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9687U -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9687U
CN207149687U CN201720978443.7U CN201720978443U CN207149687U CN 207149687 U CN207149687 U CN 207149687U CN 201720978443 U CN201720978443 U CN 201720978443U CN 207149687 U CN207149687 U CN 207149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radiation portion
backboard
main body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84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涛
赵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84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9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9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9687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8953 priority patent/WO2019029478A1/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所述背板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电磁辐射部。所述主体为一平板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围。所述电磁辐射部的材质为金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通过在主体周围设置电磁辐射部,以使得主体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起支撑作用、电磁辐射部通过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的匹配电路电连接至馈电点以发射和接收信号,同时实现了对显示屏的支撑作用和背板的信号收发作用,提高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使用最为频繁。随着电子设备薄型化的趋势,对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紧凑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天线是实现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的主要电子元件,也是不可或缺的电子元件之一,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天线是一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需要占据一定的容纳空间,导致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紧凑性差,因此,如何对提高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紧凑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以提高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紧凑性。
一种背板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电磁辐射部。所述主体为一平板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围。所述电磁辐射部的材质为金属。
一种前壳包括保护盖板、显示屏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电磁辐射部。所述主体为一平板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围。所述电磁辐射部的材质为金属。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背板的主体夹设所述显示屏。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壳、中框和后壳。所述前壳包括保护盖板、显示屏和背板。所述主体和至少一个电磁辐射部。所述主体为一平板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围。所述电磁辐射部的材质为金属。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背板的主体夹设所述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通过在主体周围设置电磁辐射部,以使得主体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起支撑作用、电磁辐射部通过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的匹配电路电连接至馈电点以发射和接收信号,同时实现了对显示屏的支撑作用和背板的信号收发作用,提高了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前壳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六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七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八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九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十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十一种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十二种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十三种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的第十四种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三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2和17-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前壳20,中框30和后壳40。
所述中框30作为电子设备100的框架,用于支撑整个电子设备100。所述前壳20和后壳40封闭中框30两侧形成一收容空间50。所述收容空间50中收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60、电池等。所述电路板60上可以集成有指纹模组、射频电路、摄像头、接近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
所述前壳20包括一保护盖板21、显示屏22和背板10。
所述保护盖板21可以为玻璃盖板、蓝宝石盖板、塑料盖板等,提供对所述显示屏22的保护作用,以防止灰尘、水气或油渍等附着于所述显示屏22,避免外界环境对显示屏22的腐蚀,同时防止外界环境对显示屏22的冲击力,避免显示屏22的破碎。
所述保护盖板21可以包括显示区221和非显示区222。所述显示区221为透明,以对应显示屏22的出光面。所述非显示区222为非透明,以遮蔽电子设备 100的内部结构。所述非显示区222可以开设供声音、及光线传导的开孔2221 和触控按键2222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全屏设置,而不保留非显示区。
所述保护盖板21和所述背板10夹设所述显示屏22。所述显示屏22的出光面朝向所述保护盖板21。所述显示屏22的出光面背离所述背板10。
请参阅图3-16,所述背板10包括主体11和电磁辐射部12。所述主体11可以为一平板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12设置于所述主体11的周围。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材质为金属。
所述背板10的主体11设置于所述显示屏22的远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以对所述显示屏22提供支撑作用。
所述主体11可以为不同形状的平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8和12-16,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子书阅读器等。所述主体11可以为一矩形平板结构。所述主体11 可以包括周缘110。所述周缘110包括第一侧边111,第二侧边112,第三侧边113 和第四侧边114。所述第一侧边111与所述第三侧边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边112与所述第四侧边114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7和9-11,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游戏机、电话手表或视频手环等。所述主体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平板结构,例如正方形(如图4和10所示),圆形(如图5、9和11所示)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如图6 和7所示)。
请参阅图6,所述主体11可以为视频手环的主体。所述主体11可以包括第一半圆部11a,矩形部11b和第二半圆部11c。所述第一半圆部11a和第二半圆部 11c分别位于所述矩形部11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矩形部11b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圆部11a和第二半圆部11c之间。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第二半圆部11c 相连接。
请参阅图7,所述主体11可以为游戏机的主体。所述主体11可以为U型结构。所述主体11可以包括第一端部11d、连接部11e和第二端部11f。所述第一端部11d和第二端部11f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1e的两端,并位于所述连接部11e的同侧。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第一端部11d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体1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几种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1为绝缘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 11也可以为导电体。
所述电磁辐射部12可以为不同形状的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7和13-16,所述电磁辐射部12可以为直条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9和12,所述电磁辐射部12可以为“L”形条状结构,以增加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长度,进而提高所述背板10的性能。
为便于说明,以图8为例,所述“L”形条状结构包括第一直条部12a和第二直条部12b。所述第一直条部12a连接于所述主体11和所述第二直条部12b之间。所述第一直条部12a垂直于所述第二直条部12b。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条部12a与所述第二直条部12b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锐角,也可以为钝角。
请参阅图12,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 均为“L”形条状结构。每一第二直条部12b沿相向且均垂直于第一直条部12a 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和11,所述电磁辐射部12可以为曲线形条状结构,不仅增加了电磁辐射部12的长度以提高所述背板10的性能,同时,根据主体11的形状,灵活调整了电磁辐射部12的形状,增加了背板10的空间适应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几种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11和13,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数量为一个。
请参阅图3-11所示,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相互连接。
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相互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14-16,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数量为多个。如图12、14和16所示,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数量为2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设置于所述主体11的一侧。如图15所示,所示电磁辐射部12的数量为4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可以设置于所述主体11的相对应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述电磁辐射部12均与所述主体11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15,所述电磁辐射部12均与所述主体11 相互间隔。多个与所述主体11相互间隔的所述电磁辐射部12之间相互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至少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 11相互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相互间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与所述主体11相互间隔的所述电磁辐射部12之间相互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磁辐射部12的数量和位置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几种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13-16,所述背板10还可以包括支持部13。所述电磁辐射部12和主体11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持部13。所述支持部13可以采用塑料。所述电磁辐射部12和主体11可以采用贴设、嵌入、压合或注塑成型等方式与所述支持部13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为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电连接。所述背板10和主体11可以采用冲压或者注模成型等方式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为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也可以与所述主体11电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为多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可以均与所述主体11电连接。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辐射部12也可以均与所述主体11电绝缘。在再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电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电绝缘。多个与所述主体11电绝缘的所述电磁辐射部12之间相互电绝缘。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背板10可以包括多个相互电绝缘的电磁辐射部12,其中一部分电磁辐射部12可以用于移动网络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又一部分电磁辐射部12可以用于Wi-Fi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再一部分电磁辐射部12可以用于蓝牙(Bluetooth,BT)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再又一部分电磁辐射部12还可以用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所述电磁辐射部12通过电子设备100的电路板60的匹配电路61电连接至馈电点62以发射和接收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电连接,所述电磁辐射部12借由将主体11通过电路板60的匹配电路61电连接至馈电点 62以发射和接收信号。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电连接,所述电磁辐射部12直接通过电路板60的匹配电路61电连接至馈电点62以发射和接收信号。
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所述电磁辐射部12与所述主体11电绝缘,所述电磁辐射部12借由将主体11通过电路板60的匹配电路61电连接至馈电点62以发射和接收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板10在主体11周围设置电磁辐射部12,使得主体11对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22起到支撑作用、电磁辐射部12通过电子设备 100的电路板60的匹配电路61电连接至馈电点62以发射和接收信号,从而同时实现了对显示屏22的支撑作用和背板10的信号收发作用,提高了电子设备100 内部设置的电子元件的紧凑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9)

1.一种背板,所述背板用于支撑显示屏,所述背板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为一平板结构;以及
至少一个电磁辐射部,所述电磁辐射部为条状结构,所述电磁辐射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周围,所述电磁辐射部的材质为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相互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多个,所述电磁辐射部均与所述主体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多个,所述电磁辐射部均与所述主体相互间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多个与所述主体相互间隔的所述电磁辐射部之间相互间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相互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相互间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绝缘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导电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电绝缘。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多个,所述电磁辐射部均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多个,所述电磁辐射部均与所述主体电绝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多个与所述主体电绝缘的所述电磁辐射部之间相互电绝缘。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辐射部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电磁辐射部与所述主体电绝缘。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结构为直条状结构、“L”型条状结构或曲线型条状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持部,所述电磁辐射部和主体固定于所述支持部。
18.一种前壳,包括:
保护盖板;
显示屏;以及
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背板,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背板的主体夹设所述显示屏。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前壳;
中框;以及
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封闭中框两侧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收容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匹配电路和馈电点,所述前壳的背板的电磁辐射部通过电路板的匹配电路电连接至馈电点。
CN201720978443.7U 2017-08-07 2017-08-07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49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8443.7U CN207149687U (zh) 2017-08-07 2017-08-07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PCT/CN2018/098953 WO2019029478A1 (zh) 2017-08-07 2018-08-06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8443.7U CN207149687U (zh) 2017-08-07 2017-08-07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9687U true CN207149687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7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844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49687U (zh) 2017-08-07 2017-08-07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96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4354A (zh) * 2017-08-07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029478A1 (zh) * 2017-08-07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4354A (zh) * 2017-08-07 2017-11-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029478A1 (zh) * 2017-08-07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N107394354B (zh) * 2017-08-07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8224B (zh) 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7293847A (zh) 中框、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70071B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652376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7394354A (zh)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N108512959B (zh)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09330A (zh)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149687U (zh) 背板、前壳以及电子设备
CN108039572A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331948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359412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738432U (zh) 微带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07623761A (zh) 中框、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666739B (zh) 天线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492716A (zh) 控制方法、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976579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21509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41156B (zh)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08258395B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232406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33995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053566U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039582A (zh) 中框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433515U (zh) 中框、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995333A (zh) 中框、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