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2212U - 一种牙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2212U
CN207152212U CN201720779083.8U CN201720779083U CN207152212U CN 207152212 U CN207152212 U CN 207152212U CN 201720779083 U CN201720779083 U CN 201720779083U CN 207152212 U CN207152212 U CN 207152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brush
bristle tuft
brush
bristle
prop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90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790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2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2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22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牙刷,包括刷头、刷颈和刷柄,所述刷头包括刷毛基座和刷毛束,所述刷毛束包括前区刷毛束和后区刷毛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区刷毛束呈直线形或曲线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上。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牙刷便于放置和携带,刷毛与牙齿表面、牙缝很好贴合有利于去除口腔中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独特的前刷设计能够深入口腔清除牙周小袋内残留的软垢等,有效预防牙龈出血等症状,为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Description

一种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牙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牙刷其形态、材质、功能等各不相同,消费者购买、使用这些牙刷的体验和使用效果也不尽相同。
如2001年8月1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440369Y,题为牙刷的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牙刷,由刷柄、刷毛组成,刷柄上带有防滑纹,刷柄的一端装有波浪形毛刷,在毛刷的顶部装有较波浪形毛刷的竖毛粗又高,且每粗毛的上端附着横向细毛。该技术方案所述的牙刷存在的问题包括:1.毛刷呈波浪形,该种结构设计不能与牙齿很好的贴合,而且对牙缝的清洁效果不明显。2.在毛刷的顶部装有较波浪形毛刷的竖毛粗又高,该种结构设计导致刷毛硬度大,消费者在使用时容易损伤牙龈。
又如2005年12月7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744223Y,题为新型牙刷的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牙刷,整体外形呈人体流线型,头部刷毛为两排,每排的刷毛长短簇相间、软毛与硬毛相间。该技术方案所述的牙刷存在的问题是:每排的刷毛长短簇相间、软毛与硬毛相间,这种牙刷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清洁口腔深处的大臼齿以及口腔深处的齿缝。
再如1996年5月1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225798Y,题为防龋牙刷的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由牙刷头、长刷毛、短刷毛构成的防龋牙刷,相邻两排长刷毛之间的位距处于约小于到远大于牙齿宽度的范围而呈现出稀疏结构。该技术方案所述的牙刷存在的问题是:长短刷毛间隔设置而且两排长刷毛的间距虽然与人体牙齿的宽度相吻合,但仍然不能有效的清洁口腔深处的大臼齿以及口腔深处的齿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多功效于一身、全方位清洁口腔、便于消费者使用和携带且能通过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而有效地预防牙周炎的牙刷。消费者通过使用该种牙刷能够有效的去除口腔中的牙菌斑、软垢以及食物残渣,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复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牙刷,包括刷头、刷颈和刷柄,所述刷头包括刷毛基座和刷毛束,所述刷毛束包括前区刷毛束和后区刷毛束,所述前区刷毛束呈直线型或曲线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上。所述刷毛基座上设置有刷毛束栽植孔,用于栽植所述刷毛束,优选地,所述刷毛束栽植孔呈圆形,所述刷毛束与刷毛基座的平面呈90°角。另外,为避免牙刷伸入口腔时给使用者造成异物感,所述刷毛基座的厚度设置为不大于6mm,优选地,所述刷毛基座的厚度为6mm,即能保证使用者不会产生异物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又能保证刷毛束栽植在刷毛基座上的稳固度,防止刷毛束脱落。再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牙刷从用户的使用体验出发,为保证牙刷便于携带和放置,其刷柄长度不能过长,同样,为保证牙刷在使用时刷头有合适的清洁力度,刷柄又不宜设置太短,经过反复试验和对用户开展调研,所述刷柄长度采用118mm,既克服了使用者因抓握位置离刷头太近而导致的动作不灵活,又保证了刷牙时刷头具有合适的清洁力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牙刷,还可以包括以下的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使得牙刷的横向宽度不会过大,既确保了刷毛的覆盖面积,又能保证牙刷伸入口腔时用户不会感觉刷头过于宽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横向方向设置为五排,所述后区刷毛束共计10束设置于所述刷毛基座上。
其中,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沿牙刷横向方向设置为五排,共计10束刷毛束,所述后区刷毛束在沿牙刷轴向方向上可以不等距地间隔开。优选地,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布,即沿牙刷横向方向设置的五排后区刷毛束在沿牙刷的轴向方向上等距间隔,更好地,相邻两束后区刷毛束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间距为3mm,这样使得后区刷毛束之间既相互独立而形成一个个小毛刷,又是整体的组成部分,便于后区刷毛束清洁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去除沿牙龈边缘残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而且相互独立的每束后区刷毛束都能有效地伸入到齿缝之间清除残垢、伸入牙周小袋中去除内部残留的牙垢等,再通过配合有效的刷牙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
其中,所述前区刷毛束的直径小于所述后区刷毛束的直径,所述前区刷毛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区刷毛束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前区刷毛束的直径为1mm,所述后区刷毛束的直径为2mm,前述使得前区刷毛束比后区刷毛束细,从而使得由前区刷毛束组成的前刷不会由于刷毛过于密集而增加其硬度,进一步避免了损伤牙龈和粘膜的可能。所述前区刷毛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区刷毛束的高度,使得前区刷毛束形成了与后区刷毛束相区别的前刷,该前刷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深入口腔深处清洁大臼齿远心、口腔中位置较后的牙缝和牙周小袋、上颚内侧等不易清理或易被忽略的位置,降低了这些部位罹患龋齿的可能性,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能够清洁更多不易被清理的部位,使用起来更加灵活,设计更集约化。
其中,所述前区刷毛束的上端整体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根据上述所述前区刷毛束呈直线型或曲线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上,其中所述直线型可以包括十字形、折线形、三角形等,所述曲线形可以包括圆形、弧形等。优选地,所述前区刷毛束呈十字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上,所述前区刷毛束共计4束组成所述前刷,其中沿牙刷横向方向的两束前区刷毛束分别位于沿牙刷轴向方向两排后区刷毛束的延长线上。所述前区刷毛束的上端整体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即所述前刷上端的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优选地,所述沿牙刷横向方向的两束前区刷毛束高度为12mm,另外两束前区刷毛束以十字形中心为中心其高度由近中心处的11mm沿牙刷轴向方向两侧分别降低至10mm,上述4束前区刷毛束沿牙刷同一横向方向可以有高度变化,也可以没有高度变化。上述刷毛长度设置基于反复试验和用户调查,既能保证适当的刷牙力度,又能保证刷毛使用2-3个月不变形脱落,用户体验好。
其中,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后区刷毛束的上端轴向截面呈尖角形。优选地,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后区刷毛束的上端呈锥形,后区刷毛束的中心处高度为11mm并逐渐降低至10mm。述刷毛长度设置基于反复试验和用户调查,既能保证适当的刷牙力度,又能保证刷毛使用2-3个月不变形脱落,用户体验好。所述锥形轴向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优选地,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52°。
其中,所述刷头与刷颈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刷头与刷颈沿牙刷轴向方向长度相等,用户在使用时便可以根据刷颈的位置感受预估出刷头在口腔中的深度,避免用力过猛给牙龈、口腔黏膜等造成的损伤。
其中,所述刷颈呈细长略带弧形曲面型。细长略带弧形曲面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在刷牙时上下唇不被撑开,在半自然微微张嘴甚至将嘴唇闭合时也可以移动牙刷,降低口腔异物感,用户轻松完成刷牙过程。
其中,所述刷头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为23mm-32mm。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牙刷刷头长度按照尺寸大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头牙刷,另一类是大头牙刷。小头牙刷可以伸进口腔较深处刷到大臼齿的远心部位,但缺点是刷毛覆盖面积小,刷牙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采用大刷头设计,刷头长度为28mm,虽然采用大刷头设计,但由于刷头横向宽度较小,而且刷头上设置有专门清洁口腔深处牙垢的前刷,既保证了刷毛的覆盖面积也提高了刷牙效率。
其中,所述刷头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8mm。该种设计保证了刷头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维持在8mm以内,不会使用户产生异物感并且伸入口腔深处更加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从人体力学出发,为使用户在使用时有合适的刷牙力度以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以及有抓握时的舒适感,牙刷的刷柄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设置为118mm,刷柄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设置为11mm。
附图说明
图1为牙刷示意图。
图2为牙刷仰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前区刷毛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区刷毛束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牙刷包括刷头1、刷颈2和刷柄3,所述刷头1包括刷毛基座11和刷毛束,所述刷毛束包括前区刷毛束121和后区刷毛束122,所述前区刷毛束121呈直线型或曲线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11上。所述刷毛基座11上设置有刷毛束栽植孔110,用于栽植所述刷毛束,优选地,所述刷毛束栽植孔110呈圆形,所述刷毛束与刷毛基座11的平面呈90°角。另外,为避免牙刷伸入口腔时给使用者造成异物感,所述刷毛基座11的厚度设置为不大于6mm,优选地,所述刷毛基座11的厚度为6mm,即能保证使用者不会产生异物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又能保证刷毛束栽植在刷毛基座11上的稳固度,防止刷毛束脱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牙刷从用户的使用体验出发,为保证牙刷便于携带和放置,其刷柄3长度不能过长,同样,为保证牙刷在使用时刷头1有合适的清洁力度,刷柄3又不宜设置太短,经过反复试验和对用户开展调研,所述刷柄3长度采用118mm,既克服了使用者因刷柄3抓握位置离刷头太近而导致的动作不灵活,又保证了刷牙时刷头1具有合适的清洁力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牙刷,还可以包括以下的附属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所述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使得牙刷的横向宽度不会过大,既确保了刷毛的覆盖面积,又能保证牙刷伸入口腔时用户不会感觉刷头1过于宽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感。所述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横向方向设置为五排,所述后区刷毛束122共计10束设置于所述刷毛基座11上。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布。所述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沿牙刷横向方向设置为五排,共计10束刷毛束,所述后区刷毛束122在沿牙刷轴向方向上可以不等距地间隔开。优选地,所述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布,即沿牙刷横向方向设置的五排后区刷毛束122在沿牙刷的轴向方向上等距间隔,更好地,相邻两束后区刷毛束122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间距为3mm,这样使得后区刷毛束122之间既相互独立而形成一个个小毛刷,又是整体的组成部分,便于后区刷毛束122清洁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去除沿牙龈边缘残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而且相互独立的每束后区刷毛束122都能有效地伸入到齿缝之间清除残垢、伸入牙周小袋中去除内部残留的牙垢等,再通过配合有效的刷牙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前区刷毛束121的直径小于所述后区刷毛束122的直径,所述前区刷毛束1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区刷毛束122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前区刷毛束121的直径为1mm,所述后区刷毛束122的直径为2mm,前述使得前区刷毛束121比后区刷毛束122细,从而使得由前区刷毛束121组成的前刷不会由于刷毛过于密集而增加其硬度,进一步避免了损伤牙龈和粘膜的可能。所述前区刷毛束1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区刷毛束122的高度,使得前区刷毛束121形成了与后区刷毛束122相区别的前刷,该前刷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深入口腔深处清洁大臼齿远心、口腔中位置较后的牙缝和牙周小袋、上颚内侧等不易清理或易被忽略的位置,降低了这些部位罹患龋齿的可能性,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能够清洁更多不易被清理的部位,使用起来更加灵活,设计更集约化。
参见图3所示,所述前区刷毛束121的上端整体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根据上述所述前区刷毛束121呈直线型或曲线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11上,其中所述直线型可以包括十字形、折线形、三角形等,所述曲线形可以包括圆形、弧形等。优选地,所述前区刷毛束121呈十字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11上,所述前区刷毛束121共计4束组成所述前刷,其中沿牙刷横向方向的两束前区刷毛束121分别位于沿牙刷轴向方向的两排后区刷毛束122的延长线上。所述前区刷毛束121的上端整体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及所述前刷上端的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优选地,所述沿牙刷横向方向的两束前区刷毛束121高度为12mm,另外两束前区刷毛束121以十字形中心为中心其高度由近中心处的11mm沿牙刷轴向方向两侧分别降低至10mm,上述4束前区刷毛束121沿牙刷同一横向方向可以有高度变化,也可以没有高度变化。上述刷毛长度设置基于反复试验和用户调查,既能保证适当的刷牙力度,又能保证刷毛使用2-3个月不变形脱落,用户体验好。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后区刷毛束122的上端轴向截面呈尖角形。优选地,所述全部或者部分后区刷毛束122的上端呈锥形,后区刷毛束122的中心处高度为11mm并逐渐降低至10mm。刷毛长度的设置基于反复试验和用户调查,既能保证适当的刷牙力度,又能保证刷毛使用2-3个月不变形脱落,用户体验好。所述锥形轴向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优选地,其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为52°。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刷头1与刷颈2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刷头1与刷颈2沿牙刷轴向方向长度相等,用户在使用时便可以根据刷颈2的位置感受预估出刷头1在口腔中的深度,避免用力过猛给牙龈、口腔黏膜等造成的损伤。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刷颈2呈细长略带弧形曲面型。细长略带弧形曲面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在刷牙时上下唇不被撑开,在半自然微微张嘴甚至将嘴唇闭合时也可以移动牙刷,降低口腔异物感,用户轻松完成刷牙过程。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刷头1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为23mm-32mm。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牙刷刷头长度按照尺寸大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头牙刷,另一类是大头牙刷。小头牙刷可以伸进口腔较深处刷到大臼齿的远心部位,但缺点是刷毛覆盖面积小,刷牙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采用大刷头设计,刷头1长度为28mm,虽然采用大刷头设计,但由于刷头1横向宽度较小,而且刷头1上设置有专门清洁口腔深处牙垢的前刷,既保证了刷毛的覆盖面积也提高了刷牙效率。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刷头1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8mm。该种设计保证了刷头1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维持在8mm以内,不会使用户产生异物感并且伸入口腔深处更加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刷从人体力学出发,为使用户在使用时有合适的刷牙力度以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以及有抓握时的舒适感,牙刷的刷柄3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设置为118mm,刷柄3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设置为11mm。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尽管已经阐述了上述具体实施例,但针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牙刷,包括刷头、刷颈和刷柄,所述刷头包括刷毛基座和刷毛束,所述刷毛束包括前区刷毛束和后区刷毛束,所述前区刷毛束呈直线形或曲线形排布于所述刷毛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区刷毛束的上端整体轴向截面呈肩部逐渐降低的“凸”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区刷毛束沿牙刷的轴向方向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区刷毛束的直径小于所述后区刷毛束的直径,所述前区刷毛束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后区刷毛束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全部或者部分所述后区刷毛束的上端轴向截面呈尖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与刷颈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颈呈细长略带弧形曲面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证在于:所述刷头沿牙刷轴向方向的长度为23mm-32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特证在于:所述刷头沿牙刷横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8mm。
CN201720779083.8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牙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52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9083.8U CN207152212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牙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9083.8U CN207152212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牙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2212U true CN207152212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908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52212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牙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2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2150U (zh) 多功能牙刷
CN203220073U (zh) 牙刷
CN201528796U (zh) 一种牙刷
CN203952774U (zh) 兼具牙菌斑清洁作用及牙龈保护作用的牙刷
CN201256715Y (zh) 刷毛交叉式牙刷
CN2662724Y (zh) 多功能牙刷
CN207152212U (zh) 一种牙刷
CN204336171U (zh) 一种用于牙刷的刷头
CN103479061A (zh) 多功能牙刷
CN206507539U (zh) 一种刷毛弧形切割的牙刷
CN202313789U (zh) 口腔清洁用具
CN206101991U (zh) 一种牙刷
CN203493040U (zh) 一种牙刷
CN201879057U (zh) 健齿牙刷
CN214711112U (zh) 一种具有异形刷毛的刷头及其牙刷
CN211269080U (zh) 一种宽孔集束型牙刷
CN206150789U (zh) 一种懒人bass牙刷
CN201920026U (zh) 一种竹炭牙刷
CN212661348U (zh) 牙刷
CN213405236U (zh) 一种牙刷
CN2744223Y (zh) 新型牙刷
CN207428711U (zh) 一种新型凸状牙刷
CN202233736U (zh) 一种指套牙刷
CN205285470U (zh) 一种钳式牙刷
CN2857611Y (zh) 柱状形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