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8010U - 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18010U CN207118010U CN201721006905.5U CN201721006905U CN207118010U CN 207118010 U CN207118010 U CN 207118010U CN 201721006905 U CN201721006905 U CN 201721006905U CN 207118010 U CN207118010 U CN 2071180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ion coil
- housing
- coil
- water tank
- fixe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侧面设有水箱,壳体的外部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接线铜排和第二接线铜排,壳体的外部右侧分别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的一端穿过壳体与水箱的侧面顶部连接,进水管的一端穿过壳体与水箱的侧面底部连接,水箱的内部侧面设有内壳体,内壳体的内侧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和固定板,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的顶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第一感应线圈的底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水箱的设置,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避免了因感应圈太长,冷却量不够,造成感应圈本身发热而带来的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炉采用的是感应加热原理,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即工件)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感应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感应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感应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该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来加热。感应线圈是感应加热的重要元件,它的结构与连接方式不同,直接影响加热效果和元器件使用寿命。目前电磁感应加热炉所用的感应圈一般由一段金属管绕制而成,只有一个冷却水进水口和一个冷却水排水口(即金属管的两端管口),感应圈中间没有出水口,这种结构的感应圈,如果感应圈较大、匝数较多时,感应圈中的水的热量就会太高,冷却效果就会比较差,严重时甚至会烧坏感应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水箱的设置,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避免了因感应圈太长,冷却量不够,造成感应圈本身发热而带来的损坏,将上下放置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并联,提高整个加热线圈的功率,从而提高加热效果,在感应圈内实现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连续光亮感应加热,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设有水箱,壳体的外部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接线铜排和第二接线铜排,壳体的外部右侧分别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的一端穿过壳体与水箱的侧面顶部连接,进水管的一端穿过壳体与水箱的侧面底部连接,水箱的内部侧面设有内壳体,内壳体的内侧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和固定板,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的顶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第一感应线圈的底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第二感应线圈的顶端设有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第二感应线圈的底端设有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和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均与第一接线铜排连接,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和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均与第二接线铜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接线铜排和温度感应器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接线铜排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温度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外部显示设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板的数量应不少于三块,且不少于三块的固定板沿内壳体的内侧等角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圈数均不少于十圈,且不少于十圈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沿固定板等距离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水箱的设置,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避免了因感应圈太长,冷却量不够,造成感应圈本身发热而带来的损坏,将上下放置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并联,提高整个加热线圈的功率,从而提高加热效果,在感应圈内实现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连续光亮感应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接线铜排、2温度传感器、3固定板、4水箱、5内壳体、6壳体、7第二接线铜排、8出水管、9第一感应线圈、10第二感应线圈、11进水管、12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13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14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15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包括壳体6,壳体6的内部侧面设有水箱4,壳体6的外部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接线铜排1和第二接线铜排7,壳体6的外部右侧分别设有出水管8和进水管11,出水管8的一端穿过壳体6与水箱4的侧面顶部连接,进水管11的一端穿过壳体6与水箱4的侧面底部连接,水箱4的设置,提高了冷却效果,避免了因感应圈太长,冷却量不够,造成感应圈本身发热而带来的损坏,水箱4的内部侧面设有内壳体5,内壳体5的内侧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2和固定板3,温度感应器2用于感知内部感应线圈的温度,固定板3的数量应不少于三块,且不少于三块的固定板3沿内壳体5的内侧等角度设置,固定板3用于固定内部感应线圈,固定板3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的圈数均不少于十圈,且不少于十圈的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沿固定板3等距离设置,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的圈数均不少于十圈用于提供更高的热量,第一感应线圈9的顶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12,第一感应线圈9的底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14,第二感应线圈10的顶端设有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13,第二感应线圈10的底端设有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15,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12和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13均与第一接线铜排1连接,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14和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15均与第二接线铜排7连接,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并联,提高整个加热线圈的功率,从而提高加热效果,第一接线铜排1和温度感应器2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接线铜排7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温度感应器2的输出端与外部显示设备连接。
在使用时:连接外部电源和外部显示设备以及进出水管,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并联,提高整个加热线圈的功率,从而提高加热效果,可以在感应圈内实现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连续光亮感应加热,凉水从进水管11进入水箱4内,吸收热量,从出水管8排出带走热量,提高了冷却效率,避免了因感应圈太长,冷却量不够,造成感应圈本身发热而带来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水箱4的设置,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避免了因感应圈太长,冷却量不够,造成感应圈本身发热而带来的损坏,将上下放置的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并联,提高整个加热线圈的功率,从而提高加热效果,在感应圈内实现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连续光亮感应加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内部侧面设有水箱(4),壳体(6)的外部左侧分别设有第一接线铜排(1)和第二接线铜排(7),壳体(6)的外部右侧分别设有出水管(8)和进水管(11),出水管(8)的一端穿过壳体(6)与水箱(4)的侧面顶部连接,进水管(11)的一端穿过壳体(6)与水箱(4)的侧面底部连接,水箱(4)的内部侧面设有内壳体(5),内壳体(5)的内侧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2)和固定板(3),固定板(3)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第一感应线圈(9)的顶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12),第一感应线圈(9)的底端设有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14),第二感应线圈(10)的顶端设有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13),第二感应线圈(10)的底端设有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上端头(12)和第二感应线圈上端头(13)均与第一接线铜排(1)连接,第一感应线圈下端头(14)和第二感应线圈下端头(15)均与第二接线铜排(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铜排(1)和温度感应器(2)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接线铜排(7)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温度感应器(2)的输出端与外部显示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的数量应不少于三块,且不少于三块的固定板(3)沿内壳体(5)的内侧等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的圈数均不少于十圈,且不少于十圈的第一感应线圈(9)和第二感应线圈(10)沿固定板(3)等距离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06905.5U CN207118010U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06905.5U CN207118010U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18010U true CN207118010U (zh) | 2018-03-16 |
Family
ID=6157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06905.5U Active CN207118010U (zh) | 2017-08-14 | 2017-08-14 | 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18010U (zh) |
-
2017
- 2017-08-14 CN CN201721006905.5U patent/CN2071180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35300U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智能电磁加热器 | |
CN203871141U (zh) | 双水冷高频单相变压器 | |
CN203931757U (zh) | 高频单相水冷变压器 | |
CN201363874Y (zh) | 一种超音频感应电热水器 | |
CN105428045B (zh) | 高频水冷变压器 | |
CN206803313U (zh) | 一种电磁采暖炉 | |
CN202632963U (zh) | 水冷散热次高频变压器及其散热装置 | |
CN207118010U (zh) | 一种加热炉感应圈结构 | |
CN203760264U (zh) | 一种水电分离式水冷电抗器 | |
CN101123832A (zh) |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电磁感应热管 | |
CN203205199U (zh) | 一种紧凑型水冷电抗器 | |
CN202734568U (zh) | 中频电炉的水冷结构 | |
CN204787186U (zh) | 高频电磁加热多孔管道式热水加热器 | |
CN209168906U (zh) | 一种变压器的低压出线结构 | |
CN208955517U (zh) | 一种电气柜的除尘散热结构 | |
CN206921601U (zh) | 一种水冷散热电磁铁 | |
CN103105053B (zh) | 六电极交流矿热炉 | |
CN207820266U (zh) | 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 | |
CN205984580U (zh) | 中频水冷变压器 | |
CN207103264U (zh) | 一种新型高温高压清洗机 | |
CN201601612U (zh) | 内置式一体化高效节能大功率特种整流装置 | |
CN109579276B (zh) | 低温线缆加热磁化装置 | |
CN202917292U (zh) | 一种新型水冷变压器 | |
CN206244846U (zh) | 高效淬火感应器 | |
CN206412204U (zh) | 一种特种焊接水冷变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