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2648U -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2648U
CN207152648U CN201621359185.6U CN201621359185U CN207152648U CN 207152648 U CN207152648 U CN 207152648U CN 201621359185 U CN201621359185 U CN 201621359185U CN 207152648 U CN207152648 U CN 207152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agulation
main body
bipolar
bipolar coa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91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兴波
邹剑龙
熊六林
石长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3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3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3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91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2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2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2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电凝电极。其包括适于伸入体内的电凝主体,所述电凝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轴向分布且之间绝缘设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双极电凝对穿刺通道等侧壁止血时占用空间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的适于穿刺通道等对侧壁止血的双极电凝电极。

Description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背景技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在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穿刺通道,通过这个穿刺通道把肾镜插入肾脏,利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工具,把肾结石击碎取出。在建立通道过程中会出现出血情况,影响手术视野和手术进度,此时,需要将穿刺通道处的出血点进行止血。
目前,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30068U,公开了一种双极电凝器,其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设有分别与电源两极连接的电极针和电极管,电极管套设在电极针外部,电极针与电极管之间设有绝缘层。
上述专利文献的双极电凝器,电极管套设在电极针的外部,电极针的针尖部分裸露于电极管的外面,在使用时,电极针与电极管能同时与组织接触,但止血的范围在电极管的端面直径内,因此,该双极电凝器仅适用于对组织中接近平面或组织在电极管端面直径范围接近平面的部分进行止血,而对于穿刺通道等侧壁止血的情况并不能适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3790036U公开了一种带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手术用双极电凝,其包括双极电凝头、杆身、双极电凝手柄、电凝头固定部、电凝连接部及电凝传输部;所述的双极电凝头通过所述的电凝头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的杆身的一端,所述的双极电凝手柄通过所述的电凝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的杆身的另一端;所述的电凝头固定部是一端呈“U”形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的杆身与所述的电凝头固定部同轴连接,所述的双极电凝头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的电凝头固定部的开口处,所述的双极电凝头绕所述的转轴转动;所述的杆身是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的杆身与所述的电凝头固定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吸引侧孔,所述的多个吸引侧孔分别环绕在所述的杆身上,所述的杆身与所述的电凝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设有吸引管道接口,所述的吸引管道接口外接吸引器管道,所述的电凝传输部设置在所述的双极电凝手柄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的双极电凝头电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的带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手术用双极电凝,对位于两个双极电凝头之间的组织进行夹持放电实现对该组织的止血,但两个双极电凝头占用的空间及夹持需要的活动空间都较大,有可能在使用时对穿刺通道造成新伤害,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双极电凝对穿刺通道等侧壁止血时占用空间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的适于穿刺通道等对侧壁止血的双极电凝电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极电凝电极,包括适于伸入体内的电凝主体,所述电凝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轴向分布且之间绝缘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绝缘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环绕所述电凝主体外侧壁360°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径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套设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径。
其中,所述绝缘体的轴向长度为0.2-3mm。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相对所述第二电极更靠近所述电凝主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一电极其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一端还设置有绝缘部件。
其中,所述电凝主体具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凝主体伸入体内,当穿刺通道中出现出血时,电凝主体伸到出血点处,由于血液可以导电,血液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放电通过血液形成回路,将出血点电凝止血,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轴向分布在电凝主体上,与穿刺通道的侧壁更加贴合,止血效果好,且占用空间小,不需要穿刺通道为电凝主体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可相对缩小穿刺通道的直径,以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与电源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回路后可以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且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绝缘设置,防止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形成短路,使双极电凝电极损坏。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环绕所述电凝主体外侧壁360°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径相同,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环绕电凝主体侧壁的一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用考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使用方向,使用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绝缘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绝缘,避免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短路,毁坏所述双极电凝电极,而所述绝缘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径,即可将出血点放置在所述绝缘体处,同时也能使此处有一定量的血液,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回路,使出血点的电凝止血。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绝缘体的轴向长度为0.2-3mm,在此范围内,所述绝缘体既能阻止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短路,又能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放置在出血点处时两者之间形成回路,达到电凝止血效果。
6.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电极其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一端还设置有绝缘部件,使所述第一电极的电量更加的集中在环绕电凝主体外侧壁的第一电极外壁上,使电凝止血效果更好。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曲段,使所述电凝主体可伸入穿刺通道中出现褶皱或是弯曲的地方进行止血,也适用于组织中相对电凝主体有一定角度的出血点的止血,所述双极电凝电极的应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凝主体;2-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绝缘管;5-绝缘体;6-自由端;7-绝缘部件;8-弯曲段;9-穿刺通道;A-出血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极电凝电极,如图1所示,包括适于伸入体内的电凝主体1,电凝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沿着电凝主体1的轴向分布且之间绝缘设置。
当在需要建立穿刺通道9的手术中,如图2所示,穿刺通道9上出现出血点A时,可将电凝主体1伸入穿刺通道9中,将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放在出血点A处,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放电与其之间的血液形成回路,将出血点A电凝止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环绕电凝主体1外侧壁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环绕电凝主体1外侧壁360°且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的外径相同。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小于360°,如环绕电凝主体1外侧壁为160°,在电凝主体1外侧壁形成一个扇形,这样设置时,要保证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是对应设置的,即设置在电凝主体1的同一侧。
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分别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绝缘设置,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电源连接,为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供电,且在电凝主体1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止漏电的绝缘管4,以防漏电伤害到患者或医生。
为了防止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发生短路,在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之间套设有绝缘体5,绝缘体5的外径小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的外径。绝缘体5的轴向长度过长将影响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形成回路后的电凝效果,因此,可将绝缘体5的轴向长度设置为0.2-3mm。
当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环绕电凝主体1外侧壁360°时,如图1所示,可将第一电极2设置为电凝主体1的自由端6。
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与绝缘体5、第二电极3与绝缘管4、以及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都是平滑设置或连接,以防止损害穿刺通道9。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第一电极2其沿轴向远离第二电极3一端还设置有绝缘部件7,绝缘部件7的设置,使所述第一电极2的电量更加的集中在环绕电凝主体1外侧壁的第一电极2的外壁上,使电凝止血效果更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电凝主体1具有弯曲段8,弯曲段8设置在第二电极3远离所述第一电极2一侧,以使双极电凝电极的应用更加广泛,而弯曲段8的弯曲弧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绝缘体5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的外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双极电凝电极,包括
适于伸入体内的电凝主体(1),所述电凝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轴向分布且之间绝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分别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绝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环绕所述电凝主体(1)外侧壁360°且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之间套设有绝缘体(5),所述绝缘体(5)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5)的轴向长度为0.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相对所述第二电极(3)更靠近所述电凝主体(1)的自由端(6),所述第一电极(2)其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二电极(3)一端还设置有绝缘部件(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电凝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主体(1)具有弯曲段(8),所述弯曲段(8)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3)远离所述第一电极(2)一侧。
CN201621359185.6U 2016-12-12 2016-12-12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Active CN207152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9185.6U CN207152648U (zh) 2016-12-12 2016-12-12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9185.6U CN207152648U (zh) 2016-12-12 2016-12-12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2648U true CN207152648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9185.6U Active CN207152648U (zh) 2016-12-12 2016-12-12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26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1584A (zh) * 2016-12-12 2017-05-24 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CN111110343A (zh) * 2019-11-18 2020-05-08 陈明 一种一次性使用经皮肾造瘘止血剥皮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1584A (zh) * 2016-12-12 2017-05-24 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CN111110343A (zh) * 2019-11-18 2020-05-08 陈明 一种一次性使用经皮肾造瘘止血剥皮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4317B (zh) 外科术中止血电极、腔镜电极
CN103536351B (zh) 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
CN103876827B (zh) 一种新型智能电凝镊系统
CN207152648U (zh)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CN205359621U (zh) 一种内窥镜用带注射针的高频刀具
CN107456272A (zh) 一种等离子外痔手术刀
CN207613865U (zh) 内镜下多功能高频电刀
CN209032622U (zh) 一种内窥镜用带注射针的高频刀具
CN204219038U (zh) 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207168570U (zh) 一种双极电凝器
CN206979573U (zh) 一种经鼻双极电凝器械
CN203634281U (zh) 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
CN204219027U (zh) 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106691584A (zh) 一种双极电凝电极
CN208525036U (zh) 一种等离子外痔手术刀
CN204219036U (zh) 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206700232U (zh) 一种双极电凝钳的电极机构
CN201930068U (zh) 一种双极电凝器
CN210962276U (zh) 一种不粘双极电凝钩
CN213606844U (zh) 一种电极工作组件及其双极手术电极装置
CN110623726B (zh) 一种射频等离子体刀电极汽化、热凝、切割手术消炎装置
CN209301301U (zh) 等离子手术刀
CN207236840U (zh) 一种碎石机
CN113520571A (zh) 用于喉部扁桃体的低温等离子体多功能手术刀
CN206482661U (zh) 一种带吸引装置的双极电凝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2

Address after: 100176 Unit 306, Building No. 16, No. 8 Courtyard, Liangshuihe Second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Ruiwa Medical Devi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4-520, 3rd, 4th and 5th floors, No. 18 Building, No. 8 Courtyard, Liangshuihe Second Street, D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3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