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0264U -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0264U
CN207110264U CN201721106853.9U CN201721106853U CN207110264U CN 207110264 U CN207110264 U CN 207110264U CN 201721106853 U CN201721106853 U CN 201721106853U CN 207110264 U CN207110264 U CN 207110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ble
aluminium alloy
catching groove
riser portion
latera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68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立强
卓家前
占腾飞
张荣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outher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68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0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0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0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所述铝合金屋面板通过T型固定座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节点构造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安装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厂房、仓库、体育馆、影剧院等建筑体系均采用钢结构的形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有:1、钢结构建筑强度大;2、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3、钢结构建筑防火性高;4、钢结构建筑可回收。钢结构建筑顶部通常为具有一定坡度的向左右两侧倾斜延伸的金属屋面板,左右两侧为山墙。然而,为防止漏雨水,山墙与屋面交界处的泛水板与屋面板及女儿墙的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直接打自攻钉,但由于泛水板与女儿墙内板伸缩率不同,自攻螺钉孔会因变形而变大,进而导致存在漏水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不存在漏水隐患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
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所述铝合金屋面板通过T型固定座固定在屋面檩条上;
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
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女儿墙柱位于所述山墙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呈开口朝下的U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呈L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呈T型槽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为可调山墙铝合金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第一竖板部、第一横板部和第二竖板部,第一竖板部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板部,第一横板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部和第二竖板部的顶端相连;
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第二横板部、第三竖板部、第一倾斜部和第四竖板部,第二横板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竖板部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三竖板部的下端与第一倾斜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竖板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竖板部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下方;
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限位块、第三横板部、第五竖板部、第六竖板部和第一折曲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上,所述第五竖板部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的最右端,所述第六竖板部的顶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部上,所述第六竖板部的末端与的述第一折曲部相连,所述第三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二横板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一横板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板部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上方,所述第四竖板部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型固定座包括第四横板部和第七竖板部,所述第四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七竖板部的下方,所述第四竖板部与所述第七竖板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屋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合金屋面板、防水透气板、第一保温层、铝合金压型底板,所述屋面檩条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压型底板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由铝镁锰合金制成且厚度为0.7~1mm。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屋面板为铝镁锰直立锁边屋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带隔汽层的玻璃纤维棉毡。
进一步地,所述T型固定座与所述屋面檩条间还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山墙包括山墙体和围护墙,所述围护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波纹板和外墙板和第二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板带有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的波浪谷的半径为30~40mm。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结构中相邻两个波浪谷间的间距为120~1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节点构造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铝合金山墙泛水板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通过扣合式连接,避免了使用自攻螺钉,消除了结构的漏水风险;通过泛水板将女儿墙与屋面板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保证建筑有很好的防水性的同时,使得建筑更加美观;通过三个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配合使用增强了泛水板与屋面板及固定座间连接的可靠性,有效地增加了屋面板和固定座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整个安装采用铝合金板材,使得结构更轻量化,为施工和使用都带了便利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节点构造系统,使得屋面板在纵向没有搭接,从而减少了漏水的机会,提高屋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达到整体横无缝,直立缝,完全取消螺钉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女儿墙柱山墙节点构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1、铝合金屋面板;12、防水透气板;13、T型固定座;
14、隔热层;15、铝合金压型底板;2、女儿墙柱;3、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1、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2、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3、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11、第一横板部;312、第一竖板部;313、第二竖板部;321、第二横板部;322、第三竖板部;323、第一倾斜部;324、第四竖板部;331、第三横板部;332、第五竖板部;333、第六竖板部;334、第一折曲部;335、限位块;
4、山墙体;41、第二保温层;42、外墙板;43、波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三个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配合使用增强了泛水板与屋面板及固定座间连接的可靠性,有效地增加了屋面板和固定座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节点构造系统,使得屋面板在纵向没有搭接,从而减少了漏水的机会,提高屋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达到整体横无缝,直立缝,完全取消螺钉连接。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所述铝合金屋面板通过T型固定座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节点构造系统,使得屋面板在纵向没有搭接,从而减少了漏水的机会,提高屋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达到整体横无缝,直立缝,完全取消螺钉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节点构造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铝合金山墙泛水板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通过扣合式连接,避免了使用自攻螺钉,消除了结构的漏水风险;通过泛水板将女儿墙与屋面板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保证建筑有很好的防水性的同时,使得建筑更加美观;通过三个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配合使用增强了泛水板与屋面板及固定座间连接的可靠性,有效地增加了屋面板和固定座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整个安装采用铝合金板材,使得结构更轻量化,为施工和使用都带了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女儿墙柱位于所述山墙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呈开口朝下的U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呈L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呈T型槽状结构。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U型、L型和T型槽状的巧妙配合,使得结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为可调山墙铝合金扣槽。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为可调山墙铝合金扣槽使得安装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第一竖板部、第一横板部和第二竖板部,第一竖板部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板部,第一横板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部和第二竖板部的顶端相连;
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第二横板部、第三竖板部、第一倾斜部和第四竖板部,第二横板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竖板部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三竖板部的下端与第一倾斜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竖板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竖板部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下方;
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限位块、第三横板部、第五竖板部、第六竖板部和第一折曲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上,所述第五竖板部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的最右端,所述第六竖板部的顶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部上,所述第六竖板部的末端与的述第一折曲部相连,所述第三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二横板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一横板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板部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上方,所述第四竖板部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型固定座包括第四横板部和第七竖板部,所述第四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七竖板部的下方,所述第四竖板部与所述第七竖板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屋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合金屋面板、防水透气板、第一保温层、铝合金压型底板,所述屋面檩条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压型底板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由铝镁锰合金制成且厚度为0.7~1mm。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屋面板为铝镁锰直立锁边屋面板。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金属材料在大温差情况下存在热胀冷缩,直立锁边咬合结构屋面系统,因其基于点支撑咬合理论,通过独特的节点处理,固定座与屋面板之间的“自然滑动”,形成整体“全滑移屋面”,将铝板的热胀冷缩平均分配、同步涨缩,使巨大的温差应力得以舒缓,而不会将板块挤压变形或拉裂;保证整体系统在长达50年的使用过程中安全地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带隔汽层的玻璃纤维棉毡。
进一步地,所述T型固定座与所述屋面檩条间还设有隔热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T型固定座下方设置隔热层,防止T型固定座温度过高导致变形,影响屋面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山墙包括山墙体和围护墙,所述围护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波纹板和外墙板和第二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板带有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的波浪谷的半径为30~40mm。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结构中相邻两个波浪谷间的间距为120~140mm。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采用波浪谷半径设置为30~40mm,相邻波浪谷间距设置为120~140mm,使得波纹板防水效果更好,同时提升建筑结构的隔音效果。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2、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11,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通过T型固定座13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2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13上;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扣合在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扣合在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扣合在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与所述T型固定座1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2、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11,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通过T型固定座13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2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13上;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扣合在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扣合在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扣合在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与所述T型固定座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呈开口朝下的U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呈L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呈T型槽状结构。
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包括第一竖板部312、第一横板部311和第二竖板部313,所述第一竖板部312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板部313,第一横板部3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部312和第二竖板部313的顶端相连;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包括第二横板部321、第三竖板部322、第一倾斜部323和第四竖板部324,第二横板部321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竖板部322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三竖板部322的下端与第一倾斜部323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竖板部324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竖板部324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下方;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包括限位块335、第三横板部331、第五竖板部332、第六竖板部333和第一折曲部334,所述限位块335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331上,所述第五竖板部332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331的最右端,所述第六竖板部333的顶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部331上,所述第六竖板部333的末端与的述第一折曲部334相连,所述第三横板部331位于所述第二横板部321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部321位于所述第一横板部311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板部311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上方,所述第四竖板部324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
所述T型固定座包括第四横板部和第七竖板部,所述第四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七竖板部的下方,所述第四竖板部324与所述第七竖板部相连。所述铝合金屋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合金屋面板11、防水透气板12、第一保温层、铝合金压型底板15,所述屋面檩条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压型底板15与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由铝镁锰合金制成且厚度为0.7mm。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为铝镁锰直立锁边屋面板。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带隔汽层的玻璃纤维棉毡。所述T型固定座13与所述屋面檩条间还设有隔热板14。所述山墙包括山墙体4和围护墙,所述围护墙包括波纹板43和第二保温层41。所述波纹板43带有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的波浪谷的半径为30mm。所述波浪结构中相邻两个波浪谷间的间距为12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2、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11,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通过T型固定座13固定在屋面檩条上;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3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2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13上;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扣合在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扣合在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扣合在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与所述T型固定座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呈开口朝下的U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呈L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呈T型槽状结构。
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31包括第一竖板部312、第一横板部311和第二竖板部313,第一竖板部312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板部313,第一横板部3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部312和第二竖板部313的顶端相连;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32包括第二横板部321、第三竖板部322、第一倾斜部323和第四竖板部324,第二横板部321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竖板部322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三竖板部322的下端与第一倾斜部323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竖板部324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竖板部324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下方;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33包括限位块335、第三横板部331、第五竖板部332、第六竖板部333和第一折曲部334,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331上,所述第五竖板部332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331的最右端,所述第六竖板部333的顶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部331上,所述第六竖板部333的末端与的述第一折曲部334相连,所述第三横板部331位于所述第二横板部321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部321位于所述第一横板部311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板部311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的上方,所述第四竖板部324与所述T型固定座13固定连接。
所述T型固定座13包括第四横板部和第七竖板部,所述第四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七竖板部的下方,所述第四竖板部324与所述第七竖板部相连。所述铝合金屋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合金屋面板11、防水透气板12、第一保温层、铝合金压型底板15,所述屋面檩条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压型底板15与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由铝镁锰合金制成且厚度为1mm。所述铝合金屋面板11为铝镁锰直立锁边屋面板。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带隔汽层的玻璃纤维棉毡。所述T型固定座13与所述屋面檩条间还设有隔热板14。所述山墙包括山墙体4和围护墙,所述围护墙包括波纹板43和第二保温层41。所述波纹板43带有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的波浪谷的半径为40mm。所述波浪结构中相邻两个波浪谷间的间距为14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本实用新型节点构造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铝合金山墙泛水板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通过扣合式连接,避免了使用自攻螺钉,消除了结构的漏水风险;通过泛水板将女儿墙与屋面板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保证建筑有很好的防水性的同时,使得建筑更加美观;通过三个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配合使用增强了泛水板与屋面板及固定座间连接的可靠性,有效地增加了屋面板和固定座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整个安装采用铝合金板材,使得结构更轻量化,为施工和使用都带了便利性。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U型、L型和T型槽状的巧妙配合,使得结构更加牢固。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为可调山墙铝合金扣槽使得安装更为方便。金属材料在大温差情况下存在热胀冷缩,直立锁边咬合结构屋面系统,因其基于点支撑咬合理论,通过独特的节点处理,固定座与屋面板之间的“自然滑动”,形成整体“全滑移屋面”,将铝板的热胀冷缩平均分配、同步涨缩,使巨大的温差应力得以舒缓,而不会将板块挤压变形或拉裂;保证整体系统在长达50年的使用过程中安全地工作。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带隔汽层的玻璃纤维棉毡。在T型固定座下方设置隔热层,防止T型固定座温度过高导致变形,影响屋面的使用寿命。将采用波浪谷半径设置为30~40mm,相邻波浪谷间距设置为120~140mm,使得波纹板防水效果更好,同时提升建筑结构的隔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方向的女儿墙柱、垂直方向的山墙、水平方向的铝合金屋面和铝合金山墙泛水板;
所述铝合金屋面包括铝合金屋面板,所述铝合金屋面板通过T型固定座固定在屋面檩条上;
所述铝合金山墙泛水板的上端延伸至女儿墙柱与山墙形成的间隙内,下端通过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固定在T型固定座上;
所述山墙铝合金扣槽组件包括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和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扣合在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上,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呈开口朝下的U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呈L型槽状结构,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呈T型槽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第一竖板部、第一横板部和第二竖板部,所述第一竖板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竖板部,所述第一横板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部和第二竖板部的顶端相连;
第二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第二横板部、第三竖板部、第一倾斜部和第四竖板部,所述第二横板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竖板部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三竖板部的下端与第一倾斜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竖板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第四竖板部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下方;
所述第三山墙铝合金扣槽包括限位块、第三横板部、第五竖板部、第六竖板部和第一折曲部,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上,所述第五竖板部位于所述第三横板部的最右端,所述第六竖板部的顶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横板部上,所述第六竖板部的末端与的述第一折曲部相连,所述第三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二横板部的上方,所述第二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一横板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板部位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的上方,所述第四竖板部与所述T型固定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固定座包括第四横板部和第七竖板部,所述第四横板部位于所述第七竖板部的下方,所述第四竖板部与所述第七竖板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屋面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铝合金屋面板、防水透气板、第一保温层、铝合金压型底板,所述屋面檩条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压型底板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由铝镁锰合金制成且厚度为0.7~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屋面板为铝镁锰直立锁边屋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墙包括山墙体和围护墙,所述围护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波纹板和外墙板和第二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带有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的波浪谷的半径为30~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结构中相邻两个波浪谷间的间距为120~140mm。
CN201721106853.9U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Active CN207110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6853.9U CN20711026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6853.9U CN20711026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0264U true CN207110264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6853.9U Active CN207110264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02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8914A (zh) * 2017-08-31 2017-11-10 中铝南铝(福建)铝结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CN109469233A (zh) * 2018-10-30 2019-03-15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幕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55724A (zh) * 2020-01-08 2020-05-15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山墙节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8914A (zh) * 2017-08-31 2017-11-10 中铝南铝(福建)铝结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CN109469233A (zh) * 2018-10-30 2019-03-15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幕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55724A (zh) * 2020-01-08 2020-05-15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山墙节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0264U (zh)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CN207633611U (zh) 大跨度明框节能玻璃幕墙结构
CN205875537U (zh) 一种金属围护系统屋面伸缩缝抗变形防水结构
CN106460388A (zh) 阻断通过幕墙建筑节点热冷桥传热的结构
CN103132603A (zh) 大型钢结构建筑温度应力释放结构
CN108661178A (zh)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房屋
CN201495631U (zh) 组合式预制房屋
CN106121297A (zh) 火电厂和核电厂钢结构间接冷却塔用彩涂钢板围护结构
CN107338914A (zh) 一种有女儿墙柱的山墙的节点构造系统
CN108915140A (zh) 超10m高弯弧全玻幕墙的安装方法
CN204983153U (zh) 一种多层活动板房
CN202831419U (zh) 一种钢结构防冷桥屋面系统
CN107724608A (zh) 一种新型复合屋面板
CN208501899U (zh)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房屋
CN207944556U (zh) 一种桁架及之型钢组合建筑系统
CN206495424U (zh) 一种暗扣式超长金属屋面直立锁边
CN206888607U (zh) 一种用于抽水蓄能式机组定子组装的轨道式移动车间
CN105464299B (zh) 一种山墙防水结构
CN207110262U (zh) 一种防雷铝合金屋面
TWI402400B (zh) 防火金屬鋼板結構(七)
CN113846785A (zh) 一种带有构件装饰线条的单元幕墙阳角构造
CN209011406U (zh) 屋顶采光装置以及安装有所述屋顶采光装置的屋顶
CN203160427U (zh) 大型钢结构建筑温度应力释放结构
CN106121118B (zh) 一种基于防爆功能的玻璃采光顶系统
CN210887723U (zh) 一种屋面组合幕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0 8 / F, universal R & D 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Road, haixiyuan, high tech Zone,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Souther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8 / F, universal R & D 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Road, haixiyuan, high tech Zone,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LCO NANPING ALUMINIUM (FUJIAN) ALUMINUM STRUC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