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4758U -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4758U
CN206964758U CN201720136389.1U CN201720136389U CN206964758U CN 206964758 U CN206964758 U CN 206964758U CN 201720136389 U CN201720136389 U CN 201720136389U CN 206964758 U CN206964758 U CN 206964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late
plate
screw thread
slide
electric push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363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世红
夏云
吴向宇
杨礼跃
傅智平
王冉
祖方为
陈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WUH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WUH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7201363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4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4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47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该装置放在患者伤口的正上方,通过压板的相向而行,使得该装置与病床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使用加热垫和排风扇,让患者伤口处于恒温的状态,减少患者伤口的疼痛感,同时,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盖被与患者伤口四周的完好皮肤静距离接触,该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将患者的伤口位置与盖被隔开,对患者伤口起到保护作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度,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身体有伤口的患者而言,当患者躺在床需要盖被子时,盖被会和患者的伤口直接接触,患者的伤口会受到盖被的细菌感染,若患者移动盖被,盖被会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拉扯,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特别是对于伤口较大或烧伤等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无形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来解决目前盖被直接与患者治疗的部位直接接触,对患者造成伤害,增加患者病情,降低了患者的康复进度,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包括压板、螺栓、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撑板、排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报警喇叭、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滑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六滑块、第二支撑板、第四滑轨、第四滑块、第四滑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五滑轨、第五滑块、第五滑板、第六滑板、第五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杀菌灯、计时器、位移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垫、铜管、液氮瓶、吸气泵、连接管、第一连接带、手套、第二连接带、脚套、日字扣、导向槽、导向板、挂钩,所述的压板位于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螺栓位于压板外壁前后端,所述的螺栓与压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于螺栓,所述的连接板与螺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位于连接板顶部,所述的第一滑轨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轨顶部,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滑块顶部,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风扇位于第一支撑板内部右侧,所述的排风扇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支撑板内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喇叭位于右侧压板内部,所述的报警喇叭与压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轨顶部,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位于第二滑块顶部,所述的第一滑板与第二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轨位于第一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三滑轨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块位于第一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三滑块与第三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位于第一滑板内壁上端,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位于第一滑板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二滑板与第三滑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板位于第一滑板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三滑板与第三滑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板位于第二滑板内部,所述的第三滑板与第二滑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位于压板顶部前端,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与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滑块位于第一滑轨顶部后端,所述的第六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六滑块顶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与第六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滑轨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四滑轨与第二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滑块位于第四滑轨顶部,所述的第四滑块与第四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四滑板位于第四滑块顶部,所述的第四滑板与第四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二支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与第四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滑轨位于第四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五滑轨与第四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滑块位于第四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五滑块与第五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五滑板位于第四滑板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五滑板与第五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滑板位于第四滑板内壁右侧,所述的第六滑板与第五滑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六滑板位于第五滑板内部,所述的第六滑板与第五滑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位于第四滑板内壁上端,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与第四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分别与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位于压板顶部后端,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与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与第二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杀菌灯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底部右侧,所述的杀菌灯分别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计时器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底部左侧,所述的计时器分别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位移传感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内壁下端以及底部右侧,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位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内壁下端,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分别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加热垫位于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内壁,所述的加热垫分别与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胶水相连,所述的铜管位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内壁,所述的铜管分别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液氮瓶位于第二滑板顶部,所述的液氮瓶与第二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液氮瓶顶部,所述的吸气泵与液氮瓶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吸气泵右侧,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为Y形,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与铜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位于压板内壁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一端与压板铆钉相连,所述的手套位于第一连接带另一端,所述的手套与第一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位于压板内壁后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一端与压板铆钉相连,所述的脚套位于第二连接带另一端,所述的脚套与第二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日字扣贯穿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的日字扣分别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活动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第四滑板内部,所述的导向板位于第一滑板后端,所述的导向板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板与导向槽滑动相连,所述的挂钩位于第一支撑板左侧,所述的挂钩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压板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压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压板左侧还设有操作面板,所述的操作面板与挂钩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操作面板与蓄电池电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内部上端还设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左侧还设有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右侧还设有第四开关,所述的第四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下端还设有温控器,所述的温控器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操作面板上端右侧还设有限温器,所述的限温器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移至病床上,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放在病床两侧,使得压板内壁分别与病床两侧的顶部和边缘相贴合,同步将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手握螺栓,并用手顺时针旋转螺栓,在螺栓和连接板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螺栓推动压板,将压板相向而行,通过压板的相向而行,使得压板和病床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将手套穿戴至患者的双手处,并将脚套穿戴至患者的双脚处,通过手套、第一连接带、脚套以及第二连接带的作用,使得患者四肢处于约束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盖被盖在患者身上,因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的位置处,即患者的伤口不会与盖被直接接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先将操作面板从挂钩处取下,并开启温控器,通过温控器,使得加热垫开始工作,加热垫将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进行升温,当加热垫的温度达到温控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加热垫停止工作,当患者伤口四周空气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排风扇被开启,排风扇有效的将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对外抽出,使患者伤口时刻处于恒温状态,降低了患者伤口的疼痛感,若患者伤口需要冷敷处理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开启吸气泵,吸气泵将液氮瓶内的液氮由连接管排入铜管内,所述铜管具有良好的导温性,在液氮的作用下,使得铜管处于冷温状态即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处于降温的状态,当患者伤口四周空气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排风扇被开启,排风扇有效的将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对外抽出,使患者伤口时刻处于恒温状态,同时,当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位置时,患者伤口横向位置处的位移传感器会将患者伤口两侧与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内壁之间的距离传输至显示器上,当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或大于显示器所设定的标准数值时,报警喇叭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盖被与患者伤口接触的距离不在规定范围内,若距离较大,此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一开关,通过第一开关,开启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第一滑板,使第一滑板带动第二滑块并沿着第二滑轨的方向相向而行,在第一滑板相向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相向而行,直至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四电动推杆推动第四滑板,使第四滑板带动第四滑块并沿着第四滑轨的方向相向而行,在第四滑板相向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相向而行,直至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若距离较小,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开启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拉动第一滑板,使第一滑板带动第二滑块并沿着第二滑轨的方向相背而行,在第一滑板相背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相背而行,直至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四电动推杆拉动第四滑板,使第四滑板带动第四滑块并沿着第四滑轨的方向相背而行,在第四滑板相背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相背而行,直至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时,当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位置时,患者纵向位置的位移传感器会将患者伤口顶部与第二滑板和第四滑板底部之间的距离传输至显示器上,当第二滑板和第四滑板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大于显示器所设定的标准数值时,报警喇叭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盖被与患者伤口接触的距离不在规定范围内,若距离较大,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三开关,通过第三开关,开启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推动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带动第三滑块并沿着第三滑轨的方向同步做由上向下运动,直至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五电动推杆推动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使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带动第五滑块并沿着第五滑轨的方向同步做由上向下运动,直至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若距离较小,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四开关,通过第四开关,开启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五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拉动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使得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带动第三滑块并沿着第三滑轨的方向同步做由下向上运动,直至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五电动推杆拉动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使得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带动第五滑块并沿着第五滑轨的方向同步做由下向上运动,直至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最终当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四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与患者伤口之间距离都处于显示器设定标准数值内时,报警喇叭便停止工作,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开启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六电动推杆,此时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六电动推杆同时推动或拉动第一滑板和第四滑板,使得第一滑板带动第一滑块并沿着第一滑轨的方向做前后移动,同步,第四滑板带动第六滑块并沿着第一滑轨的方向做前后移动,即第一滑板和第四滑板处于同步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该装置左右、上下以及前后的距离被调节完毕,此时盖被可准确的与患者伤口四周完好的皮肤静距离的接触,该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将患者的伤口位置与盖被隔开,对患者伤口起到保护作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度,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杀菌灯有效的对患者伤口进行杀菌消毒工作,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计时器是为了对杀菌灯的工作时间进行计时,当杀菌灯的工作时间达到计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报警喇叭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更换杀菌灯,日字扣是为了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长度,导向板和导向槽是为了确保第一滑板和第四滑板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报警喇叭为多音报警喇叭,能够发出多种不同报警声音,当温控器出现故障或失灵时,加热垫的温度达到限温器所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加热垫停止工作,不仅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还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的局部后视图;
图5是压板部位露出俯视图;
图6是第三滑板内壁露出主视图;
图7是第六滑板内壁露出主视图;
图8是导向槽与导向板部位剖视图;
图9是压板与螺杆部位剖视图。
压板1、螺栓2、连接板3、第一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支撑板6、排风扇7、第一温度传感器8、报警喇叭9、第二滑轨10、第二滑块11、第一滑板12、第一电动推杆13、第三滑轨14、第三滑块15、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三电动推杆19、第六滑块20、第二支撑板21、第四滑轨22、第四滑块23、第四滑板24、第四电动推杆25、第五滑轨26、第五滑块27、第五滑板28、第六滑板29、第五电动推杆30、第六电动推杆31、杀菌灯32、计时器33、位移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5、加热垫36、铜管37、液氮瓶38、吸气泵39、连接管40、第一连接带41、手套42、第二连接带43、脚套44、日字扣45、导向槽46、导向板47、挂钩48、蓄电池101、操作面板102、显示器103、第一开关104、第二开关105、第三开关106、第四开关107、温控器108、限温器10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包括压板1、螺栓2、连接板3、第一滑轨4、第一滑块5、第一支撑板6、排风扇7、第一温度传感器8、报警喇叭9、第二滑轨10、第二滑块11、第一滑板12、第一电动推杆13、第三滑轨14、第三滑块15、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三电动推杆19、第六滑块20、第二支撑板21、第四滑轨22、第四滑块23、第四滑板24、第四电动推杆25、第五滑轨26、第五滑块27、第五滑板28、第六滑板29、第五电动推杆30、第六电动推杆31、杀菌灯32、计时器33、位移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5、加热垫36、铜管37、液氮瓶38、吸气泵39、连接管40、第一连接带41、手套42、第二连接带43、脚套44、日字扣45、导向槽46、导向板47、挂钩48,所述的压板1位于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螺栓2位于压板1外壁前后端,所述的螺栓2与压板1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贯穿于螺栓2,所述的连接板3与螺栓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4位于连接板3顶部,所述的第一滑轨4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5位于第一滑轨4顶部,所述的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轨4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撑板6位于第一滑块4顶部,所述的第一支撑板6与第一滑块4螺纹相连,所述的排风扇7位于第一支撑板6内部右侧,所述的排风扇7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8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8位于第一支撑板6内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8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喇叭9位于右侧压板1内部,所述的报警喇叭9与压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10位于第一支撑板6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10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11位于第二滑轨10顶部,所述的第二滑块11与第二滑轨10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12位于第二滑块11顶部,所述的第一滑板12与第二滑块1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13位于第一支撑板6顶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13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13与第一滑板1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轨14位于第一滑板12内壁,所述的第三滑轨14与第一滑板1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块15位于第一滑板12内壁,所述的第三滑块15与第三滑轨14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16位于第一滑板12内壁上端,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16与第一滑板1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17位于第一滑板12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二滑板17与第三滑块1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板17与第二电动推杆1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板18位于第一滑板12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三滑板18与第三滑块1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滑板18与第二电动推杆1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板18位于第二滑板17内部,所述的第三滑板18与第二滑板17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19位于压板1顶部前端,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19与压板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19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滑块20位于第一滑轨4顶部后端,所述的第六滑块20与第一滑轨4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板21位于第六滑块20顶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21与第六滑块2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滑轨22位于第二支撑板21顶部,所述的第四滑轨22与第二支撑板2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滑块23位于第四滑轨22顶部,所述的第四滑块23与第四滑轨22滑动相连,所述的第四滑板24位于第四滑块23顶部,所述的第四滑板24与第四滑块2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25位于第二支撑板21顶部,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25与第二支撑板2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25与第四滑板2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滑轨26位于第四滑板24内壁,所述的第五滑轨26与第四滑板2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滑块27位于第四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五滑块27与第五滑轨26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五滑板28位于第四滑板24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五滑板28与第五滑块2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滑板29位于第四滑板24内壁右侧,所述的第六滑板29与第五滑块27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六滑板29位于第五滑板27内部,所述的第六滑板29与第五滑板27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30位于第四滑板24内壁上端,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30与第四滑板24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30分别与第五滑板27和第六滑板29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31位于压板1顶部后端,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31与压板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31与第二支撑板21螺纹相连,所述的杀菌灯32位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底部右侧,所述的杀菌灯32分别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螺纹相连,所述的计时器33位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底部左侧,所述的计时器33分别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螺纹相连,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4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4位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内壁下端以及底部右侧,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4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4位于第三滑板18和第六滑板29内壁下端,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4分别与第三滑板18和第六滑板29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5位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5分别与第二滑板17和第五滑板28螺纹相连,所述的加热垫36位于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五滑板28以及第六滑板29内壁,所述的加热垫36分别与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五滑板28以及第六滑板29胶水相连,所述的铜管37位于第三滑板18和第六滑板29内壁,所述的铜管37分别与第三滑板18和第六滑板29螺纹相连,所述的液氮瓶38位于第二滑板17顶部,所述的液氮瓶38与第二滑板17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39位于液氮瓶38顶部,所述的吸气泵39与液氮瓶38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40位于吸气泵39右侧,所述的连接管40一端与吸气泵39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40另一端为Y形,所述的连接管40另一端与铜管3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带41位于压板1内壁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带41一端与压板1铆钉相连,所述的手套42位于第一连接带41另一端,所述的手套42与第一连接带4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43位于压板1内壁后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43一端与压板1铆钉相连,所述的脚套44位于第二连接带43另一端,所述的脚套44与第二连接带43缝合相连,所述的日字扣45贯穿于第一连接带41和第二连接带43,所述的日字扣45分别与第一连接带41和第二连接带43活动相连,所述的导向槽46位于第四滑板24内部,所述的导向板47位于第一滑板5后端,所述的导向板47与第一滑板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板47与导向槽46滑动相连,所述的挂钩48位于第一支撑板6左侧,所述的挂钩48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压板1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压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压板1左侧还设有操作面板102,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与挂钩48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与蓄电池101电线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内部上端还设有显示器103,所述的显示器103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中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104,所述的第一开关104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中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开关105,所述的第二开关105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中端左侧还设有第三开关106,所述的第三开关106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中端右侧还设有第四开关107,所述的第四开关107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下端还设有温控器108,所述的温控器108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所述的操作面板102上端右侧还设有限温器109,所述的限温器109与操作面板102螺纹相连。
该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移至病床上,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放在病床两侧,使得压板1内壁分别与病床两侧的顶部和边缘相贴合,同步将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的位置处,医护人员再手握螺栓2,并用手顺时针旋转螺栓2,在螺栓2和连接板3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螺栓2推动压板1,将压板1相向而行,通过压板1的相向而行,使得压板1和病床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将手套42穿戴至患者的双手处,并将脚套44穿戴至患者的双脚处,通过手套42、第一连接带41、脚套44以及第二连接带43的作用,使得患者四肢处于约束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盖被盖在患者身上,因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的位置处,即患者的伤口不会与盖被直接接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先将操作面板102从挂钩48处取下,并开启温控器108,通过温控器108,使得加热垫36开始工作,加热垫36将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进行升温,当加热垫36的温度达到温控器108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加热垫36停止工作,当患者伤口四周空气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排风扇7被开启,排风扇7有效的将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对外抽出,使患者伤口时刻处于恒温状态,降低了患者伤口的疼痛感,若患者伤口需要冷敷处理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开启吸气泵39,吸气泵39将液氮瓶38内的液氮由连接管40排入铜管37内,所述铜管37具有良好的导温性,在液氮的作用下,使得铜管37处于冷温状态即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处于降温的状态,当患者伤口四周空气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传感器35所设定的温度值时,排风扇7被开启,排风扇7有效的将患者伤口四周的空气对外抽出,使患者伤口时刻处于恒温状态,同时,当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位置时,患者伤口横向位置处的位移传感器34会将患者伤口两侧与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五滑板28以及第六滑板29内壁之间的距离传输至显示器103上,当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五滑板28以及第六滑板29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小于或大于显示器103所设定的标准数值时,报警喇叭9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盖被与患者伤口接触的距离不在规定范围内,若距离较大,此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一开关104,通过第一开关104,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3和第四电动推杆25,第一电动推杆13推动第一滑板12,使第一滑板12带动第二滑块11并沿着第二滑轨10的方向相向而行,在第一滑板12相向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相向而行,直至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四电动推杆25推动第四滑板24,使第四滑板24带动第四滑块23并沿着第四滑轨22的方向相向而行,在第四滑板24相向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相向而行,直至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若距离较小,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二开关105,通过第二开关105,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3和第四电动推杆25,第一电动推杆13拉动第一滑板12,使第一滑板12带动第二滑块11并沿着第二滑轨10的方向相背而行,在第一滑板12相背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相背而行,直至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四电动推杆25拉动第四滑板24,使第四滑板24带动第四滑块23并沿着第四滑轨22的方向相背而行,在第四滑板24相背而行的作用下,使得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相背而行,直至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与患者伤口两侧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时,当该装置处于患者伤口位置时,患者纵向位置的位移传感器34会将患者伤口顶部与第二滑板17和第四滑板24底部之间的距离传输至显示器103上,当第二滑板17和第四滑板24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大于显示器103所设定的标准数值时,报警喇叭9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盖被与患者伤口接触的距离不在规定范围内,若距离较大,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三开关106,通过第三开关106,开启第二电动推杆16和第五电动推杆30,第二电动推杆16推动第二滑板11和第三滑板18,使第二滑板11和第三滑板18带动第三滑块15并沿着第三滑轨14的方向同步做由上向下运动,直至第二滑板11和第三滑板18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五电动推杆30推动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使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带动第五滑块27并沿着第五滑轨26的方向同步做由上向下运动,直至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若距离较小,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第四开关107,通过第四开关107,开启第二电动推杆16和第五电动推杆30,第二电动推杆16拉动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使得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带动第三滑块15并沿着第三滑轨14的方向同步做由下向上运动,直至第二滑板17和第三滑板18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103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同步,第五电动推杆30拉动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使得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带动第五滑块27并沿着第五滑轨6的方向同步做由下向上运动,直至第五滑板28和第六滑板29与患者伤口顶部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显示器所显示的范围数值内即可,最终当第二滑板17、第三滑板18、第四滑板24、第五滑板28以及第六滑板29与患者伤口之间距离都处于显示器103设定标准数值内时,报警喇叭9便停止工作,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3和第六电动推杆31,此时第一电动推杆13和第六电动推杆31同时推动或拉动第一滑板12和第四滑板24,使得第一滑板12带动第一滑块5并沿着第一滑轨4的方向做前后移动,同步,第四滑板24带动第六滑块20并沿着第一滑轨4的方向做前后移动,即第一滑板12和第四滑板24处于同步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通过以上方式,最终使得该装置左右、上下以及前后的距离被调节完毕,此时盖被可准确的与患者伤口四周完好的皮肤静距离的接触,同时,杀菌灯32有效的对患者伤口进行杀菌消毒工作,蓄电池101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计时器33是为了对杀菌灯32的工作时间进行计时,当杀菌灯32的工作时间达到计时器33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报警喇叭9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更换杀菌灯32,日字扣45是为了调节第一连接带41和第二连接带43的长度,导向板47和导向槽46是为了确保第一滑板12和第四滑板24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报警喇叭为多音报警喇叭,能够发出多种不同报警声音,当温控器108出现故障或失灵时,加热垫36的温度达到限温器109所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加热垫36停止工作,不仅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还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螺栓、连接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撑板、排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报警喇叭、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一滑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六滑块、第二支撑板、第四滑轨、第四滑块、第四滑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五滑轨、第五滑块、第五滑板、第六滑板、第五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杀菌灯、计时器、位移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垫、铜管、液氮瓶、吸气泵、连接管、第一连接带、手套、第二连接带、脚套、日字扣、导向槽、导向板、挂钩,所述的压板位于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螺栓位于压板外壁前后端,所述的螺栓与压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于螺栓,所述的连接板与螺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轨位于连接板顶部,所述的第一滑轨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轨顶部,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滑块顶部,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风扇位于第一支撑板内部右侧,所述的排风扇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支撑板内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喇叭位于右侧压板内部,所述的报警喇叭与压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轨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二滑轨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轨顶部,所述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滑板位于第二滑块顶部,所述的第一滑板与第二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位于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轨位于第一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三滑轨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块位于第一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三滑块与第三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位于第一滑板内壁上端,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板位于第一滑板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二滑板与第三滑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板位于第一滑板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三滑板与第三滑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滑板位于第二滑板内部,所述的第三滑板与第二滑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位于压板顶部前端,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与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滑块位于第一滑轨顶部后端,所述的第六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六滑块顶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与第六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滑轨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四滑轨与第二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滑块位于第四滑轨顶部,所述的第四滑块与第四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四滑板位于第四滑块顶部,所述的第四滑板与第四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位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二支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四电动推杆与第四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滑轨位于第四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五滑轨与第四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五滑块位于第四滑板内壁,所述的第五滑块与第五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五滑板位于第四滑板内壁左侧,所述的第五滑板与第五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滑板位于第四滑板内壁右侧,所述的第六滑板与第五滑块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六滑板位于第五滑板内部,所述的第六滑板与第五滑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位于第四滑板内壁上端,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与第四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五电动推杆分别与第五滑板和第六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位于压板顶部后端,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与压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六电动推杆与第二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杀菌灯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底部右侧,所述的杀菌灯分别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计时器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底部左侧,所述的计时器分别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位移传感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内壁下端以及底部右侧,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位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内壁下端,所述的位移传感器分别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滑板和第五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加热垫位于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内壁,所述的加热垫分别与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五滑板以及第六滑板胶水相连,所述的铜管位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内壁,所述的铜管分别与第三滑板和第六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液氮瓶位于第二滑板顶部,所述的液氮瓶与第二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泵位于液氮瓶顶部,所述的吸气泵与液氮瓶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吸气泵右侧,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吸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为Y形,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与铜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位于压板内壁前端,所述的第一连接带一端与压板铆钉相连,所述的手套位于第一连接带另一端,所述的手套与第一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位于压板内壁后端,所述的第二连接带一端与压板铆钉相连,所述的脚套位于第二连接带另一端,所述的脚套与第二连接带缝合相连,所述的日字扣贯穿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的日字扣分别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活动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第四滑板内部,所述的导向板位于第一滑板后端,所述的导向板与第一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板与导向槽滑动相连,所述的挂钩位于第一支撑板左侧,所述的挂钩与第一支撑板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内部左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压板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左侧还设有操作面板,所述的操作面板与挂钩活动相连,且所述的操作面板与蓄电池电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内部上端还设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右侧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左侧还设有第三开关,所述的第三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中端右侧还设有第四开关,所述的第四开关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下端还设有温控器,所述的温控器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面板上端右侧还设有限温器,所述的限温器与操作面板螺纹相连。
CN201720136389.1U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4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6389.1U CN206964758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6389.1U CN206964758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4758U true CN206964758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414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363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64758U (zh) 2017-02-15 2017-02-15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47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0632A (zh) * 2017-02-15 2018-08-21 芜湖市中医医院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CN109512656A (zh) * 2018-11-06 2019-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烧伤科专用创面干燥器
CN112353552A (zh) * 2020-11-09 2021-02-12 南京励智心理大数据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镇痛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0632A (zh) * 2017-02-15 2018-08-21 芜湖市中医医院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CN109512656A (zh) * 2018-11-06 2019-0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烧伤科专用创面干燥器
CN112353552A (zh) * 2020-11-09 2021-02-12 南京励智心理大数据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镇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4758U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CN108420632A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用支撑架
CN108113818A (zh) 气切患者俯卧位用避让监测多区域防压护理病床
CN209519005U (zh) 气切患者俯卧位用避让监测多区域防压护理病床
CN206334002U (zh) 下肢保温套
CN205548936U (zh) 一种神经外科重症用多功能康复锻炼装置
CN207220853U (zh) 一种术后压迫束带
CN208511389U (zh) 改良型烧伤患者锻炼康复器
EP3769744A1 (en) Leg ca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522553B (zh) 一种适用于多部位的新型冷疗仪
CN202497608U (zh) 一种智能场效应治疗仪
CN205626408U (zh) 多功能按摩床
CN208626096U (zh) 骨科专用护理防护支架
CN208598736U (zh) 带有软支撑功能用手术头架
CN206492061U (zh)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CN206252647U (zh) 一种外科护理按摩器
CN107456657B (zh) 理疗灯机构
CN205569211U (zh) 一种妇产科母婴床
CN21135619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产科护理腹部保温装置
CN213490236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临床关节炎康复器
CN214858828U (zh) 一种辅助保温手托装置
CN217448196U (zh) 新型鼻部冷敷装置
CN108721056A (zh) 重症患者足下垂护理装置
CN214713409U (zh) 一种妇科护理用中药熏洗桶
CN213607753U (zh) 一种具备保温效果的内科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5