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6876U -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16876U CN207116876U CN201721133096.4U CN201721133096U CN207116876U CN 207116876 U CN207116876 U CN 207116876U CN 201721133096 U CN201721133096 U CN 201721133096U CN 207116876 U CN207116876 U CN 2071168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switching device
- switching
- charging
- insertion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RVWLHPJFOKUPNM-UHFFFAOYSA-N 1,2,4,5-tetrachloro-3-(2,3-di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C=2C(=C(Cl)C=C(Cl)C=2Cl)Cl)=C1Cl RVWLHPJFOKUPN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149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9 suppor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其一端用于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另一端用于连接充电线,其包括插入部、连接部和转接部,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转接部用于供充电线插入,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位于连接部的两个表面上。所述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与电子设备连接,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且同时充电时,充电线不会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人们在空闲时间会用电子设备来看电影、看小说或者玩游戏,为了使用更加方便、体验感更舒适,通常会对电子设备进行横屏操作,而且由于电子设备的频繁使用,其电量消耗特别快,因此电子设备需要经常充电。
请参考图1,以通用的电子设备20的使用为例来进行说明,当使用者使用电子设备20玩游戏且同时进行充电时,充电线21的接头211整体呈直线型且其长度较长,当使用者双手握持电子设备20时,接头201会抵住使用者的手部,使用者在玩游戏时需要将接头211从手指的缝隙中穿过,使用者的游戏体验感较差,使用十分不方便。
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且同时需要充电时存在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电子设备在玩游戏且同时需要充电时存在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接装置,其一端用于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另一端用于连接充电线,所述转接装置包括插入部、连接部和转接部,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转接部用于供充电线插入,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位于连接部的两个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可弯折。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相连的连接段、可弯折段和平直段,所述连接段与插入部连接,所述平直段与转接部连接,所述可弯折段一端与连接段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平直段连接,当插入部插入到电子设备中时,所述平直段和/或可弯折段至少部分与电子设备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可弯折段为软质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的厚度为1~10mm。
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平面上,当所述插入部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时,所述转接部位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二平面相平行的平面内,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所述连接部可弯折的部分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相交处。
优选地,当使用转接装置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所述插入部插入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充电线插入转接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优选地,所述转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转接装置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上,所述吸盘可与电子设备进行吸附贴合。
优选地,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为电子设备的长度的0.2~0.8倍。
优选地,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为20~100mm。
优选地,所述转接装置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上设置有辅助贴合件,所述辅助贴合件可与电子设备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转接装置进一步包括两卡爪,所述两卡爪分别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并与之连接,所述两卡爪之间的距离可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装置和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转接装置的转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与壳体表面贴合设置或与壳体一体成型制作或设置于壳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其一端用于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另一端连接充电线,所述转接装置包括插入部、连接部和转接部,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转接部用于供充电线插入,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位于连接部两个相背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将电子设备充电的接入口进行了转换,便于充电线调整插入方向,尤其是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横屏操作时,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更加方便。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的连接部至少部分可进行弯折,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弯折角度来将电子设备充电的接入口转到电子设备的侧面或者背面,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更加方便,而且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子设备或者配有不同厚度尺寸保护壳的电子设备,通用性强。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的可弯折段为软质材料,可以进行折弯一定的角度,不仅可以消除转接装置本身的应力以使其不容易与电子设备发生脱离,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子设备或者配有不同厚度尺寸保护壳的电子设备,通用性强。
另外的,连接段的厚度为1~10mm,当使用转接装置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时,连接段不会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不适,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感。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还设置有吸盘,进一步加强转接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还设置有辅助贴合件,进一步加强转接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设置有卡爪来进一步加强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装置和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转接装置的转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连接,当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且同时充电时,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十分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与壳体表面贴合设置或与壳体一体成型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与电子设备连接,当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且同时充电时,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充电线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转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包含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包含吸盘的一种变形的主视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包含吸盘的一种变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FPC与插入部、PCB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当支架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折弯的平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折弯的折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一的转接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一的转接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二的转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二的转接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0c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二的转接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三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四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四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五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六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主视示意图。
图14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六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后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七的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后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八的转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九的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九的转接装置处于折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8c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转接装置10设置有电性连通的两端,其一端可电性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另一端可与充电线(图未示)电性连接以对电子设备20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使用者在使用电子设备20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时,充电线不会对用户的操作造成干扰,使用者具有舒适的游戏体验感,使用十分方便。所述电子设备20包括形成充电接口201的第一平面21以及与第一平面相交的第二平面23,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3垂直。
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3,所述转接装置10包括插入部11、连接部13和转接部15,所述插入部11可电性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充电接口201中,所述转接部15供充电线插入并与其电性连接,所述插入部11和转接部15通过连接部13连接,其中插入部11突出于连接部13的一端,转接部15内嵌于连接部13的另一端。所述插入部11的长度L为5.4~6mm,所述插入部11的长度L为此范围内时,可以加强插入部11的使用寿命,防止插入部11由于长期插拔而导致损坏,作为优选的,所述插入部11的长度L为6mm。当插入部11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充电接口201中时,所述转接部15位于与电子设备20的第二平面23平行的平面上。例如:充电接口201开设在电子设备20的底面,转接部15位于电子设备20的背面。插入部11从第一方向A插入充电接口201中,所述充电线从第二方向B插入转接部15中,所述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交,优选的,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垂直。
使用者使用电子设备20玩游戏时通常需要进行横屏操作,使用者的掌心抵靠第一平面21,而充电线从第二平面23或者与第二平面23平行的平面接入,充电线的直线型接头不会抵住使用者的手部,使用者在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时具有很好的游戏体验感。所述插入部11插入电子设备20的充电接口201的方向为第一方向A,所述充电线插入转接部15的方向为第二方向B,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交。作为优选的,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垂直。插入部11可以是USB接头、Type-C接头、Micro接头、LightingDock接头和HDMI接头中的任意一种,转接部15可以是USB接口、Type-C接口、Micro接口、LightingDock接口和HDMI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请参考图4,所述连接部13包括一体成型而成的转折部131和平直部133,所述转折部131与插入部11连接,所述平直部133与转接部15连接,所述连接部13设置有内部电路以电性连接插入部11和转接部15。所述转折部131包括相连的短平段1311和弯折段1313,所述短平段设置在与第一平面21平行的平面内且与插入部11连接,所述弯折段1313设置在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3的衔接处且与平直部133连接,其中,短平段1311可以省略,弯折段1313一端与插入部11连接,另一端与平直部133连接。可以理解,所述弯折段1313可以是圆弧平滑过渡或者是直角过渡,当所述弯折段1313是圆弧平滑过渡时,所述弯折段1313的折弯半径R大小为0.5~2mm,优选为1mm,所述弯折段1313的折弯半径R的大小在此范围内时,弯折段1313的弹性为最佳,既避免了由于塑性太大,在长期使用时导致弯折段1313出现断裂,又避免了弹性太大,容易出现松动而导致连接不稳固的问题。所述平直部133在垂直于第二平面23方向上的厚度D1为0.1~3mm,平直部133的厚度D1在此范围内时,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作为优选的,平直部133的厚度D1为2mm。优选的,弯折段1313的厚度D2为1~10mm,进一步优选为2~8mm。当使用者将转接装置11与电子设备20连接,在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时,使用者的手部会抵住转折部131,弯折段1313的厚度在1~10mm,进一步优选2~8mm时,对使用者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的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起到重要的影响。当所述转接装置10与电子设备20连接时,优选弯折段1313和/或平直部133与电子设备20的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3的形状大致为“J”形、“L”形或者“U”形,从而使连接部13与电子设备20贴合地更稳固,插入部11与电子设备20的连接稳定性更好。较佳的,连接部13的宽度D3为5~40mm,进一步优选为10mm,连接部13的宽度D3在此范围内时可以确保其强度和连接部13与电子设备20贴合紧密。作为一种变形,平直部133可以省略,转接部15直接与转折部131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接装置10进一步包括辅助贴合件135,所述辅助贴合件135设置在平直部133与电子设备20相贴合或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上,辅助贴合件135与平直部133的固定方式可以是真空吸附贴合、胶水黏合、凹凸卡接或者磁性吸附贴合中的任一种。所述辅助贴合件135与电子设备20连接以加强转接装置10与电子设备20的贴合效果。优选的,所述辅助贴合件135与电子设备20连接的方式为磁性吸附、纳米微吸或者胶水黏合。当辅助贴合件135与电子设备20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辅助贴合件135为电磁铁或者永久磁铁或者铁磁性材料。
请参考图5a,所述辅助贴合件135为一吸盘,所述吸盘135设置在连接部13与转接部15连接的位置处,同时吸盘135设置在转接装置10靠近电子设备20的表面上且部分嵌入在连接部13中。当使用转接装置10给电子设备20进行充电时,在垂直于电子设备20背面的方向上施加给吸盘135一个力即可使吸盘135与电子设备20的背面真空吸附贴合,从而加强转接装置10与电子设备20背面的吸附力,为防止转接装置10出现松动而导致转接装置10与电子设备20之间的电连接不稳定甚至断开连接,优选的,所述吸盘135露出连接部13的高度为0.5~3mm。请一并参考图5b和图5c,所述连接部13与转接部15连接的一端朝远离插入部11的方向延伸一段长度,即连接部13还进一步包括延伸段138,所述吸盘135设置在所述延伸段138朝向电子设备20的表面上,其吸盘135略微突出该表面或者与该表面平齐以确保吸盘135可以与电子设备20相接触。具体的,在延伸段138朝向电子设备20的表面上开设一容纳槽1381,在所述容纳槽1381的底壁上开设一通孔1383,所述吸盘135一端穿过该通孔1383并与之紧配合,所述吸盘135部分收纳在容纳槽1381中,所述吸盘135靠近电子设备20的表面突出于连接部13靠近电子设备20的表面或者两者保持平齐。
可以理解,所述插入部11的部分、连接部13和转接部15包括通过注塑成型而成的包覆层(图未示),即包覆层将插入部11的电性元件的一段、连接部13的整个电性元件和转接部15的整个电性元件均包覆在内,优选的,所述包覆层为TPE材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包覆层的硬度为90A~120A。请参考图6,所述连接部13包括设置在包覆层内的FPC(柔性电路板)132和PCB(印刷电路板)134,FPC132一端与插入部11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PCB134连接,PCB134与转接部15的电性元件连接。所述FPC132因为是柔性的,所以其可在转折部131处进行折弯而不影响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当插入部11没有插入电子设备20时,FPC132为平直的,仅仅在插入电子设备20使用时才进行弯折,因此此时的插入部11可以与FPC132共面或者垂直。也可以理解,为了方便使用,FPC132跟插入部11连接的一端弯折与FPC132其他部分所在平面形成一定角度。
可以理解,在制作时,先将FPC132与插入部11、PCB134通过一次成型工艺实现连接后,该成型工艺可以是点胶或者点焊,再通过注塑工艺在插入部11电性元件的一段、FPC132、PCB134以及转接部15电性元件的外部包胶以形成包覆层。可以理解,所述注塑成型制成的包覆层需要经过两次注塑制程,第一次注塑制程是在与第一平面21平行的平面内进行注塑,以将插入部11的电性元件的一段包覆,然后第二次注塑制程是在与第二平面23平行的平面内进行注塑,以将FPC132、PCB134和转接部15的电性元件包覆,其中,第二次注塑所用材质的硬度要低于第一次注塑所用材质的硬度。可以理解,所述第二次注塑制程也可以分为两次注塑,第一次注塑先将转接部15电性元件靠近电子设备20的端面或者远离电子设备20的端面两者之一和FPC132、PCB134包覆,再旋转180°通过第二次注塑将另一者包覆,从而使两次注塑所形成的接合线(图未示)位于转接装置10的两侧面上,所述两侧面同时与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3垂直。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包覆层也可以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制成的,即同时在与第一平面21平行的平面内和与第二平面23平行的平面内同时进行注塑以包覆插入部11的电性元件的一段、FPC132、PCB134和转接部15的电性元件,包覆层在插入部11的一段的材料的硬度要高于在连接部13和转接部15一段的材料的硬度。可以理解,当插入部11的电性元件、FPC132、PCB134和连接件15的电性元件均在一个平面内时,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即可形成包覆层。若插入部11是Lightning接头时,充电芯片(图未示)设置在PCB134上;若插入部11是Type-C接头时,电阻(图未示)设置在PCB134上。作为一种变形,PCB134可以省略,FPC132直接与转接部15连接,充电芯片或者电阻设置在FPC132上,优选设置在FPC132与转接部15连接的位置处。
请参考图7,可以理解,在注塑成型时可以在包覆层中内设具有一定可塑性的金属丝(图未示),所述金属丝具有可灵活弯折并使包覆层保持弯折后状态的硬度,优选的,所述金属丝为具有一定硬度的铁丝或铝丝。包覆层可在金属丝的作用下保持弯折状态,从而使转接装置10可以实现支架功能,例如,在使用电子设备20观看视频时,转接装置10可以对电子设备20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可以理解,所述平直部133是面条线,在转接装置10作为支架使用时,平直部133较易弯折且与电子设备的接触面积较大,支撑更稳固。还可以理解,所述包覆层也可以是记忆金属制成,使用者可以将转接装置10折成任意想要的形状。可以理解,平直部133的包覆层也可以是一部分为硬质材质,一部分为软质材质,将平直部133弯折后硬质材质部分起支撑作用。
可以理解,所述转折部131可以省略,所述平直部133部分可塑。请一并参考图8a和图8b,所述插入部11和转接部15分别设置在转接装置10相背的两个表面上,优选地,所述插入部11插入电子设备20的方向与充电线插入转接部15的方向平行。所述平直部133包括相连的平直段1331和可塑段1333,其中可塑段1333与插入部11连接,平直段1331与转接部15连接,可塑段1333可按照用户的需求折弯成任意角度,所述平直部133可与电子设备20的第二平面23保持贴合,可以理解,所述可塑段1333本身可保持折弯后的状态且同时与电子设备20的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3保持贴合;或者所述可塑段1333为软质材料,所述平直段1331与电子设备20的第二平面23保持贴合。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贴合可以是整体贴合或者部分贴合。当用户用电子设备20玩手游且需要充电时,将可塑段1333折弯一定角度,使得插入部11与电子设备20的充电接口201保持稳固连接,同时使得平直段1331与电子设备20的背面贴合。可以理解,通过调节可塑段1333的折弯程度可以调整插入部11与平直部13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转接装置10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子设备20或者适用于配有不同厚度尺寸保护壳的电子设备20。
优选地,当插入部11电性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时,转折部131与电子设备20的边缘贴合,平直部133与电子设备20的背面或者侧面贴合,连接部13与电子设备20的连接十分稳固,不会因为轻微的晃动而导致转接装置10与电子设备20断开电性连接。作为优选的,转折部131与电子设备20边缘贴合的部位的轮廓与电子设备20边缘的轮廓一致,例如,当电子设备20的边缘为方形时,转折部131与电子设备20贴合或靠近的部位的轮廓也为方形,且其尺寸与电子设备20的边缘一致;当电子设备20的边缘为弧形时,转折部131与电子设备20贴合或靠近的部位的轮廓也为弧形,且两者的弧度一致。当电子设备20外套设有保护壳(图未示)时,转折部131与保护壳边缘贴合,平直部133与保护壳的背面或者侧面贴合。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转折部131与电子设备20贴合的部位的材质为软质材料,以防止刮伤电子设备20的边缘。较佳的,平直部133的长度为电子设备20的长度的0.2~0.8倍,再进一步优选为0.5~0.6倍,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平直部的长度为20~100mm。该尺寸范围内的平直部133不会对用户使用电子设备20操作时造成干扰,且能确保转接部13与电子设备20保持贴合。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接部15和/或平直部133位于电子设备20的第二平面23内包括转接部15和/或平直部133完全贴合在第二平面23上或局部贴合在第二平面23上,或当转接装置10安装到手机上时,转接部15与电子装置20之间间隙小于4mm。
请一并参考图9a和图9b,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一,所述转接装置10a进一步包括壳体17a和倾斜部19a,所述倾斜部19a设置在转折部131a和平直部133a之间,所述倾斜部19a的倾斜角度C的大小为1°~5°,尤其优选为3°,所述倾斜角度C的大小在此范围内时,既不影响转接装置10a与电子设备20连接的稳固性,又方便对转接装置10a和电子设备20进行装拆,所述壳体17a设置在平直部133a与转接部15a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壳体17a包括上壳体171a和下壳体173a,所述下壳体173a与平直部133a连接,所述上壳体171a和下壳体173a扣合并构成一容纳空间,两者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凹凸卡接、铆接或者焊接。所述壳体17a的厚度H1大小为2~8mm,进一步优选为4mm,所述壳体17a的厚度H1大小在此范围内时,既能确保外观美观,又方便对壳体17a进行组装拆卸。所述转接部15a部分收纳在此容纳空间内,部分露出该容纳空间外,所述转接部15a露出容纳空间外的部分的高度H2大小为0.5~3mm,进一步优选为1.5mm。第一方向A1与第二方向B1垂直,且第二方向B1与电子设备20的第二平面23垂直。所述转折部131a的宽度D1大小为1~40mm,优选为6~15mm,进一步优选为9mm,所述壳体17a的宽度D2大小为1~40mm,优选为6~15mm,进一步优选为10mm。作为一种变形,壳体17a或倾斜部19a可以省略。
请一并参考图10a、图10b以及图10c,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二,所述辅助贴合件335与连接部33远离插入部3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一体成型制成、胶水黏合或者磁吸连接中的任一种。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插入部31可以是磁吸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311和第二连接端子313,所述第一连接端子311和第二连接端子313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311可电性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接口201中,转折部331中设置有凹槽3311,第二连接端子313即设置在凹槽3311中并与连接部33的内部电路电性连通从而与转接部35电性连通。作为一种变形,插入部31可以省略,在转折部331的凹槽3311中设置连接端子313,所述连接端子313用于与插入到电子设备20的充电接口201中的电性元件连接,两者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磁吸连接,当所述连接端子313与插入到电子设备20充电接口201中的电性元件连接时,所述转接部35位于电子设备20的第二平面23内。
请参考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三,转接部45位于电子设备20的侧面,侧面即为第二平面23,充电接口201位于电子设备20的底面,底面即为第一平面21,第二平面23与第一平面21垂直。另外,插入部41从第一方向A2插入到电子设备20中,充电线(图未示)从第二方向B2插入到转接部45中,第二方向B2与第一方向A21垂直。
请一并参考图12a和图12b,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四,当转接部55位于电子设备20的背面时,电子设备20背面即为第二平面23,充电接口(图未示)位于电子设备20的底面,底面即为第一平面21。插入部51插入电子设备20中的方向为第一方向A3,充电线(图未示)插入转接部55的方向为第二方向B3,第二方向B3与第一方向A3成钝角(如图8a所示)或者锐角(如图8b所示)。
请参考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五,充电接口201开设在电子设备20的侧面,即电子设备20的侧面为第一平面21,转接端65位于电子设备20的底面,即电子设备的底面为第二平面23,第二平面23与第一平面21垂直。
请一并参考图14a和图14b,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六,充电接口201开设在电子设备20的底面,即电子设备20的底面为第一平面21,转接部75位于电子设备20的背面,即电子设备20的背面为第二平面23,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23垂直。插入部71从第一方向A4插入到充电接口201中,充电线从第二方向B4插入到转接部75中,第一方向A4与第二方向B4垂直。使用者握持电子设备20进行横屏操作时,界定电子设备20屏幕那一面的顶端为第一端面25,底端为第二端面27,第二方向B3为从第二端面27向第一端面25延伸的延伸方向。
请参考图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七,所述转接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两卡爪107,所述两卡爪107分别设置在平直部103的两侧并与之连接,卡爪107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两卡爪107之间的距离可变,优选的,两卡爪107之间的距离是电子设备20的宽度的0.9~1倍。当转接装置100与电子设备20连接时,两卡爪107分别卡住电子设备20的两侧,从而保证转接装置100与电子设备连接稳固,不易发生松动,而且方便装拆。
请参考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八,转接装置100上还可设置有不同的装饰件109,所述装饰件与转接部105可拆卸式连接或者注塑成型制成,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扣合或者铆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两者通过注塑成型制成。例如,在转接装置100上设置一把扇子、一把剑或者斧头等等,使转接装置100具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可以理解,所述装饰件109也可以与连接部103可拆卸地紧固连接或者一体注塑成型制成。
可以理解,电子装置20可以是任意的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在一边充电一边操作时,如存在充电线阻碍用户方便操作时,均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转接装置将充电线的接入位置进行改变。
请一并参考图17a和图17b,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九还提供一种转接装置110,本变形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连接部113至少部分可进行弯折,所述插入部111和转接部115分别设置在连接部113两个相背的表面上,所述连接部113包括相连的连接段112、可弯折段114和平直段116,所述连接段112与插入部111连接,所述可弯折段114一端与连接段112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平直段116连接,优选的,所述可弯折段114为软质材料制成,故而可随意进行弯折。当使用转接装置110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插入部111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充电接口开设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平面上,平直段116和/或可弯折段114至少部分与电子设备的第二平面相贴合,这里指的贴合可以是部分贴合或者是整体贴合,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优选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垂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平面为电子设备的底面,第二平面为电子设备的背面。由于可弯折段114为软质材料,其可以消除转接装置110本身存在的应力,使得平直段116可与电子设备保持贴合而不会由于本身应力存在或者受到外界的力晃动而导致平直段116轻易地与电子设备脱离。优选的,所述平直段116的长度为电子设备的长度的0.2~0.8倍,进一步优选为0.5~0.6倍,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平直段116的长度为20~100mm,该尺寸范围内的平直段116不会对用户使用电子设备20操作时造成干扰,且能确保转接部113与电子设备保持贴合。当使用转接装置110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插入部111插入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A5,充电线插入转接部115的方向为第二方向B5,所述第一方向A5与第二方向B5相交,优选的,第一方向A5与第二方向B5垂直。优选的,所述连接段112的厚度为1~10mm,进一步优选为2~8mm,当使用转接装置110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使用者的双手握持电子设备的两端,连接段112的厚度在此范围内时不会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不适,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优选的,所述可弯折段114为软质塑胶材料制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弯折段114为硅胶或者软质泡沫塑料或者塑胶等制成。优选的,所述转接装置110进一步包括一吸盘119,所述吸盘119设置在转接装置110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上,优选的,所述吸盘119设置在转接部115远离插入部111的一侧。可以理解,通过调节可弯折段114的折弯程度可以调整插入部111与平直段116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转接装置110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子设备或者适用于配有不同厚度尺寸保护壳的电子设备。
请一并参考图18a、图18b以及图18c,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8,所述充电装置8包括转接装置80和充电线81,所述转接装置80与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或其变形实施例一致。所述转接部805包括第一转接端子8051和第二转接端子8053,所述第一转接端子8051与第二转接端子8053分体设置且两者通过磁吸连接以实现电性导通,所述第一转接端子8051与平直部8053远离插入端80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连接部803的内部电路电性连通,所述第二转接端子8053与充电线81是一体成型制成且两者电性导通,所述第一转接端子8051与平直部8033的固定连接方式是一体成型连接。当需对电子设备20进行充电时,只需将第二转接端子8053靠近第一转接端子8051,两者即可通过磁吸连接以实现电性导通。所述第一转接端子8051和第二转接端子8053两者之一中设置有永久磁铁、电磁铁或者其他可吸附磁性材料的材质,另一者中设置有永久磁铁、电磁铁或者能被磁铁吸附的铁磁性材料。较佳的,第一转接端子8051和第二转接端子8053两者可相对旋转360°且保持电性连通,使用十分方便。可以理解,所述充电线81也可以与转接装置80的转接部805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充电线81插入到转接装置80的转接部805中实现连接。
请参考图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保护壳9,所述保护壳9包括壳体91和转接装置93,所述转接装置93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或其变形实施例中一致。转接装置93与壳体91表面贴合设置或者与壳体91一体成型制作或者转接装置93设置于壳体内。例如:转接装置93与壳体91的外表面贴合或者两者是一体成型的;或者转接装置93与壳体91的内表面贴合,壳体91在插入部931和转接部935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开口(图未示)以露出插入部931和转接部935。作为一种变形,壳体91和转接装置93分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其一端用于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另一端连接充电线,所述转接装置包括插入部、连接部和转接部,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转接部用于供充电线插入,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位于连接部两个相背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将电子设备充电的接入口进行了转换,便于充电线调整插入方向,尤其是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横屏操作时,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更加方便。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的连接部至少部分可进行弯折,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弯折角度来将电子设备充电的接入口转到电子设备的侧面或者背面,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更加方便,而且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子设备或者配有不同厚度尺寸保护壳的电子设备,通用性强。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的可弯折段为软质材料,可以进行折弯一定的角度,不仅可以消除转接装置本身的应力以使其不容易与电子设备发生脱离,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电子设备或者配有不同厚度尺寸保护壳的电子设备,通用性强。
另外的,连接段的厚度为1~10mm,当使用转接装置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时,连接段不会给使用者带来操作不适,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感。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还设置有吸盘,进一步加强转接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还设置有辅助贴合件,进一步加强转接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设置有卡爪来进一步加强转接装置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装置和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转接装置的转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连接,当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且同时充电时,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十分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与壳体表面贴合设置或与壳体一体成型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与电子设备连接,当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且同时充电时,充电线不会对抵住使用者的手部,让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使用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转接装置,其一端用于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另一端用于连接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包括插入部、连接部和转接部,所述插入部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转接部用于供充电线插入,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插入部和转接部位于连接部的两个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可弯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连的连接段、可弯折段和平直段,所述连接段与插入部连接,所述平直段与转接部连接,所述可弯折段一端与连接段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平直段连接,当插入部插入到电子设备中时,所述平直段和/或可弯折段至少部分与电子设备相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段为软质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厚度为1~1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第一平面上,当所述插入部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时,所述转接部位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二平面相平行的平面内,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交,所述连接部可弯折的部分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相交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转接装置给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所述插入部插入电子设备充电接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充电线插入转接部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进一步包括吸盘,所述吸盘设置在转接装置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上,所述吸盘可与电子设备进行吸附贴合。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为电子设备的长度的0.2~0.8倍。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为20~10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靠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上设置有辅助贴合件,所述辅助贴合件可与电子设备相贴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进一步包括两卡爪,所述两卡爪分别设置在连接部的两侧并与之连接,所述两卡爪之间的距离可变。
13.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转接装置和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转接装置的转接部连接。
14.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与壳体表面贴合设置或与壳体一体成型或设置于壳体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149768 | 2017-03-06 | ||
CN201720214976 | 2017-03-06 | ||
CN201720986273 | 2017-08-08 | ||
CN2017209862737 | 2017-08-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16876U true CN207116876U (zh) | 2018-03-16 |
Family
ID=6158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3309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6876U (zh) | 2017-03-06 | 2017-09-05 |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1687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33384A (zh) * | 2019-07-09 | 2019-09-13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WO2019214753A1 (zh) * | 2018-05-08 | 2019-11-14 | 深圳市星享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转接装置 |
CN114709662A (zh) * | 2022-03-29 | 2022-07-05 | 天津大学 | 真空磁吸式柔性电子接口 |
-
2017
- 2017-09-05 CN CN201721133096.4U patent/CN2071168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14753A1 (zh) * | 2018-05-08 | 2019-11-14 | 深圳市星享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转接装置 |
CN110233384A (zh) * | 2019-07-09 | 2019-09-13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CN114709662A (zh) * | 2022-03-29 | 2022-07-05 | 天津大学 | 真空磁吸式柔性电子接口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73254U (zh) |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 |
CN207116876U (zh) |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 |
CN203813831U (zh) | 磁力手机保护壳 | |
CN207835110U (zh) | 充电装置 | |
CN207884003U (zh) | 转接装置、充电装置及保护壳 | |
CN208315986U (zh) | 转接装置 | |
CN208093868U (zh) | 数据线 | |
CN208093903U (zh) | 数据线 | |
JP6898668B2 (ja) | 端末の表示装置および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 | |
CN209150397U (zh) | 一种自拍装置 | |
CN204375348U (zh) | 显示屏结构及其移动终端设备 | |
CN208739390U (zh) | 一种无线充电智能音箱 | |
CN208315988U (zh) | 数据线 | |
CN212162277U (zh) | 一种数据线 | |
CN105306146A (zh) | 可见光通信接收装置 | |
CN207530254U (zh) | 一种三合一支架数据线 | |
CN207664352U (zh) | 充电设备及电子装置 | |
CN209448178U (zh) | 终端设备用转接机构及终端组件 | |
CN206979066U (zh) | 可用于自拍的背包 | |
CN209692106U (zh) | 转接头组件及其带吸附定位功能的转接头结构 | |
CN202524105U (zh) | 充电面板 | |
CN214381421U (zh) | 一种宽带无线网络路由器 | |
CN209881027U (zh) | 一种转接装置 | |
CN221651916U (zh) | 一种鼠标磁吸充电夹 | |
CN208433592U (zh) | 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9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Longgang District Bantian Street five and 2 South Road, Vanke spark online7 building, room 205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RESTARLIN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Longgang District Bantian Street five and 2 South Road, Vanke spark Online7 Building No. 126 Patentee before: LJX DIGIT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