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1028U - 一种油井井口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井井口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1028U
CN207111028U CN201721150207.2U CN201721150207U CN207111028U CN 207111028 U CN207111028 U CN 207111028U CN 201721150207 U CN201721150207 U CN 201721150207U CN 207111028 U CN207111028 U CN 207111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hell
spherical tank
shell plates
oil well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02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吴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汉 filed Critical 吴汉
Priority to CN2017211502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1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1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10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井口房,所述油井井口房包括可共同绕第一旋转点和第二旋转点旋转的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所述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重合时,所述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由远离球心向靠近球心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球壳板和第二球壳板的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相展开时形成中空球并由第二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之间形成由上至下穿过采油井进口装置的开口以使采油井进口装置能够容纳于所述中空球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井口房安装拆卸方便且运输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油井井口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井井口房。
背景技术
油气田的井口房是建造在油气田井口上边用于保护采油井进口装置的建筑物。例如:
公开号为CN20244108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气田开发中的井口房。主要解决现有用于油气田开发的井口房结构不合理没有排水功能以及不便于安装的问题。其上分体箱板的底端开有定位圆钢嵌入孔,下分体箱板的顶端亦在与上分体箱板的对应位置开有定位圆钢嵌入孔,定位圆钢嵌入上分体箱板和下分体箱板的嵌入孔中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井口房还包括一个带有围板的盖板和带有井口间隔的底板,其中,盖板的围板内侧边开有若干引流孔,且盖板呈中心高、四周低的结构,由围板的外侧边连接有一根导流管。该井口房具有排水功能,不会造成井口房内渗水。而且采用分体式结构,非常便于搬运和安装,可以降低油气田开发的成本。
公开号为CN20431178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了旋转井口房,涉及一种井口房。包括左分体和右分体,左分体的一端和右分体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扣连接。左分体和右分体用转轴连接,打开后井口的空间开阔,作业时不用吊车。杜绝井口房内动火事故的发生。原有的井口房吊开耗时90分钟,采用该旋转井口房只需要10分钟便可将井口房充分展开,操作人数由3人减为1人。节省时间,减少劳动力。
现有井口房为固定建筑且搭建运输困难,难以适应新开发油田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井口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井口房安装拆卸方便且运输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井井口房,所述油井井口房包括可共同绕第一旋转点和第二旋转点旋转的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所述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重合时,所述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由远离球心向靠近球心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球壳板和第二球壳板的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相展开时形成中空球并由第二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之间形成由上至下穿过采油井进口装置的开口以使采油井进口装置能够容纳于所述中空球中。
可选的,所述开口边缘的第四球壳板向下延伸有多根插入地面的固定钢筋。
可选的,所述固定钢筋形成为与所述第三球壳板的曲率相同的弧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球壳板和第三球壳板错开时,相邻边缘之间卡接有防水橡胶条,且第一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防水橡胶条通过螺栓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点和第二旋转点处均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所述第一球壳板焊接且所述第二球壳板、第三球壳板和第四球壳板通一根转轴与所述钢球铰接。
可选的,所述油井井口房还设置有绕在所述中空球的水平外圆周的箍环。
可选的,所述箍环的中心对称的两区域设置有容纳所述钢球的半球形外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四块球壳板所组成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球作为油井井口房,在运输时可以重合,从而占地面积小且多组可堆叠放置,在安装时,可以展开然后套在采油井进口装置上方即可,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和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井口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展开时)。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井口房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重叠时,前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井井口房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重叠时,后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箍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重叠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油井井口房,所述油井井口房包括可共同绕第一旋转点100和第二旋转点200旋转的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所述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重合时,所述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由远离球心向靠近球心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球壳板1和第二球壳板2的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相展开时形成中空球并由第二球壳板2和第四球壳板4之间形成由上至下穿过采油井进口装置的开口5以使采油井进口装置能够容纳于所述中空球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四块球壳板所组成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的中空球作为油井井口房,在运输时可以重合,从而占地面积小且多组可堆叠放置,在安装时,可以展开然后套在采油井进口装置上方即可,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和运输效率。
为了方便开口处的球壳板固定在地面上,如图1-2所示,所述开口5边缘的第四球壳板4可以向下(实际使用时的方向)延伸有多根插入地面的固定钢筋7,而第二球壳板2可以不设置,以方便开启进入中空球中。
在第四球壳板与第一球壳板重合时,固定钢筋7与第三球壳板相邻,因此,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钢筋7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三球壳板3的曲率相同的弧形,从而方便收纳运输。
为了提高防水性能,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球壳板1和第三球壳板3错开时,相邻边缘之间可以卡接有防水橡胶条,且第一球壳板1、第三球壳板3和防水橡胶条可以通过螺栓6相固定,该橡胶条可以在使用时卡在第一球壳板1、第三球壳板3之间,然后通过第一球壳板1和第二球壳板上的螺栓孔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使顶部不会漏水,而由于中空球的底部附近地面可以设置防水沟渠,方便排水。
为了方便球壳板的转动,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旋转点100和第二旋转点200处均可以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可以与所述第一球壳板1焊接且所述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可以通一根转轴与所述钢球铰接,从而使第一球壳板、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可以相互错开和重合。
为了提高防盗性能,如图4所示,所述油井井口房还设置有绕在所述中空球的水平外圆周的箍环8,从而当井口房不开启的时候,在中空球的水平外圆周套上箍环即可,然后可以在箍环上设置锁孔,并通过锁进行锁上箍环。
为了方便将钢球也同时套起来,防止井口房被拆卸掉,如图4所示,所述箍环8的中心对称的两区域可以设置有容纳所述钢球的半球形外壳81,该两区域可以距箍环的开口具有相同的距离。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井口房包括可共同绕第一旋转点(100)和第二旋转点(200)旋转的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所述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重合时,所述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由远离球心向靠近球心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球壳板(1)和第二球壳板(2)的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边缘相卡接,所述第一球壳板(1)、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相展开时形成中空球并由第二球壳板(2)和第四球壳板(4)之间形成由上至下穿过采油井进口装置的开口(5)以使采油井进口装置能够容纳于所述中空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5)边缘的第四球壳板(4)向下延伸有多根插入地面的固定钢筋(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筋(7)形成为与所述第三球壳板(3)的曲率相同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壳板(1)和第三球壳板(3)错开时,相邻边缘之间卡接有防水橡胶条,且第一球壳板(1)、第三球壳板(3)和防水橡胶条通过螺栓(6)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点(100)和第二旋转点(200)处均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所述第一球壳板(1)焊接且所述第二球壳板(2)、第三球壳板(3)和第四球壳板(4)通一根转轴与所述钢球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井口房还设置有绕在所述中空球的水平外圆周的箍环(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井井口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环(8)的中心对称的两区域设置有容纳所述钢球的半球形外壳(81)。
CN201721150207.2U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油井井口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1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0207.2U CN20711102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油井井口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0207.2U CN20711102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油井井口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1028U true CN207111028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020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1102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油井井口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1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2480B (zh) 一种大水域蓝藻导流富集的方法与装置
CN206256468U (zh) 一种简易型的水下通道
CN109440805A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复杂海域的长短桩筒型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99567A (zh) 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用保护装置
CN207111028U (zh) 一种油井井口房
CN205857228U (zh) 一种后期加辅助桩的复合筒型基础
CN207314317U (zh) 土工膜布设装置及布设系统
CN207469875U (zh) 钢管杆雨水、凝结水集排结构及高压输电铁塔
CN206256423U (zh) 一种防止变电站倒灌进水的单向防汛装置
CN110144930A (zh) 一种具有新型海缆布置方式带负压筒式的海上升压站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723267A (zh) 一种可变容量的防渗池
CN214116682U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单桩组合式基础
CN206256467U (zh) 一种水下通道
CN209493962U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复杂海域的长短桩筒型基础
CN107663876A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同层积水排除器
CN203960902U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检查井
CN203755784U (zh) 抱杆底座
CN207582485U (zh) 海上风机导管架基础的密封装置
CN207436105U (zh) 一种防沉降排水井盖
CN214574062U (zh) 集水井内水处理装置
CN206955501U (zh) 一种能够抗17级台风的塔吊外塔身结构
CN202658616U (zh) 一种用于基坑单面墙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CN202745074U (zh) 一种双层转轴式安全井盖
CN111719551A (zh) 一种适用于岩溶地貌的新型叠合式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6801597U (zh) 一种大水矿山硐室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8

Address after: No. 1, South Ring Road, Jingzhou,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tze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30100 Wuhan District, Yangtze University, Caidian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Wu H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