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5699U -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 Google Patents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5699U
CN207055699U CN201720150199.5U CN201720150199U CN207055699U CN 207055699 U CN207055699 U CN 207055699U CN 201720150199 U CN201720150199 U CN 201720150199U CN 207055699 U CN207055699 U CN 207055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screw thread
pipeline
framework
infusion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501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思远
吕建瑞
刘振斌
牛晓丽
熊虹飞
刘鸿涛
张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1501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5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5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56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包括框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吸气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卡环、注射器、进药管,该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将几种止痛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国外进口止痛药相应的止痛效果,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开支。

Description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注泵,尤其涉及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麻醉科用电子输注泵结构单一,内部只能装有一种止痛药,该止痛药为国外进口止痛药,价格昂贵,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开支,根据多次临床分析以及实验,几种止痛药结合在一起即可达到国外进口止痛药相应的止痛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来解决目前传统的电子输注泵所使用的止痛药价格昂贵,增加了患者经济开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包括框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吸气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卡环、注射器、进药管,所述的第一隔板位于框架内部中端,所述的第一隔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位于框架内部上端两侧,所述的第二隔板一端与框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隔板另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框架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吸气泵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贯穿第一隔板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管道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管道另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贯穿第一隔板底部中端,所述的第二管道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管道另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贯穿第一隔板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三管道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管道另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卡环位于框架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卡环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注射器位于卡环内部,所述的注射器与卡环卡扣相连,所述的进药管贯穿框架右侧下端,所述的进药管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进药管另一端与注射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三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的第三电磁阀与第三管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内部上端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一端与框架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盖另一端框架卡扣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内部前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与框架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有机玻璃外壁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与有机玻璃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内部左侧底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框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进药管外壁还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进药管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使用时,首先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作用下,使得框架内部上端被等分成若干大小等同的腔体,医护人员先用手将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关闭,再将密封盖打开,再将多种麻醉剂通过分类的方式分别倒入腔体内,倒入完毕后,医护人员先关闭密封盖,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电磁阀,使得第一管道处于畅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开启吸气泵,吸气泵将框架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由第一管道排入进药管内,再由进药管将框架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在框架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观察框架内部左侧内麻醉剂的使用情况,同步,医护人员可观察框架内部左侧腔体所对应的刻度表即可知晓该腔体内麻醉剂排入的容量,当框架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的容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关闭吸气泵,同步,关闭第一电磁阀,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电磁阀,使得第二管道处于畅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开启吸气泵,吸气泵将框架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由第二管道排入进药管内,再由进药管将框架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在框架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观察框架内部中端内麻醉剂的使用情况,同步,医护人员可观察框架内部中端腔体所对应的刻度表即可知晓该腔体内麻醉剂排入的容量,当框架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的容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关闭吸气泵,同步,关闭第二电磁阀,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三电磁阀,使得第三管道处于畅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开启吸气泵,吸气泵将框架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由第三管道排入进药管内,再由进药管将框架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在框架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观察框架内部右侧内麻醉剂的使用情况,同步,医护人员可观察框架内部右侧腔体所对应的刻度表即可知晓该腔体内麻醉剂排入的容量,当框架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的容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关闭吸气泵,同步,关闭第三电磁阀,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多种麻醉剂在注射器内处于混合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注射器从卡环内取出,再使用注射器给患者进行麻醉注射工作即可,该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将几种止痛药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国外进口止痛药相应的止痛效果,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开支,同时,单向阀是为了防止注射器内的麻醉剂由进药管回流,确保了麻醉剂排入注射器内部的稳定性,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吸气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导线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的局部主视图。
框架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吸气泵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三管道7、卡环8、注射器9、进药管10、密封盖101、有机玻璃102、刻度表103、蓄电池104、单向阀105、第一电磁阀501、第二电磁阀601、第三电磁阀7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包括框架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吸气泵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三管道7、卡环8、注射器9、进药管10,所述的第一隔板2位于框架1内部中端,所述的第一隔板2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3位于框架1内部上端两侧,所述的第二隔板3一端与框架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隔板3另一端与第一隔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4位于框架1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吸气泵4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5贯穿第一隔板2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管道5一端与第一隔板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管道5另一端与吸气泵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6贯穿第一隔板2底部中端,所述的第二管道6一端与第一隔板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管道6另一端与吸气泵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7贯穿第一隔板2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三管道7一端与第一隔板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管道7另一端与吸气泵4螺纹相连,所述的卡环8位于框架1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卡环8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注射器9位于卡环8内部,所述的注射器9与卡环8卡扣相连,所述的进药管10贯穿框架1右侧下端,所述的进药管10一端与吸气泵4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进药管10另一端与注射器9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5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50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501与第一管道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6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601,所述的第二电磁阀601与第二管道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7外壁还设有第三电磁阀701,所述的第三电磁阀701与第三管道7螺纹相连,所述的框架1内部上端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密封盖101,所述的密封盖101一端与框架1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盖101另一端框架1卡扣相连,所述的框架1内部前端还设有有机玻璃102,所述的有机玻璃102与框架1胶水相连,所述的有机玻璃102外壁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刻度表103,所述的刻度表103与有机玻璃102一体相连,所述的框架1内部左侧底端还设有蓄电池104,所述的蓄电池104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进药管10外壁还设有单向阀105,所述的单向阀105与进药管10螺纹相连。
该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使用时,首先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作用下,使得框架1内部上端被等分成若干大小等同的腔体,医护人员先用手将第一电磁阀501、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三电磁阀701关闭,再将密封盖101打开,再将多种麻醉剂通过分类的方式分别倒入腔体内,倒入完毕后,医护人员先关闭密封盖101,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一电磁阀501,使得第一管道5处于畅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开启吸气泵4,吸气泵4将框架1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由第一管道5排入进药管10内,再由进药管10将框架1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在框架1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102观察框架1内部左侧内麻醉剂的使用情况,同步,医护人员可观察框架1内部左侧腔体所对应的刻度表103即可知晓该腔体内麻醉剂排入的容量,当框架1内部左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的容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关闭吸气泵4,同步,关闭第一电磁阀501,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二电磁阀601,使得第二管道6处于畅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开启吸气泵4,吸气泵4将框架1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由第二管道6排入进药管10内,再由进药管10将框架1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在框架1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102观察框架内部中端内麻醉剂的使用情况,同步,医护人员可观察框架1内部中端腔体所对应的刻度表103即可知晓该腔体内麻醉剂排入的容量,当框架1内部中端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的容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关闭吸气泵4,同步,关闭第二电磁阀601,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第三电磁阀701,使得第三管道7处于畅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开启吸气泵4,吸气泵4将框架1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由第三管道7排入进药管10内,再由进药管10将框架1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在框架1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102观察框架1内部右侧内麻醉剂的使用情况,同步,医护人员可观察框架1内部右侧腔体所对应的刻度表103即可知晓该腔体内麻醉剂排入的容量,当框架1内部右侧腔体内的麻醉剂排入的容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关闭吸气泵4,同步,关闭第三电磁阀701,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多种麻醉剂在注射器9内处于混合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注射器9从卡环8内取出,再使用注射器9给患者进行麻醉注射工作即可,同时,单向阀105是为了防止注射器9内的麻醉剂由进药管10回流,确保了麻醉剂排入注射器9内部的稳定性,蓄电池104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蓄电池104分别与吸气泵4、第一电磁阀501、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三电磁阀701导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吸气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卡环、注射器、进药管,所述的第一隔板位于框架内部中端,所述的第一隔板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隔板位于框架内部上端两侧,所述的第二隔板一端与框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隔板另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框架内部底端中侧,所述的吸气泵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管道贯穿第一隔板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管道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管道另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管道贯穿第一隔板底部中端,所述的第二管道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管道另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管道贯穿第一隔板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三管道一端与第一隔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管道另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所述的卡环位于框架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卡环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注射器位于卡环内部,所述的注射器与卡环卡扣相连,所述的进药管贯穿框架右侧下端,所述的进药管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进药管另一端与注射器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管道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管道螺纹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管道外壁还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的第三电磁阀与第三管道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内部上端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一端与框架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盖另一端框架卡扣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内部前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与框架胶水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玻璃外壁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与有机玻璃一体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内部左侧底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框架螺纹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药管外壁还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进药管螺纹相连。
CN201720150199.5U 2017-02-20 2017-02-20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5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0199.5U CN207055699U (zh) 2017-02-20 2017-02-20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50199.5U CN207055699U (zh) 2017-02-20 2017-02-20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5699U true CN207055699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5019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5699U (zh) 2017-02-20 2017-02-20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5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9429A (zh) * 2020-12-02 2021-03-30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新型电子输注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9429A (zh) * 2020-12-02 2021-03-30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一种新型电子输注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26325U (zh) 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排放装置
CN207055699U (zh) 新型麻醉科电子输注泵
CN205055168U (zh) 一种肛肠给药器
CN205903459U (zh) 一种膨宫液收集计量桶
CN206604010U (zh) 一种置留性肛管以及粪便收集装置
CN206007663U (zh) 一种医用胸腹引流器
CN206247006U (zh) 一种袋装液体注氢装置
CN206463266U (zh) 一种泌尿科用导尿装置
CN203915715U (zh) 一种呼吸科用给药装置
CN207084987U (zh) 新型消化急诊患者呕吐物接收装置
CN208989675U (zh) 一次性自排气式药液转移器
CN207445326U (zh) 便携式妇产科给药装置
CN206934380U (zh) 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尿袋
CN208436235U (zh) 心血管病患无力通便仪
CN206730882U (zh) 一种外科护士专用配药器
CN202113801U (zh) 一种医用配料罐的观察管
CN205885962U (zh) 胸腔手术用引流管
CN206700506U (zh) 一种呼吸科专用给药器
CN207085006U (zh) 新型胃管用负压吸引装置
CN108704168A (zh) 肾病科用的防重复使用护理袋
CN205391126U (zh) 一种牙科定位器
CN208511569U (zh) 一种泌尿科感染用导尿装置
CN205964393U (zh) 口腔综合治疗台智能外置式水路消毒装置
CN203777393U (zh) 双腔贮血器
CN208785297U (zh) 一种医疗护理的配药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