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4674U -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4674U
CN207134674U CN201720683199.1U CN201720683199U CN207134674U CN 207134674 U CN207134674 U CN 207134674U CN 201720683199 U CN201720683199 U CN 201720683199U CN 207134674 U CN207134674 U CN 207134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data
control circuit
air circulation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31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建乔
吴迪
晏翔
江锡忠
金朝晖
冯跃亮
张中良
徐亮
倪大伟
胡雷剑
朱忠明
柴慎强
俞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h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h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ingh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206831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4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4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4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电网中使用的箱变普遍存在凝露的现象,提供了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包括:自动控制除湿装置、手持移动终端、数据基站和管理中心;所述自动控制除湿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除湿器;所述除湿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AC/DC隔离电源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点阵液晶模块以及继电器;手持移动终端和数据基站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数据,并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和参数设置;手持移动终端和数据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箱变即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变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商业中心、车站、机场、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其运行过程中环境的高温、高湿都会显著加强箱体金属的氧化腐蚀作用,对设备安全运行也会产生威胁。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气设备温升也增高,引起绝缘老化加快,严重时烧毁绝缘。空气湿度过大会导致设备表面凝聚水分,引起霉菌滋生加快,使电气绝缘强度降低,金属腐蚀加快导致接触面氧化,接触电阻增大。
因而环境温湿度是影响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小故障就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产,特别是箱内操作间隔接线端子,如发生高湿凝露后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设备误动作、开关跳闸等恶劣现象。从而影响受电区域正常供电,增大维修的难度和强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在合理的温湿度环境下,保证电力设备高效、安全的运转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207084,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自控降温除湿变电站,该申请案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降温除湿变电站,包括固定地基和设置在固定地基上的变电站箱体,所述变电站箱体的顶部覆盖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变电站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联通的负压风扇;所述变电站箱体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风窗口,所述变电站箱体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出风窗口。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与外界的数据基站和管理基站进行数据交互,不具备移动终端操作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电网中使用的箱变普遍存在凝露的现象,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会导致箱体锈蚀、元器件短路,严重影响箱变安全运行及电网可靠供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包括:自动控制除湿装置、手持移动终端、数据基站和管理中心;所述自动控制除湿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除湿器;所述除湿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AC/DC 隔离电源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点阵液晶模块以及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以及点阵液晶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与除湿器连接;外部电源通过第一AC/DC隔离电源模块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控制器和手持移动终端、数据基站之间通过无线信道交互数据;手持移动终端和数据基站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数据,并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和参数设置;手持移动终端和数据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部安装半导体冷凝除湿装置,用于降低空间气体的湿度,减少盐雾腐蚀,将箱体内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水后排出柜外,避免电子元器件表面结露,降低绝缘器件的高压击穿风险,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自动控制除湿装置应用热电制冷技术,无需使用制冷剂或干燥剂,设备体积小、可靠性高、容易安装和维护,可以在恶劣、敏感或是空间狭小的环境中工作。分体式设计使装置具备更大的安装灵活性;另外,控制器只在需要除湿的时候接通除湿器电源,由此可大大延长除湿器电源模块的使用年限。
作为优选,所述手持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蓝牙、数据线或存储卡方式与管理中心交互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基站通过以太网、串口方式与管理中心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示灯及蜂鸣器。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的按键组。
所述除湿器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AC/DC隔离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滚珠轴承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器、冷端散热器以及积水盘;所述第二AC/DC隔离电源模块、滚珠轴承风扇以及半导体制冷片均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连接,根据温度值控制冷端散热器温度,检测半导体制冷片故障;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热端散热器与滚珠轴承风扇连接;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冷端散热器与积水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除湿器启动工作后,半导体制冷片在一定电压下产生冷热效应,当冷端散热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就会在冷端散热器上凝结,冷凝水滴落至积水盘并排至密封空间外部,最终达到降低工作环境湿度的目的;风扇用于热端散热器的散热、加强空气流动以提高除湿效率;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冷、热端散热器的温度,控制电路根据温度值可控制冷端散热器温度,检测半导体制冷片是否出现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本实用新型研究在箱变封闭的空间内增加防凝露监测和空气循环除湿装置,(1)实时监测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智能控制除湿,预防凝露现象的发生;(2)支持现场手持机巡检和远程实时在线监测设备状态的应用;(3)应用热电制冷技术,无需使用制冷剂或干燥剂,设备体积小、可靠性高、容易安装和维护,可以在恶劣、敏感或是空间狭小的环境中工作;(4)设备可长期连续运行,耗电量小,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湿器的结构图。
图中,1-自动控制除湿装置,2-手持移动终端,3-数据基站,4-管理中心,11-控制器, 12-除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自动控制除湿装置1、手持移动终端2、数据基站3和管理中心4;所述自动控制除湿装置1包括控制器11和除湿器12;所述除湿器12与控制器11连接;所述控制器11和手持移动终端2、数据基站3之间通过无线信道交互数据;手持移动终端2和数据基站3接收来自控制器11的数据,并对控制器11 进行控制和参数设置;手持移动终端2和数据基站3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手持移动终端2和管理中心4都安装一套功能完善的组态化监控软件,具备良好的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和完备稳定的数据库,主要以被监测设备为对象,接收与被监测设备相关的状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和显示。自动控制除湿装置1支持本地显示和操作,即可独立安装使用,也可以与手持移动终端2、数据基站3任意组合使用。
除湿装置可利用手持移动设备,通过专用扩展基站模块实时在线读取附近冷凝除湿装置状态,或通过基站组成网络,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实时不间断的采集除湿机与其他传感器数据,监视其工作状态,记录异常情况,并提供控制、查询等功能。
手持移动终端2通过无线网络、蓝牙、数据线或存储卡方式与管理中心4交互数据,数据基站3通过以太网、串口方式与管理中心4连接。
控制器11,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AC/DC隔离电源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中文点阵液晶模块、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以及中文点阵液晶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与除湿器12连接;外部电源输入通过第一AC/DC隔离电源模块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控制器11还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以及按键组。控制器上电后实时测量和显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信息,通过比较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的实测值和设定阈值来控制除湿器工作,使被监测点环境湿度始终处于系统设定条件之内。控制器工作状态信息和环境温湿度数据都会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出去,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实现监测设备状态。通过设置指示灯和报警器,当检测参数超过预设值时,进行报警,以便操作人员对控制箱内气体的湿度情况的即时掌握。通过设置按键组,可在实现对控制箱内气体的温湿度自动调节的基础上,实现通过对控制箱内湿度的人工控制。
除湿器12,如图3所示,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AC/DC隔离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滚珠轴承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器、冷端散热器以及积水盘;第二AC/DC隔离电源模块、滚珠轴承风扇以及半导体制冷片均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连接,根据温度值控制冷端散热器温度,检测半导体制冷片故障;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热端散热器与滚珠轴承风扇连接;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冷端散热器与积水盘连接。
此外,自动控制除湿装置1还配套有软件系统,包括分手持移动巡检软件和后台监控软件两种。前者运行在移动设备上,通过专用扩展基站模块可以实时在线读取除湿装置状态。后者运行在组网环境中,用于实时监视组网设备。
1)手持移动巡检软件
巡检软件主要用于无联网环境,软件运行于移动设备上,并通过内置专用基站与除湿装置等设备通讯。
软件提供开始巡检与结束巡检开关,并提供实时状态显示、历史巡检查询以及数据同步功能。软件开启后,手持机将尝试读取附近的冷凝除湿装置与无线传感器等信息。对于每个除湿器12,主要显示当前温度、湿度以及设备工作状态等信息。同时,还提供手动启动除湿切换开关,以方便特殊情况下,进行人为干预,手动启动除湿功能。
2)后台监控软件
后台监控软件适用于组网环境,部署在服务器上的监控软件可实时不间断的采集除湿器12与其他传感器数据,监视其工作状态,记录异常情况,并提供控制、查询等功能。
软件提供模型构建与通讯配置等页面,用于配置当前系统范围的基站、汇聚控制器11 与传感器等信息,还提供实时数据查看,与历史数据查询,并提供相关的图表进行显示,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设备运行概况与数据细节等信息,提供事件显示与检索功能,用于对系统监测过程中的告警等事件进行管理与呈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6)

1.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除湿装置、手持移动终端、数据基站和管理中心;
所述自动控制除湿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除湿器;所述除湿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AC/DC隔离电源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点阵液晶模块以及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射频收发集成电路以及点阵液晶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一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与除湿器连接;外部电源通过第一AC/DC隔离电源模块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
控制器和手持移动终端、数据基站之间通过无线信道交互数据;手持移动终端和数据基站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数据,并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和参数设置;手持移动终端和数据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蓝牙、数据线或存储卡方式与管理中心交互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基站通过以太网、串口方式与管理中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示灯及蜂鸣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第一控制电路连接的按键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包括: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二AC/DC隔离电源模块、温度传感器、滚珠轴承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器、冷端散热器以及积水盘;
所述第二AC/DC隔离电源模块、滚珠轴承风扇以及半导体制冷片均与第二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连接,根据温度值控制冷端散热器温度,检测半导体制冷片故障;
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热端散热器与滚珠轴承风扇连接;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冷端散热器与积水盘连接。
CN201720683199.1U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Active CN207134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3199.1U CN207134674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3199.1U CN207134674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4674U true CN207134674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3199.1U Active CN207134674U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4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242A (zh) * 2021-06-11 2021-10-26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温室自动除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242A (zh) * 2021-06-11 2021-10-26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温室自动除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0936B (zh) 智能防凝露环境调控装置
CN202599617U (zh) 变电站室内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CN209266918U (zh) 一种智能低压开关柜
CN204885887U (zh) 冷凝式开关柜智能除湿器
CN110793571A (zh) 一种环网柜在线监测系统
CN109412050B (zh) 基于传感器优化布置的配电室环境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07367024A (zh) 一种室内站防潮防凝露控制方法
CN203422658U (zh) 高层建筑电气设备间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CN202975882U (zh) 一种在线式智能除湿防凝露系统
CN103472778A (zh) 高层建筑电气设备间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CN105511515A (zh) 一种电气端子箱的智能除湿系统
CN207134674U (zh)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
CN107306019A (zh) 一种箱变空气循环降温除湿方法及系统
CN203375605U (zh) 无霜半导体除湿器
CN206559745U (zh) 一种防凝露装置的网络机柜
CN108565754A (zh) 一种智能监控的箱式变电站
CN111857005A (zh) 一种变电站环境控制系统
CN205563984U (zh)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11857214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机房环境测控系统
CN104102194A (zh) 一种家电多维信息综合管理方法
CN107272782A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及方法
CN207134676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空气循环降温除湿系统及除湿装置
CN208400021U (zh) 变电站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CN206225798U (zh) 一种排水型电柜除湿器
CN105320192A (zh) 大功率排风扇和加热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