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7393U - 雨水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雨水分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7393U
CN207017393U CN201720557753.1U CN201720557753U CN207017393U CN 207017393 U CN207017393 U CN 207017393U CN 201720557753 U CN201720557753 U CN 201720557753U CN 207017393 U CN207017393 U CN 207017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losing
bottom plate
flow arrangement
part flow
rain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577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述成
李晨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uru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u Run Ec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u Run Ec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u Run Eco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577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7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7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7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中间开设有通道口,通道口周边上设置有第一围挡,底板外周边上设置有第一围挡,第一围挡顶部与第二围挡顶部之间设置有分离板,分离板表面设置有分流孔,分离板位于第一围挡一侧的高度小于位于第二围挡一侧的高度,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底板之间形成容腔,第二围挡外周上还设置有引流管道,引流管道与容腔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截留树枝、树叶以及垃圾,降低雨水处理难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雨水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口,其侧面有孔与排水管道相连,底部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减缓地面沉降及防止暴雨时路面被淹泡。雨水口是道路上常用的开挖式结构,汇集雨水时常常会带着路面的树枝、树叶以及垃圾等一并进入,因此雨水无法直接过滤回收,提高了雨水处理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截留树枝、树叶以及垃圾泥沙,降低雨水处理难度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设置在雨水口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间开设有通道口,所述通道口周边上设置有第一围挡,所述底板外周边上设置有第二围挡,所述第一围挡顶部与第二围挡顶部之间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表面设置有分流孔,所述分离板位于第一围挡一侧的高度小于位于第二围挡一侧的高度,所述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底板之间形成容腔,所述第二围挡外周上还设置有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与容腔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围挡顶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朝向第二围挡的外周边翻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道设置在第二围挡的底部上,所述底板朝向引流管道一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回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的进水口穿过分离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冲洗进水管和冲洗盘管,所述冲洗盘管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冲洗盘管上开设有冲洗孔,所述冲洗进水管一端与冲洗盘管贯通连接,另一端穿过分离板并与盖帽连接,所述冲洗进水管位于盖帽一侧的内部还设置有两个内凸环,两个内凸环之间卡设有密封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橡胶圈的内壁沿进水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橡胶片,所述密封橡胶圈与环形橡胶片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雨水混合着树枝树叶被冲刷进雨水口中,由于雨水从四面八方汇入,因此雨水会首先接触到分离板,分离板上的分流孔能够使得雨水进入容腔中,而树枝树叶则被阻挡在分离板上,通过分离板倾斜设置角度以及雨水不断的冲击能够冲入到第一围挡内并从通道口进入雨水口内。
2、冲洗组件能够将容腔内的小颗粒杂质以及油脂等冲洗掉,避免在阴暗的环境中滋生细菌及产生异味。
3、密封橡胶圈能够配合冲压头实现密封,提高冲洗压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冲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洗进水管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中间开设有通道口2,通道口周边上设置有第一围挡3,底板外周边上设置有第二围挡16,第一围挡顶部与第二围挡顶部之间设置有分离板4,分离板表面设置有分流孔,分离板位于第一围挡一侧的高度小于位于第二围挡一侧的高度,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底板之间形成容腔5,第二围挡外周上还设置有引流管道6,引流管道与容腔贯通连接,雨水汇流到雨水口内后,会先经过分离板,分离板上开设的分流孔会使得雨水漏入容腔内,最终从引流管道排出,一些树枝树叶则会被阻挡在分离板上,通过分离板倾斜设置角度以及雨水不断的冲击能够冲入到第一围挡内并从通道口进入雨水口内,实现雨污分离的效果,此处雨水不会含有过大的杂物,只存在一些沙石灰尘,后续净化处理雨水变得极为简单,实现有效的雨水利用。
其中,第二围挡顶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板7,固定支板朝向第二围挡的外周边翻折设置,通过对固定支板的安装固定即能够将地板和第二围挡直接架设在雨水口内,便于使用和对现有雨水口的改造。
为了提高雨水汇流效果,引流管道设置在第二围挡的底部上,底板朝向引流管道一侧倾斜设置,流入容腔内的雨水能够快速的从引流管道排出,提高排水效果,以应对较大降雨的情形。
底板为回字形结构,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均为矩形柱体结构,便于配合现有雨水口使用,有效的嵌入。
容腔内设置有冲洗组件8,冲洗组件的进水口穿过分离板设置,便于人工清洗,无需拆装。
其中,冲洗组件包括冲洗进水管9和冲洗盘管10,冲洗盘管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11,冲洗盘管上开设有冲洗孔,冲洗进水管一端与冲洗盘管贯通连接,另一端穿过分离板并与盖帽12连接,冲洗盘管架空在容腔内,当冲洗时,能够对容腔各个方位进行冲洗,并且冲洗进水管通过盖帽封闭,避免杂物进入堵塞,冲洗进水管位于盖帽一侧的内部还设置有两个内凸环13,两个内凸环之间卡设有密封橡胶圈14,密封橡胶圈在两个内凸环之间不会移位,当清洗枪头塞入后与密封橡胶圈抵接形成封口效果,提高冲洗压力。
密封橡胶圈的内壁沿进水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橡胶片15,密封橡胶圈与环形橡胶片一体制成,通过多层环形橡胶片叠加套设后能够大大增加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板为环形结构,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均为圆柱形结构,适合自用集水或者圆形雨水口使用,制备更加方便。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雨水口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间开设有通道口,所述通道口周边上设置有第一围挡,所述底板外周边上设置有第二围挡,所述第一围挡顶部与第二围挡顶部之间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表面设置有分流孔,所述分离板位于第一围挡一侧的高度小于位于第二围挡一侧的高度,所述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底板之间形成容腔,所述第二围挡外周上还设置有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与容腔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挡顶部设置有若干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朝向第二围挡的外周边翻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道设置在第二围挡的底部上,所述底板朝向引流管道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回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的进水口穿过分离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冲洗进水管和冲洗盘管,所述冲洗盘管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冲洗盘管上开设有冲洗孔,所述冲洗进水管一端与冲洗盘管贯通连接,另一端穿过分离板并与盖帽连接,所述冲洗进水管位于盖帽一侧的内部还设置有两个内凸环,两个内凸环之间卡设有密封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橡胶圈的内壁沿进水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若干环形橡胶片,所述密封橡胶圈与环形橡胶片一体制成。
CN201720557753.1U 2017-05-18 2017-05-18 雨水分流装置 Active CN207017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7753.1U CN207017393U (zh) 2017-05-18 2017-05-18 雨水分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7753.1U CN207017393U (zh) 2017-05-18 2017-05-18 雨水分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7393U true CN207017393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7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57753.1U Active CN207017393U (zh) 2017-05-18 2017-05-18 雨水分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7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5694U (zh) 工业除尘设备
CN208855596U (zh) 一种污水零排放循环处理再利用的洗车站
CN202689172U (zh) 合流制管网旱流污水及初期雨水多功能截流井
CN205296362U (zh) 带有滤水桶的雨水口结构
CN206554228U (zh) 悬挂式雨水井过滤装置
CN207017393U (zh) 雨水分流装置
CN205294987U (zh) 一种新型废水储水箱
CN207032456U (zh) 一种建筑雨水处理用污物分离器
CN207469409U (zh) 一种雨水井生物过滤系统
CN205604431U (zh) 一种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06554227U (zh) 悬挂式雨水井过滤装置
CN205153093U (zh) 一种防管道堵塞井盖
CN207017402U (zh) 地埋式雨水分流系统
CN210216674U (zh) 一种海绵城市防堵雨水井
CN204491822U (zh) 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
CN205216391U (zh)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6521786U (zh) 一种建筑用环保节水装置
CN205012450U (zh) 一种用于立面墙体的雨水弃流、收集和再利用系统
CN203294073U (zh) 一种位于地下停车场入口的车轮清洗系统
CN212271156U (zh) 屠宰淋浴室排水沟
CN211172281U (zh) 一种防堵公路排水渠
CN204690902U (zh) 便于清理的排水沟
CN204656081U (zh) 回转式平流沉淀池
CN208465289U (zh) 雨水收集挂篮装置
CN220336070U (zh) 带过滤功能的雨水渗透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1

Address after: Room 303, Wuluo Science Park, 393 chunshenhu Middle Road, Yuanhe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churu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201, 202, Xiangche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900 litanghe Road, Xiangch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2151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URU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