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0158U -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0158U
CN207150158U CN201720895945.3U CN201720895945U CN207150158U CN 207150158 U CN207150158 U CN 207150158U CN 201720895945 U CN201720895945 U CN 201720895945U CN 207150158 U CN207150158 U CN 207150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value
switc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59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
王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959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0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0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0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用以防止电子设备充电插口烧毁,提高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电子设备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充电插口烧毁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配置的提升,对移动终端电量的消耗越来越高,因此对充电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充电设备通过充电连接器与移动终端相连接,实现给移动终端充电。如图1A所示,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充电设备的电源插头获得来自常规电力插座的电力,充电设备使用常规组件将交流电转换成预定电压的直流电,该预定电压适用于经由常规充电连接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2、电源插头可以是包含有常规组件的常规DC电源插头,该常规组件将进入的DC电流和电压,转变成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适当的DC电流和电压,从而可以通过充电连接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3、充电设备可以包含电池,该电池用于在没有可以使用的AC电源或充电设备不包括电源插头的情况下来提供充电电流。
当连接出现异常或充电连接器弹片出现异常时,例如:1、在充电连接器电源弹片或接地弹片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电源弹片或接地弹片之间引入了导电异物时,相当于在充电连接器弹片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对应弹片之间额外引入一个电阻,相当于充电连接器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对应弹片间的接触阻抗变大,即图1B中的Rs231和Rs232增大;2、当充电连接器弹片由于形状变化其反折角异常时,导致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弹片接触点的面积过小时(弹片反折角过小导致与插座弹片形成面积极小的接触点)或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弹片表面存在异常时(如弹片表面金属氧化等),充电连接器弹片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弹片接触时的阻抗也就增大了,也会使得接触阻抗增大,也等效为Rs231和Rs232增大。
上述情况下在充电连接器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的对应弹片之间将会产生比正常连接时高数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接触阻抗,引起的异常接触阻抗总和为Rs23,Rs23=Rs231+Rs232,异常接触阻抗的发热功率与Rs23成正比。如图1B所示的充电路径等效电路图,电流由充电连接器的电源(Power)弹片经过等效电阻Rs231流向充电插口的Power弹片,再经过充电插口的接地(GND)弹片以及等效电阻Rs232流回充电连接器的GND弹片。充电连接器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的对应弹片之间引入异物时,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弹片异常时,将会引起充电连接器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的对应弹片之间的接触阻抗的急剧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也急剧增大,使充电插口存在烧毁的隐患。而充电插口连接器弹片面积小散热性能差,故接触阻抗异常时充电插口过热烧毁风险极大,使得移动终端充电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或者,经多次插拔或异物挤压后,充电连接器中的弹片末端尖锐部分有可能在弹片受挤压后逐渐戳破绝缘材料,从而接触到充电插口的金属层,形成漏电路径。移动终端中包括电池和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的内壁包裹有金属层,在所述充电插口底面的金属层上敷设置有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敷设置有电源弹片Power和接地弹片GND,充电连接器中的弹片末端戳破绝缘材料后,在电源弹片Power和充电插口的金属层之间形成如图1C所示的等效电阻Rsh202,如图1C所示的等效电路图,充电连接器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分别包括外圈金属层、电源弹片Power、接地弹片GND和至少一个数据弹片,充电连接器中的弹片末端戳破绝缘材料后,在电源弹片Power和充电插口的金属层之间形成等效电阻Rsh202,使得电流可以直接从充电连接器中的电源弹片Power经过等效电阻Rsh202流向充电连接器的外圈金属层,由于充电连接器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外圈金属层接触,使得电流经过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外圈金属层流向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的接地弹片GND,由于充电连接器中的弹片末端戳破绝缘材料,形成了如图1C所示的漏电路径等效示意图,并引起此等效电阻Rsh202发热,而充电连接器中的弹片和充电插口内壁包裹的金属层的接触面积很小,散热很差,因此等效电阻会很快升温,烧毁充电连接器及移动终端充电插口附近材料。随着移动终端使用时间增加、插拔次数增多,烧毁充电连接器及移动终端充电插口附近材料的几率越大,使得移动终端充电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充电设备在通过充电连接器给移动终端充电的过程中,在充电连接器电源弹片或接地弹片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插口中的电源弹片或接地弹片之间有可能或引入了导电异物,则相当于在充电连接器弹片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插口中的对应弹片之间额外引入一个电阻,相当于充电连接器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插口中对应弹片间的接触阻抗变大,使充电设备的充电插口的发热量也急剧增大,存在烧毁的隐患。而充电插口连接器弹片面积小散热性能差,故接触阻抗异常时充电插口过热烧毁风险极大,使得充电设备在充电时,安全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用以防止电子设备充电插口烧毁,提高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所述处理器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所述充电通路包括:第一电源弹片、电池和所述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源弹片和所述电池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源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
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为适配器,所述充电通路包括:第二电源弹片、插片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二电源弹片和所述插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源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所述接地通路包括: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的接地弹片和与所述接地弹片接触的所述充电插口中的外圈金属层;
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接地弹片和所述外圈金属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温保护系统,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以及通过所述充电线缆进行充电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或所述充电线缆中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开关单元;
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温保护系统,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充电线缆通过第一充电插头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通过第二充电插头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插头中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充电插头当前的第一温度值;
所述充电线缆中,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开关单元;
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器获取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充电插口中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当前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当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使等效电阻不再发热。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充电插口烧毁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环境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路径等效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漏电路径等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的充电通路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温保护系统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过温保护系统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过温保护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防止电子设备充电插口烧毁,提高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1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21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22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3;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22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21;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3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21;
所述处理器2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远离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也理解为,电子设备中预先保存有距离范围,在该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的预设的距离范围外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其中预设的距离较优的不小于5cm,但不仅限于此。
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插口处,可以检测充电插口当前的温度值,称为第一温度值,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插口容易发热,则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来的第一温度值较高,并在检测出第一温度值后发送给处理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第一温度值,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处理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s,10s等较短的时间,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第一温度值,并将其实时发送给处理器。
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远离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在充电的过程中,不易被充电插口的发热情况所影响,则可以检测该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温度值,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值称为第二温度值,并在检测出第二温度值后发送给处理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第二温度值,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处理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s,10s等较短的时间,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第二温度值,并将其实时发送给处理器。
一般在未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与外部环境温度值相同,则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是相同的,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大于外部环境温度值,则第一温度值会大于第二温度值。正常的充电过程,第一温度值会稍大于第二温度值,如果充电引起的发热较严重,则第一温度值比第二温度值就会大很多。
处理器中保存有第一阈值,当接收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后,可以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说明充电引起的发热较严重,会出现充电插口烧毁的情况,引发充电故障,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第一阈值可以是3度或5度。
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适配器、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游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器获取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充电插口中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当前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当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使等效电阻不再发热。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充电插口烧毁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所述处理器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中,可以设置在接地通路中,也可以设置在充电通路和接地通路中。处理器在控制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时,可以是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关断与闭合来达到进行过温保护控制的效果,具体的可以是,处理器通过向该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该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而实现过温保护。
当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中包含充电通路和接地通路,移动终端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能是因为如图1B所示的Rs231和Rs232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也急剧增大。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移动终端中的充电通路可以如图3A所示,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包括第一电源弹片,电池和该开关单元,第一电源弹片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开关单元串联于该第一电源弹片和该电池之间,电池接地,等同于接充电插口中的接地弹片。充电电流通过第一电源弹片,流过开关单元,流入电池中,给电池充电。
移动终端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也可能是因为如图1C所示的Rsh202发热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急剧增大。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移动终端中的接地通路可以如图3B所示,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包括:该开关单元、接地弹片和外圈金属层,接地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外圈金属层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充电插口中且与接地弹片接触,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接地弹片和所述外圈金属层之间。充电电流通过外圈金属层,流过开关单元,流入接地弹片中,构成漏电路径。
当电子设备为适配器时,适配器中包括通电通路,适配器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能是适配器与充电连接器的对应的弹片中引入导电异物,引起发热。此时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适配的充电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适配器中的通电通路可以如图3C所示,适配器的充电通路包括:第二电源弹片、插片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二电源弹片和所述插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源弹片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中。充电时插片插入插座中,电流通过插片,流过开关单元,流到第二电源弹片,进而进行充电过程。
如果电子设备为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游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在其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上设置开关单元,处理器通过向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进行过温保护。具体的控制过程与上述描述的控制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3:
为了保证在进行过温保护后可以正常充电,提高用户体验,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器中保存有第二阈值,并且处理器可以判断该开关单元是否处于关断状态。处理器接收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并接收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则说明此时充电不会出现充电插口烧毁的情况,引发充电故障,则判断该开关单元是否处于关断状态,如果否,则说明电子设备正处于充电状态,如果是,则说明电子设备未处于充电状态,则向该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较优的,第一阈值为5度,第二阈值为3度。
如果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向移动终端中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的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
如果电子设备为适配器,适配器中的处理器向适配器中的充电通路中的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是负温度系数温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或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温度检测单元的电压随充电插口温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根据所述电压,计算当前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阻值,根据保存的阻值与温度值的对应关系,将当前阻值对应的温度值作为该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值。
开关单元可以是常规的充电芯片和充电电路,处理器在向开关单元发送的控制指令可以为,低ping值(从某个数据包发送到服务器开始,到收到服务器应答包为止的时间)信号,或高ping值信号,控制开关单元导通或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
实施例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过温保护系统结构图,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42以及通过所述充电线缆42进行充电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41和第二电子设备43;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41的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43中或所述充电线缆42中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41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43中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充电线缆进行充电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通过充电线连接的,充电线包括充电线缆、第一充电插头和第二充电插头,第一充电插头与第一充电设备连接,第二充电插头与第二充电设备连接。
第一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称为第一温度值,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插口容易发热,则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来的第一温度值较高,并在检测出第一温度值后发送给处理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第一温度值,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处理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s,10s等较短的时间,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第一温度值,并将其实时发送给处理器。
第二电子设备中远离第二电子设的充电插口处,或充电线缆中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在充电的过程中,不易被充电插口的发热情况所影响,则可以检测第二电子设备或充电线缆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温度值,称为第二温度值,也就是检测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在检测出第二温度值后发送给处理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第二温度值,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处理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s,10s等较短的时间,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第二温度值,并将其实时发送给处理器。
一般在未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与外部环境温度值相同,则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是相同的,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大于外部环境温度值,则第一温度值会大于第二温度值。正常的充电过程,第一温度值会稍大于第二温度值,如果充电引起的发热较严重,则第一温度值比第二温度值就会大很多。
第一电子设备中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且保存有第一阈值,当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后,可以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说明充电引起的发热较严重,会出现充电插口烧毁的情况,引发充电故障,则控制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控制,也就是控制自身进行过温保护,当然,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设定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该设置有处理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控制另一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控制。第一阈值可以是3度或5度。
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适配器、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游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和适配器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均类似。
若第一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则第二电子设备为适配,若第一电子设备为适配器,则第二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
综上可以得出,在进行过温保护控制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中远离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二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中远离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适配器中;
第三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缆中,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四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缆中,处理器设置在适配器中;
第五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中远离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六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中远离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适配器中;
第七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缆中,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八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缆中,处理器设置在适配器中。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充电插口中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当前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当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使等效电阻不再发热。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充电插口烧毁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开关单元;
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可以设置在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中,可以设置在接地通路中,也可以设置在充电通路和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在进行过温保护控制时,可以是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关断与闭合来达到进行过温保护控制的效果,具体的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通过向该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该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而实现过温保护。
如果开关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中包含充电通路和接地通路,移动终端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能是因为如图1B所示的Rs231和Rs232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也急剧增大。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移动终端中的充电通路可以如图3A所示,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包括第一电源弹片,电池和该开关单元,第一电源弹片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开关单元串联于该第一电源弹片和该电池之间。
移动终端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也可能是因为如图1C所示的Rsh202发热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急剧增大。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移动终端中的接地通路可以如图3B所示,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包括:该开关单元、接地弹片和外圈金属层,接地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外圈金属层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充电插口中且与接地弹片接触,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接地弹片和所述外圈金属层之间。
如果开关单元设置在适配器中,适配器中包括通电通路,适配器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能是适配器与充电连接器的对应的弹片中引入导电异物,引起发热。此时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适配的充电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适配器中的通电通路可以如图3C所示,适配器的充电通路包括:第二电源弹片、插片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二电源弹片和所述插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源弹片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中。充电时插片插入插座中。
如果开关单元设置在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游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也可以在其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上设置开关单元,处理器通过向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进行过温保护。具体的控制过程与上述描述的控制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6:
为了保证在进行过温保护后可以正常充电,提高用户体验,在上述实施例4和5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保存有第二阈值,具体为处理器中保存有第二阈值,并且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可以判断该开关单元是否处于关断状态。处理器接收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并接收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则说明此时充电不会出现充电插口烧毁的情况,引发充电故障,则判断该开关单元是否处于关断状态,如果否,则说明电子设备正处于充电状态,如果是,则说明电子设备未处于充电状态,则向该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较优的,第一阈值为5度,第二阈值为3度。
如果设置有处理器的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向移动终端中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的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
如果设置有处理器的为适配器,适配器中的处理器向适配器中的充电通路中的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
实施例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过温保护系统结构图,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53、第一电子设备51和第二电子设备55,所述充电线缆53通过第一充电插头52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51连接,通过第二充电插头54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55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插头52中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充电插头52当前的第一温度值;
所述充电线缆53中,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51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55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51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55中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充电线缆具体位于充电线中,充电线包括充电线缆、第一充电插头和第二充电插头,充电线缆通过第一充电插头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充电线缆通过通过第二充电插头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充电插头为充电线上的USB接口。
第一充电插头中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检测第一充电插头当前的温度值,称为第一温度值,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插头容易发热,则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来的第一温度值较高,并在检测出第一温度值后发送给处理器,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第一温度值,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处理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s,10s等较短的时间,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第一温度值,并将其实时发送给处理器。
充电线缆中,或第一电子设备中远离第一电子设备充电插口处,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远离第二电子设备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在充电的过程中,不易被充电插的发热情况所影响,则可以检测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温度值,称为第二温度值。并在检测出第二温度值后发送给处理器,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第二温度值,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处理器,设定的时间间隔例如5s,10s等较短的时间,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实时检测第二温度值,并将其实时发送给处理器。
一般在未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与外部环境温度值相同,则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是相同的,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插口处的温度值大于外部环境温度值,则第一温度值会大于第二温度值。正常的充电过程,第一温度值会稍大于第二温度值,如果充电引起的发热较严重,则第一温度值比第二温度值就会大很多。
第一电子设备中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且保存有第一阈值,当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后,可以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说明充电引起的发热较严重,会出现充电插口烧毁的情况,引发充电故障,则控制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控制,也就是控制自身进行过温保护,当然,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设定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该设置有处理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控制另一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控制。第一阈值可以是3度或5度。
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适配器、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游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和适配器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均类似。
若第一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则第二电子设备为适配,若第一电子设备为适配器,则第二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
综上可以得出,在进行过温保护控制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的任一充电插头中,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中远离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二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的任一充电插头中,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适配器中远离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适配器中;
第三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的任一充电插头中,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缆中,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四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的任一充电插头中,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缆中,处理器设置在适配器中;
第五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的任一充电插头中,第二温度检测单设置在适配器中远离适配器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第六种: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充电线的任一充电插头中,第二温度检测单设置在移动终端中远离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充电插口中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当前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当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使等效电阻不再发热。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充电插口烧毁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开关单元;
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可以设置在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中,可以设置在接地通路中,也可以设置在充电通路和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在进行过温保护控制时,可以是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关断与闭合来达到进行过温保护控制的效果,具体的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通过向该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该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而实现过温保护。
如果开关单元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中包含充电通路和接地通路,移动终端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能是因为如图1B所示的Rs231和Rs232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也急剧增大。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移动终端中的充电通路可以如图3A所示,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包括第一电源弹片,电池和该开关单元,第一电源弹片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中,开关单元串联于该第一电源弹片和该电池之间。
移动终端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也可能是因为如图1C所示的Rsh202发热增大,使充电插口的发热量急剧增大。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移动终端中的接地通路可以如图3B所示,移动终端的接地通路包括:该开关单元、接地弹片和外圈金属层,接地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外圈金属层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充电插口中且与接地弹片接触,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接地弹片和所述外圈金属层之间。
如果开关单元设置在适配器中,适配器中包括通电通路,适配器出现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可能是适配器与充电连接器的对应的弹片中引入导电异物,引起发热。此时可以通过关断设置在适配的充电通路中开关单元,进行过温保护。
具体的,适配器中的通电通路可以如图3C所示,适配器的充电通路包括:第二电源弹片、插片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二电源弹片和所述插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源弹片设置在适配器的充电插口中。充电时插片插入插座中。
如图3D所示过温保护系统结构图,第一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第一温度检测单元T1设置在与移动终端连接的充电线的充电插头中,也就等同于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与移动终端连接的充电连接器的充电插口中,第二温度检测单元T2设置在移动终端中远离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口处,处理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与充电线可以进行数据通信,则第一温度检测单元T1可以将检测到的第一温度值发送给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具体的可以是通过I/O发送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T2与处理器均位于移动终端中,则第二温度检测单元T2可以将检测到的第二温度值发送给处理器。移动终端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开关单元K,当处理器判断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预先保存的第一阈值时,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的开关单元K,进行过温保护。
如果开关单元设置在充电宝、车载充电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游戏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也可以在其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上设置开关单元,处理器通过向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进行过温保护。具体的控制过程与上述描述的控制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9:
为了保证在进行过温保护后可以正常充电,提高用户体验,在上述实施例7和8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保存有第二阈值,具体为处理器中保存有第二阈值,并且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可以判断该开关单元是否处于关断状态。处理器接收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一温度值,并接收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第二温度值,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则说明此时充电不会出现充电插口烧毁的情况,引发充电故障,则判断该开关单元是否处于关断状态,如果否,则说明电子设备正处于充电状态,如果是,则说明电子设备未处于充电状态,则向该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较优的,第一阈值为5度,第二阈值为3度。
如果设置有处理器的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向移动终端中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的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
如果设置有处理器的为适配器,适配器中的处理器向适配器中的充电通路中的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器获取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充电插口中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当前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当判断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的第一阈值时,进行过温保护,使等效电阻不再发热。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充电插口烧毁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充电的安全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口处,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过温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所述处理器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所述充电通路包括:第一电源弹片、电池和所述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源弹片和所述电池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源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
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为适配器,所述充电通路包括:第二电源弹片、插片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二电源弹片和所述插片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源弹片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所述接地通路包括:所述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中的接地弹片和与所述接地弹片接触的所述充电插口中的外圈金属层;
所述开关单元串联于所述接地弹片和所述外圈金属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6.一种过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以及通过所述充电线缆进行充电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插口当前的第一温度值;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或所述充电线缆中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开关单元;
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9.一种过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包括:充电线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充电线缆通过第一充电插头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通过第二充电插头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插头中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充电插头当前的第一温度值;
所述充电线缆中,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远离其充电插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过温保护系统当前所在外部环境的第二温度值;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过温保护系统进行过温保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中设置有开关单元;
所述设置有处理器的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过温保护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关断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进行过温保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温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是,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断状态时,向所述开关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充电通路和/或接地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CN201720895945.3U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Active CN207150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5945.3U CN207150158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5945.3U CN207150158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0158U true CN207150158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5945.3U Active CN207150158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01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040A (zh) * 2017-07-20 2017-10-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过温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10672962A (zh) * 2019-10-22 2020-01-10 东莞市鸿茂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040A (zh) * 2017-07-20 2017-10-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过温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10672962A (zh) * 2019-10-22 2020-01-10 东莞市鸿茂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8031B2 (en) Charger, terminal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7276040A (zh) 一种电子设备、过温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7112743B (zh)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4810909B (zh) 快速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638712A (zh) 一种可防止usb插座在充电过程中过热的移动手持装置及方法
CN104808104A (zh) 接口插接异常检测电路和方法
US20170201050A1 (en) Cabl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8054795B (zh) 终端及充电方法
CN211605566U (zh) 一种USB Type-C接头、USB数据线以及充电设备
CN207150158U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过温保护系统
US1055405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 operating status of a connector
CN104767180A (zh) Usb接口大电流充电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6100027A (zh) 充电设备及用于充电接口的短路保护电路
CN104617632A (zh) 可适配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电子设备
CN204012090U (zh) 一种电源线及热水器
CN103730784A (zh) 一种消除电火花的插座
CN208025861U (zh) 一种电热水器自动调节装置
CN110277700A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103529U (zh) 充电器
CN210468825U (zh) 具有充电头过热保护的充电装置
CN106558894A (zh) 一种实现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CN204441950U (zh) 可适配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356913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30141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645185A (zh) 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