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2390U -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2390U
CN206992390U CN201720421698.3U CN201720421698U CN206992390U CN 206992390 U CN206992390 U CN 206992390U CN 201720421698 U CN201720421698 U CN 201720421698U CN 206992390 U CN206992390 U CN 206992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aterproof
waterproof unit
unit
tou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16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hale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hale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hale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hale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216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2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2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23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单元,包括:插舱、设置在插舱中的夹头以及沿插舱深度方向设置的触控装置,触控装置将插舱与插舱外部空间隔离,触控装置能够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还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单元以及与防水单元相对设置的弹触机构,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弹触机构施力,弹触机构受力后能够与电源触点相抵接。还提供一种插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单元对插头的头部无特殊要求,实现了用户轻松触发的功能,结构更为简单,同时不会出现电火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与电源连接的电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背景技术
插座是生活中常用的用于连接电源的装置,普通的插座如果有水进入到插舱中,插座会处于电路导通的状态,此时就容易产生漏电事故,通常的防水插座设计是增加插座的密封性,例如增加若干密封条,防止水从插座侧面进入到插座内部,同时还未插座配备防水盖,插座未使用时防水盖对插座起到遮挡作用,避免水从插舱进入到插座中,这为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不变。
中国专利CN105938952A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座,其通过防控机构配合位于防控机构两侧的防控腔和隔离腔达到防水的功能。根据该专利说明书以及图1、图2,其达到防水功能的技术方案如下:当安全插座水平摆放在平面上时,防控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防控腔和隔离腔沿竖直方向位于防控机构的上下两侧,防控机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弹簧以使防控机构可以左右运动,当防控机构未被触发前能够将防控腔和隔离腔隔开,当有插头插入时,插头的顶端向防控机构的斜面施加压力以使防控机构沿左右方向运动(可以称之为“防控机构触发”),之后插头进入到隔离腔中的插舱中,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一、防控机构的运动方向和插头插入的方向相互垂直且插舱设置在隔离腔中,插头插入时首先进入隔离腔之后再触发防控机构,当防控机构刚触发后的一瞬间(即防控机构沿左右方向运动并移开),插头以及进入插舱并与插舱中的夹头接触,此时电路已经导通但插头尚未完全插入插舱,而插头的大部分还漏在插座外面且已经带电,在处于雨水/有水环境时,就会因为没有完全插入而漏电或者短路。
二、由于防控机构的运动方向和插头插入的方向相互垂直,因此防控机构必须设置一斜面作为受力面以使插头可以向防控机构施加压力,而且防控机构的行程足够长才能保证防控机构有效触发,而行程与斜面的倾角是关联的,必须要求斜面的倾角足够小,通常是小于 45度,这样插头插入时,使用者需要摇动插头使插头和斜面由静摩擦变为动摩擦,避免产生摩擦自锁的情况。
三、该技术方案对插头的头部形状有要求,头部需要有倒角,最好是圆形倒角,如果是没有倒角,则必然出现自锁现象而且会损坏防控机构。同时,即使插头的头部具有圆形倒角,由于插头的头部与斜面是点接触而且彼此存在相对摩擦运动,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斜面会产生磨损的现象,降低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四、在整个的触发过程中,插头首先接触防控机构的斜面,之后防控机构被触发后移开使插头再接触插舱中的夹头,但防控机构移开后,电源和夹头已经连通,夹头此时带电,但插头还未接触夹头,当插头接触夹头的一瞬间会产生电火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水单元,包括:插舱、设置在插舱中的夹头以及沿插舱深度方向设置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将所述插舱与插舱外部空间隔离,所述触控装置能够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插舱包括舱体和舱底,所述舱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舱底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触控装置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触控装置将所述舱体与插舱外部空间隔离。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舱底下方的触发刀以及复位弹簧,所述触控装置伸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触发刀抵接或分离,所述触发刀能够与所述复位弹簧抵接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受力部、过渡部和施力部,插头沿所述插舱插入后与所述受力部抵接,所述过渡部将所述插舱与所述插舱外部空间隔离,所述触控装置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所述施力部施力
优选地,所述触控装置使用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单元以及与所述防水单元相对设置的弹触机构,所述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弹触机构施力,所述弹触机构受力后能够与电源触点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平衡阀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的底部,所述平衡阀的一侧与插座壳体外部相通,所述平衡阀的另一侧与所述触控装置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弹触机构抵接。
优选地,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呼吸阀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所述呼吸阀的一侧与插座壳体外部相通,所述呼吸阀的另一侧插座壳体内部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插座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水结构。
优选地,包括一个所述防水结构,一个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一个防水单元和两个所述弹触机构,两个所述弹触机构分为火线弹触机构以及零线弹触机构,所述防水单元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以及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其中,所述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以及所述零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和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其中,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分为火线防水单元和零线防水单元,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分为火线弹触机构和零线弹触机构。
优选地,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其中,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施力。
优选地,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通过火线交叉片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通过零线交叉片与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其中,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施力。
优选地,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两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两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连接火线连接片,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连接零线连接片;其中,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两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两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和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其中,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分为地线防水单元、火线防水单元和零线防水单元,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分为第一火线弹触机构、第二火线弹触机构、第一零线弹触机构以及第二零线弹触机构;其中,
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远离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一端相对设置;
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远离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一端相对设置;
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施力。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防水单元,还提供了基于所述防水单元而构成的防水结构以及基于所述防水机构而构成的插座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涉及的防水单元,触控装置沿插舱的方向设置,插头插入插舱后能够使触控装置沿插舱的深度方向运动,即,触控装置的运动方向和插头的插入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插头插入时首先接触触控装置,之后随着插头的持续插入最终使电路导通。这样的技术方案,其优点有二:
一、触控装置的受力面(即用于接触插头的一面)不需要做特殊的设计,同时插头的头部也不需要具有倒角,而且触控装置的运动方向和插头的插入方向是一致的,实现了用户轻松触发的功能,结构更为简单。
二、插头首先插入位于插舱中的夹头,之后插头持续运动至触控装置位置进而对触控装置施力实现电路的导通,由于插头接触夹头时电路还未导通,因此不会出现电火花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水单元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被触发后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有触发刀的防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单控双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单控双掷插座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单控双掷插座单元的电路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电路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交叉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交叉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交叉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电路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双控双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双控双掷插座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双控双掷插座单元的电路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三控四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三控四掷插座单元的电路图;以及
图2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防水单元以及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1中包括两个所述防水单元的示意图,以下仅对其中一个进行说明,所述防水单元包括插舱(图中未标号)以及触控装置13,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可以理解,所述插舱内设置一夹头 11,所述夹头11包括带有螺纹的夹头螺柱111,所述插舱对应设置有夹头孔123,所述夹头螺柱111穿入所述夹头孔123中再通过夹头螺母124 将所述夹头11固定在所述插舱中。作为一种变化,所述夹头11与所述插舱还可以通过胶粘或者一次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此不予赘述。优选地,还可以设置夹头密封圈112以提高所述夹头11与所述插舱在夹头孔123 处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插舱包括舱体12和舱底14,所述舱底14与所述舱体12通过螺钉或者紧固钉连接,作为一些变化,所述舱底14与所述舱体12还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卡扣等方式连接。具体地,所述夹头11位于所述舱体12内且用于容纳插头,所述触控装置13 设置在所述舱体12的底部且沿所述插舱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触控装置13将所述插舱的舱体12与插舱外部空间隔离。具体地,所述舱体12 设置有第一通孔121,所述舱底14设置有第二通孔141,所述触控装置13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121和所述第二通孔141且形成密封配合,即,所述触控装置13位于所述舱体12和所述舱底14之间且被所述舱体12和所述舱底14夹紧。在一个更为简便的方案中,所述舱体12、所述舱底14以及所述触控装置13直接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相应地,图1中用于连接所述舱底14与所述舱体12的螺钉即可省略。优选地,还可以设置舱体12密封圈122,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防水单元被最终安装在载体时,所述舱体12密封圈122可以提高所述舱体12与所述载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所述载体可以是插座以及其他电源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触控装置13包括受力部131、过渡部132以及施力部133,所述受力部131和所述施力部133分别位于所述触控装置13的两端,插头沿所述插舱插入后首先与所述受力部 131抵接,所述过渡部132为类似圆形状并将所述插舱与所述插舱外部空间隔离。具体地,通过这样的设计,触控装置13的受力部131不需要做特殊的设计,同时插头的头部也不需要具有倒角,而且触控装置13 的运动方向和插头的插入方向是一致的,实现了用户轻松触发的功能,结构更为简单。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触控装置1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硅橡胶材料,这样通过所述触控装置13自身具备的弹性即可实现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的目的,具体地,当插头100插入到所述插舱后,所述受力部131受到插头100的压力时带动所述施力部133共同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此时,所述过渡部132仍然能够同时抵住所述舱体12和所述舱底14以保证所述插舱与插舱外部空间的隔离。更为具体地,所述舱体12的外壁能够围成一腔体,该腔体即作为所述插舱容纳所述插头100的空间,相应地,夹头也设置在该腔体中,所述插舱外部空间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所述腔体的外部空间,包括所述舱体12与所述舱底14之间的夹缝,而所述过渡部132即位于所述夹缝中且同时抵住所述舱体12的底部以及所述舱底14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4示出了另一种防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示出的防水单元的不同之处在于,图4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触发刀25和复位弹簧26,所述触控装置23伸入所述第二通孔 241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触发刀25抵接或分离,所述触发刀25能够与所述复位弹簧26抵接或分离。具体地,结合图3中的描述,插头(图4 中未示出)插入所述插舱22后,所述触控装置23受到所述插头的压迫力沿所述插舱22深度方向运动后,所述触控装置23即能够抵接所述触发刀25,所述触发刀25受力后进而抵接所述复位弹簧26,当插头从所述插舱22中拔出后,所述触控装置23受到的外力撤去,之后所述触控装置23在所述复位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沿所述插舱22深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复位。更为具体地,设置触发刀25的优点在于,所述触发刀25可以同时触发多个触点,同时,设置复位弹簧26后,所述触控装置23的受力部和施力部均可以使用硬质材质制成,而所述过渡部使用弹性材质制成,相比于图1中的所述触控装置23全部使用弹性材质的方案,这样更容易受力和施力,同时这样触控装置可承受更大的接触力,同时复位弹簧克服了触发刀复位的滑动摩擦力,可以有效复位,实现插头稍稍拔出即复位断电,保证安全。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包括图1至图4示出的任一种所述防水单元以及与所述防水单元相对设置的弹触机构3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图1中对所述防水单元各部件的描述理解图5中的防水单元结构,其中,所述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33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弹触机构37施力,所述弹触机构受力后能够与电源触点(图5中未示出)相抵接。具体地,图5中包括两个所述防水结构的示意图,以下仅对其中一个进行说明,所述防水结构在所述防水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弹触机构37,所述弹触机构37配合所述触控装置33完成动作,并通过所述弹触机构37上的弹触点371与电源触点连接后形成通路。更为具体地,结合前述关于所述防水单元的描述,插头首先插入插舱中的夹头中,之后插头穿过夹头进而向所述触控装置33施加压迫力,所述触控装置33在触发后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之后,所述触控装置33向所述弹触机构37施力以使所述弹触机构37的弹触点371连接电源触点并实现电路的导通,可以看出,插头插入夹头后电路还未导通,只有当插头穿过夹头进而触发所述触控装置33后才会实现电路的道路,因此不会出现电火花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机构中的防水单元和弹触机构37并非必须一一对应设置,即可以一个防水单元配合多个弹触机构37,也可以多个防水单元配合多个弹触机构37,者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0所示,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27置于插座壳体20内,平衡阀28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 20的底部,所述平衡阀28的一侧与插座壳体20外部相通,所述平衡阀 28的另一侧与所述触控装置23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弹触机构27抵接。具体地,当插座壳体20中的气压小于外界压力时,由于压差的存在,所述平衡阀28具有向所述触控装置23运动的趋势,所述触控装置23与所述平衡阀28通过所述弹触机构27互相挤压,进而使所述弹触机构27 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避免弹触点与电源触点产生误接触。更为具体地,如果平衡阀28不与触控装置23相对设置且不与所述弹触机构27抵接,而是将平衡阀28设置在插座壳体20的其它位置,那么在将本实施例中的防水结构应用大气环境下仍然能够实现平衡气压的作用,但是若将本实施例中的防水结构置于水中时,由于水通过舱体向触控装置23施加压力(即水压的作用),可能会引发触控装置23的误触发。相应地,本实施例中,平衡阀28的位置与触控装置23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弹触机构27抵接,即使水通过舱体向触控装置23施加压力,但同时水还向平衡阀28施加压力,此时仍然能够实现压力平衡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触控装置23的误触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如图20所示,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呼吸阀29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20,所述呼吸阀29的一侧与插座壳体20外部相通,所述呼吸阀29的另一侧与插座壳体20内部相通。具体地,当插座壳体20中的气压小于外界压力时,所述呼吸阀29能够沿方向a收缩,插座壳体20内密闭空间中的空气量不变空间减小以使所述插座壳体20内的压力增大;当插座壳体20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压力时,所述呼吸阀29能够沿方向b打开并外伸,插座壳体20内密闭空间中的空气量不变空间变大,以使所述插座壳体 20内的压力减小。通过以上方案能够始终使插座壳体20内部的压力和外界压力平衡。更为具体地,图20示出的插座壳体20同时设置有平衡阀28和呼吸阀29,作为一种变化,插座壳体20上可以只设置平衡阀 28或呼吸阀29中的任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透气阀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所述透气阀的一侧与插座壳体外部相通,所述透气阀的另一侧与插座壳体内部相通。具体地,所述透气阀是是具有透气不透水的材料,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呼吸阀相比,透气阀不依靠运动改变密闭容腔改变气压,而是保持形状和位置固定,本身体积也更小,通过透气隔水的功能实现容腔内气体容量的自动流通实现内外压力平衡。平衡的目的亦为避免出发装置因为压差发生误触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插座单元,包括前述任一种所述的防水结构,结合现有技术,可以将至少一个所述防水结构拼接到现有的插座壳体内,并将所述防水结构加入到电源回路中,从而使所述防水结构的导通作为电源回路到导通的前提。优选地,所述插座单元可以全部由所述防水结构拼接而成,再将所述防水结构与电源组成可导通的回路,同样可以实现防水的功能。以下通过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图6示出了单控双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6中示出的插座单元为三孔插座,包括地线舱体423以及设置在其中的地线夹头413、火线舱体421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火线夹头411、零线舱体422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零线夹头412和舱底 44,所述地线夹头413通过螺母和螺钉与地线夹头连接片48连接,所述火线夹头411通过螺母和螺钉与火线弹触机构471连接,所述零线夹头412通过螺母和螺钉与零线弹触机构472连接,同时,所述火线弹触机构471设置有火线弹触点4711,所述零线弹触机构472设置有零线弹触点4721。更为具体地,地线舱体423、地线夹头413、触控装置43、舱底44、触发刀45、弹簧46构成一个所述防水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前述关于防水单元的描述理解各部分的连接关系,所述防水单元配合火线弹触机构471以及零线弹触机构472组成一个防水结构,所述防水单元的触发刀45与所述火线弹触机构471以及所述零线弹触机构472相对设置,所述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43沿舱体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45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471以及所述零线弹触机构472同时施力,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结合通用的电路常识,火线弹触机构471 与电源的火线端导通且零线弹触机构472与电源的零线端导通后,即形成供电回路。
进一步地,结合图7所示,当插头400插入所述地线舱体423中的地线夹头413后,插头对所述触控装置43施加压力,所述触控装置43 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触发刀45施力,所述触发刀45 带动所述火线弹触机构471以及所述零线弹触机构472向电源的火线端 491和零线端移动并最终接触形成回路。具体地,结合图8示出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火线弹触机构471与电源的火线端491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零线弹触机构472与电源的零线端492接触对应另一个开关的闭合,只有两个开关全部闭合后才能实现电路的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图9示出了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9中示出的插座单元为两孔插座,包括火线舱体521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火线夹头511、零线舱体522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零线夹头512、两个触控装置53和舱底54,所述火线夹头511通过火线交叉片551与火线弹触机构571连接,所述零线夹头512通过零线交叉片552与零线弹触机构572连接,同时,所述火线弹触机构571设置有火线弹触点5711,所述零线弹触机构572设置有零线弹触点5721。更为具体地,火线舱体521、火线夹头511、触控装置53、舱底54构成一个火线防水单元,零线舱体522、零线夹头512、触控装置53、舱底 54构成一个零线防水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前述关于所述防水单元的描述理解各部分的连接关系。更为具体地,零线防水单元配合火线弹触机构571组成火线防水结构,火线防水单元配合零线弹触机构572 组成零线防水结构,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53与零线弹触机构572 相对设置,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53被触发后带动零线弹触机构572 的零线弹触点5721与电源的零线端导通;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53 与火线弹触机构571相对设置,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53被触发后带动火线弹触机构571的火线弹触点5711与电源的火线端591导通。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结合通用的电路常识,火线弹触机构571与电源的火线端导通且零线弹触机构572与电源的零线端导通后,即形成供电回路。
进一步地,结合图10所示,图10中示出的是火线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当插头插入后,插头500对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53施加压力,触控装置5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572 施力,所述零线弹触机构572向电源的零线端592移动并最终使零线夹头和电源零线导通,优选地触控装置53使用弹性材料制成,当插头拔出后,触控装置5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恢复原状,并解除对所述零线弹触机构572的压力,所述零线弹触机构572与电源的零线端592分离,因此本实施例中并不需要额外的设置弹簧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同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图10理解零线防水结构的动作原理。具体地,结合图11示出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火线弹触机构571与电源的火线端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零线弹触机构572与电源的零线端接触对应另一个开关的闭合,只有两个开关全部闭合后才能实现电路的导通。更为具体地,交叉设置优点还在于能够防止误触电,其原理在于,当用户(特别是小孩)误将金属物插入某一个舱体时(可以是火线舱体或者零线舱体),此时电路并不会导通,因此也不会产生触电的危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图12示出了交叉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9示出的单控单掷插座单元的区别点在于,图12示出的是三孔插座单元。具体地,图12中示出的插座单元为三孔插座,包括地线舱体623以及设置在其中的地线夹头613、火线舱体 621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火线夹头611、零线舱体622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零线夹头612、两个触控装置63和舱底64,所述火线夹头611通过火线交叉片651与火线弹触机构671连接,所述零线夹头612通过零线交叉片652与零线弹触机构672连接,同时,所述火线弹触机构671设置有火线弹触点6711,所述零线弹触机构672设置有零线弹触点6721。更为具体地,火线舱体621、火线夹头611、触控装置63、舱底64构成一个火线防水单元,零线舱体622、零线夹头612、触控装置63、舱底 64构成一个零线防水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前述关于所述防水单元的描述理解各部分的连接关系。更为具体地,火线防水单元配合零线弹触机构672组成火线防水结构,零线防水单元配合火线弹触机构671 组成零线防水结构,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与零线弹触机构672 相对设置,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被触发后带动零线弹触机构672 的零线弹触点6721与电源的零线端导通,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 与火线弹触机构671相对设置,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被触发后带动火线弹触机构671的火线弹触点6711与电源的火线端导通,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结合通用的电路常识,火线弹触机构671与电源的火线端导通且零线弹触机构672与电源的零线端导通后,即形成供电回路。
进一步地,结合图13所示,当插头插入后,插头的两个插脚分别对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以及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同时施加压力,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672施力,所述零线弹触机构672向电源的零线端 692移动并最终接触形成回路,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6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671施力,所述火线弹触机构 671向电源的火线端691移动并最终接触形成回路。具体地,结合图14 示出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火线弹触机构671与电源的火线端691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零线弹触机构672与电源的零线端692接触对应另一个开关的闭合,只有两个开关全部闭合后才能实现电路的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和第七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还可以设计一种单控单掷的插座单元,零线防水单元相对于零线弹触机构设置,火线防水单元相对于火线弹触机构设置,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火线夹头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连接,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零线夹头与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连接,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施力。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图9和图 12可以理解,本变化例中,零线交叉片和火线交叉片可以省略,而零线弹触机构和火线弹触机构的位置可以互换,以形成与零线防水单元和火线防水单元的对应关系,同时,其电路的导通原理也是类似的,在此不予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图15示出了双控双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15中示出的插座单元为两孔插座,包括火线舱体721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火线夹头711、零线舱体722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零线夹头712、两个触控装置73、两个触发刀75、两个弹簧78 和舱底74,所述火线夹头711与火线连接片791连接,所述零线夹头 712与零线连接片792连接,同时,还设置有两个火线弹触机构771和两个零线弹触机构772,每个触控装置73对应一个触发刀75,一个触发刀75同时对应一个火线弹触机构771和一个零线弹触机构772,另一个触发刀75也同时对应一个火线弹触机构771和一个零线弹触机构772,火线弹触机构771设置有火线弹触点(图15中由于视角的原因未示出),零线弹触机构772设置有零线弹触点7721。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中,火线夹头711与电源火线端分别与火线弹触机构771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为远离触点端)直接连接,零线夹头712与电源零线端分别与零线弹触机构772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为远离触点端)直接连接,相应地,同时,还设置有两个固定连接片76,一个所述固定连接片76 设置有两个火线固定触点761,两个火线固定触点761对应两个火线弹触点设置,一个所述固定连接片76设置有两个零线固定触点762,两个零线固定触点762对应两个零线弹触点7721设置,优选地,还通过一定位柱79配合固定连接片76上的固定螺钉763形成稳定连接的结构。更为具体地,还包括触发刀75和弹簧78,火线舱体721、火线夹头711、触控装置73、舱底74、触发刀75、弹簧78构成一个火线防水单元,零线舱体722、零线夹头712、触控装置73、舱底74、触发刀75、弹簧 78构成一个零线防水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结合通用的电路常识,火线夹头711通过火线连接片791再经过两个掷点与电源的火线端连接,零线夹头712通过零线连接片792再经过两个掷点与电源的零线端连接,两个火线弹触机构771与两个火线固定触点761导通且两个零线弹触机构772与两个零线固定触点762导通后,即形成供电回路。
进一步地,结合图16所示,图16中示出的是火线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当插头插入后,插头700对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73施加压力,触控装置7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触发刀施力,再通过触发刀向一个火线弹触机构771和一个零线弹触机构772同时施力,相应地,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一个火线弹触机构771的火线弹触点与火线固定触点761接触,一个零线弹触机构772的零线弹触点与零线固定触点762接触。同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图16理解零线防水结构的动作原理。具体地,结合图17示出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只有四个开关全部闭合后才能实现电路的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图18示出了三控四掷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18中示出的插座单元为三孔插座,包括地线舱体823以及设置在其中的地线夹头813、火线舱体821以及设置在其中的火线夹头811、零线舱体822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零线夹头812和舱底84,所述地线夹头813通过螺母和螺钉与地线夹头连接片89连接,还包括三个触控装置83、一个触发刀881、一个弹簧882、第一火线弹触机构861、第二火线弹触机构851、第一零线弹触机构862以及第二零线弹触机构852。更为具体地,地线舱体823、地线夹头813、触控装置83、舱底84、触发刀881、弹簧882构成一个地线防水单元,火线舱体821、火线夹头811、触控装置83、舱底84构成一个火线防水单元,零线舱体822、零线夹头812、触控装置83、舱底84构成一个零线防水单元,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861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862相对设置,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851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85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861接近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火线动触点8611,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861远离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火线静触点8612,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 862接近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零线动触点8621,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862远离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零线静触点8622;相应地,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851相对于所述第一火线静触点86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火线触点8511,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852 相对于所述第一零线静触点862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零线触点8521。具体地,所述第一零线动触点8621能够与电源的零线端(图中未示出) 接通,所述第一火线动触点8611能够与电源的火线端(图中未示出) 接通,结合图18可以看出,所述火线夹头811与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851连接,所述零线夹头812与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852连接,因此,若要实现供电回路的导通,需要同时满足:1)所述第二火线触点 8511与所述第一火线静触点8612接通;2)所述第二零线触点8521与所述第一零线静触点8622接通;3)所述第一零线动触点8621与电源的零线端接通;4)所述第一火线动触点8611与电源的火线端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触发刀881相对于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861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862设置,当插头插入所述地线舱体823中的地线夹头813后,插头对所述触控装置83施加压力,所述触控装置8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触发刀881施力,所述触发刀881带动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861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862同时向电源的火线端和电源的零线端运动。当插头插入所述火线舱体821中的火线夹头811后,插头对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83 施加压力,触控装置8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851施力,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851的第二火线触点8511向所述第一火线静触点8612运动并接通。当插头插入所述零线舱体822 中的零线夹头812后,插头对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83施加压力,触控装置83变形并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进而向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 852施力,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852的第二零线触点8521向所述第一零线静触点8622运动并接通。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段描述的动作原理与前述第五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的动作原理是类似,可以结合图7、图10、图13、图16理解。
进一步地,结合图19所示,第一火线静触点8612与第二火线触点 8511的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第一零线静触点8622与第二零线触点8521的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第一火线动触点8611与电源的火线端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第一零线动触点8621与电源的零线端接触对应一个开关的闭合,只有四个开关全部闭合后才能实现电路的导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5)

1.一种防水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舱、设置在插舱中的夹头以及沿插舱深度方向设置的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将所述插舱与插舱外部空间隔离,所述触控装置能够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舱包括舱体和舱底,所述舱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舱底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触控装置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形成密封配合,所述触控装置将所述舱体与所述插舱外部空间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舱底下方的触发刀以及复位弹簧,所述触控装置伸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触发刀抵接或分离,所述触发刀能够与所述复位弹簧抵接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受力部、过渡部和施力部,插头沿所述插舱插入后与所述受力部抵接,所述过渡部将所述插舱与所述插舱外部空间隔离,所述触控装置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所述施力部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使用弹性材料制成。
6.一种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单元以及与所述防水单元相对设置的弹触机构,所述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所述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弹触机构施力,所述弹触机构受力后能够与电源触点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平衡阀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的底部,所述平衡阀的一侧与插座壳体外部相通,所述平衡阀的另一侧与所述触控装置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弹触机构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单元以及所述弹触机构置于插座壳体内,呼吸阀固定在所述插座壳体,所述呼吸阀的一侧与插座壳体外部相通,所述呼吸阀的另一侧与插座壳体内部相通。
9.一种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所述防水结构,一个所述防水结构包括一个防水单元和两个所述弹触机构,两个所述弹触机构分为火线弹触机构以及零线弹触机构,所述防水单元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以及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其中,所述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以及所述零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和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其中,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分为火线防水单元和零线防水单元,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分为火线弹触机构和零线弹触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其中,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施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通过火线交叉片与一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通过零线交叉片与一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其中,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零线弹触机构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火线弹触机构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两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两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连接火线连接片,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连接零线连接片;其中,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两个所述火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两个所述零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多个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和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其中,多个所述防水单元分为地线防水单元、火线防水单元和零线防水单元,多个所述弹触机构分为第一火线弹触机构、第二火线弹触机构、第一零线弹触机构以及第二零线弹触机构;其中,
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
所述火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远离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一端相对设置;
所述零线防水单元与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夹头与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远离所述地线防水单元一端相对设置;
所述地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通过触发刀向所述第一火线弹触机构以及所述第一零线弹触机构同时施力,所述火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第二火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施力,所述零线防水单元的触控装置沿插舱深度方向运动时向所述第二零线弹触机构未连接夹头的一端施力。
CN201720421698.3U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92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1698.3U CN206992390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1698.3U CN206992390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2390U true CN206992390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2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169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92390U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23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2309A1 (zh) * 2017-04-21 2018-10-25 上海鲸悦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CN110571071A (zh) * 2018-06-05 2019-12-1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插入式触点开关、插座组件及电梯
CN111175924A (zh) * 2018-11-22 2020-05-19 余成威 一种防水耦合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2309A1 (zh) * 2017-04-21 2018-10-25 上海鲸悦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CN110571071A (zh) * 2018-06-05 2019-12-1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插入式触点开关、插座组件及电梯
CN110571071B (zh) * 2018-06-05 2021-05-2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插入式触点开关、插座组件及电梯
CN111175924A (zh) * 2018-11-22 2020-05-19 余成威 一种防水耦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1645B (zh) 安全插座及其应用
CN206992390U (zh)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CN104380538B (zh) 安全插座及其应用
US20200136321A1 (en) Inser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plug pins and a safety socket
CN101761782B (zh) 便携式移动灯具
WO2018107877A1 (zh) 防水安全插座
WO2017084473A1 (zh) 适于自动化装配的漏电保护器结构
CN105996752A (zh) 一种电压力锅及其压力断电装置
CN108736237A (zh) 一种防水单元、防水结构及插座单元
CN106710962B (zh) 一种气压接电开关
CN103871765B (zh) 一种反向拉动式开关
CN107644762B (zh) 一种点射尾盖
CN101819896A (zh) 一种电子开关按钮结构
KR20090014262A (ko) 감지식 수전
CN103594272B (zh) 一种物理分离行程控制开关
CN203397940U (zh) 位置开关
CN104752083A (zh) 一种磁性控制按钮开关
TW200503032A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limited contact arcing
CN108666168B (zh) 一种单开双控尾按机构
CN201465907U (zh) 一种磁控开关
CN106024482A (zh) 一种电动闸刀开关
CN205376935U (zh) 一种墙壁漏电保护插座
US10451261B2 (en) Safety switch end cap for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ed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6971877B (zh) 一种多路插拔式触点转换开关
CN108511940B (zh) 连接器及采用该连接器的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