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8167U -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8167U
CN207008167U CN201720601409.8U CN201720601409U CN207008167U CN 207008167 U CN207008167 U CN 207008167U CN 201720601409 U CN201720601409 U CN 201720601409U CN 207008167 U CN207008167 U CN 207008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ocal power
high definition
machine visual
convex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14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士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to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14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8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8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816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调焦组和固定组;调焦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一和第五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第二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第三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双凹透镜,其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凹面朝向物方,凸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所述调焦组的组合焦距ft和固定组的焦距fg分别与整个镜头的焦距f满足如下条件:0.5<ft/f<2.5,∣fg/f∣>1.8。该镜头具有像素高、低畸变以及工作范围宽等优点,可以适应高度自动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镜头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物流、医学、科学研究等领域。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开展,工业自动化快速发展,而机器视觉镜头作为自动化机器的“眼睛”占据着重要地位。
机器视觉镜头作为自动化设备检测目标的必要工具,它的性能决定了自动化设备的识别能力。近年来CMOS工艺不断改进,Pixel size越来越小,成像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与之配套的光学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像素、低畸变、工作区间覆盖范围广。而传统的光学镜头难以实现这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解决了传统镜头像素不高、高畸变,工作区间覆盖范围较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调焦组和固定组;
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
第一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第二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
第三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负;
第四透镜,双凹透镜,其光焦度为负;
第五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第六透镜,凹面朝向物方,凸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
所述调焦组的组合焦距ft和固定组的焦距fg分别与整个镜头的焦距f满足如下条件:0.5<ft/f<2.5,∣fg/f∣>1.8。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由独立的第七透镜组成,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3分别满足如下条件:Nd2>1.6,Nd3>1.6。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4与第五透镜阿贝数Vd5满足如下条件:∣Vd4-Vd5∣>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调焦组和固定组;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第二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第三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负;第四透镜,双凹透镜,其光焦度为负;第五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凹面朝向物方,凸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所述调焦组的组合焦距ft和固定组的焦距fg分别与整个镜头的焦距f满足如下条件:0.5<ft/f<2.5,∣fg/f∣>1.8。该高清机器视觉镜头采用全玻璃球面镜片,确保光学系统性能的同时保证材料低成本、镜片易加工。采用分组调焦的方式,保证了0.1m到无穷远物距下优秀的成像质量,在所有物距下畸变均小于0.2%,在主要工作区间畸变可达控制在0.1%内,并且在全视场45°时可以保证边缘高像质。系统的CRA小于4.5°能很好的与图像传感器匹配并且对系统像面的亮度有很好的保证。系统适应各种温度,在-40~70℃环境下使用保证解像力不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调焦组和固定组;当工作距离改变时,可通过调焦组的前后移动来寻找最佳像面。
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透镜G1、第二透镜G2、第三透镜G3、第四透镜G4、第五透镜G5和第六透镜G6;其中,
第一透镜G1,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第二透镜G2,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
第三透镜G3,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负;
第四透镜G4,双凹透镜,其光焦度为负;
第五透镜G5,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第六透镜G6,凹面朝向物方,凸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所述调焦组的组合焦距ft和固定组的焦距fg分别与整个镜头的焦距f满足如下条件:0.5<ft/f<2.5,∣fg/f∣>1.8。具体地,ft/f的比值可以为0.6、0.9、1.2、1.5、1.8、2.1和2.4中的一个。
以下所指前端面代表朝向物方一侧的球面,以下所指后端面代表朝向像方一侧的球面。
具体地,所有透镜全部采用玻璃球面透镜。第一透镜G1的前端面为半径为40.7±0.1mm的凸面,所述第一透镜G1的前端面高度为7.6±0.1mm,所述第一透镜G1的侧壁厚度为1.7±0.1mm,所述第一透镜G1的后端面为半径为539.4±0.1mm的凸面,所述第一透镜G1后端面高度为7.15±0.1mm。
所述第二透镜G2的前端面为半径为6.9±0.1mm的凸面,所述第二透镜G2的前端面高度为5.6±0.1mm,所述第二透镜G2的侧壁厚度为1.3±0.1mm,所述第二透镜G2的后端面为半径为16.2±0.1mm的凹面,所述第二透镜G2后端面高度为4.7±0.1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于光轴线上的空气间隔为0.2±0.1mm。
所述第三透镜G3的前端面为半径为16.2±0.1mm的凸面,所述第三透镜G3的前端面高度为4.6±0.1mm,所述第三透镜G3的侧壁厚度为3.6±0.1mm,所述第三透镜G3的后端面为半径为3.3±0.1mm的凹面,所述第三透镜G3后端面高度为2.8±0.1mm。
所述第四透镜G4的前端面为半径为13.1±0.1mm的凹面,所述第四透镜G4的前端面高度为2.8±0.1mm,所述第四透镜G4的侧壁厚度为1.4±0.1mm,所述第四透镜G4的后端面为半径为34.9±0.1mm的凸面,所述第四透镜G4后端面高度为3.4±0.1mm。
所述第五透镜G4的前端面为半径为34.9±0.1mm的凸面,所述第五透镜G5的前端面高度为3.4±0.1mm,所述第五透镜G5的侧壁厚度为2.1±0.1mm,所述第五透镜G5的后端面为半径为6.6±0.1mm的凸面,所述第五透镜G5后端面高度为4.2±0.1mm。
所述第六透镜G6的前端面为半径为21.5±0.1mm的凸面,所述第六透镜G6的前端面高度为4.7±0.1mm,所述第六透镜G6的侧壁厚度为1.8±0.1mm,所述第六透镜G6的后端面为半径为9.9±0.1mm的凸面,所述第六透镜G6后端面高度为5.2±0.1mm。
所述固定组由独立的第七透镜G7组成,所述第七透镜G7为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具体地,所述第七透镜G7的前端面为半径为98.5±0.1mm的凸面,所述第七透镜G7的前端面高度为6.3±0.1mm,所述第七透镜G7的侧壁厚度为1.3±0.1mm,所述第七透镜G7的后端面为半径为20.2±0.1mm的凸面,所述第七透镜G7后端面高度为6.43±0.1mm。
所述第二透镜G2的折射率Nd2与所述第三透镜G3的折射率Nd3分别满足如下条件:Nd2>1.6,Nd3>1.6。所述第四透镜G4的阿贝数Vd4与第五透镜G5阿贝数Vd5满足如下条件:∣Vd4-Vd5∣>25;具体地,∣Vd4-Vd5∣=52。
所述第二透镜G2和第三透镜G3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四透镜G4和第五透镜G5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所述第一胶合透镜与第二胶合透镜的空气间隔为5±0.1mm。
所述第三透镜G3与所述第四透镜G4之间设置有光阑。
所述光阑L与第三透镜G3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3±0.1mm。
所述第一透镜G1与第二透镜G2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0.2±0.1mm;所述第五透镜G5与第六透镜G6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0.2±0.1mm。
所述第六透镜G6与第七透镜G7于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为3.0±0.1mm。
所述第一透镜G1的折射率Nd1为1.69;所述第二透镜G2的折射率Nd2为1.91;所述第三透镜G3的折射率Nd3和第四透镜G4的折射率Nd4均为1.72;所述第五透镜G5的折射率Nd5和第六透镜G6的折射率Nd6均为1.55;所述第七透镜G7的折射率Nd7为1.7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调焦组和固定组;
所述调焦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
第一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第二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
第三透镜,凸面朝向物方,凹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负;
第四透镜,双凹透镜,其光焦度为负;
第五透镜,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第六透镜,凹面朝向物方,凸面朝向像方,其光焦度为正;
所述调焦组的组合焦距ft和固定组的焦距fg分别与整个镜头的焦距f满足如下条件:0.5<ft/f<2.5,∣fg/f∣>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由独立的第七透镜组成,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3分别满足如下条件:Nd2>1.6,Nd3>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4与第五透镜阿贝数Vd5满足如下条件:∣Vd4-Vd5∣>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通过光学胶水粘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CN201720601409.8U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08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1409.8U CN207008167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1409.8U CN207008167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8167U true CN207008167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140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008167U (zh) 2017-05-26 2017-05-26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8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7956A (zh) * 2018-07-06 2018-10-09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工作距离线扫机器视觉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7956A (zh) * 2018-07-06 2018-10-09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工作距离线扫机器视觉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9177B (zh) 影像撷取光学镜片组
CN109799597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07102428A (zh)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CN107065153B (zh) 一种广角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CN207833090U (zh) 一种广角机器视觉镜头
CN102998774B (zh) 拾像镜组
CN107632376A (zh) 视觉镜头
CN102967924B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107167899A (zh) 一种小型长焦宽工作距机器视觉镜头
CN103852862A (zh) 一种多功能鱼眼镜头
CN206020791U (zh) 小体积低畸变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镜头
CN106199905A (zh) 成像光学系统
CN107045183A (zh) 一种无热化宽工作距6mp机器视觉镜头
CN103323934B (zh) 成像系统镜组
CN207008167U (zh) 一种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CN206930832U (zh) 一种广角高清机器视觉镜头
CN102722017B (zh) 多波段齐焦连续变焦光学装置
CN208026982U (zh) 大视场角针孔摄像光学系统
CN203773133U (zh) 一种多功能鱼眼镜头
CN104267490A (zh) 一种显微镜物镜
CN209879123U (zh) 大视野双远心光学系统
CN209167654U (zh) 一种长焦距日夜共焦镜头
CN207440378U (zh) 小型化鱼眼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CN104797968A (zh) 一种变焦监控镜头及监控设备
CN206270579U (zh) 一种无热化高清广角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Pinguang

Inventor after: Mi Shilong

Inventor after: Liu Guanlu

Inventor after: He Jianwei

Inventor after: Mao Caiying

Inventor before: Mi Shilong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