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9724U -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 Google Patents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9724U
CN206979724U CN201720120509.9U CN201720120509U CN206979724U CN 206979724 U CN206979724 U CN 206979724U CN 201720120509 U CN201720120509 U CN 201720120509U CN 206979724 U CN206979724 U CN 206979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e
contact
massage
mobile jib
connectio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05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1205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9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9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9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触头,触头包括与人体后背接触的按摩触头及与墙体接触的支点触头,支架由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和十字形主杆构成,支点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上端,按摩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下端且位于该弓形按摩棒的内侧,支架分为一体型支架或可拆卸式支架,一体型支架中的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和十字形主杆之间为一体形成的固定连接;可拆卸式支架的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均设有连接端和手握端,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分别连接在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端是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按摩力度很足、轻松省力、可拆卸、方便收纳、携带和运输等优点。

Description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棒,具体涉及一种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吹空调吹得多、运动少、生活或工作都处于久坐状态、生活环境污染、不正确的饮食方式造成体内毒素及影响健康不良物质堆积等原因,造成人体经络和血管堵塞引发各种病痛和不适。人们常常用到手动按摩工具,对相应部位进行按、揉、敲打等方法进行松筋按摩处理,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手动按摩工具虽能起到一定的松筋按摩效果,但是仍存在着许多的缺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一是普通按摩工具很难自我按摩到背部、肩部、荐椎部和臀部等部位,如果要按摩这些部位需要他人给自己按摩,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全依靠用手产生的力去按,就会力度不足,而且很容易累手;三是该手动按摩工具跨度大,体积大、重量重,无法拆卸导致收纳、携带和运输及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按摩力度很足、轻松省力、可拆卸、方便收纳、携带、运输以及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就可以自我按摩背部、肩部、荐椎部和臀部等身体上更多部位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触头,所述触头包括与人体后背接触的按摩触头及与墙体接触的支点触头,支架由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和十字形主杆构成,支点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上端,按摩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下端且位于该弓形按摩棒的内侧,支架分为一体型支架或可拆卸式支架,一体型支架中的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和十字形主杆之间为一体形成的固定连接;
可拆卸式支架的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均设有连接端和手握端,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分别与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连接,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端是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弯杆和所述第二弯杆的手握端均设有防寒防滑握柄套,或;
所述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的手握端的末端均设有圆球、按摩尖头、滚动按摩珠、挂扣中的一种。
所述按摩触头包括锥形按摩触头、球形按摩触头或带振动马达的按摩触头,所述支点触头包括锥形支点触头、球形支点触头、万向摇摆盘或万向轮。
所述锥形按摩触头内设有插孔,所述锥形按摩触头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球形按摩触头内设有螺孔,所述球形按摩触头由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与墙体接触的锥形支点触头和球形支点触头均设有内插孔,所述与墙体接触的锥形支点触头和球形支点触头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十字形主杆上下两端至少有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触头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螺杆,通过螺杆与所述触头连接。
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上均设有带有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位孔,带有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与卡位孔配合,通过卡接方式将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分别与主杆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均设有U形缺口,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管内凸起限位片,U形缺口与凸起限位片是通过卡接方式将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分别与主杆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十字形主杆由上边杆、下边杆和横杆构成,所述上边杆和下边杆分别连接在横杆中间点两侧,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和十字形主杆左右两端都设有至少一个螺丝孔,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和主杆左右两端通过大管套小管的方式进行插接并可让螺丝孔对齐,所述大小管可用螺丝同时旋入大小管的螺丝孔进行锁死固定。
所述十字形主杆左右两端均设有插孔,插孔的外壁上设有上下对称布置的卡孔;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均设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头,插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弹簧卡凸,插头插入插孔内部后通过弹簧卡凸与卡孔的相互卡合固定。
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和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第一弯杆、第二弯杆通过螺杆或螺母分别与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触头,触头包括与人体后背接触的按摩触头及与墙体接触的支点触头,利用人体向墙体靠的同时墙体对人体后背产生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形成了很大的自然按摩力,所以使用时手不用出力,只要双手轻轻摇动弯杆即可实现对自己的背部、肩部、荐椎部和臀部进行松筋按摩,具有按摩力度很足且非常轻松省力的特点。可拆卸式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拆卸、方便收纳、携带和运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前后摆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左右滑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弯杆,2-第二弯杆,3-主杆,4-锥形支点触头,5-锥形按摩触头,6-圆形支点触头,7-圆形按摩触头,8-连接端,9-手握端,10-防寒防滑握柄套,11-圆球,12-支撑底座,13-螺杆,14-带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15- 卡位孔,16-U形缺口,17-管内凸起限位片,18-固定支点,19-滑动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触头,触头包括与人体后背接触的按摩触头及与墙体接触的支点触头,支架由第一弯杆1、第二弯杆2和十字形主杆3构成,支点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3上端,按摩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3下端且位于该弓形按摩棒的内侧,支架分为一体型支架或可拆卸式支架,一体型支架中的第一弯杆1、第二弯杆2和十字形主杆3之间为一体形成的固定连接;
可拆卸式支架的第一弯杆1和第二弯杆2均设有连接端8和手握端9,且第一弯杆1的连接端8和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分别与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连接,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端是可拆卸式连接,优选两端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即第一弯杆1的连接端8与十字形主杆3的左端连接,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与十字形主杆3的右端连接;第一弯杆1的手握端9和第二弯杆2的手握端9均设有防寒防滑握柄套10,或;如图2、4所示第一弯杆1的手握端9 和第二弯杆2的手握端9的末端均设有圆球11、按摩尖头、滚动按摩珠、挂扣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按摩触头包括锥形按摩触头5、球形按摩触头7或带振动马达的按摩触头,支点触头包括锥形支点触头4、球形支点触头6、万向摇摆盘或万向轮。
本实施例中锥形按摩触头5内设有插孔51,锥形按摩触头5由弹性材料制成,球形按摩触头7内设有螺孔71,球形按摩触头7由硬质材料制成;与墙体接触的锥形支点触头4设有内插孔41,球形支点触头6设有内插孔61,与墙体接触的锥形支点触头4和球形支点触头6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十字形主杆3上下两端至少有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触头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2和螺杆13,通过螺杆13与触头连接。
本实施例中:十字形主杆3由上边杆、下边杆和横杆构成,上边杆和下边杆分别连接在横杆中间点两侧,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杆1、第二弯杆2与十字形主杆3通过以下优选方式可拆卸连接;
第一弯杆1连接端8和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上均设有带有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14,十字形主杆3的左右两端均为空心结构,十字形主杆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位孔15,带有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14与卡位孔15配合,通过卡接方式将第一弯杆1和第二弯杆2分别与主杆3左右两端连接固定。此连接方式起到进出方向的锁死作用。
第一弯杆1的连接端8和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均设有U形缺口16,十字形主杆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管内凸起限位片17,U形缺口16与管内凸起限位片17是通过卡接方式将第一弯杆1、第二弯杆2与主杆3进行连接固定。此连接方式起到限位和防转动的作用,即起到转动方向锁死作用。
或;第一弯杆1的连接端8、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和十字形主杆3左右两端都设有至少一个螺丝孔,第一弯杆1的连接端8、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 和主杆3左右两端通过大管套小管的方式进行插接并可让螺丝孔对齐,大小管可用螺丝同时旋入大小管的螺丝孔进行锁死固定。
或;十字形主杆3左右两端面均设有插孔,插孔的外壁上设有上下对称布置的卡孔;第一弯杆的连接端8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8均设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头,插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弹簧卡凸,插头插入插孔内部后通过弹簧卡凸与卡孔的相互卡合固定。
或;第一弯杆1的连接端8、第二弯杆2的连接端8、十字形主杆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第一弯杆1、第二弯杆2通过螺杆或螺母分别与十字形主杆3的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图7中,该支点触头包括锥形支点触头4、球形支点触头6、万向摇摆盘中的其中一种,锥形支点触头4和球形支点触头6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与万向摇摆盘作用一致,都是用于与墙体接触后产生很强的摩擦力从而形成不移动的固定支点18,且不会损伤墙体。开始按摩时,双手分别握住第一弯杆1和第二弯杆2,将支点触头与墙体垂直接触,稳住弓形按摩棒在水平位置,人体背部压触在按摩触头上,通过弓形按摩棒向墙体靠的同时墙体对人体后背产生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通过十字形主杆3传导到按摩触头上,并对人体后背形成很大的按摩压力,在按压的同时双手分别握住第一弯杆1和第二弯杆2,并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摆动或同时向上向下摇动,即可带动按摩触头在人体后背左右按压揉动或上下按压揉动,此时支点触头保持不移动,从而实现自我按摩人体背部、肩部、腰部、臀部或者其他不易按摩到的部位。
如图8所示,该支点触头包括万向轮,该万向轮与墙体接触后形成滑动支点19。开始按摩时,双手分别握住第一弯杆1和第二弯杆2,让支点触头与墙体垂直接触,稳住弓形按摩棒在水平位置,人体背部压触在按摩触头上,通过弓形按摩棒向墙体靠的同时墙体对人体后背产生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通过十字形主杆3传导到按摩触头上,并对人体后背形成很大的按摩压力,在按压的同时双手分别握住第一弯杆1和第二弯杆2并向左和向右同向摆动,此时支点触头即万向轮向左或向右滑动,带动按摩触头在人体后背左右按压揉动,从而实现自我按摩人体背部、肩部、腰部、臀部或者其他不易按摩到的部位。
以上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所涉及的图形也只是本实用新型创意的若干种具体体现,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具备其他外观或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触头,所述触头包括与人体后背接触的按摩触头及与墙体接触的支点触头,支架由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和十字形主杆构成,支点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上端,按摩触头设于十字形主杆下端且位于该弓形按摩棒的内侧,支架分为一体型支架或可拆卸式支架,一体型支架中的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和十字形主杆之间为一体形成的固定连接;
可拆卸式支架的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均设有连接端和手握端,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分别与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连接,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端是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杆和所述第二弯杆的手握端均设有防寒防滑握柄套,或;
所述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的手握端的末端均设有圆球、按摩尖头、滚动按摩珠、挂扣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触头包括锥形按摩触头、球形按摩触头或带振动马达的按摩触头,所述支点触头包括锥形支点触头、球形支点触头、万向摇摆盘或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按摩触头内设有插孔,所述锥形按摩触头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球形按摩触头内设有螺孔,所述球形按摩触头由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与墙体接触的锥形支点触头和球形支点触头均设有内插孔,所述与墙体接触的锥形支点触头和球形支点触头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主杆上下两端至少有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触头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螺杆,通过螺杆与所述触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上均设有带有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卡位孔,带有弹珠的管内定位弹簧片与卡位孔配合,通过卡接方式将第一弯杆和第二弯杆分别与主杆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均设有U形缺口,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管内凸起限位片,U形缺口与凸起限位片是通过卡接方式将第一弯杆、第二弯杆分别与主杆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主杆由上边杆、下边杆和横杆构成,所述上边杆和下边杆分别连接在横杆中间点两侧,且这两个连接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和十字形主杆左右两端都设有至少一个螺丝孔,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和主杆左右两端通过大管套小管的方式进行插接并可让螺丝孔对齐,所述大小管可用螺丝同时旋入大小管的螺丝孔进行锁死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主杆左右两端均设有插孔,插孔的外壁上设有上下对称布置的卡孔;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和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均设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头,插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卡孔相配合的弹簧卡凸,插头插入插孔内部后通过弹簧卡凸与卡孔的相互卡合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式弓形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杆的连接端、第二弯杆的连接端和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第一弯杆、第二弯杆通过螺杆或螺母分别与所述十字形主杆的左右两端进行连接固定。
CN201720120509.9U 2017-02-09 2017-02-09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Active CN206979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0509.9U CN206979724U (zh) 2017-02-09 2017-02-09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0509.9U CN206979724U (zh) 2017-02-09 2017-02-09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9724U true CN206979724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2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0509.9U Active CN206979724U (zh) 2017-02-09 2017-02-09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9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5033B (zh) 一种按摩机械手、机械按摩组件以及人体定位方法
CN202537916U (zh) 自助捶背器
CN100581523C (zh) 按摩椅夹揉装置
CN201410012Y (zh) 牵引健身理疗床
CN206979724U (zh) 靠墙式弓形按摩棒
CN204219224U (zh)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疗养床
CN2922881Y (zh) 一种按摩夹揉装置
CN108713921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办公椅
CN202234060U (zh) 多功能椅
CN201642798U (zh) 可伸缩按摩棒
CN205923398U (zh) 远红外休闲按摩麻将桌
CN204319241U (zh) 一种按摩捶
CN208926994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经络刷
CN201930227U (zh) 手指保健锤
CN202365701U (zh) 背部按摩搓澡器
CN207837303U (zh) 一种朱砂石按摩枕芯
CN205924811U (zh) 一种脊椎保健用室内健身器材
CN211272130U (zh) 松筋板按摩装置
CN104161657A (zh) 高效按摩棒
CN1066273C (zh) 掌中型鼠标器
CN204015798U (zh) 一种多功能曲度颈枕
CN209751623U (zh) 一种多功能点穴按摩器
CN207506772U (zh) 一种自我按推器
CN201959224U (zh) 一种背部神经穴位按摩椅
CN213588521U (zh) 一种精神科专用压舌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