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9761U -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 Google Patents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9761U
CN206989761U CN201720968662.7U CN201720968662U CN206989761U CN 206989761 U CN206989761 U CN 206989761U CN 201720968662 U CN201720968662 U CN 201720968662U CN 206989761 U CN206989761 U CN 206989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recuperation
heat exchange
exchang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686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辜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 Ya 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 Ya 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 Ya 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 Ya Sp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686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9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9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97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涉及烧水器领域,该水冷降温装置包括热回收箱,热回收箱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所有隔板将热回收箱内分隔成蛇形的自来水流道,自来水流道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自来水的自来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水出水管,热回收箱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鲜开水的鲜开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开水出水管,该水冷降温装置能够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恒温开水器包括烧水箱、烫开水箱、温开水箱和上述的水冷降温装置,烫开水箱通过鲜开水进水管与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换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温水出水管与温开水箱连通;自来水流道通过温水出水管与烧水箱连通。

Description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水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环保署环境检验所提出专业的研究数据显示,因自来水原水中含有腐植酸等三卤甲烷的前驱物,在煮开水的过程中会反应生成三卤甲烷,并在水刚煮沸时达到最高点。此时需要打开烧水壶的盖子,让水再继续煮沸3-5分钟,开水中的三卤甲烷的总浓度就会迅速降至十分之一以下,此时的开水才成为安全的饮用水。
传统的烧水设备将水烧开后,会灌入保温壶中存储,但这种烧水设备使用不便,容易发生如下情况:当人们需要喝温开水或用温开水冲泡奶粉时,由于存储的开水温度过高,需要倒到杯子里,等待其冷却成温开水或兑凉开水,才适宜饮用。而且,等待开水冷却成温开水的过程中,开水中的热能直接挥发到空气中,没有得以回收利用,导致大量热能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能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的降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能够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开水器,其能够提供适宜饮用的温开水,使用方便,且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量,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包括热回收箱,热回收箱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所有隔板将热回收箱内分隔成蛇形的自来水流道,自来水流道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自来水的自来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水出水管,热回收箱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鲜开水的鲜开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开水出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自来水进水管和温水出水管分别伸出热回收箱的相对位置;鲜开水进水管和温开水出水管分别伸出热回收箱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自来水流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换热盘管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块隔板与热回收箱内壁之间存在通道口,所有隔板对应的通道口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所有隔板水平设置,自来水进水管与自来水流道位于热回收箱底部的一端连通,温水出水管与自来水流道位于热回收箱顶部的一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所有隔板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换热盘管连通有单向排气阀,单向排气阀位于热回收箱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单向排气阀包括阀体,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阀体的底端开设有进出水口,阀体内设置有可竖直浮动的浮块,阀体内还固设有带有上排气孔的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位于通气孔与浮块之间,浮块可上浮抵住上限位板,当浮块抵住上限位板时,上限位板的两侧互不连通;阀体内还固设有带有下排气孔的下限位板,下限位板位于浮块和进出水口之间,浮块可下落至下限位板上,当浮块下落至下限位板上时,下限位板的两侧互不连通。
一种恒温开水器,其包括烧水箱、烫开水箱、温开水箱和上述的水冷降温装置,烫开水箱通过鲜开水进水管与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换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温水出水管与温开水箱连通;自来水流道通过温水出水管与烧水箱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自来水箱,自来水箱通过自来水进水管与自来水流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冷降温装置包括热回收箱,热回收箱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所有隔板将热回收箱内分隔成蛇形的自来水流道,自来水流道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自来水的自来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水出水管,热回收箱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鲜开水的鲜开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开水出水管,该水冷降温装置能够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恒温开水器包括烧水箱、烫开水箱、温开水箱和上述的水冷降温装置,烫开水箱通过鲜开水进水管与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换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温水出水管与温开水箱连通;自来水流道通过温水出水管与烧水箱连通,该恒温开水器能够提供适宜饮用的温开水,使用方便,且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量,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向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温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水冷降温装置;110-热回收箱;120-隔板;121-通道口;130-自来水流道;131-自来水进水管;132-温水出水管;140-换热盘管;141-鲜开水进水管;142-温开水出水管;150-单向排气阀;151-阀体;152-通气孔;153-进出水口;154-浮块;155-上限位板;156-上排气孔;157-下限位板;158-下排气孔;200-水冷降温装置;210-自来水流道;211-自来水进水管;212-温水出水管;220-换热盘管;221-鲜开水进水管;222-温开水出水管;300-恒温开水器;310-烧水箱;320-烫开水箱;330-温开水箱;340-自来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降温装置100,其包括热回收箱110,热回收箱110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120,所有隔板120将热回收箱110内分隔成蛇形的自来水流道130,自来水流道130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自来水的自来水进水管131,另一端连通有温水出水管132,热回收箱110内设置有换热盘管140,换热盘管140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鲜开水的鲜开水进水管141,另一端连通有温开水出水管142。鲜开水由鲜开水进水管141进入,流经换热盘管140,由温开水出水管142流出,同时,自来水由自来水进水管131进入,流经自来水流道130,由温水出水管132流出。换热盘管140和自来水流道130为热回收箱110内独立的流道,换热盘管140内的鲜开水(热水)会与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冷水)进行热交换,鲜开水降温冷却成温开水,由温开水出水管142流出,适宜直接饮用,自来水升温,实现热回收。因此,该水冷降温装置100能够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
本实施例中,自来水进水管131和温水出水管132分别伸出热回收箱110的相对位置,以保证自来水进水管131和温水出水管132之间的自来水流道130的路径较长;鲜开水进水管141和温开水出水管142分别伸出热回收箱110的相对位置,以保证鲜开水进水管141和温开水出水管142之间的换热盘管140的路径较长。从而保证自来水流道130和换热盘管140的接触面积大,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与换热盘管140内的鲜开水充分进行热交换。自来水进水管131、温水出水管132、鲜开水进水管141和温开水出水管142上均可设置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
本实施例中,自来水流道130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换热盘管140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使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与换热盘管140内的鲜开水之间形成逆流,提高传热平均温差,充分保证自来水与鲜开水之间的热交换,以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
自来水流道130和换热盘管140的具体结构为:所有隔板120水平设置,每块隔板120与热回收箱110内壁之间存在通道口121,所有隔板120对应的通道口121交错设置,自来水进水管131与自来水流道130位于热回收箱110底部的一端连通,温水出水管132与自来水流道130位于热回收箱110顶部的一端连通。形成的自来水流道130为由下往上的蛇形结构,对应的,换热盘管140为由上往下的蛇形结构,热回收箱110内的隔板120使自来水被分层加热。
本实施例中,换热盘管140连通有单向排气阀150,单向排气阀150位于热回收箱110外。在换热盘管140合适的位置设置单向排气阀150,快速排出换热盘管140内的气体,实现无气阻输水。
参见图2所示,单向排气阀150的具体结构为:单向排气阀150包括阀体151,阀体15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52,阀体151的底端开设有进出水口153,阀体151内设置有可竖直浮动的浮块154,阀体151内还固设有带有上排气孔156的上限位板155,上限位板155位于通气孔152与浮块154之间,浮块154可上浮抵住上限位板155,当浮块154抵住上限位板155时,上限位板155的两侧互不连通;阀体151内还固设有带有下排气孔158的下限位板157,下限位板157位于浮块154和进出水口153之间,浮块154可下落至下限位板157上,当浮块154下落至下限位板157上时,下限位板157的两侧互不连通。
使用时,将单向排气阀150连通安装在内装鲜开水的换热盘管140的局部高点,且阀体151竖直设置,阀体151内的浮块154采用比液体轻质的材料制成,浮块154可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浮动。
当换热盘管140中含有气体时,气体冒出液面,并进入单向排气阀150内,由于浮块154比气体重,浮块154不动,气体经浮块154与阀体151之间的空隙上升,并由阀体151顶端的通气孔152排出。
当换热盘管140中的气体排净后,换热盘管140中的开水进入阀体151,阀体151内的液面上升,浮块154在浮力作用下上升,直至浮块154上升到上限位板155,并在上限位板155的抵挡作用下,停止运动,同时浮块154堵住上限位板155上排气孔156,上限位板155的两侧互不连通,在上限位板155下形成密闭空间,阀体151中的水位则不能再上升。
排气完毕后,当换热盘管140中的液面下降形成负压时,浮块154下落至下限位板157,堵住下排气孔158,外界的气体无法通过阀体151进入换热盘管140中内,此时换热盘管140为满液状态。
本实施例中,水冷降温装置100的运行机理:
鲜开水由鲜开水进水管141进入,由上至下流经蛇形的换热盘管140,并由温开水出水管142流出,同时,自来水由自来水进水管131进入,由下至上流经蛇形的自来水流道130,由温水出水管132流出。换热盘管140内的鲜开水(热水)会与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冷水)进行热交换,鲜开水降温冷却成温开水,由温开水出水管142流出,适宜直接饮用,同时,自来水升温,实现热回收。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降温装置200,其包括热回收箱110,热回收箱110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120,所有隔板120将热回收箱110内分隔成蛇形的自来水流道210,自来水流道210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自来水的自来水进水管211,另一端连通有温水出水管212,热回收箱110内设置有换热盘管220,换热盘管220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鲜开水的鲜开水进水管221,另一端连通有温开水出水管222。鲜开水由鲜开水进水管221进入,流经换热盘管220,由温开水出水管222流出,同时,自来水由自来水进水管211进入,流经自来水流道210,由温水出水管212流出。换热盘管220和自来水流道210为热回收箱110内独立的流道,换热盘管220内的鲜开水(热水)会与自来水流道210内的自来水(冷水)进行热交换,鲜开水降温冷却成温开水,由温开水出水管222流出,适宜直接饮用,自来水升温,实现热回收。因此,该水冷降温装置200能够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
本实施例中,自来水流道210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换热盘管220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所有隔板120垂直设置,每块隔板120与热回收箱110内壁之间存在通道口121,所有隔板120对应的通道口121交错设置。形成的自来水流道210为由一侧向另一侧的蛇形结构,对应的,换热盘管220为相反的一侧向另一侧的蛇形结构。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恒温开水器300,其包括自来水箱340、烧水箱310、烫开水箱320、温开水箱330和第一实施例中的水冷降温装置100,烫开水箱320通过鲜开水进水管141与换热盘管140的一端连通,换热盘管140的另一端通过温开水出水管142与温开水箱330连通;自来水箱340通过自来水进水管131与自来水流道130的一端连通,自来水流道130的另一端通过温水出水管132与烧水箱310连通。
恒温开水器300的工作原理为:
自来水箱340内的自来水由自来水进水管131进入热回收箱110中的自来水流道130,当温水出水管132上的阀门开启时,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吸收换热盘管140内鲜开水的热量,成为温开水,在水压作用下由温水出水管132排出至烧水箱310,烧水箱310将其加热成鲜开水,并流入烫开水箱320内存储。
烫开水箱320内的鲜开水由鲜开水进水管141进入热回收箱110中的换热盘管140,当温开水出水管142上的阀门开启时,换热盘管140内的鲜开水与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热交换,鲜开水降温冷却成温开水,由温开水出水管142排出至温开水向存储,便于随时人们随时取用温开水。
鲜开水的降温量由鲜开水与自来水之间的热交换时间来控制,热交换时间有流体流量来控制,主要是由控制自来水流道130内的自来水流量的阀门开度控制,可通过温度反馈来控制阀门的开度来实现恒温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水冷降温装置能够将开水冷却成温开水,且能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能;恒温开水器能够提供适宜饮用的温开水,使用方便,且充分回收利用开水热量,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回收箱,所述热回收箱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层隔板,所有所述隔板将所述热回收箱内分隔成蛇形的自来水流道,所述自来水流道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自来水的自来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水出水管,所述热回收箱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有用于通入鲜开水的鲜开水进水管,另一端连通有温开水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进水管和所述温水出水管分别伸出所述热回收箱的相对位置;所述鲜开水进水管和所述温开水出水管分别伸出所述热回收箱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流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换热盘管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隔板与所述热回收箱内壁之间存在通道口,所有所述隔板对应的所述通道口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隔板水平设置,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自来水流道位于所述热回收箱底部的一端连通,所述温水出水管与所述自来水流道位于所述热回收箱顶部的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隔板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连通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单向排气阀位于所述热回收箱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排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阀体的底端开设有进出水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可竖直浮动的浮块,所述阀体内还固设有带有上排气孔的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位于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浮块之间,所述浮块可上浮抵住所述上限位板,当所述浮块抵住所述上限位板时,所述上限位板的两侧互不连通;所述阀体内还固设有带有下排气孔的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位于浮块和所述进出水口之间,所述浮块可下落至所述下限位板上,当所述浮块下落至下限位板上时,所述下限位板的两侧互不连通。
9.一种恒温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烧水箱、烫开水箱、温开水箱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降温装置,所述烫开水箱通过所述鲜开水进水管与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温水出水管与所述温开水箱连通;所述自来水流道通过温水出水管与所述烧水箱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温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来水箱,所述自来水箱通过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与所述自来水流道连通。
CN201720968662.7U 2017-08-04 2017-08-04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89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8662.7U CN206989761U (zh) 2017-08-04 2017-08-04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68662.7U CN206989761U (zh) 2017-08-04 2017-08-04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9761U true CN206989761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1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686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89761U (zh) 2017-08-04 2017-08-04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9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1512Y (zh) 电热开水机
CN107621186B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水速冷模块及装置
EP2616755A2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f-acting heat transfer in a direction reverse to natural convection
CN207990991U (zh) 冷热水交换装置
CN107720865A (zh) 一种利用单管路形成真空室的海水淡化系统
CN204705249U (zh) 一种相变储能单元的密封结构
CN206989761U (zh) 水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JP5552193B2 (ja) 蒸留式給湯装置およびその省エネルギー加熱ユニット
CN101666548B (zh) 商用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CN207006578U (zh) 水冷风冷降温装置及恒温开水器
CN104880111A (zh) 一种相变储能单元的密封方法
CN209219965U (zh) 一种节能省电的多重热能回收的即热式饮水机
CN104964588B (zh) 非接触式换热器
CN108083367A (zh) 一种小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7230909U (zh) 一种开水器
CN207006532U (zh) 恒温开水器以及恒温开水系统
CN219489652U (zh) 集热式家用太阳能加热超纯水装置
CN207085890U (zh) 一种具有分水功能的酯化反应釜
CN206365788U (zh) 一种温热开水机
CN206836787U (zh) 一种即热式可调温和流速的热饮料机
CN204757774U (zh) 非接触式换热器
CN107270528A (zh) 恒温开水器以及恒温开水系统
CN217139210U (zh) 智能循环蒸发器
CN103185406A (zh) 电辅助加热间接式热水系统中应用的蓄热水箱
CN107621187B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水速冷模块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