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3915U -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3915U
CN207063915U CN201720846572.0U CN201720846572U CN207063915U CN 207063915 U CN207063915 U CN 207063915U CN 201720846572 U CN201720846572 U CN 201720846572U CN 207063915 U CN207063915 U CN 207063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ction
tubing string
pit shaft
slotted casing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65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文博
宋正聪
李勇
程洪
陈启龙
田磊
张大志
刘燕平
蒋林
刘刚波
杨小辉
徐鑫
于国龙
谷旭
郭文肖
李海硕
祁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8465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3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3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3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包括:丢手转换接头(1),用于与钻具相连;套管组件,与丢手转换接头(1)的底部相连,包括设置在井筒裸眼段中的割缝套管(4),割缝套管(4)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割缝(41),地层流体可通过割缝(41)进入井筒内;导锥,与割缝套管(4)的底部相连,锥角为50°‑70°,用于下放管柱。本实用新型将割缝的套管下入井底,遮挡住整个裸眼段,通过套管支撑井壁,避免掉落的岩块将井筒埋死,同时地层流体通过套管上的割缝进入井筒,形成了地层和井筒之间的通道、维持油气井连续生产;井筒经过冲砂、钻磨处理至井底后,下入割缝套管,生产期间供液正常,避免了砂埋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井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常用的完井方式为裸眼完井,油层套管下至目的层顶部,封隔上奥陶统地层,但受到地震反演精度的影响,无法准确的预测目的层深度,故有部分油井上奥陶地层裸露,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地层产水、或是注水等因素影响,泥岩或是灰质泥岩水化膨胀掉块,使井筒被砂埋,同时形成“大肚子”井段,导致循环时岩屑不易被携带出井,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作业,会导致多余口井存在井筒垮塌。
随油田开发程度的深入,油井产水是必然出现的结果,同时油井自然能量衰减,注水、注气补充地层能量的井逐渐增多,导致井筒垮塌问题日益严重。若直接采用常规的冲砂技术,存在重复垮塌问题,有效期短、成本高,影响生产时效。
目前常规的处理井筒冲砂工艺无法解决油井重复垮塌的问题,处理后维持生产时间短,容易出现二次垮塌砂埋情况,只能通过多次处理井筒来解决,大大的增加了修井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包括:丢手转换接头,用于与钻具相连;套管组件,与丢手转换接头的底部相连,包括设置在井筒裸眼段中的割缝套管,割缝套管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割缝,地层流体可通过割缝进入井筒内;导锥,与割缝套管的底部相连,锥角为50°-70°,用于下放管柱。
进一步,套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丢手转换接头与割缝套管之间的套管,通过套管支撑井壁,以避免掉落的岩块将井筒埋死。
进一步,丢手转换接头的底部与套管的顶部通过扶正接箍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套管的底部与割缝套管的顶部通过套管接箍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丢手转换接头的顶部设置有钻杆母螺纹,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套管相连的反扣公螺纹。
进一步,割缝套管上割缝的缝长为150-200mm、宽1-3mm。
进一步,割缝套管上相邻的割缝之间水平间距为90-110mm,圆周长交错55°-65°。
进一步,靠近割缝套管两侧端部的割缝距离端部间隔为900-1100mm。
进一步,导锥的上端设置有与直连割缝套管相匹配的母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的优点在于:
1)井筒经过冲砂、钻磨处理至井底后,下入割缝套管,生产期间供液正常,避免了砂埋的情况;
2)将割缝套管下入到井底,遮挡住整个裸眼段,并支撑井壁,避免岩块掉落将井筒埋死,同时地层流体通过割缝套管上的割缝进入井筒,达到建立地层和井筒之间通道、维持油气井连续生产的目的;
3)确保了油井能够连续生产,满足注水、注气等作业需要,并完善了井组满足井间驱油的需要,以及避免了多次裸眼段处理井筒作业,降低了修井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时效和安全系数;
4)在下入割缝套管后能够避免重复垮塌、多次处理井筒,避免了再次处理井筒作业,减少了单井次的大修费用,并节约了单井作业周期,即增加了时效,单井产油效益增加,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工艺施工难度较低,对井筒和储层无破坏,在垮塌井处理井筒作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丢手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割缝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管封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其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包括丢手转换接头1、套管组件和导锥5,丢手转换接头1的顶部设置有反扣钻具母螺纹以便钻具倒扣连接,底部设置有反扣长圆公螺纹;套管组件与丢手转换接头1的底部相连,包括设置在井筒裸眼段中的割缝套管4,用于遮挡裸眼段并稳固裸眼井壁以防垮塌,割缝套管4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割缝41,地层流体可通过割缝41进入井筒内;导锥与割缝套管4的底部相连,锥角为50°-70°(优选60°),由于在水平井及斜井中裸眼的井壁较不规则,管柱摩阻大,可通过导锥以便下放管柱。本实用新型中的割缝套管下入到井底中,将完全遮挡住裸眼段,地层流体通过割缝套管4上的割缝进入井筒,形成地层和井筒之间的通道,维持油气井连续生产。
进一步,套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丢手转换接头1与割缝套管4之间的套管3,通过套管3支撑井壁,以避免掉落的岩块将井筒埋死。其中,丢手转换接头1的底部与套管3的顶部通过扶正接箍2连接在一起,套管3的底部与割缝套管4的顶部通过套管接箍(图中未示)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丢手转换接头1的顶部设置有NC31钻杆母螺纹,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套管3相连的反扣公螺纹。
进一步,割缝套管4上割缝41的缝长为150-200mm、宽1-3mm,优选200mm、宽2mm,相邻割缝之间的水平间距为90-110mm(优选100mm),圆周长交错55°-65°(优选60°),割缝套管4的两端靠近割缝套管端部的割缝41距离管端间隔900-1100mm(优选1000mm)。此外,割缝套管4采用5〞、51/2〞或55/8〞套管。
进一步,导锥的上端设置有与割缝套管4相匹配的母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井筒经过冲砂、钻磨处理至井底后,下入割缝套管,生产期间供液正常,避免了砂埋的情况;将割缝套管下入到井底,遮挡住整个裸眼段,并支撑井壁,避免岩块掉落将井筒埋死,同时地层流体通过割缝套管上的割缝进入井筒,达到建立地层和井筒之间通道、维持油气井连续生产的目的;确保了油井能够连续生产,满足注水、注气等作业需要,并完善了井组满足井间驱油的需要,以及避免了多次裸眼段处理井筒作业,降低了修井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时效和安全系数;在下入割缝套管后能够避免重复垮塌、多次处理井筒,避免了再次处理井筒作业,减少了单井次的大修费用,并节约了单井作业周期,即增加了时效,单井产油效益增加,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工艺施工难度较低,对井筒和储层无破坏,在垮塌井处理井筒作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丢手转换接头(1),用于与钻具相连;
套管组件,与丢手转换接头(1)的底部相连,包括设置在井筒裸眼段中的割缝套管(4),割缝套管(4)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割缝(41),地层流体可通过割缝(41)进入井筒内;
导锥,与割缝套管(4)的底部相连,锥角为50°-70°,用于下放管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套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丢手转换接头(1)与割缝套管(4)之间的套管(3),通过套管(3)支撑井壁,以避免掉落的岩块将井筒埋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丢手转换接头(1)的底部与套管(3)的顶部通过扶正接箍(2)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套管(3)的底部与割缝套管(4)的顶部通过套管接箍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丢手转换接头(1)的顶部设置有钻杆母螺纹,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套管(3)相连的反扣公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割缝套管(4)上割缝(41)的缝长为150-200mm、宽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割缝套管(4)上相邻的割缝之间水平间距为90-110mm,圆周长交错55°-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靠近割缝套管(4)两侧端部的割缝(41)距离端部间隔为900-1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导锥的上端设置有与直连割缝套管(4)相匹配的母螺纹。
CN201720846572.0U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Active CN207063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6572.0U CN207063915U (zh)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6572.0U CN207063915U (zh)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3915U true CN207063915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6572.0U Active CN207063915U (zh)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3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597A (zh) * 2018-04-18 2018-09-28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井眼防护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597A (zh) * 2018-04-18 2018-09-28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井眼防护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7428B (zh) 一种直井与u型对接井联合开采煤层气的驱替煤层气增产方法
CN101915059B (zh) 等井径钻完井工艺方法
CN102979498B (zh) 一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系统
US10989036B2 (en) Drilling casing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fast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of large-borehole multilateral well
CN103628912B (zh) 一种采空区处理充填灌浆的施工方法
CN104533288B (zh) 一种钻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页岩气储层钻完井和增产的方法
CN106948843A (zh) 一种双层多分支顺层钻孔注浆改造顶底板双重灰岩含水层方法
CN103670271B (zh) 双循环接力式煤层钻井方法
RU2612061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сланцевых карбонатных нефтяных залежей
CN112253070B (zh) 厚煤层顶底部联动水平井分段造缝洗煤消突方法
CN104265357B (zh) 一种强突煤层预抽防突方法
CN108894766B (zh) 一种直井结构及套管回收方法
CN207063915U (zh) 一种用于支撑裸眼段的管柱
CN107620581A (zh) 一井两用煤矿井筒检查孔的施工方法
CN205297337U (zh) 一种钻井用扩孔掏穴器
Xiumin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as-lift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technology to geothermal well construction in Dalian Jiaoliu Island
CN103924958A (zh) 一种适用于向斜构造的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系统
CN105625944B (zh) 与原井井筒等径侧钻水平井的钻井方法
CN112647902A (zh) 一种地浸采铀钻井过滤器及成井方法
CN111411909A (zh) 一种采煤沉陷区治理钻探工程人工造壁方法
CN102296597A (zh) 一种浅土层钢管桩的施工方法
CN103711473A (zh) 双循环接力式煤层复合井眼钻完井方法
CN205713982U (zh) 一种适用于岩溶地区的桩基施工钻孔装置
CN105134125A (zh) 瓦斯立井壁后环空底端封堵施工工艺
CN105177282B (zh) 一种防止离子型稀土矿山体滑移的注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