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3371U -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3371U
CN207153371U CN201721020046.5U CN201721020046U CN207153371U CN 207153371 U CN207153371 U CN 207153371U CN 201721020046 U CN201721020046 U CN 201721020046U CN 207153371 U CN207153371 U CN 20715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reaction system
coring
reunion
heterogen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00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民
薛建明
柏源
许月阳
王宏亮
陈焱
傅静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200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3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对烟气进行深度净化,并实现了对白色烟羽的治理。该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的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烟气深度净化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以及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循环系统通过管路连接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经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净化,进入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后烟气由烟气升温反应系统升温后排放,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吸收的烟气热量与热泵系统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升温后加热介质用来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升温。

Description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核化团聚与热泵升温的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冬季灰霾问题十分突出,大气中灰霾中,直接排放和二次转化的实际源头,与燃煤排放关系。源头防治中,燃除了控制煤直接污染物外,还要兼顾脱硝脱硫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物。就成分而言,灰霾中除了有机污染物(OM)外,主要为硝酸盐和硫酸盐等可溶性盐,就来源而言,灰霾的形成过程中,二次转化占据份额较大,对PM2.5和有机气溶胶颗粒物贡献分别约为30-77%和44-71%。
湿法脱硫工艺后饱和湿烟气进入大气环境遇冷,水蒸气凝结成微小液滴。白色烟羽影响环境感观,有些老百姓甚至误认为排放的是有毒有害废气,引发恐慌和投诉。因而煤发电锅炉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石膏雨、有(白)色烟羽现象。
在燃煤火电厂超低排放实施过程中,应兼顾深度节水和废水零排放,比如一台60万千瓦煤电机组,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每小时带走脱硫蒸发水量每小时约为80-100吨,由烟囱排走的水汽量大于200吨。
目前现有超低排放技术路线而言,大多是在技术实践的摸索中逐渐发展完善的,尽管可凝污染物的协同脱除引起关注,但协同脱除的机制尚不明晰。同时,除尘除雾技术也面临简化(或一体化)工艺、降低单位烟气处理能耗等多方面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对烟气进行深度净化的装置,对烟气进行深度净化,并实现了对白色烟羽的治理。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的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烟气深度净化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以及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循环系统通过管路连接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经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净化,进入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后烟气由烟气升温反应系统升温后排放,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吸收的烟气热量与热泵系统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升温后加热泵系统的热介质用来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升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计在于:
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主要包括:变介质进口储仓、凝并介质流动管束、凝变介质出口储仓及其支撑框架。
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冷却介质采用空气或水,冷却介质温度可由热泵系统控制;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管束材质采用不锈钢或氟材料制成。
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主要由阴极系统、阳极系统、电源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组成。
自动喷淋系统主要由喷嘴、调节阀、输送泵、集液储罐组成,分为第一和第二喷淋系统,第一层喷淋系统设置在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上方,第一层喷淋系统设置在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下方,第一层喷淋系统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第二层喷淋系统方向与烟气方向相反,保证深度净化系统阴极和阳极全覆盖。
热泵系统主要为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提供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主要由冷凝交换器,膨胀阀,蒸发交换器,压缩机和离心泵组成。
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主要由热一次冷却水出口,热一次冷却水母管,热一次水进口,热一次水母管组成。
系统统还配置有电源系统,电源系统采用高频电源或脉冲电源。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烟气首先经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净化;
再进入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
然后烟气由烟气升温反应系统升温后排放;
其中,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吸收的烟气热量与热泵系统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升温后加热介质用来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升温。
其中,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的比核化面积控制在5~7 m2/(m3.s) 范围。
本实用新型与其他技术相比,主要优势如下:
(1)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除尘设备对细颗粒物低脱除率的难题,实现了低温高湿烟气环境中PM2.5及SO3、可溶性盐等前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
(2)本实用新型通过非均相核化反应、烟气升温反应与热泵系统耦合,非均相核化反应过程中回收热量经过热泵系统,可实现排烟温度升温,大大实现了节约水资源,显著改善了白色烟羽问题,使得电厂烟气排放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一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烟气升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热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含尘高湿烟气,2-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3-第一层喷淋系统,4-深度净化系统,5-第二层喷淋系统,6-集液槽,7-废水,8-冲洗水,9-烟气升温反应器,10-净烟气,11-热一次水,12-热一次冷却水,13-冷一次热水,14-冷一次水,15-1凝变介质出口储仓,15-2凝变介质进口储仓,16-凝变管束,17-支撑板,18-支撑框架,19-凝变介质进口,20-凝变介质出口,21-非均相核化团聚净烟气,22-深度净化后烟气,23-调节阀,24-热一次冷却水出口,25-热一次冷却水母管,26-热一次水进口,27-热一次水母管,28-冷凝交换器,29-膨胀阀,30-蒸发交换器,31-压缩机,32-1、32-2离心泵,32-热泵系统,33-废水收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面对现有细颗粒物控制技术过程中存在的如何实现脱硫后低温高湿复杂烟气环境中PM2.5及SO3、可溶性盐等前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如何对核化团聚反应器进行约束和设计、白色烟羽治理,烟尘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中节水等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核化团聚与热泵升温的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应用颗粒群平衡动力学理论方法,研究非均相成核与凝变团聚过程演变规律,揭示了细颗粒物、可溶性盐等前体物深度净化机理,构建了基于比核化面积的凝变除湿复合设计方法。
本实用新型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工作原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高湿烟气进入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发生凝结和聚并反应,其本质上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提高亚微米级颗粒团聚的过程。较大粒径颗粒由于自身惯性和管束的拦截作用而被壁面水膜粘附脱除,同时管束冷却工质迫使饱和烟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相变,或直接冷凝为微小雾滴,增加了局部区域内的雾滴浓度而增强了颗粒间的碰撞概率,促使细颗粒物长大与脱除;或者以细颗粒物为冷凝核发生表面凝结而润湿颗粒,提高了微细颗粒间的粘附与长大。在惯性、拦截、布朗扩散、热泳和扩散泳等作用下,促使微细颗粒相互碰撞接触而不断长大,团聚后的颗粒物部分随气流冲击在冷凝管束上而被脱除,部分经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出口进入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而被脱除。
通过耦合传热和相变的迭代优化,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可实现最佳温降4~5℃,最佳比核化面积5~7m2/(m3.s)等核心参数。比核化面积是设计非均相团聚反应器的关键参数,是指1 m3/s烟气所需要的核化单元的面积.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的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烟气深度净化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以及热泵循环系统。其中,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设置在装置入口处,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设置在装置的竖直段,气升温反应系统设置在装置的水平段。
热泵循环系统通过管路连接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经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净化,进入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后烟气由烟气升温反应系统升温后排放,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吸收烟气热量与热泵系统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升温后加热介质用来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升温,显著改善白烟现象。
经过脱硫后复杂的低温高湿原烟气1经过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2,与热泵系统提供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烟气中的细颗粒物、液滴等在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2内发生核化团聚后进入废水收集系统,烟气进入深度净化系统4进行荷电捕集,将烟气中的细颗粒物高效脱除,经过深度净化系统4处理后的烟气由烟气升温反应器9进行升温后,净烟气10由烟囱排放。第一层喷淋系统3和第二层喷淋系统5分别对深度净化系统4的下部和上部进行冲洗。
在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2内,原烟气1与热泵系统29提供的凝并介质流动方向垂直,形成错流。热泵系统29提供的凝并介质14经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2内凝变介质进口储仓15-2汇聚后,经管束16流动,进入凝变介质出口储仓15-1,通过凝变介质出口20返回热泵系统29。
热泵系统29提供的升温介质由热一次水进口26,进入烟气升温反应器9,经热一次冷却水出口24返回热泵系统,烟气与升温介质在烟气升温反应器9内进行换热。烟气经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一般可升温5-8℃。
当需要提供凝并介质时,热泵系统29内的压缩机31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蒸发交换器30将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凝交换器28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蒸发交换器30,为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2提供低温凝并介质。
当需要给烟气升温时,热泵系统压缩机31对冷媒做功。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蒸发交换器30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凝交换器28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热泵将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为烟气升温反应器9供热。
应用实例一:
某电厂#1机组(630MW)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增加二级脱硫塔,拆除GGH系统,为满足排放达标及有效避免而可能产生的“石膏雨”现象,在#1机组新增的二级脱硫塔后增设核化团聚与热泵升温的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烟囱前设置烟气升温反应系通。
装置中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器采用8 mm管径、0.7mm 壁厚的管束布置,间距30mm,单位温降比核化面积约为5.59 m2/(m3.s),检测结果显示:在满负荷工况下,湿式静电除尘器出口烟尘质量浓度为1.74 mg/m3(标态、干基、6%02),PM2.5脱除效率为77.4%;S03 脱除效率为76.0%,液滴脱除效率为75.2%;除尘器全系统压力降为846.4 Pa,排烟温度55℃,显著改善了白烟现象。排放烟气中可溶盐类物质的排放量下降明显,下降量71.58%,相变开启前后凝结液的电导率下降79.21%。

Claims (8)

1.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的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烟气深度净化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以及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循环系统通过管路连接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经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净化,进入烟气深度净化系统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经过深度净化处理后烟气由烟气升温反应系统升温后排放,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吸收的烟气热量与热泵系统的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升温后加热介质用来烟气升温反应系统烟气升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非均相核化团聚反应系统主要包括:变介质进口储仓、凝并介质流动管束、凝变介质出口储仓及其支撑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冷却介质采用空气或水,冷却介质温度可由热泵系统控制;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管束材质采用不锈钢或氟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主要由阴极系统、阳极系统、电源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自动喷淋系统主要由喷嘴、调节阀、输送泵、集液储罐组成,分为第一和第二喷淋系统,第一层喷淋系统设置在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上方,第一层喷淋系统设置在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下方,第一层喷淋系统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第二层喷淋系统方向与烟气方向相反,保证深度净化系统阴极和阳极全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热泵系统主要为非均核化团聚反应系统和烟气升温反应系统提供冷却介质和加热介质,主要由冷凝交换器,膨胀阀,蒸发交换器,压缩机和离心泵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烟气升温反应系统主要由热一次冷却水出口,热一次冷却水母管,热一次水进口,热一次水母管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系统还配置有电源系统,电源系统采用高频电源或脉冲电源。
CN201721020046.5U 2017-08-15 2017-08-15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Active CN20715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0046.5U CN207153371U (zh) 2017-08-15 2017-08-15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0046.5U CN207153371U (zh) 2017-08-15 2017-08-15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3371U true CN207153371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0046.5U Active CN207153371U (zh) 2017-08-15 2017-08-15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3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4052A (zh) * 2017-08-15 2017-11-14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4052A (zh) * 2017-08-15 2017-11-14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1124B (zh) 燃煤电厂节能除尘增效协同智能化调控除白系统及方法
CN107860153B (zh) 一种节能节水型燃煤锅炉湿烟气深度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930309B (zh) 一种湿烟羽消除系统
CN104100994A (zh) 一种基于烟气余热回收及再热技术的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CN105536484B (zh) 一种基于烟气冷凝的污染物预处理塔
CN107032428A (zh) 一种欠饱和烟气浓缩结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2109656U (zh) 天然气烟气冷凝式余热利用装置
CN102407070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与除尘净化复合型设备
CN103868087A (zh) 一种协同增强pm2.5脱除和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24825A (zh) 一种锅炉烟气可凝结颗粒物去除协同热回收系统
CN110124486A (zh) 一种垃圾发电厂烟气高效脱硝除尘系统及方法
CN107973475A (zh) 低负荷工况下基于废热回用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和方法
CN103861419A (zh)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综合处理方法
CN206799197U (zh) 一种欠饱和烟气浓缩结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7933087U (zh)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脱硫废水蒸发系统
CN207928911U (zh) 一种湿烟羽消除系统
CN208742284U (zh) 一种无浆池二级循环的单塔洗涤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3737036U (zh) 一种协同增强pm2.5脱除和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装置
CN207237684U (zh)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水分回收及细颗粒物脱除的系统
CN110124347A (zh) 一种节水节能型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03963990U (zh) 一种基于烟气余热回收及再热技术的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CN107344052A (zh)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018028U (zh)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的高效湿式电除尘净化装置
CN207153371U (zh)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装置
CN205386406U (zh) 基于烟气冷凝的污染物预处理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31 Qixia, Jiangsu Province, Wonderland Road, No. 10,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1 Qixia, Jiangsu Province, Wonderland Road, No. 10,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