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22232U -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22232U
CN207022232U CN201720910683.3U CN201720910683U CN207022232U CN 207022232 U CN207022232 U CN 207022232U CN 201720910683 U CN201720910683 U CN 201720910683U CN 207022232 U CN207022232 U CN 207022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couple
metal bar
heating rod
thermal
coll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06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曹明刚
安德吉
王静
杨兴
张宇
孙青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x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TRX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TRX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TRX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06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22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22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22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包括表面敷设有矿物绝缘加热电缆的金属棒以及PID控制器,金属棒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金属棒温度的金属棒热电偶以及多个用于检测集热管温度的集热管热电偶,矿物绝缘加热电缆、金属棒热电偶以及集热管热电偶均与PID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代替传统加热棒的电热丝或加热线圈,其具有能耗低、耐高暴露温度和抗氧化的特性,加热棒寿命得到了明显的增加,降低了实验成本;加热棒上设置的多个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可以实时准确的将加热棒和被加热内管的温度传递给PID控制器,从而确保PID控制器可以精确控制加热棒输出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性能检测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背景技术
集热管在生产过程中和在光热电站使用前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检测,这其中包括集热管的热损、热疲劳和过热试验,用于验证集热管的相关指标,在在进行这些试验的时候都会用到加热棒,使用加热棒将集热管加热到相应温度,获取当前温度下的性能参数,传统的集热管加热棒发热元件多采用加热丝或者加热线圈,加热丝和加热线圈普遍存在能耗大、寿命短等问题,且传统集热管加热棒上大多没有或者只有单一的温度检测装置,不能获知加热棒和集热管内管的温度,不利于获取集热管的热损或者热疲劳等性能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包括表面敷设有矿物绝缘加热电缆的金属棒以及PID控制器,所述金属棒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金属棒温度的金属棒热电偶以及多个用于检测集热管温度的集热管热电偶,所述矿物绝缘加热电缆、金属棒热电偶以及集热管热电偶均与所述PID控制器电连接。
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在金属棒表面有多种铺设方式:缠绕、U形敷设或者多根直线敷设。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外径小于高温集热管内管的内径,工作时,将所述加热棒插入高温集热管内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矿物绝缘加热电缆采用多根合金电热丝作为发热芯,电熔结晶氧化镁粉作为导热绝缘体,无缝连续不锈钢或铜管作为外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棒热电偶沿所述金属棒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上沿,所述集热管热电偶沿所述金属棒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棒热电偶总数量为6个,其包括靠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端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一热电偶以及第二热电偶、相邻设置于第一热电偶以及第二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三热电偶以及第四热电偶、设置于第三热电偶以及第四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五热电偶以及第六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管热电偶总数量为8个,其包括靠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端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七热电偶以及第八热电偶、设置于第七热电偶以及第八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九热电偶以及第十热电偶、设置于第九热电偶以及第十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十一热电偶以及第十二热电偶、设置于第十一热电偶以及第十二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十三热电偶以及第十四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应用矿物绝缘加热电缆代替传统加热棒的电热丝或加热线圈,其具有能耗低、耐高暴露温度和抗氧化的特性,加热棒寿命得到了明显的增加,降低了实验成本;加热棒上设置的多个金属棒热电偶和集热棒热电偶,可以实时准确的将加热棒和被加热内管的温度传递给PID控制器,从而确保PID控制器可以精确控制加热棒输出温度,维持高温集热管内管温度在所需温度值,极大了方便了高温集热管的热损、热疲劳和过热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形敷设形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线敷设形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包括表面敷设有矿物绝缘加热电缆1的金属棒2以及PID控制器,金属棒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金属棒2温度的金属棒热电偶3以及多个用于检测集热管温度的集热管热电偶4,矿物绝缘加热电缆1、金属棒热电偶3以及集热管热电偶4均与PID控制器电连接。
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外径小于高温集热管内管的内径,工作时,将高温集热管加热棒插入高温集热管内管中。
矿物绝缘加热电缆1采用多根合金电热丝作为发热芯,电熔结晶氧化镁粉作为导热绝缘体,无缝连续不锈钢或铜管作为外护套。
金属棒热电偶3沿金属棒2轴向方向设置于金属棒2上沿,集热管热电偶4沿金属棒2轴线方向设置于金属棒2下沿。
金属棒热电偶3总数量为6个,其包括靠近设置于金属棒2端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一热电偶5以及第二热电偶6、相邻设置于第一热电偶5以及第二热电偶6内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三热电偶7以及第四热电偶8、设置于第三热电偶7以及第四热电偶8内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五热电偶9以及第六热电偶10,相邻设置的第一热电偶5和第三热电偶7反馈的温度值可以比较取舍,可以使金属棒左端测温更加准确,提高后续热力计算的准确性,相邻设置的第二热电偶6与第四热电偶8也是如此。
集热管热电偶4总数量为8个,其包括靠近设置于金属棒2端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七热电偶11以及第八热电偶12、设置于第七热电偶11以及第八热电偶12内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九热电偶13以及第十热电偶14、设置于第九热电偶13以及第十热电偶14内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十一热电偶15以及第十二热电偶16、设置于第十一热电偶15以及第十二热电偶16内侧并沿金属棒2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十三热电偶17以及第十四热电偶1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表面敷设有矿物绝缘加热电缆的金属棒以及PID控制器,所述金属棒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金属棒温度的金属棒热电偶以及多个用于检测集热管温度的集热管热电偶,所述矿物绝缘加热电缆、金属棒热电偶以及集热管热电偶均与所述PID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外径小于高温集热管内管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绝缘加热电缆采用多根合金电热丝作为发热芯,电熔结晶氧化镁粉作为导热绝缘体,无缝连续不锈钢或铜管作为外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棒热电偶沿所述金属棒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上沿,所述集热管热电偶沿所述金属棒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下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棒热电偶总数量为6个,其包括靠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端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一热电偶以及第二热电偶、相邻设置于第一热电偶以及第二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三热电偶以及第四热电偶、设置于第三热电偶以及第四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五热电偶以及第六热电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热电偶总数量为8个,其包括靠近设置于所述金属棒端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七热电偶以及第八热电偶、设置于第七热电偶以及第八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九热电偶以及第十热电偶、设置于第九热电偶以及第十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十一热电偶以及第十二热电偶、设置于第十一热电偶以及第十二热电偶内侧并沿所述金属棒中心横截面对称的第十三热电偶以及第十四热电偶。
CN201720910683.3U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Active CN207022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683.3U CN207022232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683.3U CN207022232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22232U true CN207022232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0683.3U Active CN207022232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2223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648A (zh) * 2018-05-22 2018-11-20 张家港市东航电热电器厂 一种用于铝挤压筒的超长寿命节能型直棒式电加热系统
CN109068423A (zh) * 2018-08-06 2018-12-21 芜湖市旭辉电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合金丝均匀布热发热电缆
CN109068424A (zh) * 2018-08-06 2018-12-21 芜湖市旭辉电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合金丝发热电缆加工方法
DE102022117782A1 (de) 2022-07-15 2024-01-18 Otto Junk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ystem und Verwendung eines Thermoelements zur Überwachung der Temperatur eines Heizelement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648A (zh) * 2018-05-22 2018-11-20 张家港市东航电热电器厂 一种用于铝挤压筒的超长寿命节能型直棒式电加热系统
CN109068423A (zh) * 2018-08-06 2018-12-21 芜湖市旭辉电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合金丝均匀布热发热电缆
CN109068424A (zh) * 2018-08-06 2018-12-21 芜湖市旭辉电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合金丝发热电缆加工方法
DE102022117782A1 (de) 2022-07-15 2024-01-18 Otto Junk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ystem und Verwendung eines Thermoelements zur Überwachung der Temperatur eines Heizelemen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22232U (zh) 一种高温集热管加热棒
CN207678022U (zh) 多点分段式电加热管
CN208317038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棒
CN202133087U (zh) 即热式电磁热水装置
CN204596904U (zh) 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锂电池组
CN107945895A (zh) 一种非均匀电加热的核燃料模拟棒
CN202928708U (zh) 一种热响应时间短的接触式温度测量传感器
CN103487158A (zh) 一种热电偶
CN103292861B (zh) 用于全封闭压力环境液位测量计的制作方法
CN202255669U (zh) 一种同时测量温度、液位的热电偶传感器
CN202770546U (zh) 一种热响应时间短的接触式温度测量传感器
CN201135883Y (zh) 直热式管式反应器
CN107318180A (zh) 一种采用导热板加热流体的电加热器
CN202770547U (zh) 一种热响应时间短的热电偶
CN207425373U (zh) 一种非均匀电加热的核燃料模拟棒
CN201030335Y (zh) 一种快热节能热熔胶枪
CN208000505U (zh) 一种炉膛压力取样装置保温机构
CN207263901U (zh) 一种电池加热器
CN103630516B (zh) 用于原子荧光低温点火原子化器的加热装置
CN202377008U (zh) 一种快速恒温电加热套
CN203132905U (zh) 熔盐快速加热熔化装置
CN208536397U (zh) 具备防冻装置的热水设备
CN201653574U (zh) 加热炉炉管用刀刃式热电偶
CN208878600U (zh) 多管母管式大功率裂解反应器
CN207304952U (zh) 一种采用导热板加热流体的电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7

Address after: 100089 room 916,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No.61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X SOLA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1000 No.29, East Jilin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angzh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NGZHOU TRX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