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6564U -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6564U
CN207116564U CN201720703715.2U CN201720703715U CN207116564U CN 207116564 U CN207116564 U CN 207116564U CN 201720703715 U CN201720703715 U CN 201720703715U CN 207116564 U CN207116564 U CN 207116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structure
pcb board
electric installation
connecting portion
cel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037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智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037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6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6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6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导电装置包括:导电装置的一端为延伸至电池元件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导电装置的另一端为延伸至PCB板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片状结构,双层片状结构包括:与PCB板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第二片状结构连接至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的弯折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导电装置代替焊接方式连接PCB板与电池元件,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及对器件的损伤,通过将第一连接部设置成双层片状结构,可用于支撑PCB板的重量,使得第一片状结构可始终与PCB板接触,避免无法与PCB板良好接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由于其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在使用电池来提供电能时,严禁过充电、过放电、短路等情况的出现,否则将会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等问题,因此,通常都会设置一PCB保护板来保护电池电芯的安全。
目前,使用PCB板来保护电池时,PCB板通常需要与单体电池的极柱之间进行电连接,而通常是在PCB板上设置让正负极极柱通过的通孔,然后将正负极极柱与PCB板进行焊接,或者通过线材连接,将电池正负极表面或镍片端使用线材焊接至PCB板上设置的电路,以实现PCB板与电池之间的连接,进而对电池进行保护。
但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将PCB板与电池连接,都需要焊接作业,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操作成本,另一方面,在焊接过程中微小失误,都会对器件造成不可忽视的损伤,比如,焊接时,飞溅的焊锡,常常会导致电路短路,因此,无法对品质进行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CB板与电池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易损坏器件、焊接品质参差不齐,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装置,用于PCB板与电池元件的电连接,包括:
所述导电装置的一端为延伸至电池元件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导电装置的另一端为延伸至PCB板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片状结构,所述双层片状结构包括:
与所述PCB板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
与所述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片状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的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限位部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
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一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片状结构之间形成一用于卡住所述PCB板的容纳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元件、PCB板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池元件以及所述PCB板的导电装置;
所述导电装置的一端为延伸至电池元件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导电装置的另一端为延伸至PCB板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片状结构,所述双层片状结构包括:
与所述PCB板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
与所述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片状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的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位,所述第一片状结构的接触面与所述连接位的接触面以最大接触面积进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电芯支架。
优选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一导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第二导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芯支架上设置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导电装置的第二片状结构,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通过第二连接部与PCB板电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电池元件电连接,并且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双层片状结构,通过第一片状结构与PCB板连接,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并通过一弯折部将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导电装置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电连接,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连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对器件的损伤,并且,通过将第二连接部设置成双层片状结构,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可以对PCB板的重量进行支撑,使得第一片状结构始终可以与PCB板接触,可避免因PCB板的重量导致第二连接部发生的形变,而无法与PCB板良好接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限位部件的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通过第二连接部与PCB板电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电池元件电连接,并且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双层片状结构,通过第一片状结构与PCB板连接,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并通过一弯折部将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导电装置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电连接,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连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对器件的损伤,并且,通过将第二连接部设置成双层片状结构,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可以对PCB板的重量进行支撑,使得第一片状结构始终可以与PCB板接触,可避免因PCB板的重量导致第二连接部发生的形变,而无法与PCB板良好接触的问题。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装置,用于与PCB板30与电池元件20电连接,该导电装置10的一端为延伸至电池元件20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导电装置10的另一端为延伸至PCB板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为双层片状结构,双层片状结构包括:与PCB板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121;与第一片状结构121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122,第二片状结构122连接至第一连接部11;以及连接第一片状结构121与第二片状结构122的弯折部123。通过导电装置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电连接,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连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对器件的损伤,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设置成双层片状结构,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可以对PCB板的重量进行支撑,使得第一片状结构始终可以与PCB板接触,可避免因PCB板的重量导致第一连接部发生的形变,而无法与PCB板良好接触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导电装置10可以为成型的金属片结构,比如,镍片,通过该成型的金属片结构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电连接,可减少焊接方式连接PCB板与电池元件的繁琐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对器件的损伤,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PCB板以及电池元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2,导电装置10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部12上、用于固定PCB板的限位部件13。通过限位部件13固定PCB板,可以避免因PCB板的移动,而使第二连接部无法与PCB板接触,或者接触不良而造成PCB板与电池元件之间连接异常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限位部件13包括:用于固定PCB板的夹持部131,该夹持部131为一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第一片状结构121之间形成一用于卡住PCB板的容纳间隙,在进行PCB板与电池元件连接时,可将PCB板放入该容纳间隙中,通过该凸起结构卡住该PCB板,使PCB板可以固定,便于PCB板与电池元件的连接,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有利于用户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限位部件13还包括一提拉部件132,该提拉部件132与该凸起结构的一侧连接,通过手动提拉该提拉部件132,使得该凸起结构发生形变,此时,容纳间隙的高度也随之变化,便于将PCB板放入该容纳间隙,或者从该容纳间隙中取出该PCB板。
其中,该容纳间隙的高度小于等于该PCB板的厚度,以便可以将该PCB板卡住在该容纳间隙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用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凸起111,该第一凸起111可与该电池元件的电极上的接触位相匹配,可以使第一凸起124与该电池元件的电极上的接触位贴合,使得接触更为稳定,通电效果优良,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凸起111可通过冲压的方式,在第一连接部上直接形成该第一凸起,或者还可以通过直接在第一连接部11上通过焊接等方式形成第一凸起,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二连接部1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二凸起124。通过在第二连接部12上设置一第二凸起124,通过在第二连接部12上设置第二凸起124可以使PCB板与第二连接部12的接触更加贴合,可形成点对点的接触部位,通电效果更好,连接效果更好。
其中,该第二凸起124可以为一半圆状,圆柱状等可以与PCB板接触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优选为半圆状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电装置,该导电装置通过二连接部与PCB板电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电池元件电连接,并且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双层片状结构,通过第一片状结构与PCB板连接,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并通过一弯折部将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导电装置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电连接,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连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对器件的损伤,并且,通过将第二连接部设置成双层片状结构,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可以对PCB板的重量进行支撑,使得第一片状结构始终可以与PCB板接触,可避免因PCB板的重量导致第二连接部发生的形变,而无法与PCB板良好接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参见图4、图5,电池包包括:电池元件20、PCB板30以及用于电连接电池元件20以及PCB板30的导电装置10;导电装置10的一端为延伸至电池元件20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导电装置10的另一端为延伸至PCB板30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
其中,第二连接部12为双层片状结构,所述双层片状结构包括:与PCB板30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121;与第一片状结构121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122,第二片状结构122连接至第一连接部11;以及连接第一片状结构121与第二片状结构122的弯折部123。
其中,导电装置可参照上面实施例中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PCB板3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位,第一片状结构的接触面与连接位的接触面以最大接触面积进行电连接。即,该第一片状结构的接触面与该连接位的接触面完全贴合,通过第一片状结构的接触面与连接位的接触面以最大接触面积进行电连接,可以使第一片状结构与该PCB板的接触位置通过的电流较小,避免该接触位置因电流过大,而损坏,并且以最大接触面积接触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保证电流平稳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5,电池元件20包括至少一个电芯21以及用于固定电芯21的电芯支架22。通过电芯支架22可以将多个电芯21整齐排列并固定在一起,组成电池元件20,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的电能的不同,选用不同数量的电芯的电池元件,为便于更换不同数量的电芯,该电芯支架可以设置为可拆卸的结构,即,该电芯支架可以包括多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用于固定一个电芯,每两个固定部之间可通过卡扣、螺纹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芯为4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5,电芯支架22包括多个安装孔,电芯的两端可分别套设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孔中,该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等于该电芯,以便将该电芯固定在该安装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芯21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一导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第二导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对称设置。一个电芯需要与两个导电装置分别连接,并通过导电装置接入到PCB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芯支架上设置有安置槽,该安置槽用于放置导电装置10的第二片状结构,并固定。该安置槽可以将第二片状结构固定,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导电装置的移动而导致电池元件与PCB板接触不良或者接触失败,并且该安置槽结构简单,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电装置10与电池元件20可拆卸连接,导电装置10与PCB板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PCB板以及电池元件,可以在不使用时,将电池元件拆卸下来,避免电能的损耗和浪费,并且便于存储,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元件20、PCB板30以及用于电连接电池元件20以及PCB板30的导电装置10,该导电装置通过第二连接部与PCB板电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电池元件电连接,并且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双层片状结构,通过第一片状结构与PCB板连接,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并通过一弯折部将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导电装置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电连接,无需通过焊接的方式将PCB板与电池元件进行连接,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对器件的损伤,并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设置成双层片状结构,并通过弯折部连接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可以对PCB板的重量进行支撑,使得第一片状结构始终可以与PCB板接触,可避免因PCB板的重量导致第一连接部发生的形变,而无法与PCB板良好接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电装置,用于PCB板与电池元件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包括:
所述导电装置的一端为延伸至所述电池元件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导电装置的另一端为延伸至所述PCB板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片状结构,所述双层片状结构包括:
与所述PCB板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
与所述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片状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的弯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
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限位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
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一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片状结构之间形成一用于卡住所述PCB板的容纳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第一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二凸起。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
电池元件、PCB板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池元件以及所述PCB板的导电装置;
所述导电装置的一端为延伸至电池元件的电极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导电装置的另一端为延伸至PCB板上以进行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双层片状结构,所述双层片状结构包括:
与所述PCB板接触的第一片状结构;
与所述第一片状结构间具有间隙的第二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片状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片状结构与第二片状结构的弯折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位,所述第一片状结构的接触面与所述连接位的接触面以最大接触面积进行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电芯的电芯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一导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第二导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架上设置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导电装置的第二片状结构,并固定。
CN201720703715.2U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Active CN207116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3715.2U CN207116564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03715.2U CN207116564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6564U true CN207116564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03715.2U Active CN207116564U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65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16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16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069A (zh) 一种电池及一种聚合物软电芯并联连接的方法
CN101399363A (zh) 电池组
CN207116564U (zh) 一种导电装置以及电池包
WO2019140924A1 (zh) 带usb充电功能的圆柱型电池正极保护装置
CN204732468U (zh) 一种可折叠的软包动力电池组
CN106450128A (zh) 一种电池组及其极流片
CN201975844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1336333Y (zh) 电池组
CN200976332Y (zh) 电源浪涌保护器
JP201322942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213945382U (zh) 一种采用组合式电路板结构的焊机
CN206574780U (zh) 一种新型手机电池连接结构
CN204206492U (zh) 电热引出棒组件
CN202513225U (zh) 一种电池电极接触组件
TWM525004U (zh) 鋰電池之導電連接片
CN101609103A (zh) 快速线夹装置
CN204243108U (zh) 锂电池组串结构
CN201804938U (zh) 电池连接器端子
CN211631792U (zh) 一种便于布线的支架结构
CN213584088U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
CN216695319U (zh) 电芯针刺实验热偶线防脱结构
CN213816708U (zh) 一种新型焊杯结构
CN211405451U (zh) 一种配电终端的瞬压闭锁模块
CN209169423U (zh) 一种具有弹性的可弯折电子设备连接片
CN209730039U (zh) 一种锂电池组连接保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