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1724U -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1724U
CN207051724U CN201720969595.0U CN201720969595U CN207051724U CN 207051724 U CN207051724 U CN 207051724U CN 201720969595 U CN201720969595 U CN 201720969595U CN 207051724 U CN207051724 U CN 207051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ositive
level
attachment means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95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欢
徐毓军
徐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lue Fro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lue Fro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lue Fro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lue Fro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95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1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1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1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其中,延长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单元,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第二转接单元,与所述第一转接单元通过连接线连接,接收所述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TTL电平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第一转接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配合,在第一转接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之间采用485电平的正、负信号传输,可以实现延长连接,并降低受干扰的几率。

Description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简称PLC)以其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灵活性好、编程简单、容易掌握等特性,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业场合的应用中,PLC的规模往往受到限制,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即满足占用面积小的要求,又达到需求的功能,并且可以保证足够的I/O点数。对于构成PLC的各模块,虽然可以采用延长排线连接进行通信,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受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延长连接和受到干扰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延长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转接单元,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第二转接单元,与所述第一转接单元通过连接线连接,接收所述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TTL电平信号输出。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单元包括:
第一输入接口,输入TTL电平信号和第一直流电源信号;
第一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TTL电平信号将其转换为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为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工作提供电能;
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接单元包括:
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第二直流电源信号,并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
电源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TTL电平信号,并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为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工作提供电能;
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TTL电平信号输出,并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直流信号输出。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还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信号输出。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还输入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还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还接收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还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TTL电平信号为地址信号,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为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为+5V直流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信号为+24V直流电源信号。
在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为双绞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扩展模块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延长线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延长线连接装置与所述扩展模块连接。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通过第一转接单元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通过连接线与第二转接单元连接,使第二转接单元接收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将接收到的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输出,通过第一转接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配合,在第一转接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之间采用485电平的正、负信号传输,可以实现延长连接,并降低受干扰的几率。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中第一转接单元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中第二转接单元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延长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转接单元110和第二转接单元120。其中,第一转接单元110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第二转接单元120与第一转接单元110通过连接线连接,接收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将其转换为TTL电平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延长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转接单元110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通过连接线与第二转接单元120连接,使第二转接单元120接收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将接收到的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输出,通过第一转接单元110与第二转接单元120配合,在第一转接单元110与第二转接单元120之间采用485电平的正、负信号传输,可以实现延长连接,并降低受干扰的几率。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与图1的实施例相比,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转接单元110还包括:第一输入接口111、第一转换电路112和第一输出接口113,其中,第一输入接口11输入TTL电平信号S1和第一直流电源信号S2,第一转换电路112与第一输入接口111连接,接收TTL电平信号S1将其转换为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3、S4,并接收第一直流电源信号S2为第一转换电路112的工作提供电能,第一输出接口113与第一转换电路112连接,接收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3、S4输出。
第二转接单元120还包括:第二输入接口121、电源转换电路122、第二转换电路123和第二输出接口124,其中,第二输入接口121输入第二直流电源信号S5,并与第一输出接口113连接,接收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3、S4,电源转换电路122与第二输入接口121连接,接收第二直流电源信号S5将其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源信号S2,第二转换电路123与第二输入接口121连接,接收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3、S4将其转换为TTL电平信号S1,并与电源转换电路122连接,接收第一直流电源信号S2为第二转换电路123的工作提供电能,第二输出接口124与第二转换电路123连接,接收TTL电平信号S1输出,并与电源转换电路122连接,接收第一直流电源信号S2输出,为与第二输出接口124连接的装置供电。
进一步,第二输出接口124还与第二输入接口121连接,接收第二直流电源信号S5输出,为与第二输出接口124连接的装置供电。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接口111还输入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6、S7,第一输出接口113还与第一输入接口111连接,接收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6、S7输出,第二输入接口121还接收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6、S7,第二输出接口124还与第二输入接口121连接,接收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6、S7输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TTL电平信号S1为地址信号,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S6、S7为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第一直流电源信号S2为+5V直流电源信号,第二直流电源信号S5为+24V直流电源信号,第一转接单元110与第二转接单元120的连接线为双绞线,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中第一转接单元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连接装置中第二转接单元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转接单元110的第一输入接口111包括:ADDRESS_IN1引脚、+5VDC引脚、BUS_IN1+引脚和BUS_IN1-引脚,第一转接单元110的第一输出接口113包括:ADDRESS_OUT1+引脚、ADDRESS_OUT1-引脚、BUS_OUT1+引脚和BUS_OUT1-引脚。
其中,TTL电平的地址信号从ADDRESS_IN1引脚输入,第一转换电路112与ADDRESS_IN1引脚连接,接收TTL电平的地址信号将其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地址信号,ADDRESS_OUT1+引脚和ADDRESS_OUT1-引脚与第一转换电路112连接,分别接收485电平的正、负地址信号输出,485电平的正、负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输出从BUS_IN1+引脚和BUS_IN1-引脚输入,BUS_OUT1+引脚和BUS_OUT1-引脚分别与BUS_IN1+引脚和BUS_IN1-引脚连接,分别接收485电平的正、负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输出。+5V直流电源信号从+5VDC引脚输入,第一转换电路112与+5VDC引脚连接,接收+5V直流电源信号为第一转换电路112的工作提供+5V的直流电。
第二转接单元120的第二输入接口121包括:ADDRESS_IN2+引脚、ADDRESS_IN2-引脚、+24VDC引脚、BUS_IN2+引脚和BUS_IN2-引脚,第二输出接口124包括:ADDRESS_OUT2引脚、+24VDC引脚、+5VDC引脚、BUS_OUT2+引脚和BUS_OUT2-引脚。
其中,ADDRESS_IN2+引脚和ADDRESS_IN2-引脚分别与ADDRESS_OUT1+引脚和ADDRESS_OUT1-引脚通过双绞线连接,分别接收485电平的正、负地址信号,第二转换电路123与ADDRESS_IN2+引脚和ADDRESS_IN2-引脚连接,接收485电平的正、负地址信号将其转换为TTL电平的地址信号,ADDRESS_OUT2引脚与第二转换电路123连接,接收TTL电平的地址信号输出。BUS_IN2+引脚和BUS_IN2-引脚分别与BUS_OUT1+引脚和BUS_OUT1-引脚通过双绞线连接,分别接收485电平的正、负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BUS_OUT2+引脚和BUS_OUT2-引脚分别与BUS_IN2+引脚和BUS_IN2-引脚连接,分别接收485电平的正、负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输出。+24V直流电源信号从第二输入接口121的+24VDC引脚输入,电源转换电路122与第二输入接口121的+24VDC引脚连接,接收+24V直流电源信号将其转换为+5V直流电源信号,第二转换电路123与电源转换电路122连接,接收+5V直流电源信号为第二转换电路123的工作提供+5V的直流电,第二输出接口124的+5VDC引脚与电源转换电路122连接,接收+5V直流电源信号输出,第二输出接口124的+24VDC引脚与第二输入接口121的+24VDC引脚连接,接收+24V直流电源信号输出,为与第二输出接口连接的装置提供+5V直流电和+24V直流电。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扩展模块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延长线连接装置,其中,主控制器通过延长线连接装置与扩展模块连接。
在安装面积受限或者需要延长较长距离的情况下,在控制系统中可以使用多套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长线连接装置。并且可以使长线连接装置中第一转接单元和第二转接单元的外壳分别与标准扩展模块一致,以方便安装和使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控制器为CPU模块,扩展模块包括IO模块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系统,通过第一转接单元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通过连接线与第二转接单元连接,使第二转接单元接收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将接收到的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输出,通过第一转接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配合,在第一转接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之间采用485电平的正、负信号传输,可以实现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与扩展模块的延长连接,从而即方便控制系统的扩展,又方便控制系统的布置,并可以降低受干扰的几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接单元,将输入的TTL电平信号转换为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第二转接单元,与所述第一转接单元通过连接线连接,接收所述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TTL电平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单元包括:
第一输入接口,输入TTL电平信号和第一直流电源信号;
第一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TTL电平信号将其转换为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为所述第一转换电路的工作提供电能;
第一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单元包括:
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第二直流电源信号,并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
电源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
第二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一485电平的正、负信号将其转换为所述TTL电平信号,并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为所述第二转换电路的工作提供电能;
第二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TTL电平信号输出,并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还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信号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还输入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还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还接收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还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接收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TL电平信号为地址信号,所述第二485电平的正、负信号为数据信号或指令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信号为+5V直流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信号为+24V直流电源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双绞线。
10.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扩展模块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延长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延长连接装置与所述扩展模块连接。
CN201720969595.0U 2017-08-04 2017-08-04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207051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9595.0U CN207051724U (zh) 2017-08-04 2017-08-04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9595.0U CN207051724U (zh) 2017-08-04 2017-08-04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1724U true CN207051724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9595.0U Active CN207051724U (zh) 2017-08-04 2017-08-04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1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4521A (zh) 主从式直流载波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流程
CN201352313Y (zh) 具有多路数字量输入/输出复用通道的plc扩展模块装置
CN204716222U (zh) 钻机控制系统
CN102929826A (zh) 一种单一超声波信号总线传输多路超声波信号系统与方法
CN207051724U (zh) 延长连接装置及控制系统
CN204946336U (zh) 智能电能表的计量通信模块
CN204615699U (zh) 一种新型多电机驱动集中控制系统
CN101568890B (zh)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的过程自动化技术二线制现场设备
CN101833291A (zh) 一种用于高压变频器模块化设计的主控制器装置
CN201616012U (zh) 一种用于高压变频器模块化设计的主控制器装置
CN105159158A (zh) 适用于微小卫星的电总线
CN205608716U (zh) 一种多组光模块通信接口切换电路
CN204658452U (zh) 开放式工业机器人装置
CN107508737A (zh) 基于EtherCAT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204740469U (zh) 一种电力电子装置通用控制板
CN112947232A (zh) 多功能控制板
CN204965074U (zh) Ddc智能硬件的cpu模块
CN207473916U (zh) 多功能plc实验箱
CN205229717U (zh) 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的人机界面装置
CN110320865A (zh) 一种高速电主轴模块化多轴协同控制器
CN101635125B (zh) 视讯控制系统、视讯系统控制装置及其视讯控制方法
CN206270792U (zh) 交流负载控制模块
CN107678395A (zh) 接触网作业车的操作台连接装置
CN213367807U (zh) 基于poe的人机界面装置及系统
CN104360972A (zh) 一种io扩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