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9958U -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9958U
CN207119958U CN201720579166.2U CN201720579166U CN207119958U CN 207119958 U CN207119958 U CN 207119958U CN 201720579166 U CN201720579166 U CN 201720579166U CN 207119958 U CN207119958 U CN 207119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sed line
fixed
connecting rod
pole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91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林平
雷良育
李雪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aybreak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aybreak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aybreak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aybreak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91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9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9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99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压入工装,公开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固定架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数量至少三个;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压入装置布置在固定架的四周。本装置设置有压入装置,可以实现衬套的自动压人,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上盖通过圆柱凸台安装在固定架上,定位准确,同时工作台上还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压紧上盖端部,防止上盖移动,提高衬套装配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压入工装,尤其涉及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枯竭和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电动汽车因其使用电动能源作为动力来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石油能源的消耗,收到了各国人名的青睐,由此也推动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大踏步发展。电池箱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和承载装置,影响着整个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池箱一般主要由上盖、绝缘板、下箱体、吊耳等组成,上盖主要起到固定作用。电池箱上盖与下箱体主要通过螺栓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需要在电池箱上盖的连接孔中压人衬套。以往压衬套的工作大都是工人用锤子敲进孔内,效率非常低下,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衬套装配效率低的缺点,提供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固定架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数量至少三个,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压杆,第一底座安装在固定架四周,第一底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 一凹槽,设定第一凹槽左右两侧壁为左侧板和右侧板,设定第一凹槽后侧壁为后侧板,第一气缸垂直固定在后侧板上,第一气缸内伸缩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伸入到第一凹槽内,第一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连杆一端伸入到第二凹槽内与第一固定块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的两侧都设有第二连杆,左侧板上端端部与右侧板上端端部之间安装有销轴,销轴穿过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安装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第二连杆中部垂直固定有压杆,压杆顶部为压头;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压入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压入装置布置在固定架周边,工作台端面设有供压入装置安装用的安装孔,压入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二气缸、连杆组件、压板和压入杆,固定板包括竖板和横板,竖板与横板相互垂直,竖板与横板一体式,竖板通过安装孔伸出工作台,横板和第二气缸安装在安装孔内,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横板上,第二气缸内伸缩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顶端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连杆组件铰接连接,连杆组件另一端与压板铰接,压入杆数量至少为两个,压入杆固定在压板上并垂直向下延伸,所有压入杆排成一列,连杆组件包括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七连杆外形为L形连杆,第六连杆一端与第二固定块铰接,第六连杆另一端与第七连杆铰接,第七连杆拐角处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七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压板铰接,第四连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第三支杆一端与第一支杆连接,第三支杆另一端与第二支杆连接,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平行,第四支杆同时与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固定连接,并设定连接处为汇集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为一体式,第一支杆的端部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二支杆的端部也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连接,第三连杆 的中部与汇集部铰接,第五连杆一端第四支杆铰接,第五连杆另一端与压板铰接,第五连杆平行于第三连杆。
作为优选,固定架包括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第四凸条、第五凸条、第六凸条、第七凸条和第八凸条,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第四凸条、第五凸条、第六凸条、第七凸条和第八凸条首尾相连接形成凸字形,第二凸条与第三凸条长度相等,第二凸条和第三凸条都垂直固定在第一凸条,第四凸条与第五凸条长度相等,第四凸条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凸条,第四凸条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六凸条,第五凸条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三凸条,第五凸条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七凸条,第六凸条与第七凸条分别垂直固定在第八凸条的两端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给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提供气源的气泵,工作台内部安装有气压表、气压调节器和空气过滤器,气压调节器设在气压表的下部,气压表的两侧都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与气泵连接,气泵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之间通过气路管道连接,工作台上设有控制气路管道通断的通气阀,通气阀伸出工作台端面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通气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气阀设在固定架前后两侧。
作为优选,工作台上设有防护窗,防护窗设在工作台的两侧,防护窗顶端固定有给工作台照明的照明灯,防护窗包括窗架和窗板,窗板为不锈钢板,窗板侧边与窗架侧边铰接,窗架上固定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到窗板安装位置,第三固定块一侧面镶嵌有磁性块,窗板关闭时,窗板上端部与磁性块吸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装置设置有压入装置,可以实现衬套的自动压人,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 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上盖通过圆柱凸台安装在固定架上,定位准确,同时工作台上还设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压紧上盖端部,防止上盖移动,提高衬套装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压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四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工作台、11—固定架、12—圆柱凸台、13—压紧装置、14—压入装置、15—气泵、16—气压表、17—气压调节器、18—空气过滤器、19—通气阀、20—防护窗、21—照明灯、101—安装孔、111—第一凸条、112—第二凸条、113—第三凸条、114—第四凸条、115—第五凸条、116—第六凸条、117—第七凸条、118—第八凸条、131—第一底座、132—第一气缸、133—第一连杆、134—第二连杆、135—压杆、136—第一固定块、137—销轴、141—固定板、142—第二气缸、143—连杆组件、144—压板、145—压入杆、146—第二固定块、201—窗架、202—窗板、203—第三固定块、1311—第一底座的上端面、1312—第一凹槽、1313—左侧板、1314—右侧板、1315—后侧板、1321—第一伸缩杆、1351—压头、1361—第二凹槽、1411—竖板、1412—横板、1421—第二伸缩杆、1431—第六连杆、1432—第七连杆、1433—第三连杆、1434—第四连杆、1435—第五连杆、14341—第一支杆、14342—第二支杆、14343—第三支杆、14344—第四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12,圆柱凸台12的数量与上盖衬套孔的数量相同,工作台10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13,压紧装置13的数量至少三个,本实施例压紧装置13的数量为四个,压紧装置13包括第一底座131、第一气缸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134和压杆135,第一底座131安装在固定架11四周,第一底座131与工作台10固定连接,第一底座的上端面131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1312,设定第一凹槽1312左右两侧壁为左侧板1313和右侧板1314,设定第一凹槽1312后侧壁为后侧板1315,第一气缸132垂直固定在后侧板1315上,第一气缸132内伸缩有第一伸缩杆1321,第一伸缩杆1321伸入到第一凹槽1312内,第一伸缩杆132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6,第一固定块136上设有第二凹槽1361,第一连杆133一端伸入到第二凹槽1361内与第一固定块136铰接,第一连杆133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34铰接,第一连杆133的两侧都设有第二连杆134,左侧板1313上端端部与右侧板1314上端端部之间安装有销轴137,销轴137穿过第二连杆134,第二连杆134安装在左侧板1313与右侧板1314之间,第二连杆134中部垂直固定有压杆135,压杆135顶部为压头1351,启动第一气缸132,带动第一伸缩杆1321向外伸长,第一连杆133驱动第二连杆134绕着销轴137转动,第二连杆134上的压杆135也随着转动并压合在上盖边缘位置,防止上盖移动;工作台10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14,压入装置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压入装置14布置在固 定架11周边,工作台10端面设有供压入装置14安装用的安装孔101,压入装置14包括固定板141、第二气缸142、连杆组件143、压板144和压入杆145,固定板141包括竖板1411和横板1412,竖板1411与横板1412相互垂直,竖板1411与横板1412一体式,竖板1411通过安装孔101伸出工作台10,横板1412和第二气缸142安装在安装孔101内,第二气缸142固定安装在横板1412上,第二气缸142内伸缩有第二伸缩杆1421,第二伸缩杆1421顶端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6,第二固定块146与连杆组件143铰接连接,连杆组件14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压入杆145数量至少为两个,压入杆145固定在压板144上并垂直向下延伸,所有压入杆145排成一列,连杆组件143包括第六连杆1431、第七连杆1432、第三连杆1433、第四连杆1434和第五连杆1435,第七连杆1432外形为L形连杆,第六连杆1431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6铰接,第六连杆1431另一端与第七连杆1432铰接,第七连杆1432拐角处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七连杆1432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433铰接,第三连杆143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四连杆1434包括第一支杆14341、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和第四支杆14344,第三支杆14343一端与第一支杆14341连接,第三支杆14343另一端与第二支杆14342连接,第一支杆14341与第二支杆14342平行,第四支杆14344同时与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固定连接,并设定连接处为汇集部,第一支杆14341、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和第四支杆14344为一体式,第一支杆14341的端部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二支杆14342的端部也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三连杆1433的中部与汇集部铰接,第五连杆1435一端第四支杆14344铰接,第五连杆1435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五连杆1435平行于第三连杆1433。
固定架11包括第一凸条111、第二凸条112、第三凸条113、第四凸条114、 第五凸条115、第六凸条116、第七凸条117和第八凸条118,第一凸条111、第二凸条112、第三凸条113、第四凸条114、第五凸条115、第六凸条116、第七凸条117和第八凸条118首尾相连接形成凸字形,第二凸条112与第三凸条113长度相等,第二凸条112和第三凸条113都垂直固定在第一凸条111,第四凸条114与第五凸条115长度相等,第四凸条114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凸条112,第四凸条114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六凸条116,第五凸条115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三凸条113,第五凸条115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七凸条117,第六凸条116与第七凸条117分别垂直固定在第八凸条118的两端部,第一凸条111的上端面、第二凸条112的上端面、第三凸条113的上端面、第四凸条114的上端面、第五凸条115的上端面、第六凸条116的上端面、第七凸条117的上端面和第八凸条118的上端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条凸条上都安装有圆柱凸台12。
还包括给第一气缸132和第二气缸142提供气源的气泵15,工作台10内部安装有气压表16、气压调节器17和空气过滤器18;气压表16可以显示管路内当前气压值,气压调节器17可以根据气压表16的压力值调节气压大小,即控制压入装置14压入衬套时力的大小,以免损坏工件;空气过滤器18用来过滤气泵的空气,起到净化作用;气压调节器17设在气压表16的下部,气压表16的两侧都设有空气过滤器18,空气过滤器18与气泵15连接,气泵15与第一气缸132、第二气缸142之间通过气路管道连接,工作台10上设有控制气路管道通断的通气阀19,通气阀19伸出工作台10端面并与工作台10固定连接,通气阀1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气阀19设在固定架11前后两侧。
工作台10上设有防护窗20,待设备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躲到防护窗20外,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防护窗20设在工作台10的两侧,防护窗20顶端固定有给工作台10照明的照明灯21,照明灯21可以在照明条件不好或者夜间环境 下工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防护窗20包括窗架201和窗板202,窗板202为不锈钢板,窗板202侧边与窗架201侧边铰接,窗架201上固定有第三固定块203,第三固定块203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到窗板202安装位置,第三固定块203一侧面镶嵌有磁性块,窗板202关闭时,窗板202上端部与磁性块吸合连接,通过磁性吸合方式来打开或者关闭窗板202,可以实现窗板202快速打开或者关闭,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4)

1.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上固定有用于定位上盖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定位上盖的圆柱凸台(12),工作台(10)上设有用于压紧上盖的压紧装置(13),压紧装置(13)的数量至少三个,压紧装置(13)包括第一底座(131)、第一气缸(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134)和压杆(135),第一底座(131)安装在固定架(11)四周,第一底座(131)与工作台(10)固定连接,第一底座的上端面(131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槽(1312),设定第一凹槽(1312)左右两侧壁为左侧板(1313)和右侧板(1314),设定第一凹槽(1312)后侧壁为后侧板(1315),第一气缸(132)垂直固定在后侧板(1315)上,第一气缸(132)内伸缩有第一伸缩杆(1321),第一伸缩杆(1321)伸入到第一凹槽(1312)内,第一伸缩杆(132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6),第一固定块(136)上设有第二凹槽(1361),第一连杆(133)一端伸入到第二凹槽(1361)内与第一固定块(136)铰接,第一连杆(133)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34)铰接,第一连杆(133)的两侧都设有第二连杆(134),左侧板(1313)上端端部与右侧板(1314)上端端部之间安装有销轴(137),销轴(137)穿过第二连杆(134),第二连杆(134)安装在左侧板(1313)与右侧板(1314)之间,第二连杆(134)中部垂直固定有压杆(135),压杆(135)顶部为压头(1351);工作台(10)上还设有用于将衬套压入到上盖内的压入装置(14),压入装置(1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压入装置(14)布置在固定架(11)周边,工作台(10)端面设有供压入装置(14)安装用的安装孔(101),压入装置(14)包括固定板(141)、第二气缸(142)、连杆组件(143)、压板(144)和压入杆(145),固定板(141)包括竖板(1411)和横板(1412),竖板(1411)与横板(1412)相互垂直,竖板(1411)与横板(1412)一体式,竖板(1411)通过安装孔(101) 伸出工作台(10),横板(1412)和第二气缸(142)安装在安装孔(101)内,第二气缸(142)固定安装在横板(1412)上,第二气缸(142)内伸缩有第二伸缩杆(1421),第二伸缩杆(1421)顶端端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6),第二固定块(146)与连杆组件(143)铰接连接,连杆组件(14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压入杆(145)数量至少为两个,压入杆(145)固定在压板(144)上并垂直向下延伸,所有压入杆(145)排成一列,连杆组件(143)包括第六连杆(1431)、第七连杆(1432)、第三连杆(1433)、第四连杆(1434)和第五连杆(1435),第七连杆(1432)外形为L形连杆,第六连杆(1431)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46)铰接,第六连杆(1431)另一端与第七连杆(1432)铰接,第七连杆(1432)拐角处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七连杆(1432)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433)铰接,第三连杆(1433)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四连杆(1434)包括第一支杆(14341)、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和第四支杆(14344),第三支杆(14343)一端与第一支杆(14341)连接,第三支杆(14343)另一端与第二支杆(14342)连接,第一支杆(14341)与第二支杆(14342)平行,第四支杆(14344)同时与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固定连接,并设定连接处为汇集部,第一支杆(14341)、第二支杆(14342)、第三支杆(14343)和第四支杆(14344)为一体式,第一支杆(14341)的端部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二支杆(14342)的端部也通过销轴与固定板(141)连接,第三连杆(1433)的中部与汇集部铰接,第五连杆(1435)一端第四支杆(14344)铰接,第五连杆(1435)另一端与压板(144)铰接,第五连杆(1435)平行于第三连杆(14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1)包括第一凸条(111)、第二凸条(112)、第三凸条(113)、 第四凸条(114)、第五凸条(115)、第六凸条(116)、第七凸条(117)和第八凸条(118),第一凸条(111)、第二凸条(112)、第三凸条(113)、第四凸条(114)、第五凸条(115)、第六凸条(116)、第七凸条(117)和第八凸条(118)首尾相连接形成凸字形,第二凸条(112)与第三凸条(113)长度相等,第二凸条(112)和第三凸条(113)都垂直固定在第一凸条(111),第四凸条(114)与第五凸条(115)长度相等,第四凸条(114)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凸条(112),第四凸条(114)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六凸条(116),第五凸条(115)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三凸条(113),第五凸条(115)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七凸条(117),第六凸条(116)与第七凸条(117)分别垂直固定在第八凸条(118)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第一气缸(132)和第二气缸(142)提供气源的气泵(15),工作台(10)内部安装有气压表(16)、气压调节器(17)和空气过滤器(18),气压调节器(17)设在气压表(16)的下部,气压表(16)的两侧都设有空气过滤器(18),空气过滤器(18)与气泵(15)连接,气泵(15)与第一气缸(132)、第二气缸(142)之间通过气路管道连接,工作台(10)上设有控制气路管道通断的通气阀(19),通气阀(19)伸出工作台(10)端面并与工作台(10)固定连接,通气阀(1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气阀(19)设在固定架(11)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上设有防护窗(20),防护窗(20)设在工作台(10)的两侧,防护窗(20)顶端固定有给工作台(10)照明的照明灯(21),防护窗(20)包括窗架(201)和窗板(202),窗板(202)为不锈钢板,窗板(202)侧边与窗架(201)侧边铰接,窗架(201)上固定有第三固定块(203),第三固定块 (203)一端垂直向下延伸到窗板(202)安装位置,第三固定块(203)一侧面镶嵌有磁性块,窗板(202)关闭时,窗板(202)上端部与磁性块吸合连接。
CN201720579166.2U 2017-05-23 2017-05-23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9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9166.2U CN207119958U (zh) 2017-05-23 2017-05-23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9166.2U CN207119958U (zh) 2017-05-23 2017-05-23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9958U true CN207119958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4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91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9958U (zh) 2017-05-23 2017-05-23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9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56965U (zh) 一种螺丝漏装检测装置
CN206437837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
CN107965694A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户外灯
CN207119958U (zh) 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N207119957U (zh) 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N2830468Y (zh) 带有消毒功能的自动升降晾衣架
CN206869422U (zh) 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N107186462B (zh) 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N201415389Y (zh) 压气门弹簧装置
CN10741445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N107253038B (zh) 一种电池箱上盖衬套自动压入装置
CN209338863U (zh) 一种带有夹板的升降晾衣架
CN205708816U (zh) 行程开关触头部分组装机的换位单元
CN204893385U (zh) 汽车车灯壳体打安装螺丝装置
CN205821812U (zh) 远程可视遥控智能晾衣装置
CN201317230Y (zh) 轮胎外观检测机
CN208058694U (zh) 一种易拆式路灯
CN201250635Y (zh) 地面防喷器远程控制装置
CN20371909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支架
CN206316712U (zh) 电磁阀铁芯组件装配机的压紧机构
CN208117182U (zh) 一种铰链压紧器
CN20762954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座椅衬套的设备
CN202200362U (zh) 双向液压劈木机
CN207596979U (zh) 一种桥架电镀锌装置
CN201934032U (zh) 气动套管扶正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