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2010U -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2010U
CN207062010U CN201720954565.2U CN201720954565U CN207062010U CN 207062010 U CN207062010 U CN 207062010U CN 201720954565 U CN201720954565 U CN 201720954565U CN 207062010 U CN207062010 U CN 207062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re
adapter
water outlet
filter elemen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45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45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2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2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2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复合滤芯连接在转接头上,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滤芯内的原水进口相同的原水进口接头、与浓水出口相通的浓水出口接头、与纯水出口相通的纯水出口接头以及与压力罐口相同的压力罐口接头,进而优化了复合滤芯的管道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组件实现了提高了复合滤芯的拆装效率、节省了复合滤芯的安装空间以及优化了复合滤芯的管道设计。

Description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净水设备例如净水机通常采用PP棉(即由聚酯纤维制成的人造化学纤维)、活性炭等作为前置滤芯,然后再串联RO膜(即反渗透膜)和后置活性炭等多级单一功能滤芯而构成的净水系统对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RO膜的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废水严格区分开。然而,整个净水系统的管路连接复杂,外形尺寸较大,安装与更换零部件都很不便利,利用多接头连接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多级滤芯的使用寿命不一致,例如,PP棉的使用寿命为3个月,活性炭为6个月、RO膜为24个月,使得用户需要更换的滤芯3到5次之多,更换时间不易掌握,并且更换滤芯需由专业的安装人员来完成,从而导致用户体验差,且综合成本较高。
并且,由于滤芯需要定期更换,因此,滤芯的更换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滤芯的更换方式均是通过上下拨插及水平旋接的方式安装在具机体上,而由于净水机产品本身空间有限,导致滤芯的拆装十分麻烦。并且由于复合滤芯所有的水路管道均集合在一个滤芯上,因此,相对于常规的滤芯,复合滤芯的水路接口的设计更为复杂,如何将复合滤芯与复合滤芯的安装方式以及复合滤芯水路接口的设计结合起来进行充分的考虑,以得到一种拆装方便且符合水路接口的优化设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滤芯组件,旨在解决复合滤芯管道设计复杂且拆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滤芯组件包括复合滤芯、转接头以及滤芯支架,所述复合滤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接头上;所述转接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滤芯支架上;
所述复合滤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布置的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具有原水进口、纯水出口、浓水出口以及压力罐口,所述原水进口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的外侧相通,以使原水流入所述预处理滤芯;所述压力罐口与所述浓水出口分别连通至精细过滤滤芯,以使经所述精细过滤滤芯过滤后的水流入压力罐以及过滤后残留的浓水经浓水出口流出;所述纯水出口连通至所述活性炭滤芯,以使经所述活性炭滤芯过滤的纯水经纯水出口流出;
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进口相通的原水进口接头、与所述纯水出口相通的纯水出口接头、与所述浓水出口相通的浓水出口接头以及与所述压力罐口相通的压力罐口接头。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处的转轴,所述滤芯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转轴槽,所述转轴转动地配合在所述转轴槽内;所述原水进口接头与所述浓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纯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接头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压力罐口接头设置在所述凸台背离所述滤芯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原水进口接头、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均围绕所述纯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接头上。
优选地,所述复合滤芯还具有预处理出水口以及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所述预处理出水口连通至所述预处理滤芯处,以使经所述预处理滤芯过滤后的水从所述预处理出水口流出;所述增压预处理进水口连通至所述精细过滤滤芯;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处理出水口相通的预处理出水口接头以及与所述增压预处理进水口相通的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出水口接头与所述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围绕所述纯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接头上。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滤芯为PAC,所述精细过滤滤芯RO膜。
优选地,所述压力罐口包括压力罐进口与压力罐出口。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滤芯上设有限位凸台,所述滤芯能够旋入所述限位槽内。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所述净水机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滤芯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复合滤芯连接在转接头上,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滤芯内的原水进口相同的原水进口接头、与浓水出口相通的浓水出口接头、与纯水出口相通的纯水出口接头以及与压力罐口相同的压力罐口接头,进而优化了复合滤芯的管道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组件实现了提高了复合滤芯的拆装效率、节省了复合滤芯的安装空间以及优化了复合滤芯的管道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滤芯组件 31 纯水出口接头
10 转接头 32 压力罐进口接头
11 转轴 33 压力罐出口接头
12 滤芯支架 34 原水进口接头
13 转轴槽 35 预处理出水口接头
14 凸台 36 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
20 滤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芯组件100,旨在解决复合滤芯管道设计复杂且拆装不便的问题。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滤芯组件100包括复合滤芯、转接头10以及滤芯支架12,复合滤芯可拆卸地安装在转接头10上;转接头10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滤芯支架12上;
复合滤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布置的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复合滤芯具有原水进口、纯水出口、浓水出口以及压力罐口,原水进口与预处理滤芯的外侧相通,以使原水流入预处理滤芯;压力罐口与浓水出口分别连通至精细过滤滤芯,以使经精细过滤滤芯过滤后的水流入压力罐以及过滤后残留的浓水经浓水出口流出;纯水出口连通至活性炭滤芯,以使经活性炭滤芯过滤的纯水经纯水出口流出;
转接头1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相通的原水进口接头34、与纯水出口相通的纯水出口接头31、与浓水出口相通的浓水出口接头(图未示)以及与压力罐口相通的压力罐口接头(未标示)。
具体地,该复合滤芯20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布置的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和活性炭滤芯,此复合滤芯20是将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和活性炭滤芯全部复合在一只滤芯中。自来水可以从外向内依次流经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和活性炭滤芯以进行逐层过滤,从而保证出水水质,且复合滤芯20的体积较小。复合滤芯大体呈圆柱状结构,自来水可以通过预处理滤芯的整个外周面向内进行过滤,过滤面积较大,从而过滤效果较高,而且可以增大复合滤芯20的通水量以增大产水量,从而复合滤芯20可以实现大通量出水。
其中,预处理滤芯可以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铁锈、泥沙、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及部分有机物,确保进入精细过滤滤芯的水质,从而延长精细过滤滤芯的寿命。预处理滤芯可为PAC(polyaluminium chloride,即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预处理滤芯,从而可以将预处理滤芯的寿命提高到一年。预处理滤芯可以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布置的第一预处理滤芯层和第二预处理滤芯层,其中,第一预处理滤芯层可以为PP(polypropylene,即聚丙烯的英文缩写)无纺布卷绕层,且PP无纺布卷绕层的过滤精度可以设置为5um(即微米,是长度单位),以保证过滤效果;第二预处理滤芯层可以为活性炭纤维卷绕层。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地域结合不同的水质来设置预处理滤芯的厚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净水水质的需求。精细过滤滤芯可以采用多膜页卷制工艺,该膜主要采用精细过滤膜,该精细过滤膜可以为RO膜,但不限于此。并且,活性炭可以采用椰壳活性炭,由此,在对水进行过滤时可以保留天然口感,调节微量元素,从而可以调节出水口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由于本实施例的滤芯采用了上述的复合滤芯,因此,复合滤芯20具有原水进口、纯水出口、浓水出口以及压力罐口,相应地,转接头1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相通的原水进口接头34、与纯水出口相通的纯水出口接头31、与浓水出口相通的浓水出口接头以及与压力罐口相通的压力罐口接头。且该原水进口连通至预处理滤芯,从而使未经过滤的自来水经过景观原水进口流入到预处理滤芯,以在预处理滤芯处经过粗过滤。从预处理滤芯过滤完成的水进一步流入到精细过滤滤芯处,在此处经过精细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入到与该精细过滤滤芯连通的压力罐口,以将一部分过滤后的水存储在压力罐内;此外,在该精细过滤滤芯过滤后残留的浓水则经连通在精细过滤滤芯的浓水出口流出。进一步地,在压力罐储存的水经过压力罐口流回至复合滤芯20,进一步在活性炭滤芯经过最后一次过滤后,最后经连通至该活性炭滤芯的纯水出口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滤芯20,通过将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集成在一起,可以代替现有净水设备中的多级滤芯,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管路连接、方便安装和更换,且可以减少接头数量,从而减少漏水风险点。并且,将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集成在一起后,可以使其使用寿命一致,消除了频繁更换不同滤芯的不便,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
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复合滤芯20安装在转接头10上,该转接头10通过滤芯支架12安装在净水机的壳体上,且复合滤芯20与该转接头10之间为转动连接。具体地,该滤芯支架12安装在净水机的壳体上后,转接头10能够沿朝向该壳体或者远离壳体的方向转动。在需要拆装滤芯20时,可直接将转接头10朝远离壳体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滤芯20与壳体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然后将滤芯20从转接头10上取下即可。从而避免了,如果直接采用从转接头10上向下取滤芯20的方式,安装滤芯20的净水机需要有比较大的空间,才能将滤芯20从转接头10上取下来。因此,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将滤芯20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的方式能极大的节省净水机的安装空间,同时提高了拆装滤芯20的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转接头10上设置有凸台14以及设置在凸台14处的转轴11,滤芯支架12上设置有与转轴11配合的转轴槽13,转轴11可转动地配合在转轴槽13内;原水进口接头34与浓水出口接头设置在转轴11的两端,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转接头10的顶部。本实施例,将原水进口接头34以及浓水出口接头集中设置在转接头10的转轴11的两端,以及将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转接头10的顶部,使原水进口接头34、浓水出口接头以及纯水出口接头31各自的连接管路在净水设置中相对集中,由此可以方便复合滤芯20的各接口与对应管路的连接。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滤芯20能够简化净水设备的管路连接以及安装与更换,漏水风险点小,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具有管路连接方便等优点。
进一步地,压力罐口接头设置在凸台14背离滤芯20的一侧。将压力罐口接头设置在凸台14背离滤芯20的一侧,优化管道设计。且本实施例中的压力罐口包括压力罐进口与压力罐出口,由于凸台14处的口径较大,能够满足使转接头10上与压力罐进口相通的压力罐进口接头32以及与压力罐出口相通的压力罐出口接头33集中设置在此处。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将压力罐口设置在转接头10的凸台14处,进一步优化了管道设计。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压力罐进口与压力罐出口集中设置为一处,但是压力罐进口与压力罐出口在复合滤芯20内的管路走向并不相同,以使从精细过滤滤芯过滤后的水经过压力罐出口流入到压力罐内;在压力罐内储存的水进一步经过压力罐进口流入到活性炭滤芯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罐进口与压力罐出口也可以分开设计。
此外,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原水进口接头34、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均围绕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所述转接头10上。在此实施例中,纯水出口接头31仍然设置在转接头10的顶部,而原水进口接头34、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则均围绕该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转接头10上。具体地,转接头10上设置有多层台阶,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最顶部的台阶上,而原水进口接头34、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可以全部设置在另一级台阶上,又或者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台阶上,均以纯水出口接头31为中心,围绕该纯水出口接头31分布。本实施例将原水进口接头34、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均围绕该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转接头10上,使各个管路集中于转接头10的顶部,进一步优化了管道的分布设计。
进一步地,参照图2,复合滤芯20还具有预处理出水口以及增压预处理进水口36,预处理出水口连通至预处理滤芯处,以使经预处理滤芯过滤后的水从预处理出水口流出;增压预处理进水口,连通至精细过滤滤芯;转接头10上设置有与预处理出水口相通的预处理出水口接头35以及与增压预处理进水口相通的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36。本实施例中,增加预处理出水口以及增压预处理进水口,以使从预处理滤芯过滤后的水从预处理出水口处流出后再经过增压处理后经过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流入到精细过滤滤芯内。通过在先对预处理过滤后再对水进行加压,以对预处理过滤滤芯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预处理出水口接头35与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36围绕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所述转接头10上。本实施例中,同样将预处理出水口接头35以及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36围绕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转接头10上。与原水进口接头34、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一起围绕该纯水出口接头31设置在转接头10的各级台阶上,或者同级台阶上,使管道设计更加集中,减少管道分布占据的面积,从而减小净水机的体积。
当然,除了在转接头10上安装上述各个水路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在滤芯20上安装水路口。如将预处理出水口以及增压预处理进水口设置在滤芯的底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以优化管道设计为准。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转接头10上设置有限位槽(图未示),滤芯上设有限位凸台,滤芯能够旋入限位槽内。该滤芯上设置有限位凸台(图未示),同时转接头10内朝向该滤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可通过直接将滤芯旋进该限位槽内,使限位凸台与限位槽配合,实现滤芯在转接头10上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滤芯组件100。由于本净水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复合滤芯、转接头以及滤芯支架,所述复合滤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接头上;所述转接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滤芯支架上;
所述复合滤芯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布置的预处理滤芯、精细过滤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具有原水进口、纯水出口、浓水出口以及压力罐口,所述原水进口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的外侧相通,以使原水流入所述预处理滤芯;所述压力罐口与所述浓水出口分别连通至精细过滤滤芯,以使经所述精细过滤滤芯过滤后的水流入压力罐以及过滤后残留的浓水经浓水出口流出;所述纯水出口连通至所述活性炭滤芯,以使经所述活性炭滤芯过滤的纯水经纯水出口流出;
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进口相通的原水进口接头、与所述纯水出口相通的纯水出口接头、与所述浓水出口相通的浓水出口接头以及与所述压力罐口相通的压力罐口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处的转轴,所述滤芯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转轴槽,所述转轴转动地配合在所述转轴槽内;所述原水进口接头与所述浓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纯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接头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罐口接头设置在所述凸台背离所述滤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口接头、浓水出口接头以及压力罐口接头均围绕所述纯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接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还具有 预处理出水口以及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所述预处理出水口连通至所述预处理滤芯处,以使经所述预处理滤芯过滤后的水从所述预处理出水口流出;所述增压预处理进水口连通至所述精细过滤滤芯;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处理出水口相通的预处理出水口接头以及与所述增压预处理进水口相通的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出水口接头与所述增压预处理进水口接头围绕所述纯水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转接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滤芯为PAC,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为RO膜。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罐口包括压力罐进口与压力罐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滤芯上设有限位凸台,所述滤芯能够旋入所述限位槽内。
10.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
CN201720954565.2U 2017-08-01 2017-08-01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Active CN207062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4565.2U CN207062010U (zh) 2017-08-01 2017-08-01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4565.2U CN207062010U (zh) 2017-08-01 2017-08-01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2010U true CN207062010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4565.2U Active CN207062010U (zh) 2017-08-01 2017-08-01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20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9960A (zh) * 2017-08-01 2019-02-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9960A (zh) * 2017-08-01 2019-02-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76676A1 (zh) 复合滤芯、用于净水器的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器
CN204625367U (zh) 净水设备
CN207062010U (zh)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07056100U (zh)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04625364U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04625353U (zh) 饮水机的过滤系统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09319960A (zh) 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07062011U (zh) 复合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06467094U (zh) 滤芯布置水路结构
CN203545795U (zh) 纯水装置
CN104787920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它的净水设备
CN207062034U (zh) 净水机
CN207276338U (zh) 一种低压无电纯水机
CN204625349U (zh) 预处理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04342484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8397355U (zh) 带滤芯的双出水龙头
CN103170246A (zh) 一种三连体超滤机
CN106090295B (zh) 一种智能控制阀及净水装置
CN205978606U (zh) 一种智能控制阀及净水装置
CN205925129U (zh) 一种污水过滤桶
CN101633533B (zh) 翻盖式纯水机
CN104548728A (zh) 智能全自动前置过滤器
CN201024514Y (zh) 家用分质供水系统
CN210885577U (zh) 一种ro纯水机
CN207012637U (zh) 一种集成水路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