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5586U - 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95586U CN206995586U CN201720144169.3U CN201720144169U CN206995586U CN 206995586 U CN206995586 U CN 206995586U CN 201720144169 U CN201720144169 U CN 201720144169U CN 206995586 U CN206995586 U CN 206995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tube
- sleeve pipe
- drainage
- tube
- pu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引流管及引流装置,将引流管设置成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多个的套管,流管堵塞时,将引流管最内层的套管拉出,其内堵塞物将一同被拉出,进而引流管恢复正常工作。若引流管再次发生堵塞,再将新的最内层套管从引流管中分离,使引流管可以持续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引流管及引流装置具有再通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特点,且避免了外力再通、拔出引流管重插等防堵塞方式容易对引流管外部的物体产生破坏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流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涉及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操作,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化学检测领域中的流体取样、医学领域中将特定组织中流体引出。在引流过程中,引流不畅、引流管堵塞是最常见引流失败的原因。引流管堵塞后,常见的解决方法是:1.使用外力(如挤捏引流管体外端、注射器引流管内液体及堵塞物进行抽吸、注射器向引流管内注入流体等进行冲洗)对引流管再通;2.拔除引流管,重新置入新的引流装置。
使用外力再通时,堵塞物多与引流管内腔形成紧密结合,难以抽吸出,且堵塞物固体形态,难以将其冲散并从引流管头端的开孔中冲出,极有可能再次堵塞。且使用外力过程中,一旦引流管再通,其瞬间引流腔将出现较大压力改变。如果是医学领域中的引流,甚至可能引起体内组织从引流管口或开孔中吸入,或组织受压过大,引起组织出血或其他不适。对于脑组织这类对压力敏感性高的部位,甚至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如果拔除引流管并再次操作,不但操作复杂,而且则会对引流腔产生破坏。如果是在医学领域,不利后果将更加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用管,该引流管具有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多个的套管,防堵塞效果好,而且避免了现有的防堵塞技术存在的容易对人体等活体的组织产生伤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多个套管;
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引流孔穿透全部所述套管,用于将所述引流管外部的流体引入到所述引流管的内腔中;
所述套管的管壁在所述引流管的一个端部收敛,形成所述引流管收敛的一端,在另一个端部开口,形成所述引流管开口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内腔中的流体从所述引流管开口的一端引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引流管正常工作时,引流腔内的流体从引流管的管壁上的引流孔进入引流管的内腔中,从引流管的开口的一端引出。引流管堵塞时,引流孔封闭,流体无法进入引流管的内腔中。由于引流管中的多个的套管之间可拆卸,将引流管最内层的套管拉出,其内堵塞物将一同被拉出。在最内层套管及堵塞物被完全拉出引流管后,次内层的套管成为最内层的套管,其内腔中没有堵塞物,引流管恢复正常工作。若引流管再次发生堵塞,再将新的最内层套管从引流管中分离,使引流管可以持续工作。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的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润滑材料;和/或,相邻的所述套管分别采用难以使相邻的所述套管粘结在一起的材料制成。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管的管壁在所述引流管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拉脱装置,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套管可从所述引流管中拉出。
通过设置拉脱装置,在需要将内层套管拉出时直接拉扯拉脱装置即可,避免了直接拉扯套管存在的难以准确夹持特定套管、使不上力等缺陷,套管可以更容易的从引流管中拉出。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脱装置为与对应的所述套管同轴心的管状件,所述拉脱装置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套管固定。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管包括由内至外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套管。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管包括由内至外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四个套管。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孔包括形成在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的孔。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孔包括形成在所述引流管的具有收敛的管壁的一个端部上的孔。
作为对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管的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料。
生物相容性材料是指与生物组织之间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材料,可以防止材料与机体接触对细胞及全身产生毒性、刺激性、凝血功能异常、溶血、致畸性、炎症、致突变、致癌等危害。具体地,可以是硅胶、尼龙、聚酰胺等。通过将套管的材质限定为生物相容性材料,使引流管可被安装在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内。
还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包括根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引流管堵塞时,只需要将最内层的套管拉出引流管即可使引流管再次通畅。既避免了外力再通方式防堵塞效果差、易伤害被引流物体或者组织,也避免了拔除引流管并再次插入也容易伤害被引流物体或者组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引流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引流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堵塞前引流管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堵塞后引流管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出内层套管时引流管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出内层套管后引流管工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外层套管,1a-第一拉脱装置,2-中间层套管,2a-第二拉脱装置,3- 内层套管,3a-第三拉脱装置,4-引流管开口的一端,5-引流管收敛的一端, 6-引流管的内腔,7-引流孔,8-引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引流管、引流装置及防止引流管堵塞的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引流管及引流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引流管及引流装置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引流管及引流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引流管及引流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及引流管,该引流装置包括该引流管,该引流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引流的场合,例如化学检测领域中的流体取样、医学领域中将特定组织中流体引出等。
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多个的套管,图1示出了一种优选的方式,即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的套管;
引流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7,一部分或者全部引流孔穿透全部套管,用于将引流管外部的流体引入到引流管的内腔6中;
套管的管壁在引流管的一个端部收敛,形成引流管收敛的一端5,在另一个端部开口,形成引流管开口的一端4,用于将引流管的内腔6中的流体从引流管开口的一端4引出。
优选地,如图1所示,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套管,分别是外层套管1、中间层套管2和内层套管3。该三个套管的形状大体相同,且结合紧密程度及粘合度适中,使该三个套管可以满足可较容易地进行分离,且防止流体从各个套管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具体地,套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了图1示出的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套管外,套管还可以是四个或者其它数量。至于引流管包括多少个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套管,则需要根据预期的手术时长、需要引流的流体体积等因素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相邻的套管之间设置有润滑材料。
通过在相邻的套管之间设置润滑材料,相邻的套管之间具有极低的摩擦力,使相邻的套管之间很容易分离。
进一步地,相邻的套管分别采用难以粘结在一起的材料制成。对于同一种材料,由于不同的材料之间粘结难易程度不同,有的材料容易粘结在一起,有的不容易粘结在一起。对于不同的材料,材料之间的粘结难易程度也随着材料品种的变化而变化,有的材料,比如尼龙不容易与PVC、TPE 等材料粘结。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相邻的套管分别采用难以粘结在一起的材料制成,使相邻的套管之间很容易分离。
优选地,如图1所示,多个引流孔7设置在引流管的侧壁上,且全部引流孔7同时穿透外层套管1、中间层套管2和内层套管3直至深入引流管的内腔6。
在本实施例中,引流孔7的尺寸、数量、排列根据流体类型、流体体积、引流管尺寸等因素综合进行选择,以使引流管的各种性能达到预期的平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引流孔7除了可以形成在引流管的侧壁上外,还可以形成在引流管收敛的一端5。当引流孔7形成在引流管收敛的一端5时,引流管收敛的一端5所具有的引流孔7的尺寸和数量参考以下条件进行选择:设置引流孔7后,引流管收敛的一端5的强度可支撑将最内层套管及最内层套管内腔中的堵塞物从引流管中拉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了图1示出的全部引流孔7穿透全部套管外,还可以仅部分引流孔7穿透全部套管。以图1示出的三层套管为例,可以仅部分引流孔7同时穿透外层套管1、中间层套管2和内层套管3直至深入引流管的内腔6,另一部分引流孔7仅穿透外层套管1和中间层套管2。
当内层套管3从引流管中拉出后,该仅穿透外层套管1和中间层套管2 的一部分引流孔7同样可以将流体从引流管外部引用到引流管的内腔6中。
进一步地,还可以一部分引流孔7仅穿透外层套管1。当内层套管3和中间层套管2从引流管中拉出后,该仅穿透外层套管1的一部分引流孔7 同样可以将流体从引流管外部引用到引流管的内腔6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套管的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是指与生物组织之间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材料,可以防止材料与机体接触对细胞及全身产生毒性、刺激性、凝血功能异常、溶血、致畸性、炎症、致突变、致癌等危害。具体地,可以是硅胶、尼龙、聚酰胺等。通过将套管的材质限定为生物相容性材料,使引流管可被安装在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内。
在本实施例中,套管的材质除了优选具有生物相容性外,还优选有一定刚性及弹性,满足外引流管要求,同时对体内组织不会产生损伤。进一步地,套管的材质优选有一定韧性,使套管在拉脱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破损。
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如图3所示,引流管正常工作时,引流腔8内的流体从引流管的管壁上的引流孔7经外层套管1、中间层套管2和内层套管3,进入引流管的内腔6中,最后从引流管开口的一端4引出。
如图4所示,当引流管堵塞时,即流体中的固体堵塞在引流管的内腔6 中时,流体无法从引流管开口的一端4引出,并导致引流孔7封闭,且流体无法继续进入引流管的内腔6中。
如图5所示,由于外层套管1、中间层套管2和内层套管3之间可拆卸。当引流管堵塞时,将内层套管3拉出引流管,内层套管3内腔中的堵塞物将一同被拉出引流管。
如图6所示,在内层套管3及堵塞物被完全拉出引流管后,中间层套管2成为最内层的套管,其内腔中没有堵塞物,引流管恢复正常工作。
若引流管再次发生堵塞,再将中间层套管2从引流管中拉出,使引流管可以持续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及引流管,该引流装置包括该引流管,该引流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引流的场合,例如化学检测领域中的流体取样、医学领域中将特定组织中流体引出等。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多个的套管;
引流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7,一部分或者全部引流孔穿透全部套管,用于将引流管外部的流体引入到引流管的内腔6中;
套管的管壁在引流管的一个端部收敛,形成引流管收敛的一端5,在另一个端部开口,形成引流管开口的一端4,用于将引流管的内腔6中的流体从引流管开口的一端4引出。
优选地,如图1所示,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套管,分别是外层套管1、中间层套管2和内层套管3。该三个套管的形状大体相同,且结合紧密程度及粘合度适中,使该三个套管可以满足可较容易地进行分离,且防止流体从各个套管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具体地,套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套管的开口端设置有拉脱装置,用于使套管可从引流管中拉出。通过设置拉脱装置,在需要将内层套管拉出时直接拉扯拉脱装置即可,避免了直接拉扯套管存在的难以准确夹持特定套管、使不上力等缺陷,套管可以更容易的从引流管中拉出。
具体地,如图2所示,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套管时,外层套管1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一拉脱装置1a,中间层套管2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二拉脱装置2a,内层套管3的开口端设置有第三拉脱装置 3a。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拉脱装置1a、第二拉脱装置2a及第三拉脱装置3a为管状件,且与对应的套管同轴心。第一拉脱装置1a、第二拉脱装置2a及第三拉脱装置3a的一端与对应的套管固定。
通过将第一拉脱装置1a、第二拉脱装置2a及第三拉脱装置3a设置为管状件,不但便于夹持拉脱装置,避免了不设置拉脱装置或者直接拉扯套管时存在的使不上力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第一拉脱装置1a、第二拉脱装置2a及第三拉脱装置3a的材质可以与套管的材质相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拉脱装置除了可以是管状外,还可以是绳子。当拉脱装置为绳子时,绳子的材料应当优选具有足够强度的材质,例如金属。为了提高绳子的强度及便于受力,优选编织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拉脱装置除了可以是管状外,还可以是带状结构。当拉脱装置为带状结构时,带状结构的材质及直径满足使拉脱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将套管从引流管中拉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拉脱装置除了可以是管状外,还可以是拉环。当拉脱装置为拉环时,拉环的材质及直径满足使拉脱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将套管从引流管中拉出。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由外至内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多个的套管;
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引流孔,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引流孔穿透全部所述套管,用于将所述引流管外部的流体引入到所述引流管的内腔中;
所述套管的管壁在所述引流管的一个端部收敛,形成所述引流管收敛的一端,在另一个端部开口,形成所述引流管开口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内腔中的流体从所述引流管开口的一端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润滑材料;
和/或,相邻的所述套管分别采用难以使相邻的所述套管粘结在一起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管壁在所述引流管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拉脱装置,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套管可从所述引流管中拉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装置为与对应的所述套管同轴心的管状件,所述拉脱装置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套管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由内至外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三个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由内至外可拆卸地套接在一起的四个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形成在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形成在所述引流管收敛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料。
10.一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流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44169.3U CN206995586U (zh) | 2017-02-17 | 2017-02-17 | 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44169.3U CN206995586U (zh) | 2017-02-17 | 2017-02-17 | 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95586U true CN206995586U (zh) | 2018-02-13 |
Family
ID=6142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44169.3U Active CN206995586U (zh) | 2017-02-17 | 2017-02-17 | 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955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69009A (zh) * | 2017-02-17 | 2017-05-17 | 广州市第人民医院 | 引流管、引流装置及防止引流管堵塞的方法 |
-
2017
- 2017-02-17 CN CN201720144169.3U patent/CN2069955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69009A (zh) * | 2017-02-17 | 2017-05-17 | 广州市第人民医院 | 引流管、引流装置及防止引流管堵塞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69009A (zh) | 引流管、引流装置及防止引流管堵塞的方法 | |
CN201361314Y (zh) | 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留置针 | |
CN205515814U (zh) | 一种双管双通道注射器及针头 | |
CN203329124U (zh) | 新型留置针组件 | |
CN206995586U (zh) | 引流管及引流装置 | |
CN207855759U (zh) | 一种实用心内科穿刺装置 | |
CN202490311U (zh) | 一种高负压无堵塞引流管 | |
CN204072937U (zh) | 一种医用中心静脉导管封管器 | |
CN204121527U (zh) | 一种防逆流留置针 | |
CN209122371U (zh) | 一种血管穿刺装置 | |
CN207429136U (zh) | 一种多功能颅内血肿清除装置 | |
CN209187860U (zh) | 一种穿刺引流装置 | |
CN207306969U (zh) | 脑脊液收集装置 | |
CN208405371U (zh) | 配药器 | |
CN206482640U (zh) | 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 | |
CN207545133U (zh) | 用于胸腔镜手术的穿刺器 | |
CN211409272U (zh) | 心内科临床引流穿刺器 | |
CN214906834U (zh) | 一种动脉留置针组件 | |
CN219398664U (zh) | 肺部引流管 | |
CN201299847Y (zh) | 多头输血器 | |
CN203290915U (zh) | 组合式采血针 | |
CN108771770A (zh) | 一种穿刺引流装置 | |
CN2882632Y (zh) | 一次性腹腔吸引器 | |
CN212234609U (zh) | 一种复合式医疗穿刺装置 | |
CN216060679U (zh) | 一种心胸外科手术用穿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