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4087U - 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64087U CN207064087U CN201720785079.2U CN201720785079U CN207064087U CN 207064087 U CN207064087 U CN 207064087U CN 201720785079 U CN201720785079 U CN 201720785079U CN 207064087 U CN207064087 U CN 207064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ylinder body
- oil duct
- duct
- vari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包括:油底壳;与油底壳相连的可变排量机油泵;用于向曲轴主轴承供油的缸体主油道;用于向活塞冷却喷嘴供油的缸体副油道;连通缸体主油道和缸体副油道的连接油道;与连接油道相连的缸盖油道;连接在缸体主油道和可变排量机油泵之间的缸体反馈油道;连接在缸体反馈油道和可变排量机油泵之间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缸体主油道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缸体副油道上的油温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油道和缸体副油道之间的第二电磁阀;与压力传感器、油温传感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相连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机油温度精确控制活塞冷却喷嘴的通断,且能够根据机油压力精确调整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排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汽车发动机缸体油道系统的工作方式为:机油从机油泵出口依次供给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然后机油进入到缸体主油道内,缸体主油道给曲轴主轴承、缸盖油道和活塞冷却喷嘴供油。其中曲轴主轴承和活塞冷却喷嘴穿插布置在同一个油道上,当缸体主油道的油压达到某一开启压力后,活塞冷却喷嘴将被油压打开,开始向活塞喷油冷却。
上述的工作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在机油温度比较低而油压较高的工况下时,例如发动机冷启动状态,活塞温度不高,活塞并不需要冷却。此时活塞冷却喷嘴却在油压的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会对活塞进行喷油冷却,这就会导致活塞的温度过低,从而导致发动机燃烧恶化、油耗增加、排放恶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能够根据机油温度精确控制活塞冷却喷嘴的通断,且能够根据机油压力精确调整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排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包括:油底壳;与所述油底壳相连的可变排量机油泵;用于向曲轴主轴承供油的缸体主油道,所述缸体主油道与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向活塞冷却喷嘴供油的缸体副油道;连通所述缸体主油道和所述缸体副油道的连接油道;与所述连接油道相连的缸盖油道;连接在所述缸体主油道和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之间的缸体反馈油道;连接在所述缸体反馈油道和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之间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缸体主油道上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缸体副油道上的油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油道和所述缸体副油道之间的第二电磁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油温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缸体主油道内的机油压力而产生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对所述第一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油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缸体副油道内的机油温度而产生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信号对所述第二电磁阀进行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的输出端和所述缸体主油道之间的机油冷却器。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的输出端和所述缸体主油道之间的机油滤清器。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和所述油底壳之间的集滤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发动机的ECU。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根据机油温度精确控制活塞冷却喷嘴的通断,避免了因活塞温度过低而导致的发动机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和排放恶化;且能够根据机油压力精确调整可变排量机油泵的排量,从而使得可变排量机油泵始终工作在机油压力最低的工况,降低了可变排量机油泵的功率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2—集滤器;3—可变排量机油泵;4—缸体主油道;5—缸体副油道;6—连接油道;7—缸盖油道;8—曲轴主轴承;9—活塞冷却喷嘴;10—压力传感器;11—油温传感器;12—第二电磁阀;13—缸体反馈油道;14—机油冷却器;15—机油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壳1;与油底壳1相连的可变排量机油泵3;用于向曲轴主轴承8供油的缸体主油道4,缸体主油道4与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向活塞冷却喷嘴9供油的缸体副油道5;连通缸体主油道4和缸体副油道5的连接油道6;与连接油道6相连的缸盖油道7;连接在缸体主油道4和可变排量机油泵3之间的缸体反馈油道13,缸体反馈油道13的一端连通缸体主油道4,缸体反馈油道13的另一端连通变排量机油泵3的反馈油腔;连接在缸体反馈油道13和可变排量机油泵3之间的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缸体主油道4上的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缸体副油道5上的油温传感器11;设置在连接油道6和缸体副油道5之间的第二电磁阀12;控制器,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10、油温传感器11、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12相连,压力传感器10用于检测缸体主油道4内的机油压力而产生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对第一电磁阀进行控制,油温传感器11用于检测缸体副油道5内的机油温度而产生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对第二电磁阀12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油温传感器11布置在第二电磁阀12和连接油道6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输出端和缸体主油道4之间的机油冷却器14。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输出端和缸体主油道4之间的机油滤清器15。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可变排量机油泵3和油底壳1之间的集滤器2。
进一步,控制器为发动机的ECU。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机油泵3从油底壳1中抽取机油并向缸体主油道4供油,缸体主油道4向连接油道6和曲轴主轴承8供油,连接油道6向缸盖油道7和缸体副油道5供油,缸体副油道5向活塞冷却喷嘴9供油,通过曲轴主轴承8、缸盖油道7和活塞冷却喷嘴9的机油最终均通过回油通道回流至油底壳1中。
当发动机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油温传感器11监测机油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反馈给发动机的ECU,ECU预设有一个限值温度,ECU通过对比温度信号和限值温度,当温度信号低于限制温度时,ECU向第二电磁阀12发出信号,控制第二电磁阀12关闭,此时缸体副油道5和连接油道6之间断开,没有机油供入缸体副油道5,活塞冷却喷嘴9不喷油。当发动机在高速高负荷或中速高负荷时,由于燃烧产生的热量较多,温度信号逐渐升高,当温度信号高于限值温度时,ECU向第二电磁阀12发出信号,控制第二电磁阀12开启,此时缸体副油道5和连接油道6之间连通,机油供入缸体副油道5,活塞冷却喷嘴9开始喷油,从而防止爆震和活塞烧熔。
通过第一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可变排量机油泵3和缸体反馈油道13之间的切断和连通,从而使得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排量变大和变小。压力传感器10监测缸体主油道4的机油压力,并将压力信号反馈给发动机的ECU,ECU预设有一个目标压力,ECU通过对比压力信号和目标压力,若目标压力大于压力信号时,ECU向第一电磁阀发出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可变排量机油泵3和缸体反馈油道13之间切断,从而将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排量调大,以提升机油压力;若ECU中目标压力小于压力信号时,ECU向第一电磁阀发出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可变排量机油泵3和缸体反馈油道13之间连通,从而将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排量调小,以降低机油压力。这里的第一电磁阀可以为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内置电磁阀。
可变排量机油泵3可以选用可变排量叶片泵,可变排量叶片泵内设有调节环、弹簧和反馈油腔,在反馈油腔和弹簧的作用下,当反馈油腔油压变化时,调节环会滑动或摆动,使得叶片的内圈或外圈之间的偏心距增大或减小,叶片与内外腔之间形成的压油腔在可变排量叶片泵运转过程中的变化量也会变大或变小,从而实现可变排量叶片泵排量的调节。
油温传感器11对第二电磁阀12的精确控制,会使得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中的机油压力发生变化,而该变化能够被压力传感器10监测到,并对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排量进行调节,使可变排量机油泵3能够保持在最低油压状态下运行。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底壳(1);
与所述油底壳(1)相连的可变排量机油泵(3);
用于向曲轴主轴承(8)供油的缸体主油道(4),所述缸体主油道(4)与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输出端相连;
用于向活塞冷却喷嘴(9)供油的缸体副油道(5);
连通所述缸体主油道(4)和所述缸体副油道(5)的连接油道(6);
与所述连接油道(6)相连的缸盖油道(7);
连接在所述缸体主油道(4)和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3)之间的缸体反馈油道(13);
连接在所述缸体反馈油道(13)和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3)之间的第一电磁阀;
设置在缸体主油道(4)上的压力传感器(10);
设置在所述缸体副油道(5)上的油温传感器(11);
设置在所述连接油道(6)和所述缸体副油道(5)之间的第二电磁阀(12);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0)、所述油温传感器(11)、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12)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10)用于检测所述缸体主油道(4)内的机油压力而产生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对所述第一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油温传感器(11)用于检测所述缸体副油道(5)内的机油温度而产生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信号对所述第二电磁阀(12)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输出端和所述缸体主油道(4)之间的机油冷却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3)的输出端和所述缸体主油道(4)之间的机油滤清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变排量机油泵(3)和所述油底壳(1)之间的集滤器(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发动机的ECU。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85079.2U CN207064087U (zh) | 2017-07-01 | 2017-07-01 | 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85079.2U CN207064087U (zh) | 2017-07-01 | 2017-07-01 | 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64087U true CN207064087U (zh) | 2018-03-02 |
Family
ID=6150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85079.2U Active CN207064087U (zh) | 2017-07-01 | 2017-07-01 | 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6408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05691A (zh) * | 2018-12-18 | 2019-03-2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 |
CN113187579A (zh) * | 2021-05-20 | 2021-07-30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356991A (zh) * | 2020-03-04 | 2021-09-07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检测压力的带过滤功能的活塞冷却系统 |
CN114991905A (zh) * | 2022-06-08 | 2022-09-02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直驱式、外挂式机油泵共用的油路 |
CN115614125A (zh) * | 2022-09-07 | 2023-01-17 |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排量的机油泵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7-01 CN CN201720785079.2U patent/CN2070640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05691A (zh) * | 2018-12-18 | 2019-03-22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 |
CN113356991A (zh) * | 2020-03-04 | 2021-09-07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检测压力的带过滤功能的活塞冷却系统 |
CN113356991B (zh) * | 2020-03-04 | 2022-07-15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检测压力的带过滤功能的活塞冷却系统 |
CN113187579A (zh) * | 2021-05-20 | 2021-07-30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991905A (zh) * | 2022-06-08 | 2022-09-02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合直驱式、外挂式机油泵共用的油路 |
CN115614125A (zh) * | 2022-09-07 | 2023-01-17 |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变排量的机油泵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64087U (zh) | 一种发动机缸体油道结构 | |
CN103038476B (zh) |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
JP6439751B2 (ja) | ピストン冷却装置 | |
CN109838298B (zh) | 一种商用车活塞冷却喷嘴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KR100980863B1 (ko) | 자동차 엔진용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 |
CN102251826A (zh) | 发动机的机油供给系统 | |
CN100439680C (zh) | 四冲程预混压缩点火式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
KR101595610B1 (ko) | 피스톤 엔진의 가스 교환 밸브를 위한 제어 장치 | |
US20120048228A1 (en) |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ydraulic pressure and flow rate of oil in eng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2910826A (en) | Turbo-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CN103206282A (zh) | 操作燃烧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72430A (zh) | 火花点火式内燃机 | |
CN102985657A (zh) | 具有电子控制的活塞冷却喷嘴的发动机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 |
US9394835B2 (en) | Four-cylinder in-line engine with partial shutdow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four-cylinder in-line engine | |
US10428746B2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of an inlet valve system and an inlet valve control system | |
CN102588061A (zh) | 增压液冷内燃发动机 | |
CN104334842A (zh) | 用于避免内燃机中提前着火的方法 | |
CN202228148U (zh) | 发动机频繁启/停恒润滑辅助系统 | |
CN204344190U (zh) | 发动机及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 |
CN110017189A (zh)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103184928B (zh) | 涡轮增压器停油保护装置 | |
CN204627788U (zh) | 一种车辆低温预热装置 | |
CN106285904A (zh) | 适于活塞冷却喷嘴的喷油量控制装置 | |
CN202611849U (zh) | 增压液冷内燃发动机和冷却剂回路 | |
CN207018095U (zh) | 用于发动机的燃料输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