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2150U -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2150U
CN207032150U CN201721017893.6U CN201721017893U CN207032150U CN 207032150 U CN207032150 U CN 207032150U CN 201721017893 U CN201721017893 U CN 201721017893U CN 207032150 U CN207032150 U CN 207032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ankment
contact chip
assemblied
drainpipe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178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建强
李鹏飞
刘龙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Zhihu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Zhihu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Zhihu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Zhihui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178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2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2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21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堤、第二防护堤、排水管、排水槽、排水渠、上接触片、下接触片、外壳、导杆、浮球、太阳能光伏板、警报器以及蓄电池,所述排水渠左端连接第二防护堤,所述排水渠右端连接第一防护堤,所述排水槽上端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槽下端连接排水渠,所述上接触片装配在外壳内顶部位置,所述导杆安装在外壳内,所述浮球装配在导杆下端面上,所述下接触片安装在导杆上端面上,所述蓄电池装配在第二防护堤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第二防护堤上端面上,所述警报器装配在第二防护堤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实现水位自动预警功能,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及各种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涌现。当前,国内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一般选用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由原纸或纤维织物为胎基,经浸涂沥青或其他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而成的成卷防水材料,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规格主要有100米/卷、200米/卷等。
现有技术中的防水结构排水性能不足,极易造成雨水长时间浸泡,造成防水性能下降;现有技术中的防水机构无法实现对水位预警功能,所以急需要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地基、第一防护堤、第二防护堤、排水机构以及水位预警机构,所述第一防护堤安装在地基上,所述第二防护堤装配在第一防护堤后方的地基上,所述排水机构由排水管、排水槽以及排水渠组成,所述排水管安装在第一防护堤内上端位置,所述排水渠左端连接第二防护堤,所述排水渠右端连接第一防护堤,所述排水槽上端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槽下端连接排水渠,所述水位预警机构设置在第二防护堤上,所述水位预警机构由上接触片、下接触片、外壳、导杆、浮球、太阳能光伏板、警报器以及蓄电池组成,所述外壳安装在第二防护堤右端面上,所述上接触片装配在外壳内顶部位置,所述导杆安装在外壳内,所述浮球装配在导杆下端面上,所述下接触片安装在导杆上端面上,所述蓄电池装配在第二防护堤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第二防护堤上端面上,所述警报器装配在第二防护堤上端面上,所述警报器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分别与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水管等距安装在第一防护堤上且四组排水管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内充有氢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堤与第二防护堤外表面均涂有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排水管、排水槽以及排水渠,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防水结构排水性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性,避免了水流对防护堤的直接冲击,保证了防护堤使用的稳定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上接触片、下接触片、外壳、导杆、浮球、太阳能光伏板、警报器以及蓄电池,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防水结构无法进行水位预警的难题,实现了水位的预警功能,能够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水位情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了传统电能的使用量,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防水层,该设计提高了第一防护堤与第二防护堤的防水能力,因浮球内充有氢气,该设计保证了浮球工作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实现水位自动预警功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中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中水位预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机构、2-地基、3-第二防护堤、4-水位预警机构、5-第一防护堤、11-排水管、12-排水槽、13-排水渠、41-上接触片、42-下接触片、43-外壳、44-导杆、45-浮球、46-太阳能光伏板、47-警报器、4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地基2、第一防护堤5、第二防护堤3、排水机构1以及水位预警机构4,第一防护堤5安装在地基2上,第二防护堤3装配在第一防护堤5后方的地基2上。
排水机构1由排水管11、排水槽12以及排水渠13组成,排水管11安装在第一防护堤5内上端位置,排水渠13左端连接第二防护堤3,排水渠13右端连接第一防护堤5,排水槽12上端连接排水管11,排水槽12下端连接排水渠13。
水位预警机构4设置在第二防护堤3上,水位预警机构4由上接触片41、下接触片42、外壳43、导杆44、浮球45、太阳能光伏板46、警报器47以及蓄电池48组成,外壳43安装在第二防护堤3右端面上,上接触片41装配在外壳43内顶部位置,导杆44安装在外壳43内,浮球45装配在导杆44下端面上,下接触片42安装在导杆44上端面上,蓄电池48装配在第二防护堤3内,太阳能光伏板46安装在第二防护堤3上端面上,警报器47装配在第二防护堤3上端面上,警报器47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48相连接,蓄电池48通过电源线分别与上接触片41和下接触片42相连接。
排水管11设有四组,四组排水管11等距安装在第一防护堤5上且四组排水管11规格相同,太阳能光伏板46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48相连接,浮球45内充有氢气,第一防护堤5与第二防护堤3外表面均涂有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作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时,太阳能光伏板46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并将转换的电能输送至蓄电池48内进行储存,当水量过大后,水排水管11输送至排水槽12,排水槽12将水输送至排水渠13内,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排水管11、排水槽12以及排水渠13,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防水结构排水性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性,避免了水流对防护堤的直接冲击,保证了防护堤使用的稳定性。
当排水渠13内水量无法及时排出时,水将浮球45升起,浮球45升起带动导杆44在外壳43内升起,当下接触片42与上接触片41触碰时,从而接通警报器47电源,警报器47发出警报声,作业人员听到警报声,立即撤离,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上接触片41、下接触片42、外壳43、导杆44、浮球45、太阳能光伏板46、警报器47以及蓄电池4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防水结构无法进行水位预警的难题,实现了水位的预警功能,能够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水位情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了传统电能的使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地基、第一防护堤、第二防护堤、排水机构以及水位预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堤安装在地基上,所述第二防护堤装配在第一防护堤后方的地基上;
所述排水机构由排水管、排水槽以及排水渠组成,所述排水管安装在第一防护堤内上端位置,所述排水渠左端连接第二防护堤,所述排水渠右端连接第一防护堤,所述排水槽上端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槽下端连接排水渠;
所述水位预警机构设置在第二防护堤上,所述水位预警机构由上接触片、下接触片、外壳、导杆、浮球、太阳能光伏板、警报器以及蓄电池组成,所述外壳安装在第二防护堤右端面上,所述上接触片装配在外壳内顶部位置,所述导杆安装在外壳内,所述浮球装配在导杆下端面上,所述下接触片安装在导杆上端面上,所述蓄电池装配在第二防护堤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第二防护堤上端面上,所述警报器装配在第二防护堤上端面上,所述警报器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分别与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排水管等距安装在第一防护堤上且四组排水管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源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内充有氢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堤与第二防护堤外表面均涂有防水层。
CN201721017893.6U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2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7893.6U CN207032150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7893.6U CN207032150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2150U true CN207032150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8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1789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2150U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2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9813B (zh) 水流海浪潮汐动能和风能太阳能发电的综合系统
CN2058611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位监测装置
CN209676010U (zh) 一种依托煤矿矿井的重力储能系统
CN107938625A (zh) 利用虹吸效应的废弃井巷与地表联合抽水储能系统与方法
CN204140270U (zh) 一种浮式能源协同发电系统
CN2070321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CN107313398A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CN105952600B (zh) 一种公路发电装置
CN2085016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河堤
CN207700163U (zh) 利用虹吸效应的废弃井巷与地表联合抽水储能系统
CN215442043U (zh) 基于高分子柔性材料的单桩防冲刷护底
CN105240201A (zh) 一种人工湖水浪发电设备
CN104819102A (zh) 一种风浪一体的发电装置
CN203174620U (zh) 一种海上风电混凝土单桩基础
CN2107374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水坝
CN20673805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扇叶
CN204290314U (zh) 基于多种新能源的海岛智能发电系统
CN207974921U (zh) 一种小型海上风力发电系统
CN207092034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系统
CN202543956U (zh) 一种深海风电浮式风机基础
CN208151919U (zh) 一种生态绿化隔离栏
CN206815276U (zh) 一种水利生态墙
CN102457214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建设方法
CN202323893U (zh) 一种可密集建造的水利发电站
CN105927461A (zh) 一种聚波浪涡轮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