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0111U - 降噪终端 - Google Patents

降噪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0111U
CN207070111U CN201720161949.9U CN201720161949U CN207070111U CN 207070111 U CN207070111 U CN 207070111U CN 201720161949 U CN201720161949 U CN 201720161949U CN 207070111 U CN207070111 U CN 207070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er
voice
noise reduction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19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Black Sha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eu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eu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eu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619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0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0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01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终端。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终端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参考语音接收器、各辅助语音接收器、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处理器连接。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扬声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受话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语音信号和/或噪声信号。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终端,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影响的同时,可以对通话过程、录音过程或音乐播放过程中的环境噪声进行降噪处理,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降噪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知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降噪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约普及,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日常生活。
语音通话功能、录音功能和音乐播放功能等是目前移动终端上的常用功能,如果在喧闹的环境中使用上述功能,由于环境噪声比较大,会影响用户的通话效果、录音效果或者音乐播放效果。为了实现较好的通话效果录音效果或者音乐播放效果,用户一般采用增大音量或者使用耳机或者寻找安静的地方进行通话、录音或者音乐播放,导致了对终端的损耗和对人耳的伤害,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终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终端没有降噪功能造成的对终端的损耗和对人耳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终端,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各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所述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在所述降噪终端处于录音状态时,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和/或受话器;
所述扬声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所述受话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所述第一降噪声波和/或第二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
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第一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为待录制的声音对应的信号。
如上所述的降噪终端,在所述降噪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对端用户发出语音时,
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还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得到第二降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降噪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和/或受话器;
所述扬声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三降噪声音波,所述受话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四降噪声波,所述第三降噪声波和/或第四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
如上所述的降噪终端,在所述降噪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所述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语音时,
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还用于获取第二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为第二语音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二语音包括所述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语音和当前环境的噪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和所述第二语音信号合成第三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三语音信号发送至对端用户的用户设备中,以使对端用户收听所述第三语音信号对应的声音。
如上所述的降噪终端,所述处理器、所述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设置在所述降噪终端的壳体内部,且所述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
如上所述的降噪终端,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靠近所述扬声器设置;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靠近所述受话器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终端。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终端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参考语音接收器、各辅助语音接收器、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处理器连接。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并将第一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和/或受话器;扬声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受话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第一降噪声波和/或第二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第一语音信号,并将第一语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第一语音信号为待录制的声音对应的信号。本实用新型的降噪终端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的影响的同时,可以得到清晰的录音、使得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便可以听到清晰的对端用户通过用户设备发送的声音以及对端用户可以听到接收到清晰的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声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可在处于录音状态时对当前环境的噪声进行降噪,以获取清晰的录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1、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参考语音接收器104、各辅助语音接收器105、扬声器102和受话器103均与处理器101连接。
辅助语音接收器105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
处理器101用于根据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并将第一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102和/或受话器103;
扬声器102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受话器103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第一降噪声波和/或第二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
参考语音接收器104用于获取第一语音信号,并将第一语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第一语音信号为待录制的声音对应的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设置在降噪终端的壳体内部,且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靠近壳体的侧壁设置。其中,为了表示清楚,图1中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未示出,虚线用于表示处理器处理降噪终端的壳体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辅助语音接收器优选为靠近受话器设置,当然也可以不靠近受话器设置,比如一个设置在手机正面,一个设置在手机的背面,或者两个都设置在手机的背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设置在受话器的两侧,并关于受话器对称。本实施的参考语音接收器优选为靠近扬声器设置。由于受话器一般设置在终端的顶部,扬声器一般设置在终端的底部,辅助语音接收器靠近受话器设置,参考语音接收器靠近扬声器设置可以使辅助语音接收器和参考语音接收器离的距离比较远,以使录制的声音清晰。
本实施例中的参考语音接收器为参考麦克风,辅助语音接收器为辅助麦克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参考麦克风和辅助麦克风为相同的结构,与待录制的声源距离最近的麦克风即为参考麦克风。
在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用于录音时,待录制的声音的声源与参考麦克风的距离需要与待录制的声音的声源与辅助麦克风的距离的差距应该尽可能的大,以使录制的声音清晰。
其中,本实施例的处理器为降噪终端本身的中央处理器。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没有额外增加降噪结构或者降噪电路,均采用终端本身原有的结构实现录音过程的降噪,实现了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的影响的同时,得到清晰的录音。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前环境的噪声分别两个辅助麦克风接收后,通过辅助麦克风转化成模拟的第一噪声信号,接着两个辅助麦克风各自将自身得到的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处理器101接收到两个辅助麦克风各自发送的第一噪声信号后,对两个第一噪声信号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平均化处理后的第一噪声信号,然后根据平均化处理后的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其中,第一降噪信号具有如下特点: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得到的声波的波形与当前环境的噪声信号的波形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得到第一降噪信号的方法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处理器101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后,将第一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102和/或受话器103。扬声器102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受话器103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第一降噪声波和/或第二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也就是说,降噪声波通过扬声器102和/或受话器103发出后,与当前环境的噪声抵消。此时,由于当前环境的噪声被降噪声波抵消,参考麦克风104便可以获取清晰的待录制的声音的信号,并将待录制的声音的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进行存储。
经过上述过程,得到了清晰的录音。
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的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参考语音接收器、各辅助语音接收器、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处理器连接。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并将第一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和/或受话器;扬声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受话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第一降噪声波和/或第二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第一语音信号,并将第一语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第一语音信号为待录制的声音对应的信号。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的影响的同时,得到了清晰的录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可在处于通话状态且对端用户发出语音时对当前环境的噪声进行降噪,以获取清晰的对端用户的声音。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1、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参考语音接收器104、辅助语音接收器105、扬声器102和受话器103均与处理器101连接。
辅助语音接收器105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
参考语音接收器104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第二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
处理器101还用于根据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得到第二降噪信号,并将第二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102和/或受话器103;
扬声器102用于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三降噪声音波,受话器103用于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四降噪声波,第三降噪声波和/或第四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01、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设置在降噪终端的壳体内部,且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辅助语音接收器105靠近壳体的侧壁设置。其中,为了表示清楚,图2中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未示出,虚线用于表示处理器101位于降噪终端的壳体的内部,外部不可见。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辅助语音接收器105靠近受话器103设置,本实施的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优选为靠近扬声器102设置。辅助语音接收器105靠近受话器103设置可以使得辅助语音接收器105接收到的噪声尽可能和受话器103所处的环境的噪声相同,降噪效果好。另外,由于受话器103一般设置在终端的顶部,扬声器102一般设置在终端的底部,辅助语音接收器105靠近受话器103设置,参考语音接收器104靠近扬声器102设置可以使辅助语音接收器105和参考语音接收器104离的距离比较远,以使本实施例中获取的噪声信号可以尽可能的全面反应当前环境的噪声。
本实施例中的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为参考麦克风,辅助语音接收器105为辅助麦克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参考麦克风和辅助麦克风为相同的结构。
其中,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01为降噪终端本身的中央处理器。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没有额外增加降噪结构或者降噪电路,均采用终端本身的结构实现的降噪,实现了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的影响的同时,收听到清晰的对端用户通过用户设备发送过来的声音。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前环境的噪声分别被辅助麦克风和参考麦克风接收后,当前环境的噪声通过辅助麦克风转化成第一噪声信号,当前环境的噪声通过参考麦克风转化成第二噪声信号,接着辅助麦克风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参考麦克风将第二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其中,第二噪声信号和第一噪声信号可相同也可不相同;处理器101接收到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后,对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平均化处理后的第三噪声信号,然后根据第三噪声信号得到第二降噪信号。其中,第二降噪信号具有如下特点: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得到的声波的波形与当前环境的噪声信号的波形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得到第二降噪信号的方法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处理器101得到第二降噪信号后,将第二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102和/或受话器103。扬声器102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三降噪声音波,受话器103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四降噪声波,第三降噪声波和/或第四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也就是说降噪声波通过扬声器102和/或受话器103发出后,与当前环境噪声抵消。此时,由于当前环境的噪声被降噪声波抵消,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便可以听到清晰的对端用户通过用户设备发送过来的声音。
采用本实施的降噪终端进行通话,避免了在嘈杂的环境中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增大终端的通话声量对终端的损耗和对人耳的伤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还可在处于音乐播放状态时对当前环境的噪声进行降噪。
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的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参考语音接收器、各辅助语音接收器、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处理器连接。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第二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得到第二降噪信号,并将第二降噪信号发送至扬声器和/或受话器;扬声器用于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三降噪声音波,受话器用于根据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四降噪声波,第三降噪声波和/或第四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影响的同时,清晰的听到对端用户通过用户设备发送的声音,避免了在嘈杂的环境中增大终端的通话声量对终端的损耗和对人耳的伤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噪终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二,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可在处于通话状态且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语音时对当前环境的噪声进行降噪,以使对端用户听到清晰的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声音。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1、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三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参考语音接收器104、辅助语音接收器105、扬声器102和受话器103均与处理器101连接。
辅助语音接收器105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
参考语音接收器104用于获取第二语音信号,并将第二语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第二语音信号为第二语音对应的信号,第二语音包括所述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语音和当前环境的噪声;
处理器101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和第二语音信号合成第三语音信号,并将第三语音信号发送至对端用户的用户设备中,以使对端用户收听第三语音信号对应的声音。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01、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三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设置在降噪终端的壳体内部,且扬声器102、受话器103、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以及辅助语音接收器105靠近壳体的侧壁设置。其中,为了表示清楚,图3中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未示出,虚线用于表示处理器101位于降噪终端的壳体的内部,外部不可见。
本实施例的辅助语音接收器105优选为靠近受话器103设置,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优选为靠近扬声器102设置。参考语音接收器104靠近扬声器102设置可以获取清晰的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的声音,因为扬声器102一般设置在终端的底部,用户通话时,嘴巴一般靠近扬声器102。另外,由于受话器103一般设置在终端的顶部,扬声器102一般设置在终端的底部,辅助语音接收器105靠近受话器设置,参考语音接收器104靠近扬声器设置使得辅助语音接收器105和参考语音接收器104的距离比较远,进而可以使参考语音接收器104接收的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的声音比较清晰,辅助语音接收器105接收的当前环境的噪声也比较清晰。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降噪终端其中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设置在降噪终端的正面,另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105设置在降噪终端的被面,均靠近受话器103设置。当前,也可以不采用图3和图4所示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不对辅助语音接收器和参考语音接收器的设置方式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参考语音接收器104为参考麦克风,辅助语音接收器105为辅助麦克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参考麦克风和辅助麦克风为相同的结构。
其中,本实施例的处理器101为降噪终端本身的中央处理器。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没有额外增加降噪结构或者降噪电路,均采用终端本身的结构实现降噪,实现了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的影响的同时,向对端用户发出清晰的语音。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前环境的噪声分别被三个辅助麦克风105接收后,当前环境的噪声通过辅助麦克风105转化成第一噪声信号,各辅助麦克风105对应的第一噪声信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接着各辅助麦克风105将各自获取的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参考麦克风104接收第二语音,第二语音通过参考麦克风转化为第二语音信号,并将第二语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1,第二语音包括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语音和当前环境的噪声。
处理器101接收到各辅助麦克风105发送的第一噪声信号后,对各第一噪声信号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平均化处理后的噪声信号,然后根据平均化处理后的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其中,第一降噪信号具有如下特点: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得到的声波的波形与当前环境的噪声信号的波形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得到第一降噪信号的方法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处理器101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后,将第一降噪信号叠加至第二语音信号中,将第二语音信号中的环境噪声抵消掉,得到第三语音信号。由于第三语音信号中不包含环境噪声,当第三语音信号被发送至对端的用户设备中后,对端的用户便可以听到清晰的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声音。
采用本实施的降噪终端进行通话,避免了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在嘈杂的环境中增大声量讲话对终端的损耗和对人耳的伤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的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两个辅助语音接收器,参考语音接收器、各辅助语音接收器、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处理器连接。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处理器;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第二语音信号,并将第二语音信号发送至处理器,第二语音信号为第二语音对应的信号,第二语音包括所述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语音和当前环境的噪声;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降噪信号和第二语音信号合成第三语音信号,并将第三语音信号发送至对端用户的用户设备中,以使对端用户收听第三语音信号对应的声音。本实施例的降噪终端在保证终端原有的结构不会受降噪结构影响的同时,对端的用户可以听到清晰的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声音,避免了在嘈杂的环境中增大讲话声量对终端的损耗和对人耳的伤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降噪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各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所述扬声器和受话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在所述降噪终端处于录音状态时,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得到第一降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和/或受话器;
所述扬声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一降噪声音波,所述受话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发出第二降噪声波,所述第一降噪声波和/或第二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
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第一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为待录制的声音对应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噪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对端用户发出语音时,
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还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得到第二降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降噪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和/或受话器;
所述扬声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三降噪声音波,所述受话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降噪信号发出第四降噪声波,所述第三降噪声波和/或第四降噪声波用于抵消当前环境的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噪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且所述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语音时,
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还用于获取第二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为第二语音对应的信号,所述第二语音包括所述降噪终端所属的用户发出的语音和当前环境的噪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噪信号和所述第二语音信号合成第三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三语音信号发送至对端用户的用户设备中,以使对端用户收听所述第三语音信号对应的声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降噪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所述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设置在所述降噪终端的壳体内部,且所述扬声器、受话器、参考语音接收器以及至少一个辅助语音接收器靠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语音接收器靠近所述扬声器设置;所述辅助语音接收器靠近所述受话器设置。
CN201720161949.9U 2017-02-22 2017-02-22 降噪终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70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1949.9U CN207070111U (zh) 2017-02-22 2017-02-22 降噪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1949.9U CN207070111U (zh) 2017-02-22 2017-02-22 降噪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0111U true CN207070111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0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194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70111U (zh) 2017-02-22 2017-02-22 降噪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01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8593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8593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1698593B (zh) * 2019-03-14 2022-04-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1247B (zh) 蓝牙耳机助听及抗噪方法和装置
CN101277331B (zh) 声音再现设备和声音再现方法
CN105074814B (zh) 个人音频装置的低时延多驱动器自适应消噪(anc)系统
CN103873975B (zh) 一种实现蓝牙耳机降噪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36758A (zh) 声学回声消除系统和方法
CN103856861A (zh) 主动降噪系统、降噪耳机和移动终端
CN108462763A (zh) 降噪终端和降噪方法
CN104092801A (zh) 智能终端通话降噪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2223428A (zh) 一种降低噪声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491228A (zh) 降噪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72043A (zh) 耳麦
CN113241085B (zh) 回声消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27068A (zh) 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0265056A (zh) 音源的控制方法以及扬声设备、装置
CN103402038B (zh) 手机免提状态下消除对方听筒回音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10997A (zh) 电子设备及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回声消除方法
CN113347307B (zh) 抑制漏音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070111U (zh) 降噪终端
CN107659864A (zh) 一种降噪方法及终端
CN113038318B (zh)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37721A (zh) 一种蓝牙耳机通话降噪方法及蓝牙降噪耳机
CN103168326A (zh) 为隐私和个性化使用而消除背景声
CN112822583A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通话回声消除的方法
CN203151729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
CN112637438B (zh) 一种基于单线传输的门禁双端对讲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6

Address after: 330008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Qingshan Lak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Nanchang Jiao Town Office Building Room 319

Patentee after: BLACKSHARK TECHNOLOGIES (NANCH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Wei new software park building 1 floor 2 South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EUSIS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