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1857U -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 Google Patents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1857U
CN206991857U CN201720723022.XU CN201720723022U CN206991857U CN 206991857 U CN206991857 U CN 206991857U CN 201720723022 U CN201720723022 U CN 201720723022U CN 206991857 U CN206991857 U CN 206991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arcing horn
ring
pitma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30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啸峰
张静华
王银春
刘成
朱路
沈志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30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1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1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1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该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属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招弧角装配总成均压效果差、安装拆卸便捷性低、抑制电晕效果差的问题,包括招弧角、电晕环以及用于将招弧角和电晕环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安装结构,招弧角包括第一弧形连接棒和本体,第一弧形连接棒的一端设有本体,另一端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电晕环包括第二弧形连接棒和圆环体,第二弧形连接棒一端设有圆环体,另一端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开口的圆环形招弧角,使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平缓,通过第一和第二弧形环对称设置的安装结构,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利用电晕环,抑制电晕的产生。

Description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长度大,所处环境复杂,可靠运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雷击引起的故障占很大比例,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电弧,常常损坏绝缘子及金具,导致线路断线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大多采用堵塞型防雷措施,但由于雷电随机性高,因此此类防雷措施不仅投入高,而且技术上难以实施,而采用间隙装置并联于绝缘子串旁,能够有效疏导电弧。
目前市场上的并联间隙装置采用的招弧角大多为环形招弧角,仅能起到均压的作用,而绝缘子端部常常连接有导线,容易产生电晕,无法做到有效抑制电晕,同时,虽然部分招弧角带有防电晕装置,但其安装过程中需逐步安装招弧角和防电晕装置,存在安装工艺繁琐,耗费时间长,便捷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压效果好、安装拆卸便捷性高、抑制电晕效果佳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包括招弧角、电晕环以及用于将招弧角和电晕环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安装结构,所述招弧角包括第一弧形连接棒和本体,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的一端设有绕于绝缘子外周的本体,另一端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为一端设有开口结构的圆环,所述开口结构的延伸线相交,所述电晕环包括第二弧形连接棒和圆环体,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一端设有环绕于绝缘子外周的圆环体,另一端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所述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固定连接后形成的孔隙的孔径与绝缘子端部外径相等。
所述第一弧形环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固定连接。利用第一弧形环与第一弧形连接棒固定连接,不仅使招弧角的安装位置保持不变,避免因招弧角位置发生偏移,而引起电场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一弧形环的结构而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
所述第二弧形环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固定连接。利用第二弧形环与第二弧形连接棒固定连接,不仅对电晕环的稳固性提供了保障,而且由于第一弧形环的结构而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
所述本体的中部与第一弧形连接棒端部固定连接。将连接处设置于本体的中部,保证了电压分布的均一性。
所述圆环体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和所述本体之间。
所述开口结构端部设有圆球。通过在开口结构的端部设置金属球,从而形成球形电极,加强引弧效果,提升整体的抗雷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带有开口结构的圆环形招弧角,使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平缓,实现均压作用强的效果,从而令运行时的最大电场强度在空气平均起晕场强以下,避免产生电晕,进一步保护绝缘子;
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结构采用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对称设置的结构,使两者分别连接招弧角和电晕环,提升了招弧角和电晕环安装、拆卸的便捷性,而一般安装过程需分别安装招弧角和电晕环,从而节省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电晕环,从而形成均匀电场,抑制电晕的产生,对安装于绝缘子端部的电缆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二。
图中:1.招弧角;2.电晕环;3.安装结构;4.第一弧形连接棒;5.本体;6.开口结构;7.第二弧形连接棒;8.圆环体;9.第一弧形环;10.第二弧形环;11.第一连接耳;12.第二连接耳;13.螺栓;14.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包括招弧角1、电晕环2和用于将招弧角1以及电晕环2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安装结构3,所述招弧角1包括第一弧形连接棒4和本体5,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的一端设有绕于绝缘子外周的本体5,另一端与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本体5为一端设有开口结构6的圆环,所述开口结构6的延伸线相交,所述电晕环2包括第二弧形连接棒7和圆环体8,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7一端设有环绕于绝缘子外周的圆环体8,另一端与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所述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2,所述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2之间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固定连接后形成的孔隙的孔径与绝缘子端部外径相等。
所述第一弧形环9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弧形环10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7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5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圆环体8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和所述本体5之间。
所述开口结构6端部设有圆球14。
实施例1:
结合说明书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包括招弧角1、电晕环2以及用于将招弧角1和电晕环2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安装结构3,所述招弧角1包括第一弧形连接棒4和本体5,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的一端设有绕于绝缘子外周的本体5,另一端与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本体5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本体5为一端设有开口结构6的圆环,所述开口结构6的延伸线相交,所述电晕环2包括第二弧形连接棒7和圆环体8,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7一端设有环绕于绝缘子外周的圆环体8,另一端与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圆环体8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和所述本体5之间,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所述第一弧形环9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环10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2,所述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2之间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固定连接后形成的孔隙的孔径与绝缘子端部外径相等。
安装时,将招弧角1的本体5环绕于绝缘子外周,固定连接有招弧角1的第一弧形环9套设于绝缘子表面的一侧,同时将电晕环2的圆环体8套设于绝缘子外周,固定连接有电晕环2的第二弧形环10套设于绝缘子表面的另一侧,再通过螺栓13将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固定连接;当雷电击打绝缘子时,招弧角1的本体5迅速吸引电弧,将电弧引向地面,对绝缘子进行绝缘保障,同时,电晕环2形成均匀电场,抑制了电晕的产生,而且由于本体5为圆环形,因此,能够起到有效均压作用,使电压分布均衡。
实施例2:
结合说明书附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包括招弧角1、电晕环2和用于将招弧角1以及电晕环2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安装结构3,所述招弧角1包括第一弧形连接棒4和本体5,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的一端设有绕于绝缘子外周的本体5,另一端与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本体5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本体5为一端设有开口结构6的圆环,所述开口结构6的延伸线相交,所述开口结构6端部设有圆球14,所述电晕环2包括第二弧形连接棒7和圆环体8,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7一端设有环绕于绝缘子外周的圆环体8,另一端与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圆环体8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和所述本体5之间,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所述第一弧形环9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环10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2,所述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12之间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固定连接后形成的孔隙的孔径与绝缘子端部外径相等。
安装时,将招弧角1的本体5环绕于绝缘子外周,固定连接有招弧角1的第一弧形环9套设于绝缘子表面的一侧,同时将电晕环2的圆环体8套设于绝缘子外周,固定连接有电晕环2的第二弧形环10套设于绝缘子表面的另一侧,再通过螺栓13将第一弧形环9和第二弧形环10固定连接;当雷电击打绝缘子时,招弧角1的本体5迅速吸引电弧,将电弧引向地面,对绝缘子进行绝缘保障,由于本体5的开口结构6端部设有圆球14,从而有效疏导工频电弧,避免电弧烧伤本体5端部,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电晕环2形成均匀电场,抑制了电晕的产生,而且由于本体5为圆环形,因此,能够起到有效均压作用,使电压分布均衡。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带有开口结构的圆环形招弧角,使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平缓,实现均压作用强的效果;采用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对称设置的安装结构,提升了招弧角和电晕环安装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电晕环,形成均匀电场,抑制电晕的产生。

Claims (7)

1.一种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招弧角、电晕环以及用于将招弧角和电晕环连接在绝缘子上的安装结构,所述招弧角包括第一弧形连接棒和本体,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的一端设有绕于绝缘子外周的本体,另一端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为一端设有开口结构的圆环,所述开口结构的延伸线相交,所述电晕环包括第二弧形连接棒和圆环体,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一端设有环绕于绝缘子外周的圆环体,另一端与安装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所述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环和第二弧形环固定连接后形成的孔隙的孔径与绝缘子端部外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环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环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棒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体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棒和所述本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端部设有圆球。
CN201720723022.XU 2017-06-20 2017-06-20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Active CN206991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3022.XU CN206991857U (zh) 2017-06-20 2017-06-20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3022.XU CN206991857U (zh) 2017-06-20 2017-06-20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1857U true CN206991857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39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3022.XU Active CN206991857U (zh) 2017-06-20 2017-06-20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1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6954A (zh) 多间隙自膨胀强气流灭弧防雷保护装置
CN202443809U (zh) 防雷击断线绝缘子
CN206991857U (zh) 并联间隙高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CN206595095U (zh) 一种悬垂串
CN103337315B (zh) 基于库伦力引弧的防雷间隙绝缘配合方法的装置
CN202042294U (zh) 多间隙自膨胀强气流灭弧防雷保护装置
CN201975778U (zh) 一种跌落指示型防雷间隙
CN101232163B (zh) 间隙防雷的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N209071059U (zh) 一种10kV线路的外串联固定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CN208954712U (zh) 双重触发的喷射气流灭弧防雷装置
CN203366872U (zh) 基于库伦力引弧的防雷间隙绝缘配合方法的装置
CN208225618U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跳线悬垂串
CN207947390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接地体
CN213212658U (zh) 一种广播电视发射铁塔避雷装置
CN206388574U (zh) 用于瓷绝缘子雷电防护的并联间隙装置
CN105826892B (zh) 用于减少山区750kV同杆双回线路绕击暴露弧的屏蔽线系统
CN208225621U (zh) 一种并联间隙低压端招弧角装配总成
CN205791424U (zh) 用于减少山区750kV同杆双回线路绕击暴露弧的屏蔽线系统
CN216436166U (zh) 一种过电流可视化接地装置
CN207199387U (zh) 一种招弧角
CN204441006U (zh) 单联绝缘子串防雷间隙招弧角
CN211319853U (zh) 一种防雷瓷绝缘子
CN21039698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CN209516570U (zh) 一种10kV架空配电线路新型防雷装置
CN211183324U (zh) 一种电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