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0204U -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0204U
CN207010204U CN201720961836.7U CN201720961836U CN207010204U CN 207010204 U CN207010204 U CN 207010204U CN 201720961836 U CN201720961836 U CN 201720961836U CN 207010204 U CN207010204 U CN 207010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ero line
protective device
earth leakage
leakage protective
induction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18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杨根
杜安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18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0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0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0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其中,该漏电保护器包括: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通信基站交流电引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主要包括:下火点、电表箱、漏电保护器、电缆(可采用地埋、架空等方式)以及基站内配套设备。目前基站的交流供电基本上以当地市电主用交流电源,市电引入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1路10KV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经专用变压器降压后给基站设备供电;2、从当地公用变压器引1路380V(或220V)至基站,给基站设备供电;3、从距基站较近的厂区或民宅中引1路380V(或220V)至基站,给基站设备供电。
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都需要使用到漏电保护器,进行漏电保护,确保安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漏电保护器长期位于室外且无法安排24小时值守看护等原因,并且目前使用的漏电保护器不具备防窃电功能,经常会被窃电者从漏电保护器下端子私自接电,这不仅对窃电者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也对基站设备的稳定运行存在一定的影响,更给运营方利益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漏电保护器不具备防窃电功能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
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
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三相电接入端、三相电输出端和断路执行元件;
其中,所述三相电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电接入端相连接的连接线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所述比较元件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过一互感器连接。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壳体;
其中,所述零线接入端、所述零线输出端、所述三相电接入端以及所述三相电输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出线孔,所述零线引出端穿过所述出线孔露出于所述壳体外部。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中,所述出线孔内填充有填充剂。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中,所述断路执行元件为控制开关或者熔断器或者脱扣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包括:基站交流配电箱以及上述的漏电保护器;其中,零线引出端和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系统中,所述零线引出端通过交流引入电缆与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其中,上述漏电保护系统中,所述零线引出端与所述交流引入电缆的连接处套接有热缩套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漏电保护器,101-零线接入端,102-零线输出端,103-零线引出端,104-第一感应线圈,105-第一连接线,106-第二连接线,107-三相电接入端,1071-A相电接入端,1072-B相电接入端,1073-C相电接入端,108-三相电输出端,1081-A相电输出端,1082-B相电输出端,1083-C相电输出端,109-断路执行元件,110-壳体,111-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100,可以包括:
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105穿设第一感应线圈104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103;
零线输出端102,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106与所述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漏电保护器100中,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这样,零线接入端101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分别为第一连接线105和第二连接线106,第一连接线105和第二连接线106通过零线接入端101与市电的零线连接;其中,第一感应线圈104,即一次线圈,用于产生漏电磁通,第一连接线105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一端与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103,用于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第二连接线106的一端与零线接入端101连接,另一端与零线输出端102连接,这里,第二连接线106不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零线输出端102不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漏电保护器100的工作原理为:将漏电保护器100与市电连接,并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此时,第一连接线105分别通过零线接入端101与市电的零线连接,通过零线引出端103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若发生窃电者进行窃电时,使窃电者通过零线输出端102接窃电设备,由于第二连接线106不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此时通过第一感应线圈104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将导致漏电保护器100跳闸,无法正常供电,从而能够防止窃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100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还可以包括:三相电接入端107、三相电输出端108和断路执行元件109。
其中,所述三相电输出端108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感应线圈104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电接入端107相连接的连接线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三相电接入端107与市电的火线连接,三相电输出端108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其中,三相电接入端107包括A相电接入端1071、B相电接入端1072和C相电接入端1073,三相电输出端108包括A相电输出端1081、B相电输出端1082以及C相电输出端1083;断路执行元件109用于在第一感应线圈104产生漏电磁通时实现断路,断开与市电火线的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与三相电输出端108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这样,在无漏电、触电以及窃电的情况下,经过三相电接入端107和三相电输出端108连接的连接线的交流三相负荷电流与经过第一连接线105的对地电流基本平衡,经过第一感应线圈104中的电流相量和为零,即在第一感应线圈104中产生的总磁通为零;当发生漏电、触电以及窃电时,经过第一感应线圈104中的电流相量和不为零,第一感应线圈104将产生漏电磁通,进而使断路执行元件109实现断路,以达到漏电保护以及窃电保护。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还可以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其中,所述比较元件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104通过一互感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感应线圈,即为二次线圈,用于产生由漏电磁通激励生成的输出信号,当发生漏电或触电时,漏电或触电的电流流向大地,并通过大地形成回路,这部分电流不经过第一感应线圈104回流,导致第一感应线圈中产生漏电磁通,从而促发第二感应线圈中产生输出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至与第二感应线圈连接的放大元件放大后,然后经放大元件传输至与放大元件连接的比较元件,通过比较元件将输出信号与预设阈值比较判断,若输出信号达到预设阈值,则比较元件输出执行信号至断路执行元件109,使断路执行元件109实现断路,从而实现漏电和触电保护。同样的,当发生窃电时,窃电者通过零线输出端102接窃电设备,由于第二连接线106不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导致第一感应线圈104中产生漏电磁通,从而促发第二感应线圈中产生输出信号并输出至放大元件,然后经放大元件放大后传输至比较元件,通过比较元件比较判断,若输出信号达到预设阈值,则比较元件输出执行信号至断路执行元件109,使断路执行元件109实现断路,从而实现窃电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还可以包括:壳体110。
其中,所述零线接入端101、所述零线输出端102、所述三相电接入端107以及所述三相电输出端108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104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部。本实施例中,零线输出端102设置在壳体上,将零线输出端102显露,若发生窃电时,使窃电者通过零线输出端102接窃电设备;另外,将第一感应线圈104和断路执行元件109设置于壳体110内部,以保护元件。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感应线圈、放大元件、比较元件以及互感器均设置于壳体110内部。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中,所述壳体110上开设有一出线孔111,所述零线引出端103穿过所述出线孔111露出于所述壳体110外部。本实施例中,零线引出端103穿过出线孔111露出于壳体110外部,以便于零线引出端103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中,所述出线孔111内填充有填充剂。这里,通过填充剂填充于出线孔111,以对出线孔111进行封堵,从而达到防水以及隐藏第一连接线105和零线引出端103的作用。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中,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为控制开关或者熔断器或者脱扣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包括:基站交流配电箱以及上述的漏电保护器100;其中,零线引出端103和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零线输出端102未与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三相电输出端108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系统中,所述零线引出端103通过交流引入电缆与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三相电输出端108通过交流引入电缆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系统中,所述零线引出端103与所述交流引入电缆的连接处套接有热缩套管。本实施例中,通过热缩套管对零线引出端103与交流引入电缆的连接处进行套接封装,以达到固定和防水的作用。并且,若在后期巡检中发现热缩套管有被破坏的迹象,能够确定有偷电的事实,便于运营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应理解,说明书的描述中,提到的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例中描述的元素、结构或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例中示出的元素、结构或特征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相结合。
另外,在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诸如“包括”或“包含”用于说明存在列举的特征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列举的特征或者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
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三相电接入端、三相电输出端和断路执行元件;
其中,所述三相电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电接入端相连接的连接线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所述比较元件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过一互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壳体;
其中,所述零线接入端、所述零线输出端、所述三相电接入端以及所述三相电输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出线孔,所述零线引出端穿过所述出线孔露出于所述壳体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内填充有填充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为控制开关或者熔断器或者脱扣器。
8.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交流配电箱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中,零线引出端和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引出端通过交流引入电缆与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引出端与所述交流引入电缆的连接处套接有热缩套管。
CN201720961836.7U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Active CN207010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1836.7U CN207010204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1836.7U CN207010204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0204U true CN207010204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5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1836.7U Active CN207010204U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0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7220B1 (ko) 센서용 ct와 발전용ct가 선로 상에 병렬로 분리 설치되는 전류 변성 시스템, 및 이를 무선 통신망으로 관리하는 통합 시스템
US10192678B2 (en) Current transformer system with sensor CT and generator CT separately arranged in parallel in electric power line, and integrate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998731B2 (en) Utility meter for use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evice
CN206947797U (zh)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新型检修电源箱
CN205302779U (zh) 电能计量模拟试验装置
CN106856332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CN208571394U (zh)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器的光伏发电用箱式变电站
CN207010204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CN104483526A (zh) 电网变压器接地电流互感监测仪
CN204696702U (zh) 光伏并网配电箱
CN206906436U (zh) 一种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零序方向接地保护系统
CN206712478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CN203966813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用支架
CN105277854B (zh) 一种避雷器接地指示器
CN104183379A (zh) 电力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维保用连接装置
CN205178521U (zh) 一种三相平衡高压计量装置
CN208112223U (zh) 交直流电源综合试验台配电系统
CN102122140A (zh) 一种分界开关系统
CN207780125U (zh)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CN206806162U (zh) 防铁磁谐振型组合互感器
CN207067384U (zh) 一种电能表检测装置
CN204905865U (zh) 一种三相平衡高压费控装置
CN205178502U (zh) 一种三相平衡低压费控装置
CN107526055A (zh) 电能表检测装置
CN205404678U (zh) 一种高压电力线防窃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