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1395U -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1395U
CN207101395U CN201720091258.6U CN201720091258U CN207101395U CN 207101395 U CN207101395 U CN 207101395U CN 201720091258 U CN201720091258 U CN 201720091258U CN 207101395 U CN207101395 U CN 207101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owing tank
mobile bar
fracture
limited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912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0912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1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1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13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包括第一牵引箱、第二牵引箱、连杆、弧形软胶板和半抱箍,所述第一牵引箱的内部设置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一限位凸台,位于左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呈左宽右窄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患者的前臂放置进两个半抱箍之间,根据不同患者来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挂钩弹簧,使本实施例能够与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并且不至于挤压力过大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患者的前臂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但不影响牵引效果,当需要对半抱箍进行复位时,用手按压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柱,使半抱箍复位方便拆卸,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方便,减轻了传统的牵引装置对患者的创伤。

Description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背景技术
桡骨远端骨折非常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是医疗器械设备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骨折伤病者的使用上。现有的牵引器在使用过程中,需通过嵌入桡骨和掌骨的螺钉进行支撑固定,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给患者造成了创伤,同时还存在钉道被感染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包括第一牵引箱、第二牵引箱、连杆、弧形软胶板和半抱箍,所述第一牵引箱的内部设置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一限位凸台,位于左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呈左宽右窄的设置,位于右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呈左窄右宽的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的中间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下侧壁体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牵引箱的下侧壁体,第一限位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第一限位柱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铁块,所述第一杠杆的端部与第一铁块的侧壁相固定连接,位于第一铁块正下方的第一牵引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磁环,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上侧壁体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杆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穿过第一滑动槽,伸缩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软胶板,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牵引箱,第一牵引箱的右端和第二牵引箱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第一牵引箱的右端和第二牵引箱的下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内部设置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二限位凸台,位于下侧的一组第二限位凸台呈下宽上窄的设置,位于上侧的一组第二限位凸台呈下窄上宽的设置,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通过铰链与第二杠杆的中间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箱的下侧壁体上下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牵引箱的右侧壁体,第二限位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板,第二限位柱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铁块,所述第二杠杆的端部与第二铁块的侧壁相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铁块右侧的第二牵引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左侧壁体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杆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第二滑动槽,连接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半抱箍,半抱箍的内侧壁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分别与挂钩弹簧的两端挂钩相挂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牵引箱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移动杆穿过第一导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软胶板上活动套接有四个活动环,四个活动环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指嵌套,所述弧形软胶板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手指嵌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指嵌套的材质为普通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移动杆穿过第二导向板 。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患者的前臂放置进两个半抱箍之间,根据不同患者来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挂钩弹簧,使本实施例能够与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并且不至于挤压力过大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将半抱箍进行上移时,用手按压位于下侧的第二按压板,用手拉动第二推拉把手,第二移动杆上移并且可使半抱箍限制下移,使患者的前臂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但不影响牵引效果,当需要对半抱箍进行复位时,用手按压位于上侧的第二限位柱,使半抱箍复位方便拆卸,将患者的手指套入手指嵌套内,即可完成对桡骨远端的牵引,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方便,减轻了传统的牵引装置对患者的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牵引箱、2-第一移动杆、3-第一限位凸台、4-第一固定杆、5-第一杠杆、6-第一限位柱、7-第一按压板、8-第一磁环、9-第一铁块、10-第一导向板、11-第一滑动槽、12-伸缩杆、13-弧形软胶板、14-活动环、15-手指嵌套、16-第一推拉把手、17-连杆、18-第二牵引箱、19-第二移动杆、20-第二导向板、21-第二限位凸台、22-第二限位柱、23-第二按压板、24-第二固定杆、25-第二杠杆、26-第二磁环、27-第二铁块、28-第二推拉把手、29-连接柱、30-固定板、31-半抱箍、32-连接环、33-挂钩弹簧、34-第二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包括第一牵引箱1、第二牵引箱18、连杆17、弧形软胶板13和半抱箍31,所述第一牵引箱1的内部设置第一移动杆2,第一移动杆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一限位凸台3,位于左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3呈左宽右窄的设置,位于右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3呈左窄右宽的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箱1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4,第一固定杆4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5的中间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箱1的下侧壁体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柱6,第一限位柱6穿过第一牵引箱1的下侧壁体,第一限位柱6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7,第一限位柱6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铁块9,所述第一杠杆5的端部与第一铁块9的侧壁相固定连接,位于第一铁块9正下方的第一牵引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8,所述第一限位柱6穿过第一磁环8,所述第一牵引箱1的上侧壁体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1,所述第一移动杆2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穿过第一滑动槽11,伸缩杆1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软胶板13,所述第一牵引箱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牵引箱18,第一牵引箱1的右端和第二牵引箱18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连杆17,连杆17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第一牵引箱1的右端和第二牵引箱18的下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牵引箱18的内部设置第二移动杆19,第二移动杆19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二限位凸台21,位于下侧的一组第二限位凸台21呈下宽上窄的设置,位于上侧的一组第二限位凸台21呈下窄上宽的设置,所述第二牵引箱18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4,第二固定杆24通过铰链与第二杠杆25的中间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箱18的下侧壁体上下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柱22,第二限位柱22穿过第二牵引箱18的右侧壁体,第二限位柱2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板23,第二限位柱22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铁块27,所述第二杠杆25的端部与第二铁块27的侧壁相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铁块27右侧的第二牵引箱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26,所述第二限位柱22穿过第二磁环26,所述第二牵引箱28的左侧壁体开设有第二滑动槽34,所述第二移动杆19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9,连接柱29穿过第二滑动槽34,连接柱2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固定板30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半抱箍31,半抱箍31的内侧壁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2,两个连接环32分别与挂钩弹簧33的两端挂钩相挂接。
所述第一牵引箱1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10,所述第一移动杆2穿过第一导向板10。
所述第一移动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把手16。
所述弧形软胶板13上活动套接有四个活动环14,四个活动环14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指嵌套15,所述弧形软胶板13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手指嵌套15。
所述手指嵌套15的材质为普通硅胶。
所述第二牵引箱18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20,所述第二移动杆19穿过第二导向板20。
所述第二移动杆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拉把手28。
将患者的前臂放置进两个半抱箍31之间,然后根据不同患者来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挂钩弹簧33,使本实施例能够与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并且不至于挤压力过大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根据桡骨的骨折处来进行调节半抱箍31对前臂的卡紧位置,若需要将半抱箍31进行上移时,用手按压位于下侧的第二按压板23,此时位于下侧的第二铁块27左移,位于上侧的第二铁块27右移,位于上侧的第二磁环26对位于上侧的第二铁块27的吸引作用使第二限位柱22保持按压后的状态,此时可用手拉动第二推拉把手28,第二移动杆19上移并且由于位于下侧的第二限位柱22对第二限位凸台21限制向下的位移,因此可使半抱箍31限制下移,并且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影响半抱箍31向上移的趋势,使患者的前臂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但不影响牵引效果,当需要对半抱箍31进行复位时,用手按压位于上侧的第二按压板23,则第二限位柱22即可进行下移,使半抱箍31复位方便拆卸,将患者的手指套入手指嵌套15内,根据上述同样的原理操作,可方便调节弧形软胶板13的位置,即可完成对桡骨远端的牵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患者的前臂放置进两个半抱箍31之间,然后根据不同患者来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挂钩弹簧33,使本实施例能够与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并且不至于挤压力过大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根据桡骨的骨折处来进行调节半抱箍31对前臂的卡紧位置,若需要将半抱箍31进行上移时,用手按压位于下侧的第二按压板23,此时位于下侧的第二铁块27左移,位于上侧的第二铁块27右移,位于上侧的第二磁环26对位于上侧的第二铁块27的吸引作用使第二限位柱22保持按压后的状态,此时可用手拉动第二推拉把手28,第二移动杆19上移并且由于位于下侧的第二限位柱22对第二限位凸台21限制向下的位移,因此可使半抱箍31限制下移,并且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影响半抱箍31向上移的趋势,使患者的前臂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但不影响牵引效果,当需要对半抱箍31进行复位时,用手按压位于上侧的第二按压板23,则第二限位柱22即可进行下移,使半抱箍31复位方便拆卸,将患者的手指套入手指嵌套15内,根据上述同样的原理操作,可方便调节弧形软胶板13的位置,即可完成对桡骨远端的牵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包括第一牵引箱、第二牵引箱、连杆、弧形软胶板和半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箱的内部设置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一限位凸台,位于左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呈左宽右窄的设置,位于右侧的一组第一限位凸台呈左窄右宽的设置,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通过铰链与第一杠杆的中间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下侧壁体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牵引箱的下侧壁体,第一限位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板,第一限位柱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铁块,所述第一杠杆的端部与第一铁块的侧壁相固定连接,位于第一铁块正下方的第一牵引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磁环,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上侧壁体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杆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穿过第一滑动槽,伸缩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弧形软胶板,所述第一牵引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牵引箱,第一牵引箱的右端和第二牵引箱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第一牵引箱的右端和第二牵引箱的下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内部设置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组第二限位凸台,位于下侧的一组第二限位凸台呈下宽上窄的设置,位于上侧的一组第二限位凸台呈下窄上宽的设置,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通过铰链与第二杠杆的中间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箱的下侧壁体上下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牵引箱的右侧壁体,第二限位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板,第二限位柱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铁块,所述第二杠杆的端部与第二铁块的侧壁相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铁块右侧的第二牵引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左侧壁体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杆的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第二滑动槽,连接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半抱箍,半抱箍的内侧壁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两个连接环分别与挂钩弹簧的两端挂钩相挂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箱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移动杆穿过第一导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软胶板上活动套接有四个活动环,四个活动环的上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指嵌套,所述弧形软胶板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手指嵌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嵌套的材质为普通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箱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移动杆穿过第二导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拉把手。
CN201720091258.6U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1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1258.6U CN207101395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91258.6U CN207101395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1395U true CN207101395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125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1395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13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4513A (zh) * 2019-12-31 2020-04-10 朱怀宇 一种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牵引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4513A (zh) * 2019-12-31 2020-04-10 朱怀宇 一种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牵引器
CN110974513B (zh) * 2019-12-31 2021-11-12 朱怀宇 一种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牵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1395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器
CN209074536U (zh) 一种口腔护理用扩撑器
CN209285621U (zh) 一种产科用止血钳
CN203763245U (zh) 神经外科手术用托臂架
CN209451040U (zh) 一种普外医疗用清创台
CN208876613U (zh) 一种子宫颈活体取样钳
CN209451214U (zh) 一种普外科术后恢复设备
CN108670204A (zh) 一种口颌面系统疼痛触诊仪
CN204562785U (zh) 一种手掌式排痰拍背器
CN207152686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充气式牵引装置
CN208741043U (zh) 眼睑拉钩
CN208002815U (zh) 无菌探头套装置
CN202408979U (zh) 活检钳
CN207012307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的推车
CN207627326U (zh) 婴幼儿足跟采血套
CN204995515U (zh) 一种带有手指定位的一次性子宫颈活体取样钳
CN207590716U (zh) 一种新型肛肠吻合器
CN205549365U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四肢训练器
CN109730698A (zh) 一种婴儿静脉采血器
CN215994187U (zh) 一种妇产科临床新型刮宫器
CN204636788U (zh) 一种lep病床
CN204863217U (zh) 手指采血固定器
CN215019711U (zh) 一种气道支架固定工具
CN204600958U (zh) 一种儿科护理床
CN214966885U (zh) 一种用于儿童腰穿手术的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