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0518U -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0518U
CN207010518U CN201720969142.8U CN201720969142U CN207010518U CN 207010518 U CN207010518 U CN 207010518U CN 201720969142 U CN201720969142 U CN 201720969142U CN 207010518 U CN207010518 U CN 207010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ixed plate
fixed
generating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91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义
王大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YU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YU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YU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YU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91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0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0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05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包括按键本体和基板本体,按键本体固定有第二弹簧支柱和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间隔地设置有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设置第三固定孔,第二固定板设置第四固定孔,按键本体远离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设置为摆动端,第二弹簧支柱设置在摆动端与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之间,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地可靠性,结构简单,通过第二弹簧支柱,在按键摆动过程中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对电路进行控制,能够解决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内微型发电装置不易固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因此对生活便利和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科技无线电子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电子产品必须要有电源才能工作。当前普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但电池有很多局限性,使用寿命有限需要重复更换电池,增加使用成本。电池使用过程中会有安全隐患,如生锈或漏液等。电池生产消耗资源,废弃物会污染环境。某些特殊场合不适宜使用电池。
所以在某些领域使用一些即时发电的装置代替电池提供电能是非常低成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在物联网领域,尤其是在无线开关领域,需要用到微型发电装置,如何将微型发电装置固定在无线开关内部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包括按键本体和基板本体,所述按键本体固定有第二弹簧支柱和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间隔地设置有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第四固定孔,所述按键本体远离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设置为摆动端,所述第二弹簧支柱设置在所述摆动端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基板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基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基板本体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接口,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面向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基板本体固定有第一弹簧支柱,第一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一弹簧支柱远离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支柱靠近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按键本体远离第二弹簧支柱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柱形空腔,柱形空腔与第一弹簧支柱的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可转动地固定磁铁组,保证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内的微型发电装置正常运转,同时能够固定磁铁组,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地可靠性,结构简单,通过第二弹簧支柱,在按键摆动过程中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对电路进行控制,能够解决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内微型发电装置不易固定的问题,包括基板本体,基板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基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基板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接口,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卡接板,卡接板面向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按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按键本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基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基板本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包括按键本体,按键本体固定有第二弹簧支柱10和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间隔地设置有第三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3,第三固定板21设置第三固定孔22,第二固定板23设置第四固定孔24,按键本体远离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的两端设置为摆动端,第二弹簧支柱10设置在摆动端与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之间,按键本体远离第二弹簧支柱10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柱形空腔11,柱形空腔11与第一弹簧支柱91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包括按键本体,按键本体固定有第二弹簧支柱和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用来固定磁铁组,并且,磁铁组能够相对于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转动,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间隔地设置有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设置第三固定孔,第二固定板设置第四固定孔,磁铁组卡接在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磁铁组设置有与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对应的凸起,凸起卡进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之中,通过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限制磁体组除了转动外的其他运动,同时,设置此种固定结构能够方便磁铁组的安装和拆除,方便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出厂时进行测试,同时也方便磁铁组的维护和更换,按键本体远离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设置为摆动端,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能够绕着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进行摆动,第二弹簧支柱设置在摆动端与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之间,第二弹簧支柱用来固定开关弹簧,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通过按键来固定磁铁组,并且使磁铁组能够跟随按键摆动,实现电路接通和断开的同时,驱动磁铁组摆动实现发电,给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其他部件进行供电,不需要电池或者外接电源,结构简单可靠。
进一步的,按键本体设置为半封闭壳体,壳体有长方体空腔30和边框31,长方体空腔30内固定有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第二弹簧支柱10固定在边框3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按键本体设置为半封闭壳体,壳体有长方体空腔和边框,长方体空腔内固定有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使得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体积,同时,将磁铁组固定在长方体空腔内能够保护磁铁组,减少磁铁组受到外部的冲击,提高了磁铁组的固定强度,第二弹簧支柱固定在边框上,可选的,将第二弹簧支柱固定在靠近摆动端的位置,增加第二弹簧支柱的摆动幅度,避免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误触导致线路接通,对内部电能的损耗,同时,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进一步的,边框31靠近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的两侧设置有凹槽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边框靠近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凹槽,防止边框在按键摆动过程中干涉固定在基板上的元件,使得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按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体积。
进一步的,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块40,第二固定块40设置有固定槽41,固定槽41的方向与第三固定孔22和第四固定孔24的中心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用来限制磁铁组中的弹性元件在摆动方向运动,防止弹性元件由于弹力作用,偏离摆动方向,造成弹性元件的损坏,同时能够方便弹性元件蓄力,第二固定块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方向与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的中心线垂直,弹性元件的驱动端卡接在固定槽内,当按键摆动时,带动弹性元件驱动端运动,弹性元件变形蓄力从而驱动磁铁组运动,弹性元件的驱动端一般设置为两端窄中间宽的形状,一方面为了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弹性元件储存变形量,将弹性元件的驱动端卡接在固定槽内,防止弹性元件的驱动端沿按键本体的内壁滑动,造成弹性元件的损坏。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块40设置为柱形壳体,柱形壳体相对设置有两个缺口42,靠近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缺口42的直径大于远离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20缺口42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块设置为柱形壳体,结构简单,方便进行加工,柱形壳体相对设置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和中空的柱形壳体构成了固定槽限制弹性元件的运动,靠近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缺口的直径大于远离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缺口的直径,使得弹性元件能紧贴固定槽,增加了固定槽和弹性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固定槽和弹性元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三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3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支柱50,第三弹簧支柱50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三弹簧支柱50远离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三弹簧支柱50靠近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支柱,第三弹簧支柱用来固定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一端紧贴按键本体,另一端紧贴磁铁组件中的磁铁表面,防止磁铁脱离磁铁组,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可靠性,第三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三弹簧支柱远离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三弹簧支柱靠近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方便将压紧弹簧固定在第三弹簧支柱上,防止压紧弹簧脱离第三弹簧支柱。
进一步的,第三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3均设置为三角形固定板,第三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3的顶角均设置为弧形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设置为三角形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角均设置为弧形倒角,提高了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强度,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的,按键本体固定有多个长条状加强筋25,多个长条状加强筋25分别紧贴第三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按键本体固定有多个长条状加强筋,多个长条状加强筋分别紧贴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一步加强了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强度,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三固定孔22和第四固定孔24设置为同轴孔,第三固定孔22与第四固定孔24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设置为同轴孔,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的直径相同,便于加工,同时提高了磁铁组摆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二弹簧支柱10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二弹簧支柱10远离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弹簧支柱10靠近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二弹簧支柱远离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弹簧支柱靠近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方便将弹簧固定在第二弹簧支柱上,防止压紧弹簧脱离第二弹簧支柱。
请参考图3和图4,包括基板本体,基板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基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60,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60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61和第二固定板64,第一固定板61设置有第一通孔62,第二固定板64设置有第二通孔65,第一固定板61远离第二固定板6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63,第二固定板64远离第一固定板6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66,基板本体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接口70,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60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卡接板71,卡接板71面向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60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72,基板本体固定有第一弹簧支柱91,第一弹簧支柱91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一弹簧支柱91远离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支柱91靠近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微型发电装置用基板,包括基板本体,基板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基板和按键配合形成内部能够容纳磁铁组、线路等零部件的空腔,避免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内部的零部件暴露在空气中,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基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磁铁组卡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侧,开关按键卡接在磁铁组外侧,同时,磁铁组紧贴开关按键,使得磁铁组能够跟随开关按键摆动,实现发电的目的,给开关各个部件进行供电,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通孔,磁铁组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的凸起,凸起卡进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实现磁铁组和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可转动地固定,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开关按键设置有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应的通孔,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卡接进按键开关上的通孔中,实现按键和基板地可转动地固定,同时,磁铁组在基板和按键的双重限位情况下,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基板上,基板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接口,卡接口用来卡接面板,减少外部的灰尘进入到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内部,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卡接板,卡接板面向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板用于卡接固定磁铁组中的磁铁,卡接凸起紧贴磁铁的上表面,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中的凸板紧贴磁铁的下表面,实现固定磁铁的目的,基板本体固定有第一弹簧支柱,第一弹簧支柱用来固定弹簧,弹簧的一端紧贴基板,另一端紧贴按键,实现按键的回弹,适用于门铃等需要对按键进行回弹的场景,第一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第一弹簧支柱远离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支柱靠近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方便将弹簧固定在第一弹簧支柱上,防止压紧弹簧脱离第一弹簧支柱,弹簧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弹簧支柱上,另一端套接在柱形空腔内,起到更好固定弹簧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65均设置为同轴圆孔,第一通孔62与第二通孔65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为同轴圆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便于基板的加工,同时,便于磁铁组进行摆动,使得摆动更加平稳灵活,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基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凸起63和第二凸起66均设置为同轴圆柱凸起,第一凸起63和第二凸起66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设置为同轴圆柱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直径相同,便于基板的加工,同时,便于开关按键进行摆动,使得摆动更加平稳灵活,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基板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凸起卡接在第三固定孔内,第二凸起卡接在第四固定孔内,使得按键能够相对于基板转动,磁铁组固定在按键和基板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62设置在第一凸起63与基板底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凸起与基板底面之间,使得磁铁组固定在基板和开关按键之间,结构简单紧凑,避免了磁铁组、开关按键和基板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干涉。
进一步的,第二通孔65设置在第二凸起66与基板底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凸起与基板底面之间,使得磁铁组固定在基板和开关按键之间,结构简单紧凑,避免了磁铁组、开关按键和基板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干涉。
进一步的,基板底面固定有第一固定块80,第一固定块80设置有线槽81,线槽81的方向与相邻地基板侧面的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基板底面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有线槽,线槽的方向与相邻地基板侧面的方向平行,线槽用于固定电线,使得开关内部电线更加整洁,防止电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而引起电线的扭曲打结,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板61和第二固定板64均设置为弧形固定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设置为弧形固定板,结构简单,提高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支撑强度,提高了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卡接板71与基板本体固定连接,卡接板71远离基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7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卡接板与基板本体固定连接,卡接板远离基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弹性元件的驱动端在摆动过程中会在凹槽内运动,防止弹性元件的驱动端受到弹力过大导致弹性元件变形,提高了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60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90,第三凸起90设置为柱形凸起,第三凸起90的轴线与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65的中心连线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三凸起设置为柱形凸起,第三凸起的轴线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连线平行,当按压弹性元件的时候,磁铁组绕着壳体的凸起转动,完成磁场换向进行发电,优选地,凸起设置为半圆柱形,使磁铁组转动的更加顺畅,减少了凸起和凹槽之间磨损,延长了微型磁感应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本体和基板本体,所述按键本体固定有第二弹簧支柱和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间隔地设置有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第四固定孔,所述按键本体远离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设置为摆动端,所述第二弹簧支柱设置在所述摆动端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基板本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基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基板本体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卡接口,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端相对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面向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基板本体固定有第一弹簧支柱,所述第一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所述第一弹簧支柱远离所述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弹簧支柱靠近所述基板本体一端的直径,所述按键本体远离所述第二弹簧支柱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柱形空腔,所述柱形空腔与所述第一弹簧支柱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设置为半封闭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长方体空腔和边框,所述长方体空腔内固定有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弹簧支柱固定在所述边框上,所述边框靠近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为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相对设置有两个缺口,靠近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缺口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组件缺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支柱,所述第三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所述第三弹簧支柱远离所述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弹簧支柱靠近所述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设置为三角形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角均设置为弧形倒角,所述按键本体固定有多个长条状加强筋,所述多个长条状加强筋分别紧贴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设置为同轴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与所述第四固定孔的直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支柱沿轴向间隔地设置有槽,所述第二弹簧支柱远离所述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弹簧支柱靠近所述按键本体一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为同轴圆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设置为同轴圆柱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基板底面之间,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基板底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底面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的方向与相邻地所述基板侧面的方向平行,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基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远离所述基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组件底部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为柱形凸起,所述第三凸起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连线平行。
CN201720969142.8U 2017-08-04 2017-08-04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0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9142.8U CN207010518U (zh) 2017-08-04 2017-08-04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9142.8U CN207010518U (zh) 2017-08-04 2017-08-04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0518U true CN207010518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5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91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10518U (zh) 2017-08-04 2017-08-04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0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5280B (zh) 一种感应编码开关
CN105471218A (zh) 按键发电结构
CN207009331U (zh) 自供电开关
CN207010518U (zh)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
IT226306Z2 (it) Rotore a magneti permanenti per macchine elettriche
CN207010581U (zh) 微型发电装置
CN107481879A (zh) 自供电开关
CN207009332U (zh) 微型发电装置用按键
CN207009348U (zh) 自供电开关用按键
CN202115840U (zh) 一种包装容器
CN207009306U (zh) 可回弹微型发电装置用基板
CN106907690B (zh) 路灯保护罩
CN211321186U (zh) 一种z形导磁板磁生电装置
CN107369587A (zh) 自供电开关用按键
CN211368052U (zh) 一种大提花热定型机
CN107481874A (zh) 微型发电装置用基板
CN209709463U (zh) 一种便于线路维修的配电箱
CN112420416A (zh) 一种移动开关用安放装置
CN207283747U (zh) 一种组合式音箱壳体结构
CN106026606B (zh) 自供电开关
CN206099709U (zh) 带有发电装置的开关
CN207010404U (zh) 微型发电装置用壳体
CN210693136U (zh) 一种新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用配电箱
CN215987835U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子的防伪标签
CN206077194U (zh) 一种动能发电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