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1048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1048U
CN207071048U CN201720288781.8U CN201720288781U CN207071048U CN 207071048 U CN207071048 U CN 207071048U CN 201720288781 U CN201720288781 U CN 201720288781U CN 207071048 U CN207071048 U CN 207071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variant part
cooking apparatus
cooker body
but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87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梦乔
丁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887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1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1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1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内锅;煲体,所述煲体上构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凹腔;盖体,所述盖体通过枢轴与所述煲体枢转地连接,所述枢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抵在所述煲体和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能够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变形部和靠近所述变形部设置的抵靠部,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枢轴上,且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在所述盖体打开的过程中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产生相互运动,且所述变形部逐渐在所述抵靠部的抵靠下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实现平稳开盖。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烹饪器具在盖体打开的过程中,由于盖体与煲体连接处的弹簧弹性势能的释放会发生锅体抖动或不稳的现象,同时还会产生噪音。尤其是当锅内未盛食物时,抖动的现象更加严重。而且锅体抖动可能会导致内锅与发热盘之间产生摩擦和磕碰,使内锅本体及涂层受到损伤,降低烹饪器具的整体使用寿命。另外当锅内盛有汤时,存在汤溅出后烫伤消费者的隐患。
还已知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为了实现平稳开盖而设置有阻尼器。但是阻尼器一方面结构非常复杂,另一方面还会在其内部零件之间填充高粘度的阻尼油。阻尼油的成本较高,并且还容易对食物造成污染。另外这种烹饪器具需要对阻尼器进行较好的密封,而这往往会导致阻尼器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内锅;煲体,所述煲体上构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凹腔;盖体,所述盖体通过枢轴与所述煲体枢转地连接,所述枢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抵在所述煲体和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能够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变形部和靠近所述变形部设置的抵靠部,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枢轴上,且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在所述盖体打开的过程中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产生相互运动,且所述变形部逐渐在所述抵靠部的抵靠下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其上设置变形部和抵靠部,可使两者随着盖体的打开而逐渐接触并使变形部产生变形,从而形成缓冲,进而可有效限制盖体的打开速度,实现匀速、平稳开盖。另外,在该方案中,变形部和抵靠部中的一个设置在枢轴上,使得枢轴转动能够同步带动变形部和抵靠部中的一个转动,并且通过将变形部和抵靠部相邻设置,能够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即使装配工艺存在误差或者扭簧、枢轴、煲体、盖体存在制造公差也几乎不会对阻尼结构的阻尼效果产生任何影响,从而能够实现平稳开盖。
优选地,所述枢轴延伸穿过所述变形部,且所述变形部中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枢轴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使得所述变形部能随所述枢轴一起转动。在该方案中,变形部随枢轴一起转动,使得阻尼结构的一部分的作为旋转源头,能够提高阻尼结构的操作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变形部包括阻尼件和设置在所述阻尼件内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外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该方案能够改善缓冲效果。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硅胶块。该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缓冲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阻尼件能够同步运动。
优选地,所述抵靠部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变形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阻尼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抵靠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在所述盖体打开至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互挤压,使得所述变形部产生变形。该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设置在所述阻尼件的两侧,且所述抵靠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该方案能够进一步实现平稳开盖。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凸缘,所述抵靠部的内侧底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缘对应的凸筋,在所述盖体打开至第二角度时,所述凸缘和所述凸筋相互挤压,产生缓冲力。该方案能够避免盖体打开的过程中硬接触煲体而产生跳锅现象。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筋和限位缘,所述限位筋设置在所述煲体上,所述限位缘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上。该方案能够避免盖体过度打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相配合的平面,或者相配合的凸出部和凹陷部。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闭合状态,并且为了清楚地图示,将盖体的面盖去除。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其中阻尼结构处于分解状态。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阻尼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阻尼件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抵靠部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阻尼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盖体处于闭合状态。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阻尼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盖体处于开启状态。
图9示出了在模拟开盖状态下阻尼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开启状态,并且为了清楚地图示,将盖体的面盖去除。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将盖体的面盖去除。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盖体110和煲体120。煲体120通常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用于容纳内锅的凹腔,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该凹腔中或者从凹腔中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通常具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
盖体110通过枢轴111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20,且盖体110能够盖合在煲体120上,以在盖体110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枢轴111上套设有一对扭簧112,扭簧112的两个伸出端分别抵在煲体120和盖体110上,以使盖体110实现弹性开合。
进一步参考图1,烹饪器具100还包括可实现盖体110匀速、稳定开合的阻尼结构130,阻尼结构130设置在盖体110和煲体120的连接处。下文将对该阻尼结构13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阻尼结构130包括相互配合的变形部140和抵靠部150。变形部140设置在枢轴111上,且能够随着枢轴111的转动而转动。具体地,枢轴111延伸穿过变形部140,且变形部140和枢轴111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平面,使得变形部140能随枢轴111一起转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变形部140中设置有D形孔143(作为第一配合部的示例),枢轴111的横截面为与该D形孔143匹配的D形面113(作为第二配合部的示例),该优选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然,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变形部140和枢轴111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出部和凹陷部。抵靠部150设置在煲体120中,且抵靠部150中设置有容纳空间。变形部140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紧贴抵靠部150的内侧设置。在盖体110打开的过程中,变形部140和抵靠部150产生相互运动,且变形部140逐渐在抵靠部150的抵靠下变形,产生阻尼力。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变形部140包括阻尼件141和连接在阻尼件141内侧的弹性件142。弹性件14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柱144,阻尼件141上设置有与该定位柱144对应的定位孔145,定位柱144插在定位孔145中,从而使得弹性件142连接在阻尼件141上。优选地,定位柱144的横截面为D形,并且定位孔145为与该D形定位柱144对应的形状,使得弹性件142能够与阻尼件141同步运动。优选地,弹性件142可以由硅胶制成,从而使得弹性件能够在受到外力时产生变形,并在外力消失时恢复原状。可以理解,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阻尼件141和弹性件142为两个独立的部件,但是阻尼件141和弹性件142也可以设置为整体式的单个部件。
如图3以及图5-图6所示,阻尼件1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46。煲体120中靠近枢轴111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区域121,抵靠部150固定在该安装区域121中。抵靠部150的相对的两个内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51。当盖体110打开时,盖体110带动枢轴111转动,枢轴111带动变形部140(即,阻尼件141和弹性件142)转动。可以理解,诸如电饭煲的烹饪器具在开盖过程中,会导致盖体自身重心后移并使扭簧112发生弹力的变化,因而盖体会首先处于一个变加速度的加速开盖过程(如图9中的B区域所示)。当盖体110在扭簧112的作用下开盖至大约30°-80°的预定角度(如图9中的C区域所示)时,阻尼件141的第一凸出部146开始接触抵靠部150的第二凸出部151,两者相互挤压,阻尼件141向内变形,弹性件142压缩,从而产生阻尼力,进而可以实现匀速、平稳的开盖效果。待开盖角度超过例如80°后(如图9中的D区域所示),阻尼件141的第一凸出部146与抵靠部150的第二凸出部151错开位置,阻尼件141以及弹性件142往外回弹,恢复原状。
可以理解,虽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抵靠部150为安装在煲体120中的独立的单个部件,但是其也可以集成在煲体120中,即,抵靠部150可以与煲体120一体形成。
通过在烹饪器具中设置变形部140和抵靠部150,可使两者随着盖体110的打开而逐渐接触并使变形部140产生变形,从而形成缓冲,进而可有效限制盖体110的打开速度,实现匀速、平稳开盖。另外,在该方案中,通过将变形部140设置在枢轴111上,使得枢轴111转动能够同步带动变形部140转动,并且通过使变形部140和抵靠部150相邻设置,能够提高阻尼操作的准确性,即使装配工艺存在误差或者扭簧112、枢轴111、煲体120、盖体110存在制造公差也几乎不会对阻尼结构的阻尼效果产生任何影响,从而能够实现平稳开盖。
为了防止盖体110打开停止时与煲体120硬接触而导致跳锅现象,如图6-图8所示,弹性件142的一端设置有凸缘142a,抵靠部150的内侧底表面设置有凸筋150a,在盖体打开至大约80°-90°的预定角度时,凸缘142a和凸筋150a相互挤压,产生缓冲力,从而使开盖的力度减到最小。
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止挡结构160,该止挡结构160可以避免盖体过度打开。具体地,止挡结构160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缘161和限位筋162,限位缘161设置在弹性件142上,限位筋162设置在煲体120上。当盖体110打开约90°时,如图8和图9所示,限位缘161与限位筋162接触,从而可以限制盖体110过度打开。进一步优选地,限位缘161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可避免盖体110与煲体120硬接触而产生跳锅现象。
可以理解,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变形部140设置在枢轴111上,抵靠部150设置在煲体120中,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进行相反的设置,例如可以将抵靠部150设置在枢轴111上,并使抵靠部150随枢轴111同步转动,而将变形部140设置在煲体中,该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在盖体打开过程中,变形部和抵靠部相互运动,产生阻尼力,从而实现平稳开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例,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
煲体,所述煲体上构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凹腔;
盖体,所述盖体通过枢轴与所述煲体枢转地连接,所述枢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伸出端分别抵在所述煲体和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能够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变形部和靠近所述变形部设置的抵靠部,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枢轴上,且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在所述盖体打开的过程中所述变形部和所述抵靠部产生相互运动,且所述变形部逐渐在所述抵靠部的抵靠下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延伸穿过所述变形部,且所述变形部中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枢轴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使得所述变形部能随所述枢轴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包括阻尼件和设置在所述阻尼件内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外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硅胶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阻尼件能够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变形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阻尼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抵靠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出部,在所述盖体打开至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互挤压,使得所述变形部产生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设置在所述阻尼件的两侧,且所述抵靠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凸缘,所述抵靠部的内侧底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缘对应的凸筋,在所述盖体打开至第二角度时,所述凸缘和所述凸筋相互挤压,产生缓冲力。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筋和限位缘,所述限位筋设置在所述煲体上,所述限位缘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相配合的平面,或者相配合的凸出部和凹陷部。
CN201720288781.8U 2017-03-22 2017-03-22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071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8781.8U CN207071048U (zh) 2017-03-22 2017-03-22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8781.8U CN207071048U (zh) 2017-03-22 2017-03-22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1048U true CN207071048U (zh) 2018-03-06

Family

ID=6151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8781.8U Active CN207071048U (zh) 2017-03-22 2017-03-22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10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288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288A (zh) * 2018-12-26 2020-07-0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1048U (zh) 烹饪器具
CN205286081U (zh) 一种平稳开盖的翻盖式电厨具
CN208286840U (zh) 烹饪器具
CN202723614U (zh) 延缓式弹开盖结构和家电装置
CN205568653U (zh) 一种平稳开盖的电厨具
KR101307890B1 (ko) 압력지지보강형 커버패킹 및 그가 구비된 압력조리기
KR101194376B1 (ko) 전기 압력보온밥솥의 뚜껑 열림 완충장치
CN203662581U (zh) 平稳开盖的电厨具
CN203987660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09121855U (zh) 烹饪器具
CN201668270U (zh) 烹饪器具
CN206006878U (zh) 平稳开盖的烹饪器具
CN207492638U (zh) 烹饪器具
CN207784952U (zh) 烹饪器具
CN207428915U (zh) 烹饪器具
CN201617694U (zh) 烹饪器具
CN209235711U (zh) 蒸煮器具
CN207428987U (zh) 烹饪器具
CN204970800U (zh) 开盖缓冲结构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7428992U (zh) 烹饪器具
CN206371921U (zh) 烹饪器具
CN206507753U (zh) 烹饪器具
CN210582226U (zh) 烹饪器具
US11903520B2 (en) Damping device, cooker, and device having damping structure
CN210121080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