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3622U -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3622U
CN207113622U CN201720576809.8U CN201720576809U CN207113622U CN 207113622 U CN207113622 U CN 207113622U CN 201720576809 U CN201720576809 U CN 201720576809U CN 207113622 U CN207113622 U CN 207113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last
tower cooler
discharge
vibra sh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68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震
贺新华
刘克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68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3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3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3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一种塔式冷却机,它包括:由进料段(1)、均匀布料出风段(2)、冷却段(3)和均匀排料鼓风段(4)构成的塔体,旋转布料器(8)设置在进料段(1)的顶端,并且旋转布料器(8)的出料口(801)向下伸入进料段(1)内;均匀布料出风段(2)与进料段(1)的下端连接,热风环形风道(6)设置在进料段(1)下部和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外侧四周,冷却段(3)设置在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下方,均匀排料鼓风段(4)设置在冷却段(3)的下方,多个排料锥斗(5)在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下端呈现环形分布或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和每一个排料锥斗(5)下方设有排料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可靠,余热回收效率高。

Description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属于炼铁领域和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烧结工艺过程中,“冷却”是较关键的工序之一。烧结矿在经过烧结机的焙烧后,已形成高温成品矿,如何能在不影响其质量与成品率的前提下对它进行保护性冷却,使其能够经皮带机送入成品矿仓,同时将其所携带的显热能量完美回收利用,一直以来是业内技术人士不断研究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烧结矿的冷却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分为带式冷却、环式冷却与盘式冷却三大类。在后期的市场竞争中,带式冷却技术被淘汰,余下的环式冷却与盘式冷却技术均各有其优缺点。但综合比较,盘冷比环冷的余热利用率更好(所有烧结矿显热均得到回收利用),故盘冷机在国外市场应用非常广泛,本专利亦围绕盘冷机技术进行阐述。
盘冷机技术从70年代开始发展,最开始为横向式盘冷,即冷却风是从盘冷机的内环向外环流动,横向穿过待冷却料层与其换热,换热完后的冷却风直接外排至大气。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经过多年来的不断研究优化,最新的盘冷机技术是日本三菱日立与中盛钢铁提出的“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此技术采用抽风,将冷却风从大气抽入待冷却料底部,然后往上纵向穿过料层,最后从料层上部吹出进入后续工序。该方案与最开始的方案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优化与进步,下面针对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JP2008232519A(三菱日立与中盛钢铁,下称D1)公开了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参见其中的图1:热烧结矿从烧结机尾部落入进料溜槽,在溜槽内堆积成一定高度的料柱,这样一方面是起到均匀下料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起到料封防止进料口串风的作用。矿料继续向下经过机罩后进入盘冷机箱体内,推挤成一定高度的料柱。与此同时,受抽风机的负压影响,盘冷机附近的空气会经由百叶进风装置被吸入料柱内,从下往上穿过料柱与之换热,换热完毕后的空气从料柱顶面穿出进入出风口,被送往重力除尘器与余热锅炉,最后经过抽风机后被外排。被空气冷却后的烧结料在盘冷机下部托盘处形成横截面为37度堆积角三角形的环形堆积区,当被转动至卸料区时,烧结料被刮料板装置刮落,完成冷却工序进入下一个工序环节。
三菱日立与中盛钢铁的“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虽然较常规技术有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五点缺陷:
1)装置整体高度要求过高:由于“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采取抽风方式,所以必须在进料口位置设置料封,也就是D1的图1中在进料溜槽内堆积的料柱,料封高度以盘冷机箱体内料柱高度的1.2~1.5倍为标准。这样就无形中增高了整套盘冷装置的高度,在施工安装时要么就需要将整台烧结机标高上升,要么就需要将盘冷机的土建平面往下挖。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会造成高昂的一次投资成本,在经济指标上很不划算;
2)风流开路循环导致余热利用率低且污染环境:由于“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的风流为开路循环,从余热锅炉出来的空气直接外排并未回收利用,这样造成了还有100多度的空气显热被浪费,而且外排的空气内含有大量小颗粒粉尘,对于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颗粒物污染;
3)进料口处物料磨损严重:由于“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在进料溜槽处设置料封,故料封下部与盘冷机箱体内料面上层之间会有一段摩擦距离。此时烧结料在高温与上部料柱挤压的双层恶劣工况下,被摩擦时很容易粉化变碎,从而降低烧结机的成品率;
4)环境污染较严重:由于“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采取的负压抽风技术,所以它在箱体下部托盘处未设置密封罩装置。这样当烧结矿被刮刀装置刮落时,容易造成大量细微颗粒与粉尘飞溅。且一旦抽风机出现故障检修,盘冷机周围推挤的物料粉尘全部会进入大气,对机旁的操作环境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
5)余热锅炉热效率未达到最高:由于“抽风式纵向盘冷技术”未把穿出料层的空气按照风温精准分级,而是全部混合进入到余热锅炉,这样当低温段出口风温过低时,势必会拉低进入余热锅炉的空气温度,从而降低余热锅炉的热效率值。
目前,烧结矿冷却主要采用的是基于大风快冷、一次性装卸冷却原理的传统带式冷却机或环式冷却机。不管采用哪种冷却方式,冷却机都存在漏风率大,风机耗电高,显热回收率低,锅炉热效率低等问题。换言之,在当前市场对烧结生产节能降耗与绿色制造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大环境下,原来设备结构已经很难实现烧结矿显热高效回收与利用。
因此,突破传统环式冷却或带式冷却的局限,开发出一种烧结矿显热高效回收的工艺和技术装备,已是烧结行业节能环保的必由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通过对国内外烧结矿显热回收方面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小风慢冷烧结矿逆流厚料层冷却工艺。该工艺具有烧结矿冷却速度慢,吨耗冷却风量小,废气量相对较小,废气温度高,锅炉热效率高,冷却废气全部可被锅炉利用,烧结矿显热回收率一般可达70%左右的冷却特点。根据烧结矿逆流厚料层冷却工艺,设计了一种立式冷却机,该立式冷却机具有布料均匀,排料均匀,布风均匀的特点,故该冷却机冷却效果好,热风温度高,符合烧结矿逆流厚料层冷却工艺的要求。
该实用新型立式冷却机与原环冷机相比,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没有漏风,设备维护量小,余热回收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冷却烧结矿的一种立式冷却机,它为塔式结构,因此,也可称作塔式冷却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冷却机或一种塔式冷却机,该立式或塔式冷却机包括:旋转布料器、进料段、均匀布料出风段、冷却段、均匀排料鼓风段、多个排料锥斗、热风环形风道以及在热风环形风道的顶部或侧面所设有的热风出口,其中:进料段、均匀布料出风段、冷却段和均匀排料鼓风段构成塔体,旋转布料器设置在进料段的顶端,并且旋转布料器的出料口向下伸入进料段内;均匀布料出风段与进料段的下端连接,热风环形风道设置在进料段下部和均匀布料出风段的外侧四周,冷却段设置在均匀布料出风段的下方,均匀排料鼓风段设置在冷却段的下方,多个排料锥斗在均匀排料鼓风段的下端呈现环形分布或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和
每一个排料锥斗下方设有排料设备。
优选的是,排料设备为振动给料机或板式给矿机。优选的是,振动给料机末端的下方设有冷烧结矿运输装置。
优选的是,排料设备为板式给矿机,板式给矿机的出料口下方设有排料溜槽或卸料斗,排料溜槽或卸料斗的下方设有冷烧结矿运输装置。优选,排料锥斗的末端或下部设有插板阀。
优选,冷却段的下部(优选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测温探头。更优选,所述测温探头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优选,均匀排料鼓风段包括处于中心位置的风帽、环形或“C”形的内环进风道、进风道支管、风环和外环进风管,其中:在冷却段的侧壁下部与均匀排料鼓风段的侧壁顶部之间形成一周的固定间隙作为风环,外环进风管包围在风环的外侧四周,进风道支管将风帽的底部空间和内环进风道与外环进风管连通。
优选,均匀布料出风段包括环形出风道和出风道支管,其中:出风道支管将环形出风道与热风环形风道连通;优选的是,均匀布料出风段的外周为百叶窗结构。
优选,所述风帽和内环进风道两者的顶端为封口和两者的下端为开口,风帽和内环进风道两者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
优选的是,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内环进风道,优选为2-3个内环进风道。
优选,环形出风道顶端为封口和下端为开口,环形出风道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
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环形出风道,优选为2-3个环形出风道。优选的是,多个环形出风道的圆心重叠。
优选,排料锥斗的个数为4-12个,优选为6-10个,6-8个。
一般,进风道支管为1-12根,优选为2-10根,更优选为4-8根,更优选6-8根。
一般,出风道支管为1-12根,优选为2-10根,更优选为4-8根,更优选6-8根。
一般,排料设备为双层振动给料机。双层振动给料机包括机体支架、上层振动槽、下层振动槽、振动器;上层振动槽和下层振动槽设置在机体支架上,上层振动槽位于下层振动槽的上方,上层振动槽和下层振动槽分别与振动器连接。优选的是,上层振动槽和/或下层振动槽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调节下层振动槽的底板倾角。
优选,振动器包括上层振动器和下层振动器,上层振动器与上层振动槽连接,下层振动器与下层振动槽连接。优选的是,上层振动槽和下层振动槽通过弹簧设置在机体支架上。
优选,该塔式冷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与均匀布料出风段、均匀排料鼓风段、冷烧结矿运输装置、插板阀、测温探头及排料设备连接,并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均匀排料鼓风段、冷烧结矿运输装置、插板阀、测温探头及排料设备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或使用以上所述的一种塔式冷却机冷却烧结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烧结矿进入塔式冷却机的旋转布料器内,在重力作用下烧结矿从旋转布料器的出料口溜槽流出,进入塔式冷却机进料段,在进料的过程中,旋转布料器旋转运动,使物料能够均匀地在进料段内自然堆积;
(2)塔式冷却机的均匀排料鼓风段输送冷却气体(例如空气)通过风帽、内环进风道和/或风环进入塔体内,冷却气体自下而上穿过堆积在塔体内的烧结矿料层,并与烧结矿进行逆流热交换,热交换后冷却气体温度逐渐升高,经塔式冷却机塔内的均匀布料出风段通过环形出风道排出,形成高温热风,高温热风经热风出口排出;优选的是,高温热风被输送到余热利用系统中;
(3)堆积在冷却机的塔体内的烧结矿与自下而上的冷却气体进行逆流热交换而被冷却,进入到塔式冷却机下部的排料锥斗中,然后由振动给料机排出或由板式给矿机经过排料溜槽或卸料斗排出到冷烧结矿运输装置上。
优选,根据测温探头所检测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均匀排料鼓风段、冷烧结矿运输装置、插板阀、排料设备的操作。
优选,与每一个排料锥斗相对应设置测温探头,根据每一个测温探头所检测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相对应的排料设备的操作。
该装备还具有自反馈排料调节功能。通过测温探头检测相应区域的烧结矿温度,当检测的周向某个位置的烧结矿温度达到冷却效果后,就正常地开启该区域对应的排料锥斗下方的排料设备,进行正常排料,反之,则相应地降低排料设备的排料速度或关闭排料设备,让该区域的烧结矿再冷却一段时间,当烧结矿温度达到冷却效果后,再进行正常排料。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插板阀的插入深度进行排料速度的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般而言,该塔式冷却机主要由旋转布料器、进料段、均匀布料出风段、冷却段、均匀排料鼓风段、排料锥斗、排料设备、热风出口组成。
旋转布料器位于塔式冷却机顶部,能够沿塔体中心轴线旋转运动,热烧结矿进入旋转布料器后,在重力作用下从旋转布料器溜槽流出,进入立式冷却机进料段,在进料的过程中,旋转布料器旋转运动,使物料能够均匀地在进料段内自然堆积。
进料段主要为一壳体结构,旋转布料器位于其上方,下端连接均匀布料出风段,旋转布料器流出的热烧结矿可以均匀分布在进料段,进料段的烧结矿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过均匀布料出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
均匀布料出风段主要由环形出风道、出风道支管、百叶窗式出风环组成,主要功能是将经过塔式冷却机冷却段,把热烧结矿冷却后形成的热风均匀地排出烧结矿,使热风均匀地进入到热风环形风道,再经过热风出口排出塔式冷却机,进入后续余热发电系统。其中,环形出风道为一环形管道,环形出风道两侧板为百叶窗式结构,环形出风道顶端封口,下端开口,热风可以从环形出风道下端和两侧百叶窗结构均匀进入到热风环形风道内;出风道支管呈辐射状管道结构,一端连接环形出风道,另一端连接百叶窗式出风环,进入到环形出风道内的热风可以通过出风道支管流通到百叶窗式出风环,经由百叶窗式出风环,热风流入到热风环形风道;百叶窗式出风环是一百叶窗式锥环结构,其下方流经烧结矿的热风和由出风道支管流过来的热风可以通过百叶窗式出风环流入到热风环形风道,同时,百叶窗式出风环可以防止烧结矿跑出到热风环形风道内。其中环形出风道、出风道支管、百叶窗式出风环之间组成了物料通道,进料段流下来的烧结矿可以通过物料通道向下流入到冷却段。
冷却段主要为一壳体结构,经过均匀布料出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流下来的烧结矿进入到冷却段,在冷却段内,从均匀排料鼓风段吹上来的冷却风在冷却段内与烧结矿进行热交换,将烧结矿冷却,换热后的冷却风成为热风。冷却后的烧结矿进入到冷却段下端的均匀排料鼓风段,从均匀排料鼓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流出。
均匀排料鼓风段主要由外环进风管、内环进风道、进风道支管、风帽、风环组成,主要 功能是将冷却风鼓入到其上方的冷却段,对烧结矿进行冷却。其中,外环进风管为一环形管道,鼓风机输送过来的压力冷却风进入到外环进风管,外环进风管将冷却风均匀地输送给风环、进风道支管;内环进风道为一环形管道,内环进风道两侧板为百叶窗式结构,内环进风道顶端封口,下端开口,连接外环进风管和内环进风道的进风道支管将冷却风从外环进风管引入到内环进风道内,内环进风道内的冷却风可以从内环进风道两侧百叶窗结构均匀地向上进入到冷却段内的烧结矿内,对烧结矿进行冷却;风帽为一圆柱形壳体结构,圆柱面为百叶窗式结构,连接内环进风道和风帽之间的进风道支管将冷却风从内环进风道引入到风帽内,风帽内的冷却风可以从风帽的百叶窗式结构均匀地向上进入到冷却段内的烧结矿内,对烧结矿进行冷却。风环位于外环进风管内侧,为一环形开口,外环进风管内的一部分冷却风可以经过风环,均匀地向上进入到冷却段内的烧结矿内,对烧结矿进行冷却。其中外环进风管、内环进风道、进风道支管、风帽之间组成了物料通道,冷却段流下来的烧结矿可以通过物料通道向下流入到排料锥斗。
排料锥斗位于均匀排料鼓风段下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若干个,一般为4-8个,其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异形或圆形或锥形结构。冷却后的烧结矿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排料锥斗内。每个排料锥斗下端都连接一排料设备,通过排料设备可以控制每个排料锥斗的排料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排料设备为振动给料机或板式给矿机,采用振动给料机或板式给矿机进行排料,具有排料均匀,维护检修方便,维护工作量小的优点。
热风出口位于热风环形风道侧壁上,与热风环形风道内部连通,热风环形风道内的热风,经过热风出口排出,进入后续余热发电系统。
优选地,排料锥斗下端设置插板阀,将插板阀插入到排料锥斗后可以截止物料,不向下流动。正常生产时,插板阀打开,当排料锥斗下方的对应的排料设备需要检修时,将插板阀插入到排料锥斗内,截止物料,进行检修。
经过单辊破碎机破碎后的热烧结矿,由热烧结矿输送装置运输到立式冷却机顶部,经其顶部的旋转布料器均匀地布在进料段,烧结矿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连续流动,通过均匀布料出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流入下方的冷却段,在冷却段内与冷却风进行逆流热交换,烧结矿被冷却到150℃以下后,向下流动,流经均匀排料鼓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进入到下方的排料锥斗内,再由排料锥斗下端的排料设备排出到冷烧结矿运输装置上,再由冷烧结矿运输装置将冷却后的烧结矿运输到下一工序。
冷却气体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均匀排料鼓风段的风环、内环进风道和风帽以一定的压力通过供入冷却段内,自下而上穿过冷却段的烧结矿料层,并与烧结矿进行逆流热交换。热交换后冷却气体温度逐渐升高,经均匀布料出风段排出,形成高温热风。高温热风经立式冷 却机上部的热风环形风道,由热风出口排出,排出的高温热风进入到后续的余热发电系统。
由进料段、均匀布料出风段、冷却段和均匀排料鼓风段构成塔体。
高温的球团形烧结矿的表面有粘性,一旦冷却,彼此粘结在一起,现有技术的设备常常造成排料困难,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般,由进料段、均匀布料出风段、冷却段和均匀排料鼓风段构成的塔体的高度一般是4-25米,优选4.5-22米,优选5-18米,优选6-15米,更优选7-12米。塔体的冷却段与均匀排料鼓风段的外直径一般为8-30米,优选9-27米,优选10-25米,优选11-22米,更优选12-20米。
在本申请中,风帽的直径一般是1.5-4米,优选1.8-3.5米,更优选2-3米,更优选2.2-2.8米,例如2.5米。
在本申请中,风环的直径或内直径一般是7-26米,优选8-24米,优选9-22米,优选10-20米,更优选12-15米。
风环的直径或内直径一般是塔体的外直径的0.65-0.96倍,优选0.68-0.94倍,优选0.70-0.92倍,更优选0.73-0.9倍,更优选0.78-0.88倍,更优选0.8-0.86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备中布料均匀,排料均匀,布风均匀。还可根据冷却效果进行区域排料调节功能,故该冷却机冷却效果好,热风温度高,符合烧结矿逆流厚料层冷却工艺的要求。
该实用新型塔式冷却机与现有技术的环冷机相比,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没有漏风,设备维护量小,余热回收效率高。烧结矿显热回收率一般可达71%左右的冷却特点。
该工艺还可以克服烧结矿在立式冷却装置内的二次烧结问题,防止立式冷却装置出现卡堵现象。
1、结构简单,减少设备投资,而且降低了设备的操作成本;
2、装置的密封性好,烧结矿的热量回收效率高并且获得高温的废气(热风)用于产生蒸汽,并且以高温蒸汽形式用于发电,发电效能更高;
3、排料无堵塞现象,显著降低停机、检修的频率;
4、根据所检测的各个排料锥斗的上方物料的温度,能够通过独立地控制各个排料锥斗的排料速度,来调节所述温度;5、旋转布料器的设置使得布料更为均匀,在进料的过程中,热烧结矿进入旋转布料器后,旋转布料器做旋转运动,使物料能够均匀地分布在进料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料锥斗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均匀布料出风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均匀排料鼓风段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位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层振动给料机设有两个振动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双层振动给料机设有一个振动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冷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板式给矿机布局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塔式冷却机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段;2:均匀布料出风段;201(201a,201b):环形出风道;202:出风道支管;203:百叶窗结构;204:均匀布料出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3:冷却段;4:均匀排料鼓风段;401:风帽;402:内环进风道;403:进风道支管;404:风环;405:外环进风管;406:均匀排料鼓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5:排料锥斗;6:热风环形风道;6a:热风环形风道的热风空间;7:热风出口;8:旋转布料器;801:旋转布料器的出料口;9:冷烧结矿运输装置;10:插板阀;11:测温探头;12:板式给矿机;13:排料溜槽或卸料斗;P:振动给料机;P01:机体支架;P02:上层振动槽;P03:下层振动槽;P04:振动器;P0401:上层振动器;P0402:下层振动器;P05:调节装置;K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冷却机或一种塔式冷却机,该立式或塔式冷却机包括:旋转布料器8、进料段1、均匀布料出风段2、冷却段3、均匀排料鼓风段4、多个排料锥斗5、热风环形风道6以及在热风环形风道6的顶部或侧面所设有的热风出口7,其中:进料段1、均匀布料出风段2、冷却段3和均匀排料鼓风段4构成塔体,旋转布料器8设置在进料段1的顶端,并且旋转布料器8的出料口801向下伸入进料段1内;均匀布料出风段2与进料段1的下端连接,热风环形风道6设置在进料段1下部和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外侧四周,冷却段3设置在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下方,均匀排料鼓风段4设置在冷却段3的下方,多个排料锥斗5在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下端呈现环形分布或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和
每一个排料锥斗5下方设有排料设备。
6a是热风环形风道6的热风空间。
优选的是,排料设备为振动给料机P或板式给矿机12。优选的是,振动给料机P末端的下方设有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
优选的是,排料设备为板式给矿机12,板式给矿机12的出料口下方设有排料溜槽或卸料斗13,排料溜槽或卸料斗13的下方设有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
优选,排料锥斗5的末端或下部设有插板阀10。
优选,冷却段3的下部(优选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测温探头11。更优选,所述测温探头11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优选,均匀排料鼓风段4包括处于中心位置的风帽401、环形或“C”形的内环进风道402、进风道支管403、风环404和外环进风管405,其中:在冷却段3的侧壁下部与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侧壁顶部之间形成一周的固定间隙作为风环404,外环进风管405包围在风环404的外侧四周,进风道支管403将风帽401的底部空间和内环进风道402与外环进风管405连通。
406是由外环进风管405、内环进风道402、进风道支管403、风帽401之间组成的均匀排料鼓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
优选,均匀布料出风段2包括环形出风道201和出风道支管202,其中:出风道支管202将环形出风道201与热风环形风道6连通;优选的是,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外周为百叶窗结构203。
201a是内部的环形出风道,201b是在201a外围的环形出风道。204是由环形出风道201、出风道支管202、百叶窗结构203的外周之间组成的均匀布料出风段的物料下落通道。优选,所述风帽401和内环进风道402两者的顶端为封口和两者的下端为开口,风帽401和内环进风道402两者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203。
优选的是,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内环进风道402,优选为2-3个内环进风道402。
优选,环形出风道201顶端为封口和下端为开口,环形出风道201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203。
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环形出风道201,优选为2-3个环形出风道201。优选的是,多个环形出风道201的圆心重叠。
优选,排料锥斗5的个数为4-12个,优选为6-10个,6-8个。
一般,进风道支管403为1-12根,优选为2-10根,更优选为4-8根,更优选6-8根。
一般,出风道支管202为1-12根,优选为2-10根,更优选为4-8根,更优选6-8根。
一般,排料设备为双层振动给料机P。双层振动给料机P包括机体支架P01、上层振动槽P02、下层振动槽P03、振动器P04;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上层振动槽P02位于下层振动槽P03的上方,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分别与振动器P04连接。优选的是,上层振动槽P02和/或下层振动槽P03上设有调节装置P05,调节装置P05调节下层振动槽P03的底板倾角。
优选,振动器P04包括上层振动器P0401和下层振动器P0402,上层振动器P0401与上层振动槽P02连接,下层振动器P0402与下层振动槽P03连接。优选的是,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通过弹簧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
优选,该塔式冷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K,该控制系统K与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连接,并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或使用以上所述的一种塔式冷却机冷却烧结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烧结矿进入塔式冷却机的旋转布料器8内,在重力作用下烧结矿从旋转布料器8的出料口801溜槽流出,进入塔式冷却机进料段1,在进料的过程中,旋转布料器8旋转运动,使物料能够均匀地在进料段1内自然堆积;
(2)塔式冷却机的均匀排料鼓风段4输送冷却气体(例如空气)通过风帽401、内环进风道402和/或风环404进入塔体内,冷却气体自下而上穿过堆积在塔体内的烧结矿料层,并与烧结矿进行逆流热交换,热交换后冷却气体温度逐渐升高,经塔式冷却机塔内的均匀布料出风段(2)通过环形出风道201排出,形成高温热风,高温热风经热风出口7排出;优选的是,高温热风被输送到余热利用系统中;
3堆积在冷却机的塔体内的烧结矿与自下而上的冷却气体进行逆流热交换而被冷却,进入到塔式冷却机下部的排料锥斗5中,然后由振动给料机P排出或由板式给矿机12经过排料溜槽或卸料斗13排出到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上。
优选,根据测温探头11所检测的温度,控制系统K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排料设备的操作。
优选,与每一个排料锥斗5相对应设置测温探头11,根据每一个测温探头11所检测的 温度,控制系统K控制相对应的排料设备的操作。
该装备还具有自反馈排料调节功能。通过测温探头11检测相应区域的烧结矿温度,当检测的周向某个位置的烧结矿温度达到冷却效果后,就正常地开启该区域对应的排料锥斗5下方的排料设备,进行正常排料,反之,则相应地降低排料设备的排料速度或关闭排料设备,让该区域的烧结矿再冷却一段时间,当烧结矿温度达到冷却效果后,再进行正常排料。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插板阀10的插入深度进行排料速度的调节。
实施例1
由进料段1、均匀布料出风段2、冷却段3和均匀排料鼓风段4构成塔体。塔体的高度为9米,塔体的冷却段3与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外直径为13米。排料锥斗5的高度为7米。排料设备为振动给料机P。
风帽401的直径是2.5米。风环404的内直径是约10.5米。烧结矿的日处理能力为8650吨/天。进入旋转布料器8中之前的烧结矿的温度为700℃左右,热风出口7的热风温度达到500℃左右。回收的热量用于发电,发电量大约是36度电。
与现有技术的环冷机相比,优点是:发电量高、漏风率低、粉尘排放小,设备简单可靠,由于密封性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能够提供更高温度的热风用于产生高温蒸汽,显著提高了发电效能。
该工艺还可以克服烧结矿在立式冷却装置内的二次烧结问题,防止立式冷却装置出现卡堵现象。装置运行6个月,没有出现堵料、卡死的问题。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排料设备为板式给矿机12,如图9所示。

Claims (35)

1.一种塔式冷却机,该塔式冷却机包括:旋转布料器(8)、进料段(1)、均匀布料出风段(2)、冷却段(3)、均匀排料鼓风段(4)、多个排料锥斗(5)、热风环形风道(6)以及在热风环形风道(6)的顶部或侧面所设有的热风出口(7),其中:进料段(1)、均匀布料出风段(2)、冷却段(3)和均匀排料鼓风段(4)构成塔体,旋转布料器(8)设置在进料段(1)的顶端,并且旋转布料器(8)的出料口(801)向下伸入进料段(1)内;均匀布料出风段(2)与进料段(1)的下端连接,热风环形风道(6)设置在进料段(1)下部和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外侧四周,冷却段(3)设置在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下方,均匀排料鼓风段(4)设置在冷却段(3)的下方,多个排料锥斗(5)在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下端呈现环形分布或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和
每一个排料锥斗(5)下方设有排料设备;
其中,由进料段、均匀布料出风段、冷却段和均匀排料鼓风段构成的塔体的高度一般是4-25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设备为振动给料机(P)或板式给矿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振动给料机(P)末端的下方设有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或,板式给矿机(12)的出料口下方设有排料溜槽或卸料斗(13),排料溜槽或卸料斗(13)的下方设有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锥斗(5)的末端或下部设有插板阀(10);和/或冷却段(3)的下部设有多个测温探头(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测温探头(11)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冷却段(3)的下部;所述测温探头(11)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均匀排料鼓风段(4)包括处于中心位置的风帽(401)、环形或“C”形的内环进风道(402)、进风道支管(403)、风环(404)和外环进风管(405),其中:在冷却段(3)的侧壁下部与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侧壁顶部之间形成一周的固定间隙作为风环(404),外环进风管(405)包围在风环(404)的外侧四周,进风道支管(403)将风帽(401)的底部空间和内环进风道(402)与外环进风管(405)连通;和/或
均匀布料出风段(2)包括环形出风道(201)和出风道支管(202),其中:出风道支管(202)将环形出风道(201)与热风环形风道(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均匀排料鼓风段(4)包括处于中 心位置的风帽(401)、环形或“C”形的内环进风道(402)、进风道支管(403)、风环(404)和外环进风管(405),其中:在冷却段(3)的侧壁下部与均匀排料鼓风段(4)的侧壁顶部之间形成一周的固定间隙作为风环(404),外环进风管(405)包围在风环(404)的外侧四周,进风道支管(403)将风帽(401)的底部空间和内环进风道(402)与外环进风管(405)连通;和/或
均匀布料出风段(2)包括环形出风道(201)和出风道支管(202),其中:出风道支管(202)将环形出风道(201)与热风环形风道(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外周为百叶窗结构(20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均匀布料出风段(2)的外周为百叶窗结构(20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401)和内环进风道(402)两者的顶端为封口、两者的下端为开口,风帽(401)和内环进风道(402)两者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203);和/或
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内环进风道(402)。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401)和内环进风道(402)两者的顶端为封口、两者的下端为开口,风帽(401)和内环进风道(402)两者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203);和/或
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内环进风道(40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包括2-3个内环进风道(40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包括2-3个内环进风道(402)。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环形出风道(201)顶端为封口和下端为开口,环形出风道(201)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203);和/或
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环形出风道(201)。
15.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环形出风道(201)顶端为封口和下端为开口,环形出风道(201)的侧壁为百叶窗结构(203);和/或
该塔式冷却机包括1-4个环形出风道(20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包括2-3个环形出风道(201);多个环形出风道(201)的圆心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包括2-3个环形出风道(201);多个环形出风道(201)的圆心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3、5、7-10、12-14、16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锥斗(5)的个数为4-12个;和/或
进风道支管(403)为1-12根;和/或
出风道支管(202)为1-12根。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锥斗(5)的个数为4-12个;和/或
进风道支管(403)为1-12根;和/或
出风道支管(202)为1-12根。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锥斗(5)的个数为4-12个;和/或
进风道支管(403)为1-12根;和/或
出风道支管(202)为1-12根。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锥斗(5)的个数为6-10个;和/或
进风道支管(403)为2-10根;和/或
出风道支管(202)为2-10根。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锥斗(5)的个数为6-10个;和/或
进风道支管(403)为2-10根;和/或
出风道支管(202)为2-10根。
23.根据权利要求1-3、5、7-10、12-14、16、17或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设备为双层振动给料机(P);双层振动给料机(P)包括机体支架(P01)、上层振动槽(P02)、下层振动槽(P03)、振动器(P04);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上层振动槽(P02)位于下层振动槽(P03)的上方,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分别与振动器(P04)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设备为双层振动给料机(P);双层振动给料机(P)包括机体支架(P01)、上层振动槽(P02)、下层振动槽(P03)、振动器(P04);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上层振动槽(P02)位于下层振动槽(P03)的上方,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分别与振动器(P04)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排料设备为双层振动给料机(P);双层振动给料机(P)包括机体支架(P01)、上层振动槽(P02)、下层振动槽(P03)、振动器(P04);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上层振动槽(P02)位于下层振动槽(P03)的上方,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分别与振动器(P04)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上层振动槽(P02)和/或下层振动槽(P03)上设有调节装置(P05),调节装置(P05)调节下层振动槽(P03)的底板倾角。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上层振动槽(P02)和/或下层振动槽(P03)上设有调节装置(P05),调节装置(P05)调节下层振动槽(P03)的底板倾角。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振动器(P04)包括上层振动器(P0401)和下层振动器(P0402),上层振动器(P0401)与上层振动槽(P02)连接,下层振动器(P0402)与下层振动槽(P03)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振动器(P04)包括上层振动器(P0401)和下层振动器(P0402),上层振动器(P0401)与上层振动槽(P02)连接,下层振动器(P0402)与下层振动槽(P03)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振动器(P04)包括上层振动器(P0401)和下层振动器(P0402),上层振动器(P0401)与上层振动槽(P02)连接,下层振动器(P0402)与下层振动槽(P03)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30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通过弹簧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上层振动槽(P02)和下层振动槽(P03)通过弹簧设置在机体支架(P01)上。
33.根据权利要求1-3、5、7-10、12-14、16、17、19-21、24-26、28、30或32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K),控制系统(K)与 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连接,并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的操作。
3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K),控制系统(K)与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连接,并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的操作。
3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该塔式冷却机还包括控制系统(K),控制系统(K)与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连接,并控制均匀布料出风段(2)、均匀排料鼓风段(4)、冷烧结矿运输装置(9)、插板阀(10)、测温探头(11)及排料设备的操作。
CN201720576809.8U 2017-05-23 2017-05-23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Active CN207113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6809.8U CN207113622U (zh) 2017-05-23 2017-05-23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6809.8U CN207113622U (zh) 2017-05-23 2017-05-23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3622U true CN207113622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6809.8U Active CN207113622U (zh) 2017-05-23 2017-05-23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36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9561A (zh) * 2018-09-12 2018-12-21 王海燕 一种冷却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9561A (zh) * 2018-09-12 2018-12-21 王海燕 一种冷却机
CN109059561B (zh) * 2018-09-12 2024-03-01 王海燕 一种冷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7013A (zh) 一种烧结矿冷却和余热利用系统和低氧全循环冷却方法
CN206959601U (zh) 一种烧结矿冷却和余热利用系统
CN108955276A (zh) 具有旋转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2853402U (zh) 一种高效热量回收型烧结矿冷却系统
CN206593486U (zh) 一种板式给矿机卸料式立式冷却机
CN109425231A (zh) 一种烧结矿抽风式循环冷却系统及其工艺
CN207600223U (zh) 一种烧结矿抽风式循环冷却系统
CN207113622U (zh)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
CN108267018A (zh) 一种闸板卸料式立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4180634B (zh) 一种回转窑干燥机精矿干燥系统及其精矿干燥方法
CN205897874U (zh) 烧结矿用槽式液密封鼓风冷却装置
CN206593485U (zh) 一种立式烧结矿冷却机
CN207113623U (zh) 具有溜槽式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
CN206891200U (zh) 有料位调节装置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
CN207716881U (zh) 一种分格立式烧结矿冷却机
CN207247920U (zh) 具有旋转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
CN108931140A (zh) 具有固定布料装置的塔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8267019A (zh) 一种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6959604U (zh) 一种闸板卸料式立式冷却机
CN108955275A (zh) 具有溜槽式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7014216A (zh) 烧结矿用槽式液密封鼓风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08267020A (zh) 一种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7779150U (zh) 竖式冷却炉精确供风控制系统
CN202814121U (zh) 一种环形冷却机用冷却装置及该环形冷却机
CN108267021A (zh) 具有辐射热回收器的烧结矿冷却机和冷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