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1396U -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1396U
CN207161396U CN201721152889.0U CN201721152889U CN207161396U CN 207161396 U CN207161396 U CN 207161396U CN 201721152889 U CN201721152889 U CN 201721152889U CN 207161396 U CN207161396 U CN 207161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fan body
dividing plate
gas inlet
inle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28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如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Yunan Park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Yunan Park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Yunan Park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Yunan Park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28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1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1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1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用品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风机机体,风机机体的入风口连接有入风管,风机机体的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风机机体与电机连接,风机机体内设有旋叶。旋叶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风机机体上方设有水箱,风机机体内设有喷管和隔板,隔板将风机机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连通。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隔板上部设有通孔,旋叶设于通孔内,喷管与水箱连通。解决了现有消防风机大多是在风机后设置除烟装置进行除烟,这加大了设备整体体积不利于安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用品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背景技术
消防风机既是指能在300℃高温条件下连续运行60分钟以上100℃温度条件下连续20小时/次不损坏的工业风机,主要用于除烟、除尘、换气。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风机开启将空气送入建筑物,将浓烟及其它危害个人安全的有害气体进行导出,为了达到消防所要求的除烟、除尘,或者是隧道、地下室和地下室的换气要求,所以对其风力大小要求较大,故其在最后排放环节进行除烟尘处理,其处理效果达不到要求,排放时对空气污染较大,满足不了环保节能的排放要求。
现有消防风机大多是在风机后设置除烟装置进行除烟,这加大了设备整体体积不利于安放,一小部分是在风机前进行除烟,由于风机在旋转中管道内气流不平稳,除烟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采用特有输风通道,调整进入风机内的气流,使之平稳从而能够在气流进入风机前进行除烟的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消防风机大多是在风机后设置除烟装置进行除烟,这加大了设备整体体积不利于安放的问题,提供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包括风机机体,风机机体的入风口连接有入风管,风机机体的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风机机体与电机连接,风机机体内设有旋叶。旋叶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风机机体上方设有水箱,风机机体内设有喷管和隔板,隔板将风机机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连通。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隔板上部设有通孔,旋叶设于通孔内,喷管与水箱连通。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隔板将风机机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连通,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现有风机的入风口由于为了美观往往其管道直径远远小于风机旋叶的直径,这样在风机旋叶转动时,其他从较小的管道进入较大的空间由于气流不稳极易产生类似爆鸣的声音,从而产生噪音,通过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即气流在进入风机旋叶前就已经处于较大空间中,其较为平稳,通过水箱和喷管进行喷洒吸附气流中大颗粒物,达到除烟的目的。
进一步的,喷管上均匀设有喷雾器,喷管位于风机机体顶部,且位于隔板和入风管之间。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经过特有输风通道处理后,气流趋于稳定,将由喷管和水箱组成的除烟结构设置在风机旋叶前,可以达到良好的除烟效果,而如果设置在风机旋叶后,由于旋叶的带动气流再次趋于紊乱,除烟效果会受较大影响。
可选的,风机机体下方设有回收槽,回收槽通过连接管与风机机体内部连通。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回收槽将吸附气流中大颗粒烟尘的液体进行回收,防止液体在风机机体内大量堆积,影响风机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隔板与入风管之间的风机机体底面呈下凹圆弧结构,连接管一端位于下凹圆弧结构最低点。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隔板与入风管之间的风机机体底面设置成下凹圆弧结构,便于将液体进行汇聚收集,提高收集效率。
可选的,连接管内设有滤网,滤网为80~100目。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滤网,可以将大颗粒物体进行过滤,防止大颗粒物体堵塞连接管和回收槽。
可选的,旋叶表面涂覆有隔水层。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防止喷管喷洒出的液体对旋叶进行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隔板将风机机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连通,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现有风机的入风口由于为了美观往往其管道直径远远小于风机旋叶的直径,这样在风机旋叶转动时,其他从较小的管道进入较大的空间由于气流不稳极易产生类似爆鸣的声音,从而产生噪音,通过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即气流在进入风机旋叶前就已经处于较大空间中,其较为平稳,通过水箱和喷管进行喷洒吸附气流中大颗粒物,达到除烟的目的。
2、由于经过特有输风通道处理后,气流趋于稳定,将由喷管和水箱组成的除烟结构设置在风机旋叶前,可以达到良好的除烟效果,而如果设置在风机旋叶后,由于旋叶的带动气流再次趋于紊乱,除烟效果会受较大影响。
3、通过回收槽将吸附气流中大颗粒烟尘的液体进行回收,防止液体在风机机体内大量堆积,影响风机使用寿命。
4、通过将隔板与入风管之间的风机机体底面设置成下凹圆弧结构,便于将液体进行汇聚收集,提高收集效率。
5、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滤网,可以将大颗粒物体进行过滤,防止大颗粒物体堵塞连接管和回收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风机机体、2为入风管、3为电机、4为出风管、5为旋叶、6为转轴、7为隔板、8为回收槽、9为水箱、10为喷管、11为连接管、12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包括风机机体1,风机机体1的入风口连接有入风管2,风机机体1的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4,风机机体1与电机3连接,风机机体1内设有旋叶5,旋叶5通过转轴6与电机3连接,风机机体1上方设有水箱9,风机机体1内设有喷管10和隔板7,隔板7将风机机体1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2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4连通,隔板7与入风管2的间距大于入风管2的直径,隔板7上部设有通孔12,旋叶5设于通孔12内,喷管10与水箱9连通。
使用中,通过隔板将风机机体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连通,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现有风机的入风口由于为了美观往往其管道直径远远小于风机旋叶的直径,这样在风机旋叶转动时,其他从较小的管道进入较大的空间由于气流不稳极易产生类似爆鸣的声音,从而产生噪音,通过隔板与入风管的间距大于入风管的直径,即气流在进入风机旋叶前就已经处于较大空间中,其较为平稳,通过水箱和喷管进行喷洒吸附气流中大颗粒物,达到除烟的目的。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喷管10上均匀设有喷雾器,喷管10位于风机机体1顶部,且位于隔板7和入风管2之间。
使用中,由于经过特有输风通道处理后,气流趋于稳定,将由喷管和水箱组成的除烟结构设置在风机旋叶前,可以达到良好的除烟效果,而如果设置在风机旋叶后,由于旋叶的带动气流再次趋于紊乱,除烟效果会受较大影响。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风机机体1下方设有回收槽8,回收槽8通过连接管11与风机机体1内部连通。
使用中,通过回收槽将吸附气流中大颗粒烟尘的液体进行回收,防止液体在风机机体内大量堆积,影响风机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隔板7与入风管2之间的风机机体1底面呈下凹圆弧结构,连接管11一端位于下凹圆弧结构最低点。
使用中,通过将隔板与入风管之间的风机机体底面设置成下凹圆弧结构,便于将液体进行汇聚收集,提高收集效率。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3,连接管11内设有滤网,滤网为80~100目。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旋叶5表面涂覆有隔水层。

Claims (6)

1.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包括风机机体(1),所述风机机体(1)的入风口连接有入风管(2),风机机体(1)的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4),风机机体(1)与电机(3)连接,风机机体(1)内设有旋叶(5),所述旋叶(5)通过转轴(6)与电机(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体(1)上方设有水箱(9),风机机体(1)内设有喷管(10)和隔板(7),所述隔板(7)将风机机体(1)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入风管(2)连通,另一个部分与出风管(4)连通,隔板(7)与入风管(2)的间距大于入风管(2)的直径,隔板(7)上部设有通孔(12),所述旋叶(5)设于通孔(12)内,所述喷管(10)与水箱(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10)上均匀设有喷雾器,喷管(10)位于风机机体(1)顶部,且位于隔板(7)和入风管(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体(1)下方设有回收槽(8),所述回收槽(8)通过连接管(11)与风机机体(1)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与入风管(2)之间的风机机体(1)底面呈下凹圆弧结构,所述连接管(11)一端位于下凹圆弧结构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为80~1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叶(5)表面涂覆有隔水层。
CN201721152889.0U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Active CN207161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2889.0U CN207161396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2889.0U CN207161396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1396U true CN207161396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2889.0U Active CN207161396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1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0564A (zh) * 2019-10-08 2019-12-31 河南宏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风机电气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0564A (zh) * 2019-10-08 2019-12-31 河南宏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风机电气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8320U (zh) 矿用卧式湍流球填料除尘器
CN206492330U (zh) 一种喷漆车间中的废气处理喷淋塔
CN201049353Y (zh) 焊接烟尘通风净化装置
CN106194242A (zh) 一种隧道除尘系统
CN207161396U (zh) 一种除尘降噪的消防风机
CN206129640U (zh) 消防离心风机
CN203155665U (zh) 均匀吹吸气式收集有害气体的装置
CN204841332U (zh) 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CN208749389U (zh) 矿用负压通风除尘装置
CN207951126U (zh) 涂装室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CN107308805A (zh) 脱硫塔除雾装置及脱硫除尘装置
CN202008176U (zh) 一种带有旋风箱的抽油烟机
CN206053987U (zh) 一种隧道除尘系统
CN109026115A (zh) 矿用负压通风除尘装置
CN204555642U (zh) 一种节能环保冲天炉
CN208626897U (zh) V型水膜烟气处理塔
CN208130705U (zh) 一种经济型机房排烟装置
CN206935107U (zh) 用于烟气脱汞的改性飞灰喷嘴
CN207237686U (zh) 消防排烟处理系统
CN207437391U (zh) 一种环保的智能化消防风机
CN208642189U (zh) 燃煤锅炉尾烟除尘装置
CN205683789U (zh) 顺流高效除尘除雾装置
CN206996110U (zh) 低压脉冲式涡流除尘装置
CN205957261U (zh) 高效油烟过滤装置
CN206063979U (zh) 一种湿式脱硫除尘烟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50000 Lion Mountain Village, Lianlan Street Office, Anning City,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nan Yunan Park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650000 Rehabilitation Industrial Park of Drug Rehabilit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nan Yunan Park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