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3364U -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3364U
CN207003364U CN201720307029.3U CN201720307029U CN207003364U CN 207003364 U CN207003364 U CN 207003364U CN 201720307029 U CN201720307029 U CN 201720307029U CN 207003364 U CN207003364 U CN 207003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embankment wall
flood
levee
turning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70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景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070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3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3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33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属活动河堤建造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洪水将堤墙板自动组装成堤墙。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设置有搁置堤墙板的龙门架,堤墙板翻起后的限位加强墩、转角墩以及控制堤墙板的自翻机构与自撑机构的河堤,在没有洪水时堤墙板是人行道路的路面,在洪水到来时堤墙板能因循水势自动翻起组装成不易渗水漏水的牢固堤墙,简言之,堤路兼容,水涨堤现,水落堤隐成路。

Description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属活动河堤建造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河堤是沿河的挡水建筑物,多为土石、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防洪堤,其工程浩大,位于河流变迁带的河道堤防是防止河流下游洪水漫溢的主要水利工程形式。近年出现的拼装式防洪墙及一些河堤的堤口配套设施,例如拼装式防洪墙在欧洲应用广泛,在捷克、奥地利、德国、斯洛伐克、荷兰等国都已使用多年、近年国内如武汉等地也在使用拼装式防洪墙与整体式合页活动坝,门式液压闸门,翻板式活动坝的技术,这些现有技术虽呈现堤防的机械化趋势,但仍存在占地多,坝体高出地面,工程浩大,需要配置大量的液压设施,耗能大,使用人工多,建造成本高昂等弊端。这些堤坝还占用大量土地,需使用大量的土石方,不利于农田及环境保护,影响城市及周围环境的水气循环平衡,影响人文景观,削弱城市的综合功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洪水将堤墙板自动组装成堤墙体。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是在堤基上设置有搁置堤墙板的龙门架,堤墙板翻起后的限位加强墩、转角墩,用铰链将堤基活动连接的堤墙板以及控制堤墙板的自翻机构、堤墙板的自撑机构的自动河堤。
进一步,所述的龙门架设置在堤基的近河的堤边上,用铰链把搁置在堤基的台阶上与龙门架上的堤墙板连接,铰链与堤墙板连接处的迎水面用水密封件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的转角墩设置在堤基向前转弯的拐点上,转角墩的迎水面为二面角,该二面角的角度与河道向前转弯的角度相同,转角墩的高度与垂直树起的堤墙板的高度相同,转角墩的二面角也连接着水密封件。
另外,所述的堤墙板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可浮于水面上有加强筋的扁长方体的内空密封件,堤墙板的两边设置有边槽,在边槽里放置有高强度弹性水密封件,其中设置在堤基向后转弯的拐点上的相邻的两件堤墙板的迎水面与堤墙板的边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还有,所述的堤墙板之间的间隙处的迎水面处用水密封件固定连接。
更重要的是,所述的堤墙板自翻机构是堤墙板的一端用铰链与堤基的台阶活动连接,堤墙板的另一端与一浮筒固定连接。
很重要的是,所述的堤墙板自撑机构是由堤基上的设置的多条地滑槽、多条自撑杆与堤墙板的背水面上设置的多条板滑槽构成,自撑杆的一端用铰链活动连接在堤墙板上的板滑槽内的一端尽头处,自撑杆的另一端放置在堤基上相对应的地滑槽内,堤墙板翻起时自撑杆可在板滑槽内滑起并在地滑槽内里滑移,地滑槽的封头位置为当堤墙板处于垂直状态时,自撑杆的另一端在地滑槽里所达到的位置。
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对照现有技术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连着机动车路的堤基牢固,没有洪水时多块堤墙板是为城市的安全的人行道,有洪水时多块堤墙板自动翻起成防洪的自动河堤,堤路兼容,水涨堤起,水落堤隐成路,成路成堤,均由洪水自我完成,是不耗能的防洪环保工程,堤面与道路、城市的大平面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无封闭的感觉;
有一浮筒的堤墙板可承受水的纵向弯曲力、水压力、波浪冲击力等各种外力,能将部分的外力转化为对堤墙板的浮力。堤墙板各部分比重强度分布合理,能减小堤墙板的重量与体积,并且能加大堤墙板的自动翻起的灵敏度、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堤墙板可工厂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堤墙板的背水面设置有多条的活动自撑杆,有效增强成堤的牢固性;
本自动河堤对堤基有限沉降与变形不敏感,有一定的抗地震能力,而且,建堤投资少,用料用工少,施工周期短,维护容易。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的【西南等轴测】【隐藏】结构示意图,表明堤墙板在垂直状态时的迎水面结构,河堤是沿着河道的斜度为2°20′,向后转弯5°与向前转弯5°的河况下自右向左的堤墙板的布置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的【东北等轴测】【隐藏】结构示意图,表明堤墙板自撑机构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的【东北等轴测】【二维线框】单件堤墙板结构示意图,表明堤墙板自撑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附图1、附图2与附图3中,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是在堤基(2)上设置有搁置堤墙板(1)的龙门架(3),堤墙板(1)翻起后的限位加强墩(8)、转角墩(5),用铰链(9)将堤基(2)活动连接的堤墙板(1)以及控制堤墙板(1)的自翻机构、堤墙板 (1)的自撑机构的自动河堤。
进一步,所述的龙门架(3)设置在堤基(2)的近河的堤边上,用铰链(9)把搁置在堤基(2)的台阶与龙门架(3)上的堤墙板(1)连接,这样铰链(9)与堤墙板(1)连接处的迎水面可以用水密封件HDPE防渗膜固定复盖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的转角墩(5)设置在堤基(2)向前转弯的拐点上,转角墩(5)的迎水面为二面角,该二面角的角度与河道向前转弯的角度相同,转角墩(5)的高度与垂直树起的堤墙板(1)的高度相同,转角墩(5)的二面角连接着水密封件(13)。
另外,所述的堤墙板(1)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可浮于水面上有加强筋的扁长方体的内空密封件,堤墙板(1)的两边设置有边槽(7),在边槽(7)里放置有高强度弹性水密封件(6),其中设置在堤基(2)向后转弯的拐点上的相邻的两件堤墙板(1)的迎水面与堤墙板(1)的边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可使这相邻的两件堤墙板(1)垂直时的迎水面的连接处的间隙很小。
还有,所述的堤墙板(1)之间的间隙处的迎水面处用水密封件例如HDPE防渗膜固定复盖连接。
更重要的是,所述的堤墙板(1)自翻机构是堤墙板(1)的一端用铰链(9)与堤基(2)的台阶活动连接,堤墙板(1)的另一端与一浮筒(14)固定连接。
很重要的是,所述的堤墙板(1)自撑机构是由堤基(2)上的设置的多条地滑槽(11)、多条自撑杆(12)与堤墙板(1)的背水面上设置的多条板滑槽(10)构成,自撑杆(12)的一端用铰链(9)活动连接在堤墙板(1)上的板滑槽(10)内的一端尽头处,自撑杆的另一端放置在堤基(2)上相对应的地滑槽(11)内,堤墙板(1)翻起时自撑杆(12)可在板滑槽(10)内滑起并在地滑槽(11)内里滑移,地滑槽(11)的封头位置为当堤墙板(1)处于垂直状态时,自撑杆(12)的另一端在地滑槽(11)里所达到的位置,地滑槽(11)可以设置得较深,这种结构能使自撑杆(12)不易脱撑。
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的较佳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是堤基上设置有搁置堤墙板的龙门架,堤墙板翻起后的限位加强墩、转角墩,用铰链将堤基活动连接的堤墙板以及控制堤墙板的自翻机构、堤墙板的自撑机构的活动河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龙门架设置在堤基的近河的堤边上,用铰链把搁置在堤基的台阶上与龙门架上的堤墙板连接,铰链与堤墙板连接处的迎水面用水密封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角墩设置在堤基向前转弯的拐点上,转角墩的迎水面为二面角,该二面角的角度与河道向前转弯的角度相同,转角墩的高度与垂直树起的堤墙板的高度相同,转角墩的二面角连接着水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堤墙板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可浮于水面上有加强筋的扁长方体的内空密封件,堤墙板的两边设置有边槽,在边槽里放置有高强度弹性水密封件,其中设置在堤基向后转弯的拐点上的相邻的两件堤墙板的迎水面与堤墙板的边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堤墙板之间的间隙处的迎水面处用水密封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堤墙板自翻机构是堤墙板的一端用铰链与堤基的台阶活动连接,堤墙板的另一端与一浮筒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其特征是,所述的堤墙板自撑机构是由堤基上的设置的多条地滑槽、多条自撑杆与堤墙板的背水面上设置的多条板滑槽构成,自撑杆的一端用铰链活动连接在堤墙板上的板滑槽内一端的尽头处,自撑杆的另一端放置在堤基上相对应的地滑槽内,堤墙板翻起时自撑杆可在板滑槽内滑起并在地滑槽内里滑移,地滑槽的封头位置为当堤墙板处于垂直状态时,自撑杆的另一端在地滑槽里所达到的位置。
CN201720307029.3U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3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7029.3U CN207003364U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7029.3U CN207003364U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3364U true CN207003364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2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70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3364U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3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73705U (zh) 生态护坡
CN106677123A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翻板式全自动河堤
CN106149626A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动河堤
CN106836122A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CN203160207U (zh) 复合材料面板土石坝
CN207003364U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
CN206477308U (zh) 一种堤路兼容快装式河堤
CN206529738U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翻板式全自动河堤
CN206512673U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翻板式自动河堤
CN106638469A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翻自撑板式河堤
CN107700422A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浮式自动河堤
CN106012967A (zh) 一种以潮拦潮的自动拦海堤
CN103938585A (zh) 土坝+重力坝混合坝型的布置结构
CN206127975U (zh) 一种以潮拦潮的浮式自动拦海堤
CN107700427A (zh) 一种自翻自撑板式自动河堤的建造方法
CN21015166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防渗结构
CN205894016U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自动河堤
CN203462461U (zh) 一种拱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护桩
CN209798657U (zh) 可移动式沉箱防波堤结构
CN206570772U (zh) 一种生态土石坝
CN206385502U (zh) 一种快速施工的组合式预制河道护岸
CN205116140U (zh) 层叠装配式导流墩结构
CN107700421A (zh) 一种以洪防洪的伸缩式自动河堤
CN106638467A (zh) 一种堤路兼容快装式河堤
CN205894017U (zh) 一种以潮拦潮的自动拦海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