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8490U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8490U
CN207148490U CN201720492166.9U CN201720492166U CN207148490U CN 207148490 U CN207148490 U CN 207148490U CN 201720492166 U CN201720492166 U CN 201720492166U CN 207148490 U CN207148490 U CN 207148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olor blocking
display device
crystal display
orientation te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21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21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8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8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8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层;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液晶分子层多畴分布的取向结构。所述取向结构与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像素电极的宽度相等且沿所述像素电极的取向方向延伸。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可以为矩形或楔形。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矩形时,各所述色阻单元形成不同厚度的段差结构。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楔形时,各所述色阻单元的厚度呈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八畴以上取向,显示品质高。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低辐射、低功耗和体积小等特点,因此逐渐成为显示器件的主流,广泛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视等产品上。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对液晶显示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图1所示,现有液晶面板显示装置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CF基板)1、阵列基板(Array基板)2和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之间的液晶分子层(LC)3。其中,彩色滤光片基板1和阵列基板2上均设置有透明导电层(ITO)4,用于施加电压驱动液晶分子进行旋转。当施加电压时,如图2所示,依据现有像素电极4(位于阵列基板2上的透明导电层4),液晶分子在电力线的作用下沿像素电极4进行倾倒。但是,由于现有液晶显示装置只可以实现四畴的显示区域,无法形成更多的畴,因此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品质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液晶分子层多畴分布的取向结构;所述取向结构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宽度相等且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取向方向延伸。
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可以为矩形或楔形。
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矩形时,各所述色阻单元形成不同厚度的段差结构。
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楔形时,各所述色阻单元的厚度呈依次增加。
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阵列排布有多个色阻单元;每一所述色阻单元均包括间隔排列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在相邻两所述色阻之间设置有黑色矩阵;在各所述色阻单元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二透明导电层。
所述取向结构设置在各所述色阻单元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述取向结构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设置成“米字型”发散状排列。
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呈条状的竖直主干和条状的水平主干,所述竖直主干和所述水平主干中心垂直相交组成主干部,并将整个所述像素电极平面区域均分成四个相等的电极区域,每一所述电极区域称为分支部。在位于每一所述分支部的所述电极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分支。
每一所述条状分支与所述竖直主干或所述水平主干呈正负45度,或呈正负135度。
所述取向结构在色阻工艺中通过灰度投影光刻技术一次成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取向结构,能够使液晶分子层在彩色滤光片基板、阵列基板的空间区域内呈由水平布置向竖直方向偏转,并呈现不同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畴的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品质高。2、本实用新型取向结构与阵列基板上像素电极的宽度相等且沿像素电极的取向方向延伸,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品质,本实用新型显示品质的稳定性好。3、本实用新型取向结构的截面为矩形时,各色阻单元形成不同厚度的段差结构,取向结构的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液晶分子层分为两个部分,形成两个液晶状态的偏转,实现八畴取向,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4、本实用新型取向结构的截面为楔形时,各色阻单元的厚度呈依次增加,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液晶分子层分为多个部分,形成多个液晶状态的偏转,实现十二畴以上取向,进一步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5、本实用新型取向结构在色阻工艺中通过灰度投影光刻技术一次成形,能够减少工艺步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图1是已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有技术像素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彩色滤光片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透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取向结构与像素电极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取向结构形成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和阵列基板2,以及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之间的液晶分子层3。阵列基板2包括透明基板21,在透明基板2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一透明导电层4。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液晶分子层3多畴分布的取向结构5,能够使液晶分子层3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的空间区域内呈由水平布置向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的法线方向偏转,并呈现不同的倾斜角度,以实现畴的增加。取向结构5与阵列基板2上像素电极4的宽度相等且沿像素电极4的取向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条状分支中黑色部分),能够显示品质的稳定性。取向结构5的截面为矩形,能够将液晶分子层分为两个部分,形成两个液晶状态的偏转,实现八畴取向,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4为像素电极。像素电极4设置成“米字型”发散状排列(如图2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像素电极4包括呈条状的竖直主干41和条状的水平主干42,竖直主干和水平主干中心垂直相交组成主干部,所谓中心垂直相交,即指竖直主干和水平主干相互垂直,且竖直主干和水平主干将整个像素电极平面区域均分成四个相等的电极区域。其中,每一电极区域称为分支部。在位于每一分支部的电极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分支43(Slit)。每一条状分支43与竖直主干或水平主干呈正负45度,正负135度。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彩色滤光片基板1包括透明基板11(如图6所示),在透明基板11上阵列排布有多个色阻单元12。每一色阻单元12均包括间隔布置的红色色阻(R)、绿色色阻(G)和蓝色色阻(B),在相邻两色阻之间设置有黑色矩阵(BM)。在各色阻单元1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二透明导电层4,通过施加电压能够驱动液晶分子层3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之间的空间区域内进行旋转。
上述实施例中,取向结构5设置在各色阻单元与第二透明导电层4之间的位置,且取向结构5与阵列基板2上像素电极4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实施例中,取向结构5为各色阻单元12厚度突起的部分,取向结构5使各色阻单元12形成不同厚度的段差结构(如图3所示)。同时,取向结构5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上述实施例中,透明基板11和透明基板21均为玻璃基板。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4为公共电极。
上述实施例中,取向结构5可以在色阻工艺中通过Gray Tone工艺(灰度投影光刻技术)一次成形,能够减少工艺步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具体过程如下,在TFT器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作工艺中,如图7所示,首先在玻璃基板11上依次进行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以及黑色矩阵的布置。选取色阻曝光光罩6,同时曝光光罩6的厚度呈大小两部分(与取向结构5的厚度相对应),光罩6上厚度小的区域分布能够形成色阻厚度增加区域,即如像素电极4上厚度增加部分区域分布(如图4所示,条状分支中黑色部分)。在各色阻单元12曝光时,由于光罩6上厚度小的区域透光性比较好,即透光多,能够使相应的色阻固化完全,色阻残留多,光罩6中厚度较厚区域透光性差,透光少,色阻残留少,因此,光罩6上不同的厚度区域能够使多个色阻单元12的厚度不同,从而在多个色阻单元12的整体布置上形成段差结构。彩色滤光片基板1上厚度突起的光阻区域与阵列基板2上像素电极4的宽度相等且沿像素电极4的取向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条状分支中黑色部分)。接着,在取向结构5上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层4,完成彩色滤光片基板1的制作。继而,利用后续的贴合工艺,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和阵列基板2上注入液晶分子层3,形成完整的本实施例液晶面板显示装置。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它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和阵列基板2,以及位于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之间的液晶分子层3。阵列基板2包括透明基板21,在透明基板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4。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液晶分子层3多畴分布的取向结构5,能够使液晶分子层3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的空间区域内呈由水平布置向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的法线方向偏转,并呈现不同的倾斜角度,以实现畴的增加。取向结构5与阵列基板2上像素电极4的宽度相等且沿像素电极4的取向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条状分支中黑色部分),能够显示品质的稳定性。取向结构5的截面为楔形,能够将液晶分子层分为三个以上部分,形成三个以上液晶状态的偏转,实现十二畴以上取向,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透明导电层4为像素电极。像素电极4设置成“米字型”发散状排列(如图2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像素电极4包括呈条状的竖直主干41和条状的水平主干42,竖直主干和水平主干中心垂直相交组成主干部,所谓中心垂直相交,即指竖直主干和水平主干相互垂直,且竖直主干和水平主干将整个像素电极平面区域均分成四个相等的电极区域。其中,每一电极区域称为分支部。在位于每一分支部的电极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分支43(Slit)。每一条状分支43与竖直主干或水平主干呈正负45度,正负135度。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彩色滤光片基板1包括透明基板11(如图6所示),在透明基板11上阵列排布有多个色阻单元12。每一色阻单元12均包括间隔布置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在相邻两色阻之间设置有黑色矩阵。在各色阻单元1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二透明导电层4,通过施加电压能够驱动液晶分子层3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之间的空间区域内进行旋转。
上述实施例中,取向结构5设置在各色阻单元与第二透明导电层4之间的位置,且取向结构5与阵列基板2上像素电极4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实施例中,取向结构5为各色阻单元12厚度突起的部分,取向结构5使各色阻单元12的厚度呈依次增加(如图8所示)。取向结构5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上述实施例中,透明基板11和透明基板21均为玻璃基板。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4为公共电极。
上述实施例中,取向结构5可以在色阻工艺中通过Gray Tone工艺(灰度投影光刻技术)一次成形,能够减少工艺步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具体过程如下,在TFT器件(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作工艺中,如图7所示,首先在玻璃基板11上依次进行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以及黑色矩阵的布置。选取色阻曝光光罩6,同时曝光光罩6的厚度呈渐变形状(与取向结构5的厚度相对应),光罩6上厚度小的区域分布能够形成色阻厚度增加区域,即如像素电极4上厚度增加部分区域分布(如图4所示,条状分支中黑色部分)。在各色阻单元12曝光时,由于光罩6上厚度小的区域透光性比较好,即透光多,能够使相应的色阻固化完全,色阻残留多,光罩6中厚度较厚区域透光性差,透光少,色阻残留少,因此,光罩6上不同的厚度区域能够使多个色阻单元12的厚度不同,从而在多个色阻单元12的整体布置上形成楔形结构。彩色滤光片基板1上厚度突起的光阻区域与阵列基板2上像素电极4的宽度相等且沿像素电极4的取向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条状分支中黑色部分)。接着,在取向结构5上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层4,完成彩色滤光片基板1的制作。继而,利用后续的贴合工艺,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和阵列基板2上注入液晶分子层3,形成完整的本实施例液晶面板显示装置。
如图3、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施加电压能够驱动液晶分子层3在彩色滤光片基板1、阵列基板2之间的空间区域内进行旋转,实现液晶分子层3呈由水平布置向垂向不同倾斜角度布置变化。在取向结构5的作用下,能够将液晶分子层3分为两个以上部分,从而形成两个以上液晶状态的偏转,以实现八畴以上取向,进而提高了液晶面板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在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液晶分子层多畴分布的取向结构;所述取向结构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宽度相等且沿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取向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阵列排布有多个色阻单元;每一所述色阻单元均包括间隔排列的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在相邻两所述色阻之间设置有黑色矩阵;在各所述色阻单元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提供导电通路的第二透明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矩形或楔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矩形时,各所述色阻单元形成不同厚度的段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结构的截面为楔形时,各所述色阻单元的厚度呈依次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结构设置在各所述色阻单元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所述取向结构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设置成“米字型”发散状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包括呈条状的竖直主干和条状的水平主干,所述竖直主干和所述水平主干中心垂直相交组成主干部,并将整个所述像素电极平面区域均分成四个相等的电极区域,每一所述电极区域称为分支部,在位于每一所述分支部的所述电极区域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分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条状分 支与所述竖直主干或所述水平主干呈正负45度,或呈正负13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向结构在色阻工艺中通过灰度投影光刻技术一次成形。
CN201720492166.9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7148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2166.9U CN207148490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2166.9U CN207148490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8490U true CN207148490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5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2166.9U Active CN207148490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8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5959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511189B (zh) Va型coa液晶显示面板
CN207020431U (zh) 一种具有新型像素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6707606A (zh) 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768443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CN107589602A (zh) 一种具有新型像素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6990593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208848021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12539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73335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WO2021031559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2684A (zh) Coa型阵列基板
CN204515309U (zh) 显示面板
CN109669305A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8363233A (zh) 彩色滤光片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25388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56361B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2141873U (zh) 彩色滤光片及液晶面板
CN103487969A (zh) 彩色滤光单元宽度的测量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007533A (zh) 像素电极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7422523A (zh) 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
CN206610047U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6896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375316B (zh) 彩色滤光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8957875B (zh) 一种画素结构与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