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5755U -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5755U
CN206965755U CN201720779182.6U CN201720779182U CN206965755U CN 206965755 U CN206965755 U CN 206965755U CN 201720779182 U CN201720779182 U CN 201720779182U CN 206965755 U CN206965755 U CN 206965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gation
binding strap
connect band
deck
b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91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丽
张东
文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7791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5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5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57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扁平状连接带,第一绑扎本体包括第一绑扎卡座以及带有啮齿的第一绑扎带,第二绑扎本体包括第二绑扎卡座以及带有啮齿的第二绑扎带,第一绑扎带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连接带垂直于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第一绑扎卡座与第二绑扎卡座上均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卡齿,第一绑扎带穿过对应的卡口后形成塞盖捆绑空间,第二绑扎带穿过对应卡口后形成容器捆绑空间,塞盖捆绑空间与容器捆绑空间的中轴线与连接带垂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塞盖与容器瓶的连接,避免了塞盖在打开状态与容器瓶的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具塞容器的塞盖与容器之间的绑连带。
背景技术:
容量瓶、比色管、具塞离心管、具塞量筒、碘量瓶、分液漏斗、具塞三角烧瓶和磨口试剂瓶等具塞仪器在化学实验室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拔掉塞盖来进行添加或移取试剂或样品,因此,在每次操作时塞盖与容器是分离状态,在容器较多时,会造成塞盖的丢失、混淆、塞盖与容器不匹配而污染已有试剂和样品或封闭不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很多实验室采用细线绳或橡皮筋等将塞盖绑在容器上,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这种方法很难绑系结实,绑绳很容易松动,造成塞盖的脱落;其二,当取用容器内试剂或样品时,塞盖打开,自然垂落下来,塞盖在瓶口处容易摆动,塞盖深入容器内的一端易与容器外壁接触,容器外壁上的附着物会沾附于塞盖上,当将塞盖盖回容器时,会污染容器内的液体;同时塞盖上沾附的容器内的液体,也会留在容器外壁,威胁操作者安全;其三,在清洗容器时,塞盖因自然垂落贴着容器外壁,容易碰撞打破玻璃容器;其四,细线绳或橡皮筋不耐高温、耐酸碱性差,容易老化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塞盖与容器绑扎在一起、且避免塞盖在容器口处摆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的具塞容器绑连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以及位于第一绑扎本体和第二绑扎本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垂直的扁平状连接带,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包括第一绑扎卡座以及固定在第一绑扎卡座一端的扁平状第一绑扎带,所述第二绑扎本体包括第二绑扎卡座以及固定在第二绑扎卡座一端的扁平状第二绑扎带,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所述第一绑扎带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扎带与所述第二绑扎带上均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均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卡齿,所述第一绑扎带穿过对应的卡口后形成塞盖捆绑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穿过对应卡口后形成容器捆绑空间,所述塞盖捆绑空间和所述容器捆绑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垂直。
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第一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内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的卡口在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的卡口在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带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的第一接触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塞盖外壁接触;所述第二绑扎卡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带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的第二接触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用于与容器外壁接触。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上的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的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
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平面或凹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平面或凹弧面。
所述连接带的弯曲刚度的取值范围是1-120N/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第一绑扎带穿过所述第一绑扎卡座的卡口后形成塞盖捆绑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穿过所述第二绑扎卡座的卡口后形成容器捆绑空间,所述塞盖捆绑空间用于捆绑塞盖,所述容器捆绑空间用于捆绑容器,实现塞盖与容器的连接,捆绑方便;
2、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且所述塞盖捆绑空间和所述容器捆绑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垂直,因此,所述塞盖捆绑空间与所述容器捆绑空间在所述连接带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连接带的两侧,当对塞盖和容器捆绑之后,所述连接带是具有一定弯曲刚度的扁平带状体,在拔下塞盖过程中,其自身的刚度促使所述连接带趋向于初始的伸直状态,因此绑扎塞盖的第一绑扎带很容易翻转过来,使得塞盖的顶端抵靠在容器外壁,塞盖深入容器内的一端悬空,避免其沾染而导致容器中的试剂污染;
3、所述第一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内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且所述第一绑扎卡座的卡口在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的卡口在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因此在塞盖拔掉翻转过来后,塞盖受到所述第一绑扎卡座和所述第一绑扎带的力是均匀的,不会任意摆动,因此避免了碰撞打碎玻璃容器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塞容器绑连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塞容器绑连带绑扎时自由状态下其中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塞容器绑连带绑扎时自由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在具塞玻璃容量瓶上使用时塞盖盖合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在具塞玻璃容量瓶上使用时塞盖打开后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1-连接带,2-第一绑扎本体,21-第一绑扎卡座,211-第一接触面,213-第一连接面,22-第一绑扎带,3-第二绑扎本体,31-第二绑扎卡座,311-第二接触面,313-第二连接面,32-第二绑扎带,4-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2、第二绑扎本体3以及位于第一绑扎本体2和第二绑扎本体3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2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3垂直的扁平状连接带1,所述扁平状连接带1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其具有一定的弯曲刚度。所述连接带1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2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3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第一绑扎本体2包括第一绑扎卡座21以及固定在第一绑扎卡座21一端的扁平状第一绑扎带22,所述第二绑扎本体3包括第二绑扎卡座31以及固定在第二绑扎卡座31一端的扁平状第二绑扎带32,所述连接带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
所述第一绑扎带2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绑扎带32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带1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22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扎带22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绑扎带22与所述第二绑扎带32上均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上均设有卡口4,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的卡口4在所述第一绑扎带22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的卡口4在所述第二绑扎带22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所述卡口4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卡齿,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绑扎带22穿过对应的卡口4后形成塞盖捆绑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32穿过对应卡口4后形成容器捆绑空间,所述塞盖捆绑空间和所述容器捆绑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1垂直,即所述具塞容器绑连带绑扎后自由状态下,所述连接带1与所述第一绑扎带22穿过对应的卡口4后形成的塞盖捆绑面、所述第二绑扎带32穿过对应卡口4后形成的容器捆绑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包括与所述连接带1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面213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213相对的第一接触面211,所述连接带1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3,所述第一接触面211用于与塞盖外壁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面211为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凹弧面等;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包括与所述连接带1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面313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面313相对的第二接触面311,所述连接带1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313,所述第二接触面311用于与容器外壁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面311为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凹弧面等。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上的卡口4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213的一侧,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上的卡口4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313的一侧。
图6和图7为所述具塞容器绑连带在具塞玻璃容量瓶上使用时塞盖盖合、打开状态的示意图。所述具塞容器绑连带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接触面311贴靠在待绑连的容量瓶颈上,所述第二绑扎带32缠绕过容量瓶的瓶颈,插入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的卡口4内,绑扎锁紧,完成玻璃容量瓶的绑扎,再将所述连接带1向上弯曲,勿扭转,将所述第一接触面211贴靠在容量瓶的塞盖上,将所述第一绑扎带22绕过塞盖,插入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的卡口4内,拉紧,完成对容量瓶塞盖的捆扎,实现玻璃容量瓶塞盖的绑连。在塞盖盖合状态下,所述连接带从侧面看呈“C”字形,如图6所示;当塞盖打开时,绑连带1伸展开,如图7所示。
所述具塞容器绑连带的扁平状连接带1的长、宽、厚,其自身的弯曲刚度,以及扁平状的第一绑扎带22和第二绑扎带32的长、宽是根据待绑定的容器种类、容量大小来设定的。举出以下例子用以说明:(1)长80mm,宽15mm,厚为3mm,弯曲刚度为7.4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110mm,宽均为3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2L的玻璃容量瓶;(2)长90mm,宽20mm,厚为5mm,弯曲刚度为108.9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125mm,宽均为4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2L的磨口试剂瓶;(3)长50mm,宽5mm,厚为1.5mm,弯曲刚度为4.5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70mm,宽均为2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100mL的玻璃容量瓶;(4)长35mm,宽5mm,厚为1mm,弯曲刚度为6.5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90mm,宽均为2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25mL的具塞玻璃比色管;(5)长30mm,宽3mm,厚为0.2mm,弯曲刚度为2.3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50mm,宽均为1.5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10mL的玻璃容量瓶,(6)长200mm,宽50mm,厚为15mm,弯曲刚度为120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400mm,宽均为10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50L的玻璃试剂瓶,(7)长60mm,宽10mm,厚为2mm,弯曲刚度为10.5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90mm,宽均为3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500mL容量瓶,(8)长30mm,宽2mm,厚为0.15mm,弯曲刚度为1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30mm,宽均为1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用以绑连5mL的玻璃容量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以及位于第一绑扎本体和第二绑扎本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垂直的扁平状连接带,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包括第一绑扎卡座以及固定在第一绑扎卡座一端的扁平状第一绑扎带,所述第二绑扎本体包括第二绑扎卡座以及固定在第二绑扎卡座一端的扁平状第二绑扎带,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所述第一绑扎带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扎带与所述第二绑扎带上均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均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卡齿,所述第一绑扎带穿过对应的卡口后形成塞盖捆绑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穿过对应卡口后形成容器捆绑空间,所述塞盖捆绑空间和所述容器捆绑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内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扎卡座的卡口在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的卡口在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扎卡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带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的第一接触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塞盖外壁接触;所述第二绑扎卡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带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的第二接触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用于与容器外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上的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的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平面或凹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平面或凹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塞容器绑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弯曲刚度的取值范围是1-120N/m。
CN201720779182.6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5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9182.6U CN206965755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9182.6U CN206965755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5755U true CN206965755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0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91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5755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57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951A (zh) * 2017-06-30 2017-09-12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951A (zh) * 2017-06-30 2017-09-12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5755U (zh)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WO2012053814A2 (ko) 캡 일체형 일회용 튜브용기
CN206215242U (zh) 一种具塞器皿连接扎带
US5683658A (en) Reagent bottle
KR101577126B1 (ko) 시약용기
CN107149951A (zh) 一种具塞容器绑连带
WO2006123327A3 (en) Liquid dispenser for concurrent manual measuring and pouring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7126988A (zh) 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
CN107117388B (zh) 一种配装有插接式标识牌的具塞容器绑连带
CN105092279B (zh) 一种样本收集装置
CN207580389U (zh) 一种密封式安全试剂瓶
CN107123362A (zh) 用于对实验试剂排序的具有数字英文序号牌的组件及方法
CN202185058U (zh) 带液囊棉棒
CN205757983U (zh) 用于汽车的清洁刷子装置
CN211282045U (zh) 一种开口式广口瓶
CN207097329U (zh) 用于对实验试剂分类的具有彩色英文标识牌的套件
US1082998A (en) Lead-in for fish-pounds.
CN208625710U (zh) 一种医用呼气检测样品袋安装盒
CN220364516U (zh) 一种pcr八联排管
CN210862820U (zh) 一种便于倾倒的量筒
CN211197163U (zh) 一种化妆品软包装容器
CN209351992U (zh) 用于手术室的清洁袋装置
CN209617907U (zh) 用于盛装干粉类物质的容器
CN204957465U (zh) 纤维乙醇灌装密封盖
CN207318442U (zh) 一种酸式滴定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