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0766U -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0766U
CN207070766U CN201721047021.4U CN201721047021U CN207070766U CN 207070766 U CN207070766 U CN 207070766U CN 201721047021 U CN201721047021 U CN 201721047021U CN 207070766 U CN207070766 U CN 207070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microprocessor
sensor
polychromatic ligh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70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y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sh Bab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sh Bab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sh Bab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70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0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0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0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浮漂,该智能电子浮漂包括浮漂组件和设置于浮漂组件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微型处理器,能感知浮漂组件的漂浮方向、位移或角度、力度变化的传感器,多色灯,所述传感器、多色灯分别与微型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感知浮漂组件的浮漂方向、位移或角度、力度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为信息参数,所述微型处理器接收信息参数并将信息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且将电信号传输给多色灯,由多色灯以灯光变色、灯光闪烁显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微处理器对传感器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由多色灯以不同的色彩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浮标等,是钓鱼的重要渔具之一,用于传递鱼吞食钓饵的信息、表明钓饵的位置、使饵钩处于不同水层、显示水的深浅和显示咬钩鱼的种类;现有的浮漂多分为立式浮漂、卧式浮漂、球形浮漂和线浮漂,这些浮漂的区别仅仅在于结构、形状上的不同。
专利号201420344113.9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漂体可发光的电子浮漂,包括漂体,所述漂体包括漂体上部和漂体下部,所述漂体上部和所述漂体下部插拔式连接,所述漂体内部设有LED 灯和电池,所述LED 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漂体与所述LED 灯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透明窗口或半透明窗口。本实用新型的漂体可发光,防止浪费漂体内LED 灯的光亮,且使电子浮漂更加美观。
专利号201320333433.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闪光报警电子浮漂,由漂尾、漂体及漂脚组成,漂体为条形腔体,分上下两部分由螺纹连接而成,其漂体的腔内设置电路控制芯片、针管电池及LDE 灯,其中:针管电池的针管插入电路控制芯片下端,电路控制芯片的上端连接LED 灯;漂尾的底部外壁包裹有密封管,该密封管内设有信号线,信号线的下端与电路控制芯片连接,上端伸出密封管暴露在外,本实用新型能快速闪光,爆闪报警,给夜钓者最清晰、最精准的视觉信号,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能够很轻松的垂钓。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现有的浮漂已经基本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环境下的钓鱼活动了。但是目前申请的浮漂专利对鱼咬钩报警的灵敏度没有办法进行控制,有的鱼咬钩的力度比较大,有的比较小。不能根据鱼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不能很好的起到钓鱼辅助作用。对于夜钓来说,既有报警方式的闪动LED灯浮漂。也有亮度很高的浮漂。但是报警方式不能给以钓鱼者最清晰的信号。存在改进空间,如果能通过LED的不同颜色来区分报警会更加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电子浮漂,用于光线不佳的环境中,比如晚上、阴雨天,能够有效提醒钓鱼者有鱼上钩,能够判断鱼咬钩时拉动浮漂的方向、位移、角度和/或力度变化,浮漂组件中的微型处理器处理传感器采集上的数据。微型处理器决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用户,其报警方式可以设置。鱼咬钩时拉动浮漂的力度大小对应传感器相应灵敏度大小,其灵敏度可以通过用户交互的方式来调节。本实用新型实现一种灵敏度可调、报警信号可设置的智能电子浮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包括浮漂组件和设置于浮漂组件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微型处理器,能感知所述浮漂组件的漂浮方向、位移或、角度、和/或力度变化的传感器,多色灯;所述传感器、多色灯分别与微型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感知浮漂组件的浮漂方向、位移或角度、力度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为信息参数,所述微型处理器接收信息参数并将信息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且将电信号传输给多色灯,由多色灯以变色和多闪方式显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组件中微处理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存储设置参数,以使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程序指令,完成上述的功能步骤。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感器为多轴重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或两种传感器的集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感器可以设置参数,所述传感器可以感应力和方向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传感器通过设置参数能够调节加速度幅度大小和方向变化幅度大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多色灯为多种颜色的LED灯。所述多色灯显示方式包括灯光变色、灯光闪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所述微型处理器、传感器设置在控制板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漂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漂尾、漂体和漂脚,所述漂体为螺纹连接的两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结构,所述漂尾固定连接在上漂体上,所述漂脚固定连接在下漂体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漂体内有空腔,所述控制板设置在空腔中,所述多色灯设置在控制板上方并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下方设置电池,所述电池通过控制板与多色灯连接,为控制板、微型处理器、传感器、多色灯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多色灯通过可透光外壳和光纤达到外部可视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浮漂,1、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能感知所述浮漂组件方向、位移、角度和/或力度变化的传感器,微型处理器获取传感器数据,可以判断浮漂的不同方向的位移和位移速度变化,以达到智能感应鱼咬钩并通知用户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可以和钓鱼者(用户)交互,通过交互来配置浮漂的各种参数,实现智能化。3、 本实用新型中浮漂进入设置状态后,可以设置浮漂提醒模式,如多次闪烁,红绿变色等模式进行提醒钓鱼者。还可以根据鱼的种类,鱼的大小,设置浮漂灵敏度参数,设置高灵敏度,适合对小型鱼类进行垂钓,设置低灵敏度,适合对大型鱼类进行垂钓。4. 本实用新型中多色LED灯可以通过颜色变化,和不同颜色切换结合闪烁方式,更好的提醒钓鱼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浮漂,包括浮漂组件和设置于浮漂组件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微型处理器,能感知所述浮漂组件的漂浮方向、位移或、角度、和/或力度变化的传感器,多色灯5;所述传感器、多色灯5分别与微型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感知浮漂组件的浮漂方向、位移或角度、力度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为信息参数,所述微型处理器接收信息参数并将信息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且将电信号传输给多色灯5,由多色灯5以变色和多闪方式显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组件中微处理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存储设置参数,以使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程序指令,完成智能电子浮漂的功能步骤。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感器为多轴重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或两种传感器的集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感器可以设置参数,所述传感器可以感应力和方向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传感器通过设置参数能够调节加速度幅度大小和方向变化幅度大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多色灯5为多种颜色的LED灯。所述多色灯5显示方式包括灯光变色、灯光闪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4,所述微型处理器、传感器设置在控制板4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漂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漂尾6、漂体2和漂脚1,所述漂体2为螺纹连接的两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结构,所述漂尾6固定连接在上漂体上,所述漂脚1固定连接在下漂体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漂体2内有空腔,所述控制板4设置在空腔中,所述多色灯5设置在控制板4上方并与控制板4电连接,所述控制板4下方设置电池3,所述电池3通过控制板4与多色灯5连接,为控制板4、微型处理器、传感器、多色灯5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多色灯5通过可透光外壳和光纤达到外部可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浮漂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微型处理器预先设置专家数据库,该专家数据库具有噪声数据模块、浮漂向上移动数据模板、浮漂向下移动数据模板、浮漂向左移动数据模板、浮漂向右移动数据模板,向右摇动数据模板,向左摇动数据模板,向左旋转数据模板,向右旋转数据模板,应包括其他方向的的数据模板;
S2、使用者移动浮漂,传感器获取浮漂位移、方向状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发送到微处理器,并将所述二进制信号数字在微处理器进行缓存;
S3、微处理将接收到的所述二进制数字信号与噪声数据模块匹配,将接收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掉噪声数据,得到无噪声的数据;
S4、将所述无噪声的数据与专家数据库的数据模块相匹配,判断浮漂所做出动作,判定浮漂摇晃力度的大小和摇晃方向;并将这种判定结果存入到专家数据库中;
S5、微处理器通过数据缓存将数据转换成光强度信号,由所述多色灯进行显示。
所述智能电子浮漂的使用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浮漂参数设置。设置参数包括灵敏度设置和多色灯灯光显示方式设置。
智能电子浮漂由电池给控制板供电,控制板控制多色灯闪烁、变色。可以发光,适合光线不佳的场合钓鱼,比如晚上钓鱼。微型处理器设置多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参数后,微型处理器获取多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算法判断电子浮漂移动方向和力度大小,做出相应的处理。如电子浮漂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向上移动,向下移动,向左边摇动,向右边摇动,向左边旋转,向右边旋转。微型处理器通过算法计算出移动方向和位移速度,通过计算位移速度,得出移动浮漂所用力度的大小。由位移方向和位移速度判断是现在状态是垂钓状态还是设置参数状态。设置参数状态:用户通过向左、向右、向下、向上、向左边摇动,向右边摇动,向左边旋转,向右边旋转移动电子浮漂,单次或者多次晃动,可通过多种动作组合激活设置参数状态。激活参数设置后, 用户再次通过向左、向右、向下、向上、向左边摇动,向右边摇动,向左边旋转,向右边旋转移动电子浮漂,在这些动作组合中,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动作,进入 设置报警模式,或者进入 灵敏度参数设置模式。用户再次通过向左、向右、向下、向上、向左边摇动,向右边摇动,向左边旋转,向右边旋转移动电子浮漂进行参数设置,如设置灵敏度参数:通过向下晃动一下,调节灵敏度为1档。晃动2下,调节灵敏度2档。晃动3下,调节灵敏度3档。依次类推。如设置报警方式参数:通过向下晃动一下,设置为灯光变色。晃动2下,设置为灯光闪动多次。设置参数完成后,设置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中。
垂钓状态:微型处理器获取多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通过算法计算获的工作状态,算法计算摇晃力度的大小和摇晃方向,通过力度大小和摇晃方向区分垂钓状态和设置参数状态并由此判断是否进入垂钓状态。进入垂钓状态后,微型处理器获取多轴传感器的数据,获取鱼咬沟时拉动浮漂的方向,并获取浮漂判断鱼咬沟时拉动浮漂的位移速度。微型处理器过滤掉其他方向的位移。只保留浮漂垂直水面的位移,并由位移速度计算出鱼咬沟时拉动浮漂的力度,并判断鱼咬沟时拉动浮漂的力度是否已经超过设置的灵敏度参数对应的阀值。如超过阀值,判断为有鱼咬钩信号。微型处理器获取,获取鱼咬钩信号后,控制多色灯,根据设置报警模式进行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浮漂,1、通过内置多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传感器,微型处理器获取传感器数据,可以判断浮漂的不同方向的位移及位置变化;2、摇晃浮漂,获取浮漂方向和力度的状态。通过这种状态的判断和钓鱼者(用户)交互,通过交互来配置浮漂的各种参数,实现智能化。3、 晃动浮漂进入设置状态后,可以设置提醒模式,如多次闪烁,红绿变色等模式进行提醒钓鱼者。还可以根据鱼的种类,鱼的大小,设置咬钩灵敏度;4.多色LED灯可以通过颜色变化,和不同颜色切换结合闪烁方式,更好的提醒钓鱼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漂组件和设置于浮漂组件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微型处理器,能感知所述浮漂组件方向、位移、角度和/或力度变化的传感器,多色灯;所述传感器、多色灯分别与微型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感知浮漂组件的方向、位移或角度、力度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为信息参数,所述微型处理器接收信息参数并将信息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且将电信号传输给多色灯,由所述多色灯进行显示;所述微型处理器预先设置专家数据库,该专家数据库具有噪声数据模块、浮漂向上移动数据模板、浮漂向下移动数据模板、浮漂向左移动数据模板、浮漂向右移动数据模板,向右摇动数据模板,向左摇动数据模板,向左旋转数据模板,向右旋转数据模板;使用者移动浮漂,传感器获取浮漂位移、方向状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发送到微处理器,并将所述二进制信号数字在微处理器进行缓存;微处理将接收到的所述二进制数字信号与噪声数据模块匹配,将接收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掉噪声数据,得到无噪声的数据;将所述无噪声的数据与专家数据库的数据模块相匹配,判断浮漂所做出动作,判定浮漂摇晃力度的大小和摇晃方向;并将这种判定结果存入到专家数据库中;微处理器通过数据缓存将数据转换成光强度信号,由所述多色灯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程序指令,以使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程序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多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可以感应力和方向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色灯为多种颜色的LED灯;所述多色灯显示方式包括灯光变色、灯光闪烁两种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所述微型处理器、传感器设置在控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漂尾、漂体和漂脚,所述漂体为一体结构或为螺纹连接的两体结构,所述漂尾固定连接在上漂体上,所述漂脚固定连接在下漂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子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体内有空腔,所述控制板设置在空腔中,所述多色灯设置在控制板上方并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下方设置电池,所述电池通过控制板与多色灯连接,为控制板、微型处理器、传感器、多色灯提供工作电源。
CN201721047021.4U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Active CN207070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7021.4U CN207070766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7021.4U CN207070766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0766U true CN207070766U (zh) 2018-03-06

Family

ID=6152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7021.4U Active CN207070766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07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6984A (zh) * 2017-08-21 2017-12-15 深圳市鱼宝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42475A (zh) * 2020-07-01 2020-09-11 湖南柳岸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电子浮漂及变光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6984A (zh) * 2017-08-21 2017-12-15 深圳市鱼宝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42475A (zh) * 2020-07-01 2020-09-11 湖南柳岸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电子浮漂及变光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29388A (en) Light-emitting fishing lure
CN107466984A (zh)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65515A (zh) 一种智能钓鱼装置
CN207070766U (zh) 一种智能电子浮漂
CN204518940U (zh) 一种能识别角度的智能垂钓装置
CN208490644U (zh) 一种渔业养殖捕鱼装置
KR101046962B1 (ko) 조도 반응형 낚시 찌
CN208676153U (zh) 一种灵敏度可调智能电子浮漂
CN206596124U (zh) 视频钓鱼装置
CN206750084U (zh) 无人路亚钓鱼船
CN205545691U (zh) 一种适合夜间使用的智能钓具
CN212232770U (zh) 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电子浮漂
KR102437754B1 (ko) 루어 낚시용 인공지능 인조 미끼 및 그의 챔질 제공 시스템
CN206118867U (zh) 拟饵
CN212212418U (zh) 一种新型路亚仿生鱼饵器
CN209931281U (zh) 锥形重力感应变光硬尾电子漂
CN210352808U (zh) 一种碳纤维螺旋状漂尾的发光体浮漂
CN212414409U (zh) 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
CN106689077A (zh) 一种感应式自动伸缩钓具
JP2002171883A (ja) 運動センサ付発光釣り具
CN207230279U (zh) 海底世界幽蓝风铃夜灯
CN207167492U (zh) 一种诱鱼钓鱼竿
CN205794559U (zh) 一种可自动游泳和发光的新型假饵
CN206238136U (zh) 仿生鱼饵
CN111557281A (zh) 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4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C12, Jinrong Wang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858, Purui West Road, Wa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0

Patentee after: Hunan xinyi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08, building 2, Taizi villa, Qianhai Road,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FISHBAB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