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1022U -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1022U
CN207051022U CN201720593132.9U CN201720593132U CN207051022U CN 207051022 U CN207051022 U CN 207051022U CN 201720593132 U CN201720593132 U CN 201720593132U CN 207051022 U CN207051022 U CN 207051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s
handle
interaction system
collecting device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31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超
胡庚东
邴旭文
范立民
郑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205931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1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1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1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属于水产学科渔业生态环境研究领域。其包括A管和B管;所述A管上下两端均开口,在A管上端设有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所述B管上端开口,下端闭口,B管的上端设有刻度;所述B管的直径小于A管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采集有效栽植深度为12‑15cm的水稻中沉积物,其操作简单、快捷,可精确采集固定深度的沉积物。

Description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属于水产学科渔业生态环境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稻渔互作系统是一种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从生态学上讲,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进鱼种群后而形成的以稻和鱼为主导生物的稻渔共生生态系统。我国稻渔互作种养历史悠久,但是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技术难点是没有精确地定量该系统的绝对生产力,以确定水产品的综合放养数量和最终产量。因此,开展稻鱼互作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合理配比、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基础研究,有利于标准化的稻鱼互作生产体系建设。
沉积物是稻渔互作系统里主要的物质循环场地和生产力源,其体现方式是有机质含量水平。如何有效采集沉积物是可否精确定量沉积物中总有机质含量的关键。在稻渔互作系统,水稻的有效栽植深度一般为12至15cm。因此,精确采集该范围深度的沉积物是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可精确采集固定深度的沉积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包括A管和B管;所述A管上下两端均开口,在A管上端设有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所述B管上端开口,下端闭口,B管的上端设有刻度;所述B管的直径小于A管的直径。
所述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均为半圆环,固定于A管两侧。
所述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为尼龙编织绳。
所述A管和B管的材质均为PVC管。
所述A管直径30mm,管长100cm;B管直径25mm,管长115cm。
所述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距离A管顶部20-25cm。
所述刻度为30cm的准确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采集有效栽植深度为12-15cm的水稻中沉积物,其操作简单、快捷,可精确采集固定深度的沉积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A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B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A管;2、第一拉手;3、第二拉手;4、B管;5、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包括A管1和B管4;所述A管1上下两端均开口,在A管1上端设有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所述B管4上端开口,下端闭口,B管4的上端设有刻度5;所述B管4的直径小于A管1的直径。
所述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均为半圆环,固定于A管1两侧。
所述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为尼龙编织绳。
所述A管1和B管4的材质均为PVC管。
所述A管1直径30mm,管长100cm;B管4直径25mm,管长115cm。
所述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距离A管1顶部20-25cm。
所述刻度5为30cm的准确刻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两手分别拉住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垂直将A管1插入沉积物中,插入深度约为12-15cm,稳定约1分钟后,缓慢将A管1拔出。随后将B管4从顶部插入A管1中,缓慢将A管1底部的沉积物推出,纳入收集袋中。利用B管4顶部的标尺,能够准确计算收集袋中圆柱状沉积物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快捷,可精确采集固定深度的沉积物。

Claims (7)

1.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A管(1)和B管(4);所述A管(1)上下两端均开口,在A管(1)上端设有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所述B管(4)上端开口,下端闭口,B管(4)的上端设有刻度(5);所述B管(4)的直径小于A管(1)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均为半圆环,固定于A管(1)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为尼龙编织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A管(1)和B管(4)的材质均为PVC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A管(1)直径30mm,管长100cm;B管(4)直径25mm,管长11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拉手(2)和第二拉手(3)距离A管(1)顶部20-2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刻度(5)为30cm的准确刻度。
CN201720593132.9U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Active CN207051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3132.9U CN207051022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3132.9U CN207051022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1022U true CN207051022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3132.9U Active CN207051022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10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9954A (zh) * 2017-05-25 2017-07-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9954A (zh) * 2017-05-25 2017-07-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6914U (zh) 一种细角螺养殖多层网箱
CN205106021U (zh) 一种江河鱼卵、仔稚鱼定量采集装置
CN203262065U (zh) 一种调查湖泊水库底层鱼类资源量的地笼采样装置
CN207051022U (zh)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CN202285852U (zh) 一种沙塘鳢亲鱼的产卵巢
CN103392636A (zh) 海水贝类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38350U (zh) 一种便携式分层土壤取样器
CN206258275U (zh) 便携式滨海湿地沉积物采样器
CN108243933A (zh) 一种模拟水力条件对浮游生物群落影响的实验装置
CN104322430A (zh) 一种海参养殖池
CN106989954A (zh) 一种稻渔互作系统中的沉积物采集装置
CN202873559U (zh) 一种银鲳仔鱼流水培育装置
CN204682179U (zh) 一种底栖贝类养殖笼
CN105123586A (zh) 一种口孵鱼类取卵装置及方法
CN102696510A (zh) 一种银鲳仔稚鱼流水培育方法
CN205910029U (zh) 一种便携式底泥采样器
CN203435559U (zh) 一种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采样网
CN204518880U (zh) 一种对虾自动化深海养殖投料设备
CN210487368U (zh) 一种用于采集污水的装置
CN211235036U (zh) 一种中小型土壤动物取样器
CN203735292U (zh) 一种轮虫收集分离装置及其系统
CN201042161Y (zh) 底栖贝类生态试验装置
CN201733727U (zh) 一种水面表层排污装置
CN203167814U (zh) 一种观察拟穴青蟹蚤状幼体的装置
CN203095722U (zh) 一种测试植物净化污水效果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