球形壳(15)内,第二凸轮(20)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混风室(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风机(21),风机(21)进风口与混风室(1)内部相通,风机(21)的出风口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管(11)的外端固定安装空气净化器(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管(10)的一端与混风室(1)内上方的筒体(2)内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氧装置(13)的氧气管上固定安装压力表。
CN201721158246.7U 2017-09-11 2017-09-11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62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8246.7U CN207162830U (zh) 2017-09-11 2017-09-11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8246.7U CN207162830U (zh) 2017-09-11 2017-09-11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2830U true CN207162830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824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62830U (zh) 2017-09-11 2017-09-11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28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132A (zh) * 2018-06-19 2018-11-20 陈秀珍 具有电离装置的空气净化器设备
CN110230851A (zh) * 2019-06-18 2019-09-13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医疗智能系统病房的环境净化装置
CN110529943A (zh) * 2019-08-19 2019-12-03 晁福玲 一种低能耗静音手术室
CN114294754A (zh) * 2022-01-07 2022-04-08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监护室防细菌感染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132A (zh) * 2018-06-19 2018-11-20 陈秀珍 具有电离装置的空气净化器设备
CN108844132B (zh) * 2018-06-19 2020-11-13 山东蓝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电离装置的空气净化器设备
CN110230851A (zh) * 2019-06-18 2019-09-13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基于医疗智能系统病房的环境净化装置
CN110529943A (zh) * 2019-08-19 2019-12-03 晁福玲 一种低能耗静音手术室
CN114294754A (zh) * 2022-01-07 2022-04-08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重症监护室防细菌感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2830U (zh) 医院病房用智能新风净化系统
CN109966573A (zh) 一种医疗普外科用肝胆引流装置
CN108042275B (zh) 野外用救护车伤员座椅
CN207596445U (zh) 一种医疗妇科用口服液快速灌装设备
CN204601304U (zh) 一种医疗用快速呼吸机
CN208031617U (zh) 一种简易呼吸器
CN203043245U (zh) 一种吸氧湿化装置
CN208003233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装置
CN108954636A (zh) 一种加湿器
CN206508825U (zh) 同时制作臭氧油及臭氧水的循环制备装置
CN110152145A (zh) 一种呼吸科使用的具有雾化吸入功能的呼吸机
CN209884845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专用引流装置
CN208611213U (zh) 一种糖尿病足换药装置
CN204910099U (zh) 输液瓶
CN206587248U (zh) 一种急救用便携式空气过滤呼吸机
CN207627648U (zh) 吸痰瓶
CN207996311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呕吐物收集装置
CN206603996U (zh) 一种急救用便携式双控呼吸机
CN208898581U (zh) 一种简易碳酸风吕发生装置
CN205626604U (zh) 一种安全式灌肠装置
CN218248053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紧急呼吸装置
CN208340310U (zh) 一种用于润滑油生产线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8660044U (zh) 一种化疗泵加药装置
CN209092445U (zh) 一种改良的呼吸科护理的医用器具
CN213759797U (zh) 一种医用负压引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