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8397U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48397U CN207148397U CN201721061388.1U CN201721061388U CN207148397U CN 207148397 U CN207148397 U CN 207148397U CN 201721061388 U CN201721061388 U CN 201721061388U CN 207148397 U CN207148397 U CN 2071483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pick
- image side
- light coke
- optical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摄像镜头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与该负透镜相邻的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摄像镜头还包括弯曲的成像面,成像面的曲率半径RI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f/RI|≤0.3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弯曲成像面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系统常用的感光元件有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耦合元件)及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随着这些常用感光元件性能的提高及尺寸减小,对相配套使用的摄像镜头的高成像品质及小型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摄像镜头。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摄像镜头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与负透镜相邻的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弯曲的成像面,成像面的曲率半径RI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RI|≤0.3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其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f/R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负透镜的有效焦距fn可满足-3.0<f1/fn≤-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负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n可满足0.5≤CT2/CTn≤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1与所述正透镜的色散系数Vp可满足1≤V1/Vp<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正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p可满足1<CT1/CTp<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可满足0.6≤EPD/ImgH≤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1.5≤f/EPD≤2.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可满足3.0mm<TTL<7.5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可满足TTL/ImgH≤1.75。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摄像镜头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与负透镜相邻的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弯曲的成像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可满足TTL/ImgH≤1.75。
本申请所提供的设置有弯曲成像面的摄像镜头,能够在保证镜头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改善像差。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0A至图2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摄像镜头还具有一弯曲的成像面。
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之间可满足2<f/R1<5,更具体地,f和R1进一步可满足2.25≤f/R1≤3.71。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曲率半径的范围,能够将第一透镜产生的负球差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进而使得后面负组员(即,第一透镜与像侧之间具有负光焦度的各透镜)平衡由第一透镜所产生的负球差的负担适中。
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曲率半径RI之间可满足|f/RI|≤0.35,更具体地,f和RI进一步可满足0.04≤|f/RI|≤0.30。通过条件式|f/RI|≤0.35的约束,保证成像面的弯曲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从而能够合理的补偿场曲量,使得光学设计的到更多的设计自由度,进而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沿像侧至物侧的方向,最靠近成像面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在本文中称“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与该负透镜相邻的具有光焦度的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在本文中称“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着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可依序包括: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其中,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三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着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可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四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着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可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五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着光轴由第二透镜至像侧可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其中,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七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六透镜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的有效焦距fn之间可满足-3.0<f1/fn≤-0.5,更具体地,f1和fn进一步可满足-2.55≤f1/fn≤-0.53。通过合理的控制第一透镜的正焦距和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的负焦距的比值,能够高效地平衡光学系统产生的大部分的初级球差,使得轴上视场及其附近视场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n之间可满足0.5≤CT2/CTn≤1.0,更具体地,CT2和CTn进一步可满足0.56≤CT2/CTn≤1.00。通过控制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和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的中心厚度CTn的比值,来获得对慧差的控制能力,使得光学系统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
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1与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色散系数Vp之间可满足1≤V1/Vp<3,更具体地,V1和Vp进一步可满足1.00≤V1/Vp≤2.74。通过对第一透镜和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材料的合理选择,使得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1与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色散系数Vp的比值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使得光学系统获得良好的平衡色差的能力。
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p之间可满足1<CT1/CTp<2,更具体地,CT1和CTp进一步可满足1.12≤CT1/CTp≤1.84。通过对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和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约束,能够调节两者的畸变贡献率,以将系统最终的畸变量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从而满足成像的要求。
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之间可满足0.6≤EPD/ImgH≤0.8,更具体地,EPD和ImgH进一步可满足0.63≤EPD/ImgH≤0.78。满足条件式0.6≤EPD/ImgH≤0.8,有利于实现大像面、大孔径等有益效果。
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可满足1.5≤f/EPD≤2.8,更具体地,f和EPD进一步可满足1.70≤f/EPD≤2.67。满足条件式1.5≤f/EPD≤2.8,能够保证系统的f数落在可行常用的区间内,从而保证光学系统在较暗拍摄条件下可以得到适宜的信噪比。
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中心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可满足3.0mm<TTL<7.5mm,更具体地,TTL进一步可满足3.45mm≤TTL≤5.30mm。满足条件式3.0mm<TTL<7.5mm,能够保证光学系统的紧凑性,使得摄像镜头满足从广角到长焦的手机镜头的一般总长要求。
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中心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之间可满足TTL/ImgH≤1.75,更具体地,TTL和ImgH进一步可满足1.40≤TTL/ImgH≤1.71。满足条件式TTL/ImgH≤1.75,能够确保系统的紧凑性,实现光学成像镜头的超薄特性与小型化,从而使得该摄像镜头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例如便携式电子产品等尺寸受限的系统。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还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光阑,以进一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于物侧与像侧之间的任意位置处。
可选地,上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Petzval的设计理论,实现场曲的最小化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光学元件(如,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多个光学元件具有不同方向的场曲贡献量,不同方向的场曲进行叠加平衡从而实现场曲的最小化。但是,使用更多的光学元件意味着设计成本、加工成本和组立成本等的增加。在当前的设计中,配合弯曲的感光元件,可以将成像面设计成与感光元件的弯曲相一致的弯曲面,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像质。同时,将成像面设计成弯曲面还相当于增加了镜头设计的自由度,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例如视场角、孔径、相对照度等设计指标做出进一步改善。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采用弯曲的成像面,能有效改善像差,同时具有优良的成像性能。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可进一步改善成像质量。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各实施例中以四至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四至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成像面S11。其中,成像面S11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的滤光片E5。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可选地,可在物侧与第一透镜E1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E4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三透镜E3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第一透镜E1的色散系数V1与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色散系数Vp之间满足V1/Vp=1.00;第一透镜E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p之间满足CT1/CTp=1.37;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n之间满足CT2/CTn=0.60。
在本实施例中,各透镜均可采用非球面透镜,各非球面面型x由以下公式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8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表2
表3给出实施例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4、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1在光轴上的距离)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mm) | TTL(mm) | HFOV(°) |
数值 | 3.15 | -8.92 | 3.89 | -5.42 | 2.72 | 3.45 | 41.2 |
表3
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3.45mm;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曲率半径R1之间满足f/R1=2.32;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1的曲率半径RI之间满足|f/RI|=0.04;第一透镜E1的有效焦距f1与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的有效焦距fn之间满足f1/fn=-0.58。
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之间满足EPD/ImgH=0.63;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之间满足f/EPD=1.79;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之间满足TTL/ImgH=1.44。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成像面S11。其中,成像面S11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的滤光片E5。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可选地,可在物侧与第一透镜E1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E4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三透镜E3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6示出了实施例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4、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4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2.0401E-01 | 2.4438E+00 | -2.5724E+01 | 1.5854E+02 | -6.1554E+02 | 1.5051E+03 | -2.2524E+03 | 1.8825E+03 | -6.7478E+02 |
S2 | 4.3049E-03 | -1.5059E+00 | 2.3124E+01 | -2.0890E+02 | 1.1310E+03 | -3.7726E+03 | 7.5744E+03 | -8.3982E+03 | 3.9487E+03 |
S3 | -4.1276E-01 | 2.5446E+00 | -4.0011E+01 | 3.2073E+02 | -1.5531E+03 | 4.4996E+03 | -7.3820E+03 | 5.8793E+03 | -1.3843E+03 |
S4 | -2.7704E-01 | 7.7473E-01 | -5.6797E+00 | 2.3376E+01 | -7.1386E+01 | 1.6359E+02 | -2.5190E+02 | 2.2080E+02 | -8.1028E+01 |
S5 | -3.3982E-01 | 1.3402E+00 | -4.1895E+00 | 7.7690E+00 | 8.9480E-01 | -3.1778E+01 | 6.2057E+01 | -5.6424E+01 | 2.0990E+01 |
S6 | -6.0364E-01 | 1.7394E+00 | -6.4392E+00 | 2.2938E+01 | -5.8905E+01 | 1.0053E+02 | -1.0289E+02 | 5.6032E+01 | -1.2429E+01 |
S7 | -8.3299E-01 | 9.5213E-01 | -7.9800E-01 | 5.6145E-01 | -2.9263E-01 | 1.0262E-01 | -2.2618E-02 | 2.8177E-03 | -1.5078E-04 |
S8 | -4.6494E-01 | 5.5834E-01 | -4.8945E-01 | 2.9654E-01 | -1.1873E-01 | 2.9739E-02 | -4.2531E-03 | 2.8622E-04 | -4.6651E-06 |
表5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mm) | TTL(mm) | HFOV(°) |
数值 | 3.15 | -8.77 | 3.90 | -5.53 | 2.72 | 3.45 | 41.3 |
表6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成像面S11。其中,成像面S11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的滤光片E5。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1上。
可选地,可在物侧与第一透镜E1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E4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三透镜E3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9示出了实施例3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4、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7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2.0799E-01 | 2.5151E+00 | -2.6126E+01 | 1.5880E+02 | -6.0733E+02 | 1.4630E+03 | -2.1579E+03 | 1.7791E+03 | -6.2956E+02 |
S2 | -1.2438E-02 | -3.8291E-01 | 3.7870E+00 | -2.6344E+01 | 1.1138E+02 | -3.0523E+02 | 5.2385E+02 | -5.1808E+02 | 2.2498E+02 |
S3 | -4.1376E-01 | 2.7829E+00 | -4.3964E+01 | 3.5932E+02 | -1.7929E+03 | 5.4330E+03 | -9.5843E+03 | 8.7582E+03 | -2.9843E+03 |
S4 | -2.4784E-01 | 5.8699E-01 | -2.6935E+00 | 6.0090E-01 | 3.2454E+01 | -1.2703E+02 | 2.3616E+02 | -2.3007E+02 | 9.5181E+01 |
S5 | -2.6484E-01 | 8.1007E-01 | 3.6540E-01 | -1.7767E+01 | 9.3578E+01 | -2.4461E+02 | 3.5758E+02 | -2.8224E+02 | 9.3712E+01 |
S6 | -6.3395E-01 | 1.8896E+00 | -7.3391E+00 | 2.7014E+01 | -7.0559E+01 | 1.2122E+02 | -1.2461E+02 | 6.8249E+01 | -1.5253E+01 |
S7 | -8.3833E-01 | 9.6366E-01 | -8.4794E-01 | 6.3885E-01 | -3.5308E-01 | 1.2984E-01 | -2.9836E-02 | 3.8674E-03 | -2.1527E-04 |
S8 | -4.2548E-01 | 4.7815E-01 | -3.9060E-01 | 2.1454E-01 | -7.3373E-02 | 1.3381E-02 | -5.8211E-04 | -1.7672E-04 | 2.0295E-05 |
表8
参数 | f1(mm) | f2(mm) | f3(mm) | f4(mm) | f(mm) | TTL(mm) | HFOV(°) |
数值 | 3.19 | -9.38 | 4.15 | -6.01 | 2.73 | 3.45 | 41.2 |
表9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成像面S13。其中,成像面S13为在近轴处凸向物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凹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的滤光片E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可选地,可在物侧与第一透镜E1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E5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四透镜E4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2示出了实施例4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5、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10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1.5443E-03 | 1.3568E-01 | -6.6622E-01 | 2.0385E+00 | -3.9189E+00 | 4.7932E+00 | -3.6121E+00 | 1.5322E+00 | -2.8070E-01 |
S2 | 1.3887E-01 | -4.0125E-01 | 1.4187E+00 | -4.3825E+00 | 9.7998E+00 | -1.4395E+01 | 1.3049E+01 | -6.6181E+00 | 1.4342E+00 |
S3 | 1.0709E-01 | -3.6251E-01 | 7.4871E-01 | -8.3816E-01 | 2.1300E-01 | 9.9784E-01 | -1.9762E+00 | 1.6269E+00 | -5.1930E-01 |
S4 | -1.0296E-02 | -2.4768E-01 | 1.3181E+00 | -5.8273E+00 | 2.2035E+01 | -5.3967E+01 | 7.9280E+01 | -6.4086E+01 | 2.1942E+01 |
S5 | -5.5188E-02 | -1.7168E-02 | 4.5043E-01 | -1.4416E+00 | 4.5200E+00 | -7.9730E+00 | 6.8060E+00 | -2.0444E+00 | -2.0240E-01 |
S6 | 1.0298E-02 | -3.0702E-01 | 2.3762E+00 | -9.5315E+00 | 2.4987E+01 | -4.1131E+01 | 4.0797E+01 | -2.2330E+01 | 5.1988E+00 |
S7 | 4.1838E-03 | 1.3901E-02 | -1.1265E-01 | 3.6148E-01 | -5.1416E-01 | 4.3760E-01 | -2.3702E-01 | 7.3439E-02 | -9.6025E-03 |
S8 | -3.9837E-03 | 3.5370E-02 | -8.3153E-02 | 1.3928E-01 | -1.2319E-01 | 7.8192E-02 | -3.8670E-02 | 1.1506E-02 | -1.3954E-03 |
S9 | -1.3228E-01 | 1.1678E-01 | -1.1912E-01 | 9.7756E-02 | -5.6847E-02 | 2.1960E-02 | -5.1636E-03 | 6.6032E-04 | -3.5143E-05 |
S10 | -1.3815E-01 | 1.0055E-01 | -6.6963E-02 | 2.9015E-02 | -8.1698E-03 | 1.5052E-03 | -1.8356E-04 | 1.4835E-05 | -6.4184E-07 |
表11
表12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和成像面S15。其中,成像面S15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且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的滤光片E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可选地,可在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透镜E6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五透镜E5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13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5示出了实施例5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13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2.5438E-04 | -5.0882E-03 | 3.2934E-02 | -1.1438E-01 | 2.2060E-01 | -2.6421E-01 | 1.8810E-01 | -7.4067E-02 | 1.2150E-02 |
S2 | -6.1747E-02 | 1.3976E-01 | -1.4468E-01 | -6.3510E-02 | 3.9667E-01 | -5.6734E-01 | 4.1986E-01 | -1.6343E-01 | 2.6525E-02 |
S3 | -1.4932E-01 | 3.1146E-01 | -4.7608E-02 | -1.2257E+00 | 3.7017E+00 | -5.7670E+00 | 5.2712E+00 | -2.6587E+00 | 5.7577E-01 |
S4 | -9.2734E-02 | 1.7439E-01 | 6.9707E-01 | -5.0302E+00 | 1.6916E+01 | -3.4161E+01 | 4.1866E+01 | -2.8650E+01 | 8.4449E+00 |
S5 | -6.7128E-02 | -1.5636E-01 | 1.4631E+00 | -8.4067E+00 | 2.7987E+01 | -5.7425E+01 | 7.1003E+01 | -4.8600E+01 | 1.4165E+01 |
S6 | -1.2128E-01 | -1.9270E-02 | 2.8799E-01 | -1.6372E+00 | 4.1579E+00 | -6.6343E+00 | 6.5138E+00 | -3.5124E+00 | 7.9728E-01 |
S7 | -2.0856E-01 | 1.9995E-01 | -6.4585E-01 | 1.7352E+00 | -3.0569E+00 | 2.8842E+00 | -1.1429E+00 | -7.5519E-03 | 8.3034E-02 |
S8 | -1.9090E-01 | 1.5493E-01 | -3.1236E-01 | 6.4139E-01 | -8.5804E-01 | 7.0670E-01 | -3.3768E-01 | 8.5265E-02 | -8.7869E-03 |
S9 | -8.9117E-02 | 4.3839E-02 | -2.3339E-01 | 4.6400E-01 | -5.1709E-01 | 3.5387E-01 | -1.5091E-01 | 3.6906E-02 | -3.8923E-03 |
S10 | -8.6223E-02 | 1.4151E-01 | -3.0037E-01 | 3.5985E-01 | -2.4353E-01 | 9.8935E-02 | -2.4067E-02 | 3.2357E-03 | -1.8497E-04 |
S11 | -9.1542E-02 | -6.1740E-02 | 1.0165E-01 | -4.8259E-02 | 1.1941E-02 | -1.6850E-03 | 1.3033E-04 | -4.4903E-06 | 1.9733E-08 |
S12 | -1.0687E-01 | 5.6157E-02 | -2.2433E-02 | 5.7691E-03 | -8.8541E-04 | 5.6429E-05 | 2.8216E-06 | -5.2070E-07 | 1.4461E-08 |
表14
表15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和成像面S15。其中,成像面S15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且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且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
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六透镜E6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16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8示出了实施例6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16
表17
表18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和成像面S15。其中,成像面S15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非球面,像侧面S2为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为球面,像侧面S4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且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且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
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六透镜E6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19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2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1示出了实施例7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19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S1 | -6.3418E-03 | -5.6284E-03 | 4.1245E-04 | -4.9125E-03 | 1.6688E-03 | -9.7437E-05 |
S4 | -2.9490E-03 | 1.4328E-02 | -3.3927E-02 | 1.5282E-02 | 5.2324E-03 | -6.2989E-03 |
S5 | 8.8598E-03 | 1.9574E-02 | 7.5414E-03 | 1.9384E-03 | 8.8337E-04 | 5.3131E-03 |
S6 | -1.0295E-01 | 8.3967E-02 | 6.3722E-02 | -2.4983E-01 | 2.7267E-01 | -9.7705E-02 |
S7 | 6.8622E-02 | -8.0925E-02 | 2.4971E-01 | -3.5454E-01 | 2.9038E-01 | -1.1816E-01 |
S8 | -1.0859E-02 | 1.7080E-03 | 5.1104E-02 | 1.8242E-03 | -9.9750E-03 | -8.5217E-03 |
S9 | -1.7438E-02 | -1.3524E-02 | -2.3828E-02 | 8.9878E-04 | -9.1488E-03 | -5.3090E-04 |
S10 | 6.6576E-03 | -1.7142E-02 | 2.5956E-03 | -5.6638E-03 | -5.0675E-03 | 2.0086E-03 |
S11 | -1.7740E-02 | -6.4845E-02 | -3.8382E-02 | 4.3057E-02 | -1.5270E-02 | 7.5809E-03 |
S12 | 5.9711E-02 | -6.4016E-02 | 5.2878E-03 | 5.9276E-03 | 2.6254E-03 | -1.1689E-03 |
S13 | -3.2252E-02 | 8.7155E-03 | -1.9903E-04 | -9.3195E-05 | 2.1947E-06 | 4.0619E-07 |
S14 | -4.8739E-02 | 1.1685E-02 | -1.3801E-03 | -3.2460E-05 | 2.9013E-05 | -2.2785E-06 |
表20
表21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8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和成像面S15。其中,成像面S15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且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且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
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六透镜E6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22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2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4示出了实施例8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22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1.7620E-02 | 2.7191E-02 | -9.9288E-02 | 1.6264E-01 | -1.6476E-01 | 9.8961E-02 | -3.4571E-02 | 6.5346E-03 | -5.1777E-04 |
S2 | -1.3261E-02 | 6.8977E-02 | -2.4865E-01 | 5.1443E-01 | -6.3678E-01 | 4.7537E-01 | -2.0995E-01 | 5.0433E-02 | -5.0647E-03 |
S3 | 1.9877E-03 | 1.1964E-02 | -1.2469E-01 | 3.2933E-01 | -4.4100E-01 | 3.5009E-01 | -1.6576E-01 | 4.3105E-02 | -4.7301E-03 |
S4 | 3.3235E-02 | -2.3664E-01 | 6.8995E-01 | -1.1883E+00 | 9.7290E-01 | 1.0530E-01 | -8.2863E-01 | 5.7377E-01 | -1.2976E-01 |
S5 | 6.2458E-02 | -3.9231E-01 | 1.7796E+00 | -4.5885E+00 | 7.2641E+00 | -7.0353E+00 | 4.0442E+00 | -1.2555E+00 | 1.5812E-01 |
S6 | -1.4310E-01 | 5.7902E-01 | -2.5793E+00 | 8.5694E+00 | -1.8476E+01 | 2.5189E+01 | -2.0916E+01 | 9.5757E+00 | -1.8348E+00 |
S7 | 7.0629E-02 | -5.6582E-01 | 3.5191E+00 | -1.2742E+01 | 2.8952E+01 | -4.1286E+01 | 3.5535E+01 | -1.6752E+01 | 3.2627E+00 |
S8 | -4.7559E-02 | 8.5584E-02 | -2.6545E-01 | 1.2293E+00 | -3.0719E+00 | 4.3413E+00 | -3.5117E+00 | 1.4830E+00 | -2.5350E-01 |
S9 | -6.4389E-03 | -1.6981E-01 | 5.8745E-01 | -1.5775E+00 | 2.7165E+00 | -3.1385E+00 | 2.3259E+00 | -1.0191E+00 | 2.0011E-01 |
S10 | 3.5100E-02 | -9.3674E-02 | 1.3566E-01 | -1.4809E-01 | 7.3876E-02 | 9.0170E-03 | -3.6586E-02 | 1.8576E-02 | -2.7809E-03 |
S11 | 7.4503E-02 | -2.6636E-01 | 6.4741E-01 | -1.3070E+00 | 1.7364E+00 | -1.4817E+00 | 8.1856E-01 | -2.6709E-01 | 3.8620E-02 |
S12 | 1.2464E-01 | -1.4700E-01 | 1.8122E-01 | -2.2332E-01 | 1.8124E-01 | -8.2442E-02 | 2.0567E-02 | -2.5952E-03 | 1.1958E-04 |
S13 | -5.8137E-02 | 1.0569E-01 | -1.0091E-01 | 5.5989E-02 | -1.8309E-02 | 3.5730E-03 | -4.0097E-04 | 2.2679E-05 | -4.2692E-07 |
S14 | -7.5646E-02 | 6.1669E-02 | -4.1405E-02 | 1.7457E-02 | -4.5437E-03 | 6.7991E-04 | -4.5035E-05 | -8.4271E-07 | 2.0364E-07 |
表23
表24
图16A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6B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C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6D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D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9
以下参照图17至图1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和成像面S15。其中,成像面S15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且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且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
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六透镜E6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25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2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7示出了实施例9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25
表26
表27
图18A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B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8C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8D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8A至图18D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10
以下参照图19至图2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和成像面S15。其中,成像面S15为在近轴处凸向像侧的弯曲面。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且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且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且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且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且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且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且第七透镜E7的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均为非球面。
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可选地,可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STO,以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为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第六透镜E6为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
表28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2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0示出了实施例10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7、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以及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28
面号 | A4 | A6 | A8 | A10 | A12 | A14 | A16 | A18 | A20 |
S1 | -9.4343E-03 | -8.3426E-03 | 7.9909E-04 | -4.6470E-03 | 1.7300E-03 | -9.9183E-05 | 0 | 0 | 0 |
S2 | -3.4308E-03 | -8.6372E-05 | -3.0731E-04 | -4.3545E-06 | 1.4284E-06 | -2.4917E-05 | -3.1530E-05 | -9.6032E-06 | 1.8009E-05 |
S3 | -2.1187E-03 | 7.0835E-04 | 7.7288E-04 | 4.2184E-04 | 2.2715E-04 | 1.2196E-04 | 4.8125E-05 | -3.1134E-06 | -3.5800E-05 |
S4 | -7.4202E-03 | 1.4945E-02 | -3.3317E-02 | 1.4990E-02 | 5.8679E-03 | -3.3193E-03 | 7.4391E-04 | -5.3378E-09 | 8.3653E-10 |
S5 | 1.4058E-02 | 1.7971E-02 | 3.9204E-03 | 2.0450E-03 | -4.1654E-04 | 8.5506E-04 | -4.9389E-09 | -1.8118E-09 | 1.6120E-09 |
S6 | -9.3315E-02 | 8.9463E-02 | 5.7780E-02 | -2.5936E-01 | 2.6509E-01 | -9.7705E-02 | -1.0544E-07 | 4.1208E-08 | -2.9720E-09 |
S7 | 4.8002E-02 | -9.5372E-02 | 2.5522E-01 | -3.4746E-01 | 2.6280E-01 | -1.1816E-01 | 2.1890E-08 | 8.1709E-09 | -1.0764E-08 |
S8 | -2.4574E-02 | 1.8342E-02 | 3.5592E-02 | -1.5638E-02 | -1.0391E-02 | -8.5217E-03 | -2.9796E-08 | 2.7091E-08 | -8.5979E-09 |
S9 | -1.5102E-02 | -2.8843E-02 | -1.9253E-02 | 1.2871E-02 | -1.9140E-02 | -5.3075E-04 | -8.7903E-08 | 2.2028E-08 | 4.0324E-10 |
S10 | 1.1988E-02 | -2.4404E-02 | 4.8175E-03 | -6.0862E-03 | -5.1195E-03 | 4.5977E-03 | 0 | 0 | 0 |
S11 | 1.7364E-02 | -4.6444E-02 | -3.3318E-02 | 4.7742E-02 | -1.4978E-02 | 4.4948E-03 | 0 | 0 | 0 |
S12 | 8.3230E-02 | -5.7597E-02 | 5.5168E-03 | 5.2438E-03 | 2.4811E-03 | -1.1309E-03 | 0 | 0 | 0 |
S13 | -2.2738E-02 | 8.7573E-03 | -1.8348E-04 | -1.0384E-04 | 4.0418E-07 | 2.6489E-07 | 0 | 0 | 0 |
S14 | -4.7762E-02 | 9.7745E-03 | -1.0579E-03 | -1.1449E-04 | 2.2579E-05 | -1.4244E-06 | 0 | 0 | 0 |
表29
表30
图20A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0B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C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0D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0A至图20D可知,实施例10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分别满足以下表31所示的关系。
条件式\实施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EPD/ImgH | 0.63 | 0.63 | 0.63 | 0.64 | 0.69 | 0.77 | 0.63 | 0.77 | 0.78 | 0.72 |
f/EPD | 1.79 | 1.79 | 1.79 | 2.67 | 1.70 | 1.89 | 2.00 | 1.87 | 1.87 | 1.98 |
TTL(mm) | 3.45 | 3.45 | 3.45 | 5.30 | 4.72 | 4.70 | 4.71 | 4.70 | 4.70 | 4.70 |
|f/RI| | 0.04 | 0.04 | 0.04 | 0.11 | 0.04 | 0.30 | 0.22 | 0.24 | 0.23 | 0.22 |
f/R1 | 2.32 | 2.32 | 2.32 | 3.71 | 2.53 | 2.26 | 2.39 | 2.26 | 2.25 | 2.27 |
f1/fn | -0.58 | -0.57 | -0.53 | -0.55 | -1.90 | -2.03 | -1.26 | -2.26 | -2.55 | -2.10 |
V1/Vp | 1.00 | 1.00 | 1.00 | 2.74 | 1.00 | 2.39 | 2.39 | 2.39 | 2.39 | 2.39 |
CT1/CTp | 1.37 | 1.30 | 1.34 | 1.84 | 1.12 | 1.24 | 1.50 | 1.28 | 1.29 | 1.27 |
CT2/CTn | 0.60 | 0.60 | 0.56 | 0.82 | 0.64 | 1.00 | 0.98 | 1.00 | 1.00 | 1.00 |
TTL/ImgH | 1.44 | 1.44 | 1.44 | 1.64 | 1.40 | 1.71 | 1.48 | 1.69 | 1.70 | 1.65 |
表31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8)
1.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镜头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与所述负透镜相邻的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
所述摄像镜头还包括弯曲的成像面,所述成像面的曲率半径RI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f/RI|≤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f/R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负透镜的有效焦距fn满足-3.0<f1/fn≤-0.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负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n满足0.5≤CT2/CTn≤1.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1与所述正透镜的色散系数Vp满足1≤V1/Vp<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正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p满足1<CT1/CTp<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满足0.6≤EPD/ImgH≤0.8。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1.5≤f/EPD≤2.8。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3.0mm<TTL<7.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满足TTL/ImgH≤1.75。
15.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至少一个后续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镜头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负透镜,与所述负透镜相邻的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
所述摄像镜头还包括弯曲的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满足TTL/ImgH≤1.75。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后续透镜沿光轴由所述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以及
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其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f/R1<5。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成像面的曲率半径RI满足|f/RI|≤0.35。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正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p满足1<CT1/CTp<2。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摄像镜头,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负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n满足0.5≤CT2/CTn≤1.0。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3.0mm<TTL<7.5mm。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1与所述正透镜的色散系数Vp满足1≤V1/Vp<3。
26.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负透镜的有效焦距fn满足-3.0<f1/fn≤-0.5。
27.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像高ImgH满足0.6≤EPD/ImgH≤0.8。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1.5≤f/EPD≤2.8。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61388.1U CN207148397U (zh) | 2017-08-23 | 2017-08-23 | 摄像镜头 |
PCT/CN2018/085626 WO2019037466A1 (zh) | 2017-08-23 | 2018-05-04 | 摄像镜头 |
US16/273,816 US11169360B2 (en) | 2017-08-23 | 2019-02-12 | Camera lens assembly comprising four lenses of +-+-, five lenses of +-+-, six lenses of +-+-+-, or seven lenses of +-++++-, refractive power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61388.1U CN207148397U (zh) | 2017-08-23 | 2017-08-23 | 摄像镜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48397U true CN207148397U (zh) | 2018-03-27 |
Family
ID=6166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61388.1U Active CN207148397U (zh) | 2017-08-23 | 2017-08-23 | 摄像镜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4839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0756A (zh) * | 2017-08-23 | 2017-10-2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WO2019037466A1 (zh) * | 2017-08-23 | 2019-02-2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11239979A (zh) * | 2018-05-03 | 2020-06-0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12034588A (zh) * | 2020-07-29 | 2020-12-04 |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4p小安装孔镜头 |
-
2017
- 2017-08-23 CN CN201721061388.1U patent/CN2071483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00756A (zh) * | 2017-08-23 | 2017-10-27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WO2019037466A1 (zh) * | 2017-08-23 | 2019-02-2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07300756B (zh) * | 2017-08-23 | 2019-12-10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11239979A (zh) * | 2018-05-03 | 2020-06-05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US11960059B2 (en) | 2018-05-03 | 2024-04-16 |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CN112034588A (zh) * | 2020-07-29 | 2020-12-04 |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4p小安装孔镜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42512B (zh) | 摄像镜头 | |
CN107300756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7367827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8152934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436481A (zh) | 摄像透镜组 | |
CN106950681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8873253A (zh) | 摄像镜头 | |
CN207123646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643586A (zh) | 摄像透镜组 | |
CN109031629A (zh) | 摄像光学系统 | |
CN108469669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8646394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219613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7490841A (zh) | 摄像透镜组 | |
CN208506350U (zh) | 摄像镜头 | |
CN109283665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9407284A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761730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7219610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6990511A (zh) | 成像镜头 | |
CN206710689U (zh) | 摄像镜头 | |
CN107121756A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07336905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6450894U (zh) | 摄像镜头 | |
CN207148397U (zh) | 摄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