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6918U - 一种避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6918U
CN207116918U CN201721066024.2U CN201721066024U CN207116918U CN 207116918 U CN207116918 U CN 207116918U CN 201721066024 U CN201721066024 U CN 201721066024U CN 207116918 U CN207116918 U CN 207116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knot
level
level pin
knot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60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ide Stew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ide Stew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ide Stew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ide Stew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60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6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6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6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装置,包括针节组件,针节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相互套接的圆筒状导体、固定连接在导体一端在导体沿轴向相对运动后与导体端面相抵触的上限位件以及连接于导体相互套接的一端在导体相互脱离之前相互抵触防止导体沿轴向相互脱离的限位组件,针节组件两端均封闭,针节组件的内腔通过通孔与气泵相连通;导体包括一级针节和套接在一级针节一端的二级针节,上限位件为上限位块,上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上限位块远离一级针节的一端的外柱面上,上限位块在二级针节滑入一级针节内之前与一级针节相抵触;限位组件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级针节靠近二级针节一端的第一下限位件,二级针节靠近一级针节一端的外柱面上设有第二下限位件。

Description

一种避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装置用来将雷电引导至地下,以防止建筑物或人受到电击。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针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长度比较长,重量大,安装时需要将其竖起来,固定在地面上。
如公告号为CN20485827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避雷针。包括底座、套筒、接地电极和针体,接地电极和套筒位于底座上,针体的底部位于套筒内,针体包括至少两节可拆卸连接的针节,底座和套筒均为导体材料制成。安装时,先将底座和套筒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针节一节一节地组装起来。
该避雷针没安装一节针节都需要将针节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雷装置,其优点是针节安装时比较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避雷装置,包括针节组件,针节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相互套接的圆筒状导体、固定连接在导体一端在导体沿轴向相对运动后与导体端面相抵触的上限位件以及连接于导体相互套接的一端在导体相互脱离之前相互抵触防止导体沿轴向相互脱离的限位组件,针节组件两端均封闭,针节组件的内腔通过通孔与气泵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体均为圆筒状,相互套接,针节组件的两端封闭,气泵通过通孔向针节组件内部泵入高压气,导体沿轴向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实现针节组件的伸长。在安装时,只要将较短的针节组件树立起来,固定好后,在使针节组件伸长,完成安装。伸长之前,上限位件与导体相互抵触,伸长后,限位组件对导体下端进行限位,防止两导体之间相互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体包括一级针节和套接在一级针节一端内的二级针节,所述上限位件为上限位块,上限位块固定连接在上限位块远离一级针节的一端的外柱面上,上限位块在二级针节滑入一级针节内之前与一级针节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二级针节沿一级针节轴向滑动时,上限位块可以与一级针节的端面相互抵触,防止二级针节位于一级针节外面的一端滑入一级针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绕二级针节圆周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个上限位块均能够与一级针节相抵触,提高了上限位块与二级针节的连接强度,且一级针节与上限位块相抵触时,二级针节在圆周上受到的力比较均匀,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级针节靠近二级针节一端的第一下限位件,二级针节靠近一级针节一端的外柱面上设有第二下限位件,第二下限位件在随二级针节滑出一级针节后沿二级针节径向朝远离二级针节方向运动进入第一下限位件和一级针节端面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下限位件进入第一下限位件和一级针节端面之间后,二级针节继续朝远离一级针节的方向运动时,第二下限位件与第一下限位件抵触,防止二级针节脱离一级针节。当二级针节朝插入一级针节的方向运动时,第二限位件与一级针节端面箱抵触,防止二级针节插入一级针节,使一级针节和二级针节相互套接部分的长度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限位件为一级限位环,所述连接件为连杆,连杆一端与一级针节端面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一级限位环固定连接,固定环的内圈套在二级针节上;第二下限位件为下限位块,二级针节靠近一级针节的一端外柱面上开设有与下限位块适配的凹槽,下限位块与凹槽的底面之间抵触设有具有弹性的弹性件,弹性件在第二下限位件随二级针节滑出一级针节之前处于被压缩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限位块随二级针节滑出一级针节后,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下限位块朝远离凹槽的方向运动,下限位块远离二级针节的一面突出凹槽,二级针节继续滑出一级针节时,下限位块与一级限位环相抵触,一级限位环可以防止二级针节与一级针节相互脱离。此时,二级针节朝插入一级针节的方向运动时,下限位块与一级针节相抵触,使一级针节和二级针节相互套接部分的长度保持不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垫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且弹性变形幅度比较小,可以减小凹槽的尺寸。变形过程比较平缓,下限位块不会被弹出并脱离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限位块绕二级针节圆周阵列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个下限位块均可以与一级限位环相抵触,二级针节在圆周上受到的力比较均与,更加稳定,多个下限位块提高了下限位块与二级针节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针节组件两端封闭,针节组件由多根圆筒状导体相互套接而成,导体可以沿轴向相对滑动,实现针节组件的伸缩功能,安装时,将针节组件缩短,便于将针节组件竖起来,竖直固定好后,用气泵通过通孔向针节组件内腔泵入高压气,导体在高压气压作用力下逐渐沿轴向朝向对远离的方向运动,针节组件逐渐伸长,上限位块和限位组件对各导体的相沿轴向的对位置进行限位,使针节组件可以保持一个确定的长度,安装比较方便和省力;
2、弹性橡胶垫的弹性变形幅度比较下,可以减小凹槽的尺寸,减小二级针节的壁厚,从而减小针节组件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针节组件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体现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体现一级针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二级针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体现三级针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四级针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体现下限位块和弹性橡胶垫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针节组件;21、一级针节;211、一级限位环;212、通孔;22、二级针节;221、二级限位环;23、三级针节;231、三级限位环;24、四级针节;25、五级针节;26、上限位块;27、连杆;28、凹槽;29、下限位块;2101、弹性橡胶垫;3、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避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圆盘状的底座1,底座1为金属材质制成,通过地脚螺栓(图中未画出)固定在地面以下。底座1上面设有针节组件2,针节组件2垂直于连接于底座1的中心位置。一级针节21下端与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肋板3,肋板3绕一级针节21圆周阵列分布。
如图1和图2所示,针节组件2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一级针节21、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四级针节24和五级针节25,一级针节21、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四级针节24均为圆筒状结构,五级针节25为圆柱体状,一级针节21、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四级针节24和五级针节25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五级针节25的外径设为5mm,四级针节24的外径设为9mm,三级针节23的外径设为21mm,二级针节22的外径设为35mm,一级针节21的外径设为51mm。一级针节21、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四级针节24和五级针节25的长度均设为3m。
一级针节21的内径与二级针节22的外径大小相同,二级针节22套接在一级针节21的内部,二级针节22的内径与三级针节23的外径大小相同,三级针节23套接在二级针节22的内部,三级针节23的内径与四级针节24的外径大小相同,四级针节24套接在三级针节23的内部,四级针节24的内径与五级针节25的外径大小相同,五级针节25套接在四级针节24的内部。一级针节21、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四级针节24和五级针节25均可以沿轴向相对滑动,改变针节组件2的长度,因此,针节组件2可以实现伸缩的功能。
五级针节25的顶端为针尖状,利于尖端放电效应,使雷电更容易被五级针节25吸引,通过针节组件2传导至地下。五级针节25的圆柱面与四级针节24的内柱面过盈配合,安装时,将五级针节25插入四级针节24内部,五级针节25与四级针节24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五级针节25的重力,五级针节25在竖直状态下不会沿四级针节24向下滑动。
如图3所示,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和四级针节24上端均设有若干圆周阵列分布的上限位块26,上限位块26分别固定连接在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和四级针节24的外柱面上。一级针节21、二级针节22和三级针节23的上端面上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杆27,连杆27采用直径为4mm的铝合金材质制成,为圆柱状。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级针节21上端的上方设有一级限位环211,设置在一级针节21上的连杆27上端均与一级限位环211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二级针节22沿一级针节21向下滑动后,设置在二级针节22上的上限位块26与一级限位环211相抵触,可以限制二级针节22继续向下运动,此时,二级针节22位于一级针节21内部的长度约为50cm,二级针节22与一级针节21接触的面积比较大,之间的电阻比较小,电流更容易通过,避雷效果更高,且可以提高二级针节22与一级针节21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和图5所示,二级针节22上端的上方设有二级限位环221,设置在二级针节22上的连杆27上端均与二级限位环221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三级针节23沿二级针节22向下滑动后,设置在三级针节23上的上限位块26与二级限位环221相抵触,可以限制三级针节23继续向下运动,此时,三级针节23位于二级针节22内部的长度约为50cm,三级针节23与二级针节22接触的面积比较大,之间的电阻比较小,电流更容易通过,避雷效果更高,且可以提高三级针节23与二级针节22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和图6所示,三级针节23上端的上方设有三级限位环231,设置在三级针节23上的连杆27上端均与三级限位环231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四级针节24沿三级针节23向下滑动后,设置在四级针节24上的上限位块26与三级限位环231相抵触,可以限制四级针节24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四级针节24位于三级针节23内部的长度约为50cm,四级针节24与三级针节23接触的面积比较大,之间的电阻比较小,电流更容易通过,避雷效果更高,且可以提高四级针节24与三级针节23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2所示,一级针节21下端开设有通孔212,用于连接气泵(图中未画出)。针节组件2安装之前,针节组件2处于缩短状态,便于运输。安装时,将针节组件2立起来时也比较省力。首先将五级针节25插入四级针节24上端,紧固后,将针节组件2树立起来,然后将底座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由于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四级针节24均为薄壁件,重量比较轻,通过通孔212向一级针节21内部泵入高压气体时,四级针节24受到气压作用力先沿三级针节23向上运动,然后,三级针节23沿二级针节22向上运动,最后二级针节22沿一级针节21向上运动。
如图5、6和7所示,二级针节22、三级针节23和四级针节24下端的外柱面上均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矩形凹槽28,凹槽28均沿径向方向设置。
如图8所示,凹槽28内均设有与凹槽28相适配的下限位块29,下限位块29与凹槽28的底面之间均设有弹性橡胶垫2101,弹性橡胶垫2101可以被压缩和自动恢复形变。
设置在二级针节22上的下限位块29位于一级针节21内部时,下限位块29与一级针节21的内柱面相抵触,下限位块29挤压设置在二级针节22上的弹性橡胶垫2101,弹性橡胶垫2101被压缩。二级针节22滑出一级针节21后,弹性橡胶垫2101恢复形变,下限位块29远离凹槽28底面的一面滑出凹槽28,二级针节22继续沿一级针节21向上滑动时,下限位块29可以与一级限位环211相抵触,限制二级针节22继续向上运动,防止其脱离一级针节21。
设置在三级针节23上的下限位块29可以与二级限位环221相抵触,限制三级针节23脱离二级针节22,设置在四级针节24上的下限位块29可以与三级限位环231相抵触,限制四级针节24脱离三级针节23。
工作过程:安装时,先将五级针节25插入四级针节24的上端。竖起针节组件2,底座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然后将气泵的出气口与通孔212相连接,然后启动气泵。气泵将气体泵入针节组件2内部,在高压气的压强作用力下,四级针节组件2首先沿三级针节23向上运动,设置在四级针节24下端的下限位块29滑出三级针节23后,在弹性橡胶垫2101的弹力作用下,露出凹槽28,之后,下限位块29与三级限位环231相抵触,四级针节24停止继续向上运动。然后三级针节23和二级针节22和依次向上运动,针节组件2伸长。最后卸下气泵,在四级针节24、三级针节23、二级针节22的自身重力作用力下,向下运动,设置在四级针节24上端的上限位块26与三级限位环231相抵触,四级针节24停止继续向下运动,三级针节23和二级针节22依次停止向下运动,针节组件2保持这个长度,完成避雷装置的安装,安装过程比较省力。五级针节25的顶端具有尖端放电效应,雷电被吸引到五级针节25上,电流沿五级针节25向四级针节24传导,然后依次传导至三级针节23、二级针节22、一级针节21和底座1,最后传导至地下,实现避雷的功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避雷装置,包括针节组件(2),其特征是:针节组件(2)包括两个以上相互套接的圆筒状导体、固定连接在导体一端在导体沿轴向相对运动后与导体端面相抵触的上限位件以及连接于导体相互套接的一端在导体相互脱离之前相互抵触防止导体沿轴向相互脱离的限位组件,针节组件(2)两端均封闭,针节组件(2)的内腔通过通孔(212)与气泵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体包括一级针节(21)和套接在一级针节(21)一端内的二级针节(22),所述上限位件为上限位块(26),上限位块(26)固定连接在上限位块(26)远离一级针节(21)的一端的外柱面上,上限位块(26)在二级针节(22)滑入一级针节(21)内之前与一级针节(21)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限位块(26)绕二级针节(22)圆周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级针节(21)靠近二级针节(22)一端的第一下限位件,二级针节(22)靠近一级针节(21)一端的外柱面上设有第二下限位件,第二下限位件在随二级针节(22)滑出一级针节(21)后沿二级针节(22)径向朝远离二级针节(22)方向运动进入第一下限位件和一级针节(21)端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下限位件为一级限位环(211),所述连接件为连杆(27),连杆(27)一端与一级针节(21)端面固定连接,连杆(27)另一端与一级限位环(211)固定连接,固定环的内圈套在二级针节(22)上;第二下限位件为下限位块(29),二级针节(22)靠近一级针节(21)的一端外柱面上开设有与下限位块(29)适配的凹槽(28),下限位块(29)与凹槽(28)的底面之间抵触设有具有弹性的弹性件,弹性件在第二下限位件随二级针节(22)滑出一级针节(21)之前处于被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橡胶垫(2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避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限位块(29)绕二级针节(22)圆周阵列分布。
CN201721066024.2U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避雷装置 Active CN207116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6024.2U CN207116918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避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6024.2U CN207116918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避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6918U true CN207116918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0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6024.2U Active CN207116918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避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6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698A (zh) * 2018-09-28 2019-02-01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避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1698A (zh) * 2018-09-28 2019-02-01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避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13749U (zh) 一种支架电线杆
CN207116918U (zh) 一种避雷装置
CN107167633B (zh) 便携式可伸缩试验线支架
CN105004615B (zh) 具有伸缩式底座的提高煤巷锚杆拉拔测试效果装置
CN202227291U (zh) 一种伸缩便携式路障装置
CN108180319A (zh) 一种新型高效防松单管抗震支吊装置
CN109237205A (zh) 一种管道爬行机器人
CN206685701U (zh) 一种移动升降式避雷针
CN107425304A (zh) 一种便携缓冲式电力接线装置
CN108150724A (zh) 一种新型防松单管抗震支吊装置
CN109301698A (zh) 避雷装置
CN205991745U (zh) 一种扇式张网器
CN208955413U (zh) 一种避雷针塔
CN108128671A (zh) 消防水泵车
CN202053828U (zh) 一种可伸缩式车轮
CN209325273U (zh) 一种管道爬行机器人
CN207726601U (zh) 一种内置式管状体卡紧提升装置
CN207397869U (zh) 一种接地变压器
CN216720309U (zh) 一种临时接地桩
CN206223544U (zh) 曳引钢丝绳检测装置
CN220543678U (zh) 一种160kn悬式圆柱头瓷绝缘子
CN21924695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力接地桩
CN105587156A (zh) 便拆式电力杆的支撑装置
CN205157581U (zh) 一种伸缩式高压绝缘杆
CN210981008U (zh) 一种伪装网支撑杆防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